再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為什麼往往講一套而做又另一套呢?為什麼常人會認為知易行難呢?為什麼人經常會自找藉口,說這壞事我還沒做出來呀?
以上的質疑,就是把「知」與「行」分作兩個不同的概念,即知歸知,行歸行;意念是意念,行為是行為。同時,又把「知」視作認知,屬於經驗知識層面的東西;而又把「行」只視作行為的具體表現。如此一來,就會講一套而做又另一套。同時,也會慨嘆知易行難呀!這樣也可以找藉口自我原諒呀!
《尚書·說命》: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這是自古以來,把知與行看作兩件事。但在王陽明的理念,根據孟子所講的良知與良能,知就是良知,行即是良能。
當良知發用時,那種迫切感、那種震撼力、那種不容已,意念一動,生發價值取向,那就是行了。舉個例子:當看見戰爭侵略,殺傷平民,造成生靈塗炭,本心隨即呈現,良知會通布自己(知),繼而指摘不義,甚至很想參與志願軍(行)。這個意識上的指摘,這個意識上的參軍,在王陽明的理解,就已經是「行」了。這知與行,都是發自本心,二而為一,這就是知行合一。
人常說:知行要合一。其實這還是先把知與行分作兩個概念,然後才說要一致。其實,依陽明的解說,知與行同出自本心,吾人之良知,既能知善知惡(知),同時又能好善惡惡(行)。故此,當良知警醒自己那是不對、不義、不孝,理應隨即自我指摘不對、不義、不孝,這樣的過程,雖是一念之微,卻是聖凡正邪,壁立千仞,立竿見影。倘若知其不對、不義、不孝,但又未能指摘其不對、不義、不孝,這是受到私心私意私欲所隔斷;如此一來,這個知就不是真知了。
陽明先生之所以倡知行合一說,旨在提醒:時時問良心,事事憑良心!
(寫於2022年3月27日)
下一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淺介王陽明的思想學說 關於「知」與「行」的關係,陽明先生說: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聖學只是一個工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件事。」 陽明先生又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總之,知行只是一事。 (寫於2012年1月30日) 下一講:再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據報蔡元培先生安葬於香港仔的墓碑被破壞,實在遺憾。 先生生於1868年,二十六歲時考取進士,二十八歲當了翰林院編修。正當開展仕途的那年,甲午中日戰起,國家嘗受失敗之辱。次年戊戌變法運動爆發,先生因同情維新派,毅然棄官歸故里。由此得知,學而優則仕,不難;但學而優卻不仕,難呀! 有兩點值得大家注意的:
    孔子見衛靈公夫人——南子這個故事,相信許多同學都聽過。 事緣孔子和弟子們呆在衛國多時,一直都得不到衛靈公的任用,理由就是因為南子要孔子先拜見她,藉孔子的德高望重來抬高自己的聲望。 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26】 意譯:要是我有什麼歪念的話,老天爺會厭棄我的!老天爺會厭棄我的!
    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也就是說,當幾個人走在一起的時候,當中總有值得效法的地方。那麼,是在哪方面值得效法呢?不是知識的範疇;而是德性的修養、人格的提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21】 另則《論語》,其主旨相約: 謹此共勉共願!
    提起「吾愛吾師」一語,讀過西洋哲學的人一定會說「我更愛真理」。 以前筆者也曾修讀過西洋哲學史、邏輯學,在課堂上,常常看到學生與教授爭論不休,他們不是在賭氣,而是學生在爭論自己的觀點。這充份體會到學術的自由,追求學術的真理。這大概就是西方的思維模式——分。
    提到人生的真、善、美的「真」,就想起以前(大概是在2004-5年吧)有位大陸的學者來理大講演,由於他的身分特殊,還有幾個G4隨著。當天的講題是——如何重振中國文化。筆者當時是奉命代表老闆出席的。 的確,人必須要有這一點點的良知,要是在一般環境,完全沒有受到生死的威嚇,都不敢說實話的話,真是非人也。
    ——淺介王陽明的思想學說 關於「知」與「行」的關係,陽明先生說: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聖學只是一個工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件事。」 陽明先生又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總之,知行只是一事。 (寫於2012年1月30日) 下一講:再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據報蔡元培先生安葬於香港仔的墓碑被破壞,實在遺憾。 先生生於1868年,二十六歲時考取進士,二十八歲當了翰林院編修。正當開展仕途的那年,甲午中日戰起,國家嘗受失敗之辱。次年戊戌變法運動爆發,先生因同情維新派,毅然棄官歸故里。由此得知,學而優則仕,不難;但學而優卻不仕,難呀! 有兩點值得大家注意的:
    孔子見衛靈公夫人——南子這個故事,相信許多同學都聽過。 事緣孔子和弟子們呆在衛國多時,一直都得不到衛靈公的任用,理由就是因為南子要孔子先拜見她,藉孔子的德高望重來抬高自己的聲望。 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26】 意譯:要是我有什麼歪念的話,老天爺會厭棄我的!老天爺會厭棄我的!
    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也就是說,當幾個人走在一起的時候,當中總有值得效法的地方。那麼,是在哪方面值得效法呢?不是知識的範疇;而是德性的修養、人格的提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21】 另則《論語》,其主旨相約: 謹此共勉共願!
    提起「吾愛吾師」一語,讀過西洋哲學的人一定會說「我更愛真理」。 以前筆者也曾修讀過西洋哲學史、邏輯學,在課堂上,常常看到學生與教授爭論不休,他們不是在賭氣,而是學生在爭論自己的觀點。這充份體會到學術的自由,追求學術的真理。這大概就是西方的思維模式——分。
    提到人生的真、善、美的「真」,就想起以前(大概是在2004-5年吧)有位大陸的學者來理大講演,由於他的身分特殊,還有幾個G4隨著。當天的講題是——如何重振中國文化。筆者當時是奉命代表老闆出席的。 的確,人必須要有這一點點的良知,要是在一般環境,完全沒有受到生死的威嚇,都不敢說實話的話,真是非人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攝影:哈克 「擇法覺支」必須運作於生活的每一項緣起和經驗中。 「念念覺照」並不只是說給他者的口頭禪,而是一名修法者必須訓練自我、融為體氣的慣習。   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認同與「心相應」 ——梁寒衣   老子謂「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道德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資訊爆炸、科技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知識的獲取。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知道應該做什麼,卻很難真正去做。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同時也困擾著許多人。我試著去尋找答案,而王陽明的心學給了我一些啟發。因此,本文將探討王陽明主張的「知行合一」的意義及其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人的想法,千絲萬縷如天馬行空,狂放且不受任何控制,幸好想跟事實之間,要經過一個做的過程,而想跟做中間還有一扇門!這扇門可能是人間正道的認知,可能是因緣果報的懼怕,不管是什麼?我通通稱之為教養! 我從不認為因為懼怕而行的善就比單純為行善而行的善高級。我是個結果論者,我曾經論述過偽君子與真小人,偽君子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三、思維是王牌 前述元自實之故事載之於《太上感應篇例證》(並亦見載於《德育古鑒》、《剪燈新話》),而從這一則故事可以看到:看不見、摸不到的心念流轉影響巨大,可以鑄成大錯,造業招天譴;也可以成就善舉,積德享福報!明代吳承恩所撰寫的「西遊記」一般人的看法是﹕「其中雖然諸多寓言,也不乏嘻笑的諷刺之言,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我們從小學習,就是為了懂更多知識,讓自己更聰明,卻也因此對自己是善是惡,感到糾結痛苦。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攝影:哈克 「擇法覺支」必須運作於生活的每一項緣起和經驗中。 「念念覺照」並不只是說給他者的口頭禪,而是一名修法者必須訓練自我、融為體氣的慣習。   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認同與「心相應」 ——梁寒衣   老子謂「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道德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資訊爆炸、科技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知識的獲取。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知道應該做什麼,卻很難真正去做。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同時也困擾著許多人。我試著去尋找答案,而王陽明的心學給了我一些啟發。因此,本文將探討王陽明主張的「知行合一」的意義及其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人的想法,千絲萬縷如天馬行空,狂放且不受任何控制,幸好想跟事實之間,要經過一個做的過程,而想跟做中間還有一扇門!這扇門可能是人間正道的認知,可能是因緣果報的懼怕,不管是什麼?我通通稱之為教養! 我從不認為因為懼怕而行的善就比單純為行善而行的善高級。我是個結果論者,我曾經論述過偽君子與真小人,偽君子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三、思維是王牌 前述元自實之故事載之於《太上感應篇例證》(並亦見載於《德育古鑒》、《剪燈新話》),而從這一則故事可以看到:看不見、摸不到的心念流轉影響巨大,可以鑄成大錯,造業招天譴;也可以成就善舉,積德享福報!明代吳承恩所撰寫的「西遊記」一般人的看法是﹕「其中雖然諸多寓言,也不乏嘻笑的諷刺之言,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我們從小學習,就是為了懂更多知識,讓自己更聰明,卻也因此對自己是善是惡,感到糾結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