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3|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菩提心修學述要》23

2012年五月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好,我們再看如實不空義,我們先把它唸一遍,請合掌: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從本以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前面如實空義,是講它的一個清淨的本體;這個地方講,這個清淨的本體,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它有這個不空的能量。
復次,自性清淨的本體,一切凡夫、一切的聲聞、緣覺、一切的菩薩,乃至於十方諸佛,從清淨的本體來看,是沒有增減之相,沒有前後之相,畢竟恆常不變。這個地方是怎麼說啊?
就是說,是萬德莊嚴的,凡夫是業障深重,但是這個只是因緣所生法,那是後來的修學而成。那麼如果把這種緣起的相狀拿掉以後,我們發覺:佛陀萬德莊嚴的背後是清淨本然的,凡夫的業障深重的因緣相拿掉以後,也是清淨本然的,本體都是一個,這個所謂真如自體相
就是說,每一個人的起跑點都是一樣的。當每一個人把生命歸零的時候,十法界的因緣果報都歸零的時候,我們找到了生命的交集,就是清淨的本體。所以從這個道理,我們可以知道,一切眾生合理的推論,都有可能成。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內心本來清淨。
這個地方是把前面的再復習一次,他要講的是下面這一段。那麼這個清淨本性,它不是只是像虛空的頑空,它滿足一切的功德,這以下講出六種功德:
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這個是約般若智慧,般若德。「真實識知義故」這個也是般若德,三個般若德
那麼解脫德呢?「自性清淨心義故」這個是解脫德。前面是說它本來沒有煩惱,本來沒有煩惱——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本來沒有煩惱。自性清淨心義故,是本來沒有業障。「常樂我淨義故」是法身德,本來沒有生死。「清涼不變自在義故」這個是總說,做個總結。
所以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的佛法,乃至滿足無有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我們的本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
那麼這段是說我們不但是清淨的,其實我們內心是具足法身、般若、解脫這種功德的。這說明什麼事情呢?
我一念心性,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那我現在為什麼變成煩惱障、業障、報障,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操作錯誤。就是說,這台機器,它正常運轉的時候不應該這樣子。那麼這個地方說什麼事呢?
說啊!起煩惱是不正常的。這句話我們大概沒有幾個人能夠接受。我們一般人,我起煩惱正常啊,這是我的個性啊!可是為什麼我脾氣很大呢?我個性就是這樣子的。
其實你錯誤,你錯解了,你的個性,你本來的個性,是清淨莊嚴的。我從佛陀的角度來告訴大家,起煩惱是不正常的,你清淨才是正常的。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把不正常當正常。這一念心性本來是讓你操作萬德莊嚴,就是你看啊!
我們看經典,我們沒有看到,我們本性具足煩惱,沒有。我們在清淨心當中,我們看不到本性具足業障,也沒有看到本性具足生死。那有人就問,我的本性沒有生死,那怎麼就有生死呢?
我內心是本來清淨,本來具足,我進入到我內心的深處來看,我找不到這種變現生死的種子,我裡面沒有生死這個因種,那怎麼有生死呢?
你自己捏造出來的
對!你自己捏造出來的,生死是自己去操作錯誤捏造出來的。
所以,這個地方說明了我們起煩惱違背本性,我們造惡業違背本性,我們內心的設計,本來是讓你設計修善的,你可以從這個地方體驗,你看你造善的時候,你有沒有覺得很安穩,有沒有?不一定別人讚美你,讓你很安穩是怎麼樣?表示本性在給你鼓掌,你終於有一天順我意思了,順從本性嘛。
你看,如果我們本性是邪惡的,我們造惡的時候應該心安理得,因為我本性本來就邪惡啊!對不對?你本性本來設計就是邪惡的,你去造惡,你本性不會呵責你嘛!對不對?但事實上是這樣嗎?不對哦。
諸位你還記得嗎?你造了惡了以後你內心不安,有沒有覺得?但是沒有人知道,你為什麼不安呢?
因為你違背本性。你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知道說,造善是正常的,造惡是不正常的,我們現在是不正常的。我們正常應該成,就是這個心,這台機器的心,本來設計是讓你成的。結果我們把它操作成生死流轉了,我們對不起我們的本性啊!。
所以這個地方,「如實不空義」就是說,我們從現在開始要給自己一個觀念:「我的本性本來清淨,我的本性本來具足。」我的內心的世界本來應該布施的,為什麼呢?因為我本來就具足布施的善根;我本來就應該持戒的,因為我的內心,本來就具足持戒的善根。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本來就正常。
其實這個地方都在跟大家做止觀,做心理建設。你這兩個思考建立起來,你大概成佛之路,你這個車子就走得很穩。第一個,你相信你本來清淨第二個,你相信你本來具足無量的善根。那麼這個是兩大觀照的方法。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