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來,比較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一篇文章談到神奇的lemonade stand,讓我們家上課講話很小聲的老三,從沈默的小跟班、三天之後變身成為衝鋒陷陣的行銷部隊,不只講話的聲音大起來,還會自己去找陌生人推銷檸檬汁。這個神奇的小小檸檬汁攤位,讓那個怯生生的六歲小男孩,突破舒適圈,發現「原來我也可以」。看著孩子和學生成長的我們,就是這種時刻,會讓你一直默默地記在心裡、覺得這一切陪伴,值得。
幫助孩子學習溝通的「練習場」,就在生活當中:遊戲區、班會、防疫宅在家跟哥姐弟妹一起玩大富翁...哪裡有交談與互動,就在哪裡有溝通練習場。問題是,這些“moment”怎麼成為練習場而不是屠宰場?
給「大人們」的第一個心法是:慢慢來,比較快。
當孩子已經有動機要完成一個目標時,身邊的成人就有機會引導孩子突破盲點,學習更高層次的溝通。但小心,不要見獵心喜。當大人熱心的替孩子訂定目標、強迫推銷各種建言讓孩子以更有「效率」的途徑達標時,便硬生生地剝奪了孩子的學習主動權,也削弱了軟技能的習得。
也就是說,大人的「專業建議」的確可能讓lemonade更好喝、場景更美麗、賣得更多、賺得更飽;但是,孩子在過程中失去突破重圍的寶貴經驗~接受批評、優化產品、化解衝突...的機會。的確,那天他可能因為聽了老人言多賺$50,卻少了在試錯中長出問題解決能力的契機。
再次要說:慢慢來,比較快。
我需要很常對自己說這句話。我就是那種看到小孩膠水塗得不滿、摺飛機對不齊的時候,想要趕快插手幫忙的媽媽。因為我知道他如果折歪了,一會兒飛不好,一定會還要再來一次。我急得在他還沒發生錯誤之前,就搶著當軍師、甚至要代替他修正錯誤,結果就是,他仍舊沒有學會把膠水塗好、摺紙對整齊。因為,我很著急,怕他浪費時間在錯誤的嘗試中,結果,得一再重複的學習一樣的功課。

大人退場,容許孩子試錯

要能夠實踐「慢慢來,比較快」,需要大人們退場,把學習場域的主動權與ownership還給孩子。成功的喜悅是他的,失敗帶來的挫折感也屬於他。在你給他的情緒支持之中,挫折感是成為他自己除錯的重要動力!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信賴孩子,給他們一點時間長出這樣的能力?
爸媽們,想清楚,到底是在這個夏天多賣出100杯檸檬水比較重要?還是長出解決問題、處理衝突的軟實力比較寶貴?大人不退場,孩子的能力則沒有空間成長。
親愛的大人,該時候放手了。讓孩子在不完美的操作中,學會這些硬核的軟實力吧!因為慢慢來,比較快。

觀察與聆聽

制止自己「出手」,容許孩子在”Try and Error”的試錯過程中學習,是「不作為」。那有沒有積極的「作為」呢?有。用眼睛仔細觀察,以耳朵用心聆聽。
觀察與聆聽的目的,是使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他的擅長、喜歡、害怕、與缺乏。孩子不缺這個世界提醒他「他哪裡不夠好」的機會,尤其我們是他身邊最近的人,爸媽、師長,一雙法眼看透孩子的一切。但是,大部分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麼。不是優點,是人格特質、學習風格等等的個人優勢。
我們家九歲的小姊姊是這個檸檬汁小站的靈魂人物,她和鄰居的另外兩三個小孩,是這樁生意的「主腦」。我發現他在突如其來的改變發生時,很會安排調度。比如,正要開賣、有小孩突然被叫回去吃晚餐,Menu上寫好了大杯一杯50 cents但發現完全沒有大的杯子這種突發
狀況,她總是可以有辦法解決,而且可以讓「同事」們服服貼貼的。我跟她說:「妹妹,我覺得你很會在計畫突然改變時,想辦法解決,而且讓大家都很願意跟你合作,你幫朋友安排的工作,真的很適合他。」當我這樣告訴他,她很開心。他喜歡人、喜歡動物、很容易交朋友,很明顯他性格的優勢是善於與人相處。但很少有機會會有人對她這樣的長處給她實際正面的回饋。

幫助孩子尋找優勢

要用「雞蛋裡挑骨頭」的精神,找孩子的優勢與長處,好讓我們可以具體的鼓勵他正面的行為。有時孩子們不知道自己哪裡做對了,這些優點、優勢、應該要被強化。這是與我們的教育現場的習慣背道而馳的。你看,改考卷是把答錯的圈起來,不是圈正確答案,好像答對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孩子建立自我價值與形象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外界高度的反饋,讓他可以看到自己的樣子。當教育的機制多半在指出錯誤時,你我可以做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一,就是像尋找遊戲一樣,觀察孩子的特質與優勢,給他適時且實際的反饋。
說「你好棒!」是個開始,更有果效的正向反饋是告訴他他做對了什麼、說對了什麼,你可以成為他的鏡子,讓他看見自己的這裡很強,可以更強!你以為讚美肯定孩子太多會讓他尾巴翹起來、變得太得意驕傲嗎?大部分的我們,不需要擔心這麼多。當世界大聲的、透過不同的方式跟我們的孩子說:「你不夠好」時,你我可以用雞蛋裡挑骨頭的態度,幫助孩子尋找優勢。
世界很大,路很長,許多硬核的軟實力,需要時間催熟。當世界告訴孩子捷徑、圈出孩子的錯誤時,容許你自己放慢腳步,放大孩子的優勢。讓你的陪伴,讓他更有信心往前邁進。
Dr. Mama的未來實驗室可透過各大播客平台收聽,歡迎追蹤。 Apple Podcast Spotify and more
avatar-img
12會員
16內容數
今天的孩子,即將成為2030/2040年的領袖。 爸媽、老師,今天的我們,做對了嗎? 未來實驗室,期待幫助父母與教育工作者, 在快樂安心的教養、以及掌握關鍵能力的培養中尋找精巧平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P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溝通要不要上課?見仁見智。但溝通要不要學習?絕對需要! 學習溝通最佳的場域在生活之中,我們這些「孩子身旁的大人」們如何觀察那些自己送上門的教育時機,又該怎麼做呢?
改變世界,從問對問題開始。那個What if的大哉問,成就了許多人類世界的典範轉移。幫助孩子成為充滿創意的個體,三大心法:1. 創造大量對話的機會、問開放性的問題,2.以積極的聆聽來引導,以及3.廣泛閱讀。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我們的舊有的觀念裡,想像力與科學研究縱使不是沾不上邊、最少也是不同層次的能力:一個天馬行空,一個實事求是。但愛因斯坦提供我們一個新的觀點:想像力,是驅動人類社會向前邁進的重要趨力。
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是孩子的天,所有的疑難雜症,我們都有解方。 漸漸的,你把孩子照顧得很好,他的羽翼漸豐。慢慢的,他飛得很高、看得很遠,帶回來的問題,我們不再有完美答案。 換個角度想,也是時候我們不需要有完美的答案。 需要轉變與放下的,是那個習慣堅強無畏的自己。從抱著他走到並肩而行,風景仍舊美好。
"People who need people, are the luckiest people in the world." 1964年 芭芭拉史翠珊 主演的Funny Girl百老匯大戲,唱出了多變的世代中不變的人性。人渴望與人產生深度且有意義的連結。但能夠與人順暢溝通共處,需要不斷的學習。
你可能也耳聞了,可能有五成以上的工作在2030年會被自動化--也就是機器人取代。但你知道是哪些工作嗎? 更重要的問題是:哪些技能是機器人無法擁有的?你正在幫孩子裝更多的機器手臂?還是為他儲備不會退流行的軟實力?
溝通要不要上課?見仁見智。但溝通要不要學習?絕對需要! 學習溝通最佳的場域在生活之中,我們這些「孩子身旁的大人」們如何觀察那些自己送上門的教育時機,又該怎麼做呢?
改變世界,從問對問題開始。那個What if的大哉問,成就了許多人類世界的典範轉移。幫助孩子成為充滿創意的個體,三大心法:1. 創造大量對話的機會、問開放性的問題,2.以積極的聆聽來引導,以及3.廣泛閱讀。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我們的舊有的觀念裡,想像力與科學研究縱使不是沾不上邊、最少也是不同層次的能力:一個天馬行空,一個實事求是。但愛因斯坦提供我們一個新的觀點:想像力,是驅動人類社會向前邁進的重要趨力。
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是孩子的天,所有的疑難雜症,我們都有解方。 漸漸的,你把孩子照顧得很好,他的羽翼漸豐。慢慢的,他飛得很高、看得很遠,帶回來的問題,我們不再有完美答案。 換個角度想,也是時候我們不需要有完美的答案。 需要轉變與放下的,是那個習慣堅強無畏的自己。從抱著他走到並肩而行,風景仍舊美好。
"People who need people, are the luckiest people in the world." 1964年 芭芭拉史翠珊 主演的Funny Girl百老匯大戲,唱出了多變的世代中不變的人性。人渴望與人產生深度且有意義的連結。但能夠與人順暢溝通共處,需要不斷的學習。
你可能也耳聞了,可能有五成以上的工作在2030年會被自動化--也就是機器人取代。但你知道是哪些工作嗎? 更重要的問題是:哪些技能是機器人無法擁有的?你正在幫孩子裝更多的機器手臂?還是為他儲備不會退流行的軟實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在早餐店內,孩子外表熱鬧玩耍,但卻在背後忍耐委屈和不安。作者對孩子的情緒做了細膩且重要的教育,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方法。文章深入生活,為讀者提供了一些啟發和正面教育。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在開始計劃賣東西之前,我和把拔認真討論了這次行動的重點定位,重點是要放在準備過程?還是賣的過程?還是賣的結果?....我們討論了很久,就正男妮妮的個性及特質、他們不同年紀該擁有的、該學會的、孩子們還沒準備好的社會技能..等等,所以我們決定這次只放一個重點,就是『準備的過程』。因此這一次我們沒把重點放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學習?一個簡單的策略可能會令你驚喜:實質獎勵。 它能立即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長期培養他們的自我激勵能力。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獎勵與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閱讀全文,來看看實質獎勵是如何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加油站,並解鎖他們的無限潛能吧! 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玩樂」並不是孩子學習的敵人,反而是他們學習的夥伴。善於玩樂的孩子,能在「玩樂」中學習越多的技能、體驗越多的經驗,也能具備更多元的能力。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在早餐店內,孩子外表熱鬧玩耍,但卻在背後忍耐委屈和不安。作者對孩子的情緒做了細膩且重要的教育,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方法。文章深入生活,為讀者提供了一些啟發和正面教育。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在開始計劃賣東西之前,我和把拔認真討論了這次行動的重點定位,重點是要放在準備過程?還是賣的過程?還是賣的結果?....我們討論了很久,就正男妮妮的個性及特質、他們不同年紀該擁有的、該學會的、孩子們還沒準備好的社會技能..等等,所以我們決定這次只放一個重點,就是『準備的過程』。因此這一次我們沒把重點放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學習?一個簡單的策略可能會令你驚喜:實質獎勵。 它能立即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長期培養他們的自我激勵能力。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獎勵與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閱讀全文,來看看實質獎勵是如何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加油站,並解鎖他們的無限潛能吧! 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玩樂」並不是孩子學習的敵人,反而是他們學習的夥伴。善於玩樂的孩子,能在「玩樂」中學習越多的技能、體驗越多的經驗,也能具備更多元的能力。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