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後浪推不動前浪的現代台灣文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67 字、19 則留言,僅發佈於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的 Premium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讀起《潮本》,可能不會(或建議不要)先入為主地視為一本散文集,即使靜心翻閱,這些字非但沒有抹去散文與其他文類的邊界(譬如小說、詩),而是徹徹底底留存在「不(試圖)虛構」。袒露地展現事物的同時,也把作者的形象展露出來,也可以說是十足散文。與其說是展露或呈現,毋寧說是事物本身的現身、閃現。意思是,儘管今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大家好,初來方格子,我是一個晨間一書蟲。 我雖然不敢自詡為一位多認真又有天份的小說創作者,劣作當前也陷入一個創作瓶頸,加上長輩的接連過世,內心時刻深陷一個悔恨之中。 最近反覆思量,莫名想起了這一路走來的小說創作之路。 猶記在2000年時,當時台灣小說出租店蓬勃而發,當時的鮮網、說頻、冒天可謂三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讀起《潮本》,可能不會(或建議不要)先入為主地視為一本散文集,即使靜心翻閱,這些字非但沒有抹去散文與其他文類的邊界(譬如小說、詩),而是徹徹底底留存在「不(試圖)虛構」。袒露地展現事物的同時,也把作者的形象展露出來,也可以說是十足散文。與其說是展露或呈現,毋寧說是事物本身的現身、閃現。意思是,儘管今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大家好,初來方格子,我是一個晨間一書蟲。 我雖然不敢自詡為一位多認真又有天份的小說創作者,劣作當前也陷入一個創作瓶頸,加上長輩的接連過世,內心時刻深陷一個悔恨之中。 最近反覆思量,莫名想起了這一路走來的小說創作之路。 猶記在2000年時,當時台灣小說出租店蓬勃而發,當時的鮮網、說頻、冒天可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