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做選擇...直到終點】

【為自己做選擇...直到終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週終於完成一件大事,為自己完成了預立醫療決定書的申請。

善終這件事情,大概從外婆20年前仍在世時,我就很有感觸。當時外婆因下半身殘廢、眼盲、洗腎,糖尿病,需要人隨身照護,外婆人生下半場的歲月、很多時候是在醫院跟安養中心進出中度過的。

媽媽家裡有四個兄弟姊妹,外婆的主要照顧者是媽媽,二阿姨跟小阿姨當時住在美國,媽媽幾乎每日往返安養中心,我也常常陪伴媽媽去探望外婆,當時感覺生命是一個太寫實的主題,對於一個人只能整天躺在床上卻什麼也不能做,等待生命一步步邁向衰老死亡的無奈感,我感到非常的真實。

外婆過世之後,媽媽總會跟我說,人久病走到生命末期,活著也是很痛苦的,於是在阿嬤2012年過世的時候,我與父母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並在當時完成申請。

最近我讀了畢姐的大作:「斷食善終」,現場也聽過畢姐分享幾次自己的故事,關於她與家人如何陪伴小腦萎縮症的母親,用自然斷食的方式,走向生命的尾聲,我覺得這是一件充滿勇氣跟智慧的事情,非常佩服畢媽媽的勇敢跟慈愛,更加深了我想要為自己推進善終這件事的決定。

生命是有尊嚴的,善終這件事,需要為自己行動,沒有一個人不用經歷死亡,如何好好離去,是我想為自己做的決定。

一個多月之前,趁著疫情比較穩定了,我就打電話到中山醫預約預立醫療諮商,也開始跟家人多做這方面的資訊介紹。

當天我帶媽媽還有家人一起前往,在場協助諮商的有一位醫師、心理師、安寧緩和醫療背景的護理師,一一為我們解說預立醫療同意書的內容。

"預立醫療決定書,簡單來說,它是一份事前表達醫療意願的文件和規劃書。你可以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進一步瞭解 「病人自主權利法」裡面規定,未來當你「符合特定臨床條件」的情況時,你可以事先透過預立醫療諮商,選擇「希望」或「不希望」接受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想法﹐申請通過之後,就會把你的資訊註記在你的健保卡內。"

我認為病人有要求醫療的權力,也有拒絕醫療的權利。

那天和媽媽簽完之後,我內心感覺非常的平靜跟喜悅,我們還在結束之後一起喝了咖啡。我很感恩和媽媽一起有這樣的經驗,一起學習為我們的生命負責,面對死亡,我想我有自己的喜好跟期待,很喜悅媽媽贊同我的想法,也很欣慰可以有機會陪伴媽媽為自己的生命善終來做事前的安排。

之前的文章:https://reurl.cc/7DXGDD

--

預立醫療申請的意願人本人,當天需帶一位陪同者(需為二等親以內的家人)到現場,這樣是為了確定申請人的決定,是家人理解也支持的,如果當天要把申請的資料上傳,也需要兩位見證人(陪同者可同為見證人),如沒有見證人,可將申請書填寫之後帶回去,讓兩位見證人看過之後,擇日再邀請兩位見證人帶到諮商現場簽署完成,為了避免跑兩趟,我會建議另外再找兩位要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的家人一起去,這樣就可以互相成為彼此的見證人。

費用: 每人$3000, 第二位以上每人$1500

我在中山辦理的,電話是04-24739595 #38505

祝福各位。


預立醫療決定書的更多資訊:https://tpech.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37966ABD1666E9E1&sms=E78887F108B43780&s=067DBB46C1D36993

avatar-img
一針的沙龍
18會員
30內容數
推廣薩提爾模式,熱衷自我療癒/自我整合/伴侶關係/離婚 等相關主題 ➤對話陪伴申請表單:https://forms.gle/nXZnpDzYx3iKCgfi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一陣子被人問起, 從小父母工作忙碌,我是否曾經感受到爸爸的愛? 我意外地想起,小時候曾經有段時光,爸爸開車帶著我工作的畫面。 當時跟著爸爸南征北討,到處拜訪客戶, 有時候他要下車拜訪客人,不方便帶上我, 我就會在車上等他,通常他談完生意, 我也等到睡著了, 記憶中隔天醒來, 帶給我不少資源,
最近幫一位諮商背景的朋友擔任晤談者,這次的晤談經驗很特別,或許是彼此都學習薩提爾,加上信任度,還有對方的專業,我找到一些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目前現階段的狀態。 當下我從老師的看見,感受到力量。 浸入薩提爾模式的學習,陪伴自己看見自己過往的經驗,看見自己的慣性而有所覺、進而學習做出新選擇,真好。
這幾天剛結束一個工作坊的課程,在課程接近尾聲時,我對小組團體提出我個人的欣賞與感謝,也對於這次討論時間不夠、希望發言時間可以更公平分配的想法。 #satir model #薩提爾
上週五在幫兒子複習英文的時候,意外看到一則聊天訊息,從他的skype跳出,是我不認識的人。 隨即問他,這是誰呢?兒子告訴我,是他youtube頻道的訂閱者,對方留言給他,於是他們成為Skype上的"朋友". 我覺察自己有一股擔心升起。孩子國小四年級,網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比我想像中來的早,我請孩
#兩位老師笑得那麼開心特別喜歡這當下 #學以致愛 上週五,天安老師跟阿建老師在線上合體了。 這次很特別,兩位老師不談薩提爾, 只聊過往在體制外山中學校教書的歲月。 結束之後,我感覺意猶未盡。兩位老師的表達如此真實, 不論是從他們的臉部表情、抑或是用字遣詞, 兩個小時聽故事的過程,我都覺得非常舒服且
前一陣子被人問起, 從小父母工作忙碌,我是否曾經感受到爸爸的愛? 我意外地想起,小時候曾經有段時光,爸爸開車帶著我工作的畫面。 當時跟著爸爸南征北討,到處拜訪客戶, 有時候他要下車拜訪客人,不方便帶上我, 我就會在車上等他,通常他談完生意, 我也等到睡著了, 記憶中隔天醒來, 帶給我不少資源,
最近幫一位諮商背景的朋友擔任晤談者,這次的晤談經驗很特別,或許是彼此都學習薩提爾,加上信任度,還有對方的專業,我找到一些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目前現階段的狀態。 當下我從老師的看見,感受到力量。 浸入薩提爾模式的學習,陪伴自己看見自己過往的經驗,看見自己的慣性而有所覺、進而學習做出新選擇,真好。
這幾天剛結束一個工作坊的課程,在課程接近尾聲時,我對小組團體提出我個人的欣賞與感謝,也對於這次討論時間不夠、希望發言時間可以更公平分配的想法。 #satir model #薩提爾
上週五在幫兒子複習英文的時候,意外看到一則聊天訊息,從他的skype跳出,是我不認識的人。 隨即問他,這是誰呢?兒子告訴我,是他youtube頻道的訂閱者,對方留言給他,於是他們成為Skype上的"朋友". 我覺察自己有一股擔心升起。孩子國小四年級,網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比我想像中來的早,我請孩
#兩位老師笑得那麼開心特別喜歡這當下 #學以致愛 上週五,天安老師跟阿建老師在線上合體了。 這次很特別,兩位老師不談薩提爾, 只聊過往在體制外山中學校教書的歲月。 結束之後,我感覺意猶未盡。兩位老師的表達如此真實, 不論是從他們的臉部表情、抑或是用字遣詞, 兩個小時聽故事的過程,我都覺得非常舒服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