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商業模式,分析實體零售商并購家樂福的影響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近期台灣零售界一個熱門的話題,台灣家樂福的部分股份要出售,媒體紛紛在議論,台灣家樂福的這些股份最後會落在誰家?這幾年在疫情,以及EC電商營業額飛速成長下,看似成長比較低迷的實體通路,反而又開始被關注起來,這幾年國際上出現不少實體零售商出手併購其他實體通路的新聞,從日本7Eleven併購美國的speed way,日本Lawson併購中國的天虹微喔便利商店,日本樂天加碼投資日本西友超市等,看起來似乎實體店鋪的潛在價值重新被發現。

另外,雖然EC電商市場因疫情還在持續變化,尚不知道最後的勝利者會是誰,但針對日本EC電商市場的展望,日本實體零售商可是紛紛祭出不同的營業目標,要挑戰日本EC電商龍頭日本亞馬遜。實體零售的巨人日本AEON永旺,計畫在25年的EC電商相關營業額要達到日幣1兆,而日本7eleven集團也巧合的計劃在同年度25年EC電商相關營業額要達到日幣6,000億的水準。
看這些實體零售商的類似決策,出資實體店,或是把其他實體體店納入集團內,提高EC電商相關業績目標等,到底這些決策相互有什麽關聯?接下來就套用商業模式裡的幾個元素,一個一個來解析對實體零售商而言,透過這個交易,期待對他們EC電商的商業模式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 目標客群 — 顧客被EC電商分散後,併購實體業者是短時間內再度集結營業績效的最佳方法
如何短時間內獲得大量顧客?EC電商市場持續成長,特別是疫情期間,電商企業都陸續創下業績新高。而消費者在這些電商買的產品,都是在其他通路買不到的特殊產品嗎?應該大部分都還是既有實體通路有在賣的產品,顧客一直都在,只是把目前的購物清單,從實體分散到不同的EC通路了。那既有實體通路流失的顧客要如何找回來?最簡單的就是買其他的既有通路,並且是風險比較小的實體通路,就可以短時間內補上大規模的營業額。日本7Eleven併購美國的Speedway便利商店之後,一下就對集團貢獻USD11億的營業利益,在電商當道下,這是實體零售提高經營績效的最確實方法。並且被併入店鋪的顧客,還可轉換成未來新EC電商事業的基盤。
#通路 — EC電商不做不行,食品相關的營業額在慢慢流失中
實體零售商需要開發EC電商通路嗎?上面提到,既有顧客的部分購物清單已經轉向EC電商等通路,那是否可能轉移的都已經轉移到EC電商了呢?根據日本網路公司的發表資訊,日本實體通路的產品銷售,EC電商化比例來到8.1%,跟世界平均的17.9%落後了快10%,特別日本在食品相關產品的EC電商化比例只有3.3%,所以EC電商在食品這個領域應該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可以期待,也可以說顧客的訂單,未來還是會陸陸續續會從實體被轉移到EC電商,所以實體零售商去發展EC電商是必要的。那跟收購實體店鋪的關聯性在那?主要是想利用實體店鋪通路的綜效來強化EC電商通路的優勢,讓EC電商事業可以跟市場順利接軌。
#顧客關係 — EC電商如何耕耘?跟强化上游電商跟下游實體的全里程服務
實體店要如何跟EC電商的顧客連結?在過去要把集團內A事業的顧客,導流到集團內B事業去,難度不低,畢竟對顧客來説,A事業或是B事業的利用動機都是獨立的,A跟B之間,很難建立顧客觀點的關聯性。但網路服務興起後,透過共通點數,線上交易,再到實體店取貨等,關連性從上游串連到下游,產生了虛擬加實體的價值鏈。價值鏈的特性,就是上下游比較容易相互影響,比方說共通點數如果10倍送,線上交易就有機會增加,到店取貨的人也會變多,相對,實體店的服務變好,比方說到店運費半價優惠,也會帶動線上交易的比數。按照這個邏輯,即使併購的對象是實體店,還是可以透過價值鏈發揮對EC電商事業的影響,滿足對顧客的全方位服務。
#價值主張 — 提供既有EC電商廠商難構築的生鮮產品線
你為何會跟這家EC電商購買商品?相信不少人都有到實體店鋪看產品之後(或是在其他說明比較詳細的EC電商網站看產品),再到價格最低的EC電商購買產品的經驗,所以當產品一樣的時候,不少消費者會用價格來做最後到哪裏買的依據,如何擺脫比價機制?就是做難模仿的產品線。生鮮這個品類,並不是既有EC電商說馬上做就可以做的,軟硬體的配套要複製不容易,特別是冷藏產品,如何提供多品項( 儲存空間),並多地點(服務網大),靠近生活圈(配送時間短),看起來只有實體超市或是賣場可以用比較少的投資做到,未來要是實體零售業者的生鮮產品都可EC電商化後,應該有機會可以從既有電商瓜分到一些想一步購齊的消費者。提供既有EC電商業者難複製的差別化服務。
#策略夥伴 — 整合最後一哩路
實體店鋪是最後一哩路?10年前的最後一哩路應該就是實體店鋪了?但最近好像不是如此,因爲外送,以及宅配到家,讓實體店鋪變成只是最後一哩路其中的一個選項,運輸服務掌握了真正最後的關鍵。但另一面看日本的案例,大部分的日本貨運業者可是跟日本EC電商龍頭亞馬遜保持距離,以日本黑貓來説,從17年負責日本亞馬遜全貨量的60%,到現在只負責30%以下的貨量,這個EC電商跟運輸業者的微妙合作關係,也讓日本實體零售商看到物流策略合作夥伴的影響力,紛紛發展從實體便利商店,超市出貨的外送以及宅配服務,所以只要實體零售商的店鋪數夠廣,單店的面積夠大大,要整合,外送,宅配,打造全方位的最後一哩路是很有機會的。
#關鍵資源 — 最後還是要回到產品力
你是注重服務的便利還是在意產品的品質?EC電商跟實體店鋪,最後的勝負應該還是會在產品。實體零售商從過去,纍積了不少開發產品的人才經驗,當然EC電商也是,但實體零售商人才在產品的深度,可從,原料,生產設備,工廠製造,包裝材料,銷售設備,到,服務提供,等深淺不同的階級。當這些原本開發實體店鋪產品的人才,某天開始轉向開發適合EC電商銷售產品的時候,應該可以跳脫出跟既有EC電商業者的產品設計框架,而每家實體零售在產品開發這方面,都有自己不同的專長,當實體跟實體相互整并的時候,機能互補,讓產品綫能有更寬的發展可能。這個也會讓實體業者的EC路走得更寬穩。
#收益來源 — 要賣ONLY HERE的產品,利潤會更好。
都賣一樣的產品,那利潤要如何提高?不是讓顧客滿意服務品質,就是增加銷售數量。在市場還在成長期的時候,要達成這兩個都應該不會太困難。但要是競爭更加激烈的時候,就需要從別的方式下手了。EC電商目前的自有品牌產品(Private Brand)並不多,但因爲供應商多,市場也持續在成長,沒有太多需要自己下去開發產品的動機,但如果自己能下去開發自有品牌,改變毛利結構,應該獲利有機會更好。日本7-Eleven在食品自有品牌的比例從09年的6%成長到20年的25%,營業額達到日幣1兆4千億的規模。實體店鋪的自有品牌KnowHow要是能複製到EC電商,將有機會改寫EC電商的獲利模式。
#成本結構 — 買的貴不貴要看你如何運用
是不是并購都會聯想到買的股票價格是不是合理?但其實比價格更重要的,應該是買完之後到底能否駕馭對方,發揮計劃的預期效果。市場上也有一些在并購後,無法發揮預期效果的失敗案例,讓購入代價變得難以估算。而實體零售商之間的業務差異不大,也應該相對瞭解對方的行為模式,不能說一定成功,但要是跟實體併購EC通路比,應該實體併實體要大失敗的可能性是比較低的,所以要發揮整併後綜效的幾率應該是很有機會的。
談完這幾個商業模式的元素,再回到媒體紛紛在討論的統一集團是否會買家樂福這個話題?是否開始會出現一些聯想。
擁有加工食品製造商的資源,跨平臺的支付工具,產品開發的人才,生鮮產品的經驗,PB產品的實績,集團的外送平臺,集團的宅配平臺,店鋪數的網絡密度高,原本就是股東非常瞭解對象公司的文化,等等。
綜合上面這幾點既有優勢,如果未來併購後要朝向EC電商的方向發展,應該很難出現比他們更具綜效的對象。雖然不知道最後會落誰家,但消費者未來越來越便利的生活,應該是可以被預期的。
avatar-img
0會員
12內容數
食品,餐飲,零售,經營管理,日本消費訊息,之分析以及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商社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試了市場水溫後,發現原本的訴求,要再花更大的投入才能讓消費者認同,如果你是品牌負責人,那要你要怎麽做?一般就會開始研究定位調整的可能,但要如何調整定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其他市場的業者怎麽做,再看一下是否自己也可以跟進,從下面日本的這幾個例子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定位調整的靈感。
最近的國際區域情勢,讓不少原料產品價格蠢蠢欲動,最明顯的就屬CBOT小麥價格已經來到2008年2月以來的新高,爲何國際區域情勢會牽動全世界的農產品價格?過去有機會接觸到穀物交易業務,業務期間也曾遇到過激烈的供需變化,透過案例的説明希望能讓大家瞭解穀物世界的基本邏輯。 為何區域會連動 實際的穀物世界
日本養樂多Lady的商業模式即使在50年後,還是持續運作於14個不同的國家,接近5萬名養樂多Lady在這14個國家服務。為何一個商業模式過了50年還能如此壯大?從下面三個養樂多Lady模式的特色,就可看出其不一樣的地方。 # 商品 — 建立便利以及價格之外的利用動機
日本企業最近紛紛開始討論對社員副業的解封,日本休閑食品Calbee 卡樂比(カルビー)、在最近也對日本国内的3900名社員開放從事副業,台灣跟日本企業風格走得很近,台灣企業未來應該也有機會對自己員工在本業外的副業解禁。 # 建立外部行銷的管道 — 宣傳 # 適應局勢瞬息變化的心態 — 彈性
最近咖啡業界又出現了新的變化,錸德集團入股怡客咖啡,這也是繼八方雲集買下丹堤咖啡股份之後,台灣的連鎖咖啡品牌再度被不同業態收購的商業行為,為何咖啡店在這幾年會接連的被大型企業,並且是不同業態的業者所青睞?對買方而言,這些咖啡品牌的魅力何在?對買方的好處為何呢? 1 營運單純的餐飲業態
#Big4在世界跟日本有多大 而全球是如此那亞洲如何?看排行第一Deloitte的業務收入占比,美洲區來到將近50%的USD 252億, 亞太地區為16.9%的USD 85億,按照這個比例看起來,在亞洲對公司治理需求應該會越來約重視的氛圍下,亞洲市場的前景應該還大有可為。 #日本Big4的收費
在試了市場水溫後,發現原本的訴求,要再花更大的投入才能讓消費者認同,如果你是品牌負責人,那要你要怎麽做?一般就會開始研究定位調整的可能,但要如何調整定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其他市場的業者怎麽做,再看一下是否自己也可以跟進,從下面日本的這幾個例子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定位調整的靈感。
最近的國際區域情勢,讓不少原料產品價格蠢蠢欲動,最明顯的就屬CBOT小麥價格已經來到2008年2月以來的新高,爲何國際區域情勢會牽動全世界的農產品價格?過去有機會接觸到穀物交易業務,業務期間也曾遇到過激烈的供需變化,透過案例的説明希望能讓大家瞭解穀物世界的基本邏輯。 為何區域會連動 實際的穀物世界
日本養樂多Lady的商業模式即使在50年後,還是持續運作於14個不同的國家,接近5萬名養樂多Lady在這14個國家服務。為何一個商業模式過了50年還能如此壯大?從下面三個養樂多Lady模式的特色,就可看出其不一樣的地方。 # 商品 — 建立便利以及價格之外的利用動機
日本企業最近紛紛開始討論對社員副業的解封,日本休閑食品Calbee 卡樂比(カルビー)、在最近也對日本国内的3900名社員開放從事副業,台灣跟日本企業風格走得很近,台灣企業未來應該也有機會對自己員工在本業外的副業解禁。 # 建立外部行銷的管道 — 宣傳 # 適應局勢瞬息變化的心態 — 彈性
最近咖啡業界又出現了新的變化,錸德集團入股怡客咖啡,這也是繼八方雲集買下丹堤咖啡股份之後,台灣的連鎖咖啡品牌再度被不同業態收購的商業行為,為何咖啡店在這幾年會接連的被大型企業,並且是不同業態的業者所青睞?對買方而言,這些咖啡品牌的魅力何在?對買方的好處為何呢? 1 營運單純的餐飲業態
#Big4在世界跟日本有多大 而全球是如此那亞洲如何?看排行第一Deloitte的業務收入占比,美洲區來到將近50%的USD 252億, 亞太地區為16.9%的USD 85億,按照這個比例看起來,在亞洲對公司治理需求應該會越來約重視的氛圍下,亞洲市場的前景應該還大有可為。 #日本Big4的收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經營網路電商生意,不外乎透過通路型電商平臺,以及D2C品牌購物官網。本文比較了臺灣知名的通路型電商平臺,並介紹了D2C開店平臺的功能重要性。CYBERBIZ是臺灣本土的開店平臺,提供品牌官網、智慧倉儲、智能POS一站式服務,並具有知名企業用戶和線上線下整合等優勢,說明 CYBERBIZ是最佳選擇。
Thumbnail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網路商店成為現代商業的重要一環。根據Statista的報告,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8萬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至6.38萬億美元 。這一驚人的增長顯示出網路商店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地位。經營網路商店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機會,也改變了傳統零售業的格局。
Thumbnail
股價是集合了公司獲利、配息、夢想三大訊息集合而成的,這邊有一個作業:7-11和全家是兩大便利商店龍頭,目前7-11的殖利率3.2%,略多於全家的3%,7-11近4年的EPS成長0.7%,而全家的EPS成長1%,一個配的多,一個賺得多,其實很難下手,巧的是,市場給這兩家的夢很類似,本益比都是27倍。
Thumbnail
全聯是臺灣超市通路的龍頭,近年來超市與超商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全聯以突變的寄售方式創造了2000億營收,這種模式全世界獨有,廠商對於全聯又愛又恨。另外,全聯併購大潤發後對市場影響深遠,消費者是否真的得利?通路市場趨勢如何演變?
Thumbnail
近年來只要提到投資股票,大多脫離不了ETF這個起手式。還記得我之前推薦過的無腦理財術,其實也算是用力推廣ETF的大功臣。一年前我認真有按照書裡的方式做,至今前前後後也賺了二十幾萬有了,不過、でも、しかし、現在出了一個流派,號稱只要會購物就能精準判斷股票,做自己的投資顧問,真的有這麼神嗎?
Thumbnail
文、圖/台灣微告   去年台灣重啟觀光後,人們購物行為也發生全新轉變,台人不只親自到日本 Shopping 帶回滿滿「戰利品」,也喜歡在台灣「掃日貨」,透過台灣電商管道或實體店鋪進行購物,這種趨勢也吸引日本及其他國家有意願將商品跨境到台灣販售,不過若僅是複製原本的「宣傳策略」到台灣,不一定行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日本與臺灣的電商市場情況,提供了市場規模的比較、樂天市場的流通金額對比、以及群眾募資平臺的比較。文章在提供數據的同時也提出了對進入日本電商市場的建議。
Thumbnail
台灣餐飲業者面臨內需市場飽和的情況下,紛紛至海外拓點,尤其是拓展北美市場,而這些懷抱美國夢的公司,早期如美食-KY、瓦城、六角,近期如八方雲集、揚秦(麥味登)等,更若日本的『藏壽司』在台灣掛牌,但其實母公司也到美國展店,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各家餐飲集團非得去美國不可呢?
我在之前文章分享不同公司經營的故事, 像是亞馬遜改變既有購物的商業模式; Line推出全新的數位金融業務; 全家便利商店及星野集團改變內部流程, 以配合世代演替中社會期待和需求。   這些公司的作法可以拼出成為一幅經營地圖, 向企業領導人及投資人有系統說明, 公司可以透過何種方法發現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台灣食品飲料自動販賣機市場,這個無人零售的熱潮正在逐漸席捲全球,自動販賣機、自動取貨點等無人零售渠道層出不窮。相似於日本,台灣也在這場無人零售的浪潮中逐漸嶄露頭角。 在日本,自動販賣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麼在台灣是否也能複製相同的成功呢?這個問題常常在我回到台灣後令我思考。
Thumbnail
經營網路電商生意,不外乎透過通路型電商平臺,以及D2C品牌購物官網。本文比較了臺灣知名的通路型電商平臺,並介紹了D2C開店平臺的功能重要性。CYBERBIZ是臺灣本土的開店平臺,提供品牌官網、智慧倉儲、智能POS一站式服務,並具有知名企業用戶和線上線下整合等優勢,說明 CYBERBIZ是最佳選擇。
Thumbnail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網路商店成為現代商業的重要一環。根據Statista的報告,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8萬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至6.38萬億美元 。這一驚人的增長顯示出網路商店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地位。經營網路商店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機會,也改變了傳統零售業的格局。
Thumbnail
股價是集合了公司獲利、配息、夢想三大訊息集合而成的,這邊有一個作業:7-11和全家是兩大便利商店龍頭,目前7-11的殖利率3.2%,略多於全家的3%,7-11近4年的EPS成長0.7%,而全家的EPS成長1%,一個配的多,一個賺得多,其實很難下手,巧的是,市場給這兩家的夢很類似,本益比都是27倍。
Thumbnail
全聯是臺灣超市通路的龍頭,近年來超市與超商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全聯以突變的寄售方式創造了2000億營收,這種模式全世界獨有,廠商對於全聯又愛又恨。另外,全聯併購大潤發後對市場影響深遠,消費者是否真的得利?通路市場趨勢如何演變?
Thumbnail
近年來只要提到投資股票,大多脫離不了ETF這個起手式。還記得我之前推薦過的無腦理財術,其實也算是用力推廣ETF的大功臣。一年前我認真有按照書裡的方式做,至今前前後後也賺了二十幾萬有了,不過、でも、しかし、現在出了一個流派,號稱只要會購物就能精準判斷股票,做自己的投資顧問,真的有這麼神嗎?
Thumbnail
文、圖/台灣微告   去年台灣重啟觀光後,人們購物行為也發生全新轉變,台人不只親自到日本 Shopping 帶回滿滿「戰利品」,也喜歡在台灣「掃日貨」,透過台灣電商管道或實體店鋪進行購物,這種趨勢也吸引日本及其他國家有意願將商品跨境到台灣販售,不過若僅是複製原本的「宣傳策略」到台灣,不一定行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日本與臺灣的電商市場情況,提供了市場規模的比較、樂天市場的流通金額對比、以及群眾募資平臺的比較。文章在提供數據的同時也提出了對進入日本電商市場的建議。
Thumbnail
台灣餐飲業者面臨內需市場飽和的情況下,紛紛至海外拓點,尤其是拓展北美市場,而這些懷抱美國夢的公司,早期如美食-KY、瓦城、六角,近期如八方雲集、揚秦(麥味登)等,更若日本的『藏壽司』在台灣掛牌,但其實母公司也到美國展店,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各家餐飲集團非得去美國不可呢?
我在之前文章分享不同公司經營的故事, 像是亞馬遜改變既有購物的商業模式; Line推出全新的數位金融業務; 全家便利商店及星野集團改變內部流程, 以配合世代演替中社會期待和需求。   這些公司的作法可以拼出成為一幅經營地圖, 向企業領導人及投資人有系統說明, 公司可以透過何種方法發現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台灣食品飲料自動販賣機市場,這個無人零售的熱潮正在逐漸席捲全球,自動販賣機、自動取貨點等無人零售渠道層出不窮。相似於日本,台灣也在這場無人零售的浪潮中逐漸嶄露頭角。 在日本,自動販賣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麼在台灣是否也能複製相同的成功呢?這個問題常常在我回到台灣後令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