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閒不下來,你有忙碌成癮症?如何正確休息達到巔峰狀態!

現代人雖然看似衣食無缺,心理問題也逐漸放大,可能受到環境競爭的影響,或小時候家裡沒什麼錢告訴自己一定要很拚,因此會一直push自己不斷往前,很怕我一旦懈怠就會被社會淘汰。但真的是這樣嗎?
整理日曆時看著待辦事項,一方面有種「我完成很多事情」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心裡也帶出一種「心好累」的疲憊感。
之前常常會覺得休息是浪費時間,「沒事的時候覺得全身不對勁,我還能做些什麼?」常常有這些念頭一直在盤旋,休息是沒用的人才會做的、休息是在打混。只要手邊的事情一停下來就非常焦慮,並有強烈的罪惡感湧上心頭,為了把這股腦中的聲音壓下來,只好再起身做些事情…
其實沒有休息或休息正確的話會衍伸出很多問題。經常頭痛、記憶力減弱、沒有活力等都是不斷的惡性循環下去,也發現自己的越來越容易暴躁跟疲憊,都是因為沒有給自己足夠的休息時間及正確的恢復方法。
為什麼會「忙碌上癮」?
「忙碌成癮症」已是現代人中不容忽視的問題。行程表永遠都是滿檔,你害怕無聊,害怕閒閒沒事讓你感覺浪費人生、有罪惡感。永遠都要擠出時間不斷充實自己。
忙碌讓你「心安」,讓你有一種我持續向上的錯覺。你已經忘記最後一次坐下來,讓精神完全放空是甚麼時候了,最後也只是行屍走肉的瞎忙而已。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罪惡感,我不想讓家人失望、我一定要有很好的成就。為自己設定的標準太高,擔心一休息就趕不上別人,擔心停止了什麼都沒有,會讓在家等待的家人失望,無法跟自己交代。
等等,先暫停一下!讓自己慢下來,整理思緒並問自己「休息就代表我不負責任嗎?」「休息一下就代表輸了嗎?」就算是又怎麼樣?
忙碌其實是一種自我麻痺的手段,當我們投入忙碌的懷抱。 就會覺得自己有價值價值,用忙碌來麻痺,內心空洞。所以我們更需要從這個能量吸血鬼中脫離出來。
休息是一門藝術!
我們真的明白休息的含義嗎?我們休息對了嗎?休息的意義不外乎恢復疲勞並放鬆,讓自己感覺到有精神。如果你的休息方式並不能為你帶來這些,且越休息越累,那你可能就要注意了!「休息」不只是身體上的,還有心理層面。
身體非常微妙,生理與心理互相影響。當你熬夜、作息亂的時候,你的脾氣就會變得很差,或是當你錯誤休息時反而更不舒服。所以要留意身體給你的訊息,如果常覺得怪怪的,要注意,那可能是身體正發出訊號求救,要找出問題點修正。
我有時候很納悶,買一台車你會好好保養、車停地下室、打蠟拋光,但當要照顧自己時就非常隨便,隨便吃個超甜麵包、不時熬夜打電動、甚至省吃飯錢乾脆不吃,都在荼毒我們自己…
當我們尊重自己的身體,並學習聆聽身體反饋,這樣便會啟動身體的自癒能力。
如何正確的休息?
最重要就是要先分清楚你是腦力工作,還是體力工作。
你寫了一天的程式或文案,這種極燒腦的事情。你想說太累了,今天要睡久一點。但其實這是一個陷阱。睡眠的確是一種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對體力勞動者有用。對體力工作的人來說,“疲勞”主要是由體內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引起,這時候就必須採取靜態的休息方式。但如果你是坐辦公室的腦力工作者,大腦皮層極度興奮,而但身體其實根本沒什麼在動,這種疲勞睡眠作用不大。你就可以知道假日睡到飽還是無精打采的原因是什麼了。
「莫法特休息法」
「 不必停下來,只是換一下 」
既然睡覺不能幫助腦力勞動者休息,那什麽辦法才可以?答案是不停止,而只是改變內容。
你會說我都累個半死還要繼續做別的事情?請容我來為大家解釋一番。大腦皮質有一百多億神經細胞,每個功能都不一樣,各自掌管不同的功能區,這一區域活動,另一區域就休息。
所以藉由改換內容,就能使大腦的不同區域得到休息。著名心理生理學家謝切諾夫做過一個實驗。為了消除右手的疲勞,採用兩種不同方式 — — 一種是讓兩隻手靜止休息,另一種是在右手靜止的同時又讓左手活動,然後在疲勞測量器上對右手的握力進行測試。結果說明,在左手活動的情況下,右手的疲勞消除得更快。這證明變換人的活動內容確實是積極的休息方式。
還有在「莫法特休息法」流傳一個故事:「據說《新約聖經》的翻譯者詹姆斯·莫法特在工作時會準備三張書桌,第一張書桌上擺著他的聖經譯稿,第二張書桌上擺著他正在寫的論文原稿,第三張書桌上則是他正在撰寫的偵探小說。而莫法特的工作方法就是翻譯累了,就換到第二張書桌寫論文,累了再換到第三張書桌寫小說。」
正是因為這原因,所以不一定要停止工作來休息,而是「切換不同的工作」,尤其對腦力工作者來說,切換不同的思考主題,其實對大腦是更好的休息,可以讓大腦因為思考不同主題而從前一個主題的壓力放鬆下來,有時還能得到不錯的靈感,又能補回良好的精神力,一起來試試看吧!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