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0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何以「德之不修,學之不講,是吾憂」?

    人生是要有理想的,不管是處於順境抑或逆境,無論年輕抑或年長,理想是人生的基本要求。理想,不是妄想,也不是幻想,而是實實在在的、長遠的、持續的、合理的想法。
    也許有人問:老兄,你一把年紀了,還有什麼理想呀?
    我的理想,是希望能得到善終,心安理得,沒交白卷。(將來會分享「人生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人生的理想,要怎樣才能長遠持續?
    修德,才是走向人生的大道的唯一途徑。此外,學習也是一個很好的助緣。
    有問:我書讀得不多,做飲食的。然則又如何修德與學習?
    很簡單,就把飲食做到真善美。這就是做飲食的修德與學習,也就是做這個行業的人生理想。
    再問:如何能做到真善美?
    主一,全心專注自己的工作,這也就是敬,主一便是敬,這就是敬業。
    要修德,俯拾即是,當下即是,做些有意義的事,就已是修德,毋須刻意,毋須外求。陽明先生說:「默不假坐,心不待澄,出之自天則。」
    故此,無論德行的實踐,無論學習的篤切,無論置身於何境,這些進德修業,都必須時時刻刻透過仁心的呈現、發用,激發前進,永不停息,永不言棄。
    故此,在修德與學習的過程中,若聽聞合理的、公義的道理而不能慕道向義,發現不善不正的行為而不能改,這就是我終身之憂。這個終身之憂,是一個道德意識,是一個人生的責任,沒有壓迫、沒有重擔,只要平平做來,簡易而行而已。
    理想,是要仁心的激發的呀!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述而3】
    【意譯】 孔子說:「不修養品德,不用心學習,聽到合宜的道理不能遷從,發現不善不正的不能改過,這是我所記掛的、所關注的。」
    按:這裡的「憂」,不能解作憂慮,因為仁者不憂;同理,先天下之憂而憂,也不能解作憂慮。此乃是終身的責任、終身的記掛、終身的憂患意識。
    (寫於2022年4月29日) 下一講:學不厭,誨不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