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白手套》:談親子教養與情緒包容的承接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知道父母已經說過了,那些他們已知道的與尚未清楚的潛藏的危險。但那些廣袤世界上的山川勝景、各異的人群,我仍都想要親眼去見識、親自去觸摸看看。就算跌得遍體麟傷也在所不惜,可當我回家的時候,好希望父母能不要用責難的眼神看我,而是能跟我說一聲:「歡迎回來。」』

《白手套》 ◎文/席維安‧納哈斯 ◎圖/絲薇亞‧吉歐妮
繪本《白手套》:小萊拉與父親在市場上看中一雙雪白的手套,但買回家後媽媽卻不大高興,說萊拉一定會很快將手套弄髒的。不過萊拉還是戴著白手套出門了,去找朋友騎腳踏車、去採花、採野莓,甚至還摸了畫家爺爺的調色盤! 原本雪白的手套變得五彩繽紛卻也髒兮兮。
畫家爺爺五彩繽紛的調色盤,萊拉也想摸看看。
萊拉心想:「媽媽究竟是怎麼猜中的呢?」開始擔心起回家該如何面對媽媽的生氣。但回到家後,媽媽與爸爸卻並沒有如同萊拉假設的那樣憤怒,反而笑著討論起該如何將白手套再變回原來的樣子呢? 後來爸爸拿起刷子刷了好久,並將手套晾在太陽下。白手套又變回萊拉最初得到的模樣,雪白而乾淨。

在閱讀完這本繪本的時候,各種身邊類似的「我早就告訴過你了」的範例在腦海裡紛至沓來--
有一次在小學時的游泳課,一位平時總是不會漏帶東西的同學A,突然忘記帶泳衣。但那天是舉行期中測試的日子,她顯得特別苦惱,嘴裡叨叨唸著:「阿…我明明早就準備好放在玄關的,媽媽也有提醒過我,但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出門就是忘了拿。」雖然在長大後回想起來這實在是一件小事。但對於小學生來說大約實在是一件大事,為什麼?
因為怕被家人責備。
但因為那次的測驗實在緊迫,學校也不會外借泳衣。同學A還是不得不用公共電話打給媽媽,請她幫忙在下午帶泳衣過來。當她打完電話回來後,表情有些悶悶不樂的,便詢問她怎麼了。同學A說道沒事。但那種憂心的表情持續到下午游泳課。她的媽媽趕在上課前將泳衣送來了。
當時同學A的媽媽看著A的眼神直到現在都還令我印象深刻,眼睛瞪得很大,裡頭滿是不耐煩與生氣,嘴角下癟,一句話也不說的將東西遞給A。接著扭頭就走。
同學A接過了東西,默默地回到位置上低著頭。她當然明白是她的失誤耽擱了媽媽的時間,媽媽生氣是理所當然的。沒當著同學們的面罵她似乎都是好的了。但自此同學A忘記帶什麼東西,或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都不會再打給媽媽了。

曾幾何時許多人都變成省事與盡量不給人帶來麻煩的小孩or大人,或許有人會拍手稱慶說道,這不是好事麼? 人本來便該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的確是這道理沒錯,這似乎又牽涉到另一個能獨立解決問題的議題,但於此篇因為主題緣故先置於一邊不談。
當我們說道「麻煩」的時候,有時候不僅只是「做錯了事」會給旁人帶來困擾,更多的是就連「負面情緒」或其他「可能會被質疑的意見」也不敢露一絲端倪給最親近的人知道。
因為過往的「經驗」,比如同學A的例子,就已經先預設了釋放出「麻煩」訊息會得到的後果,是被不諒解與責備。而這種經驗,可能就會在往後人生裡被她套用到各種人與事上,因為「自認為會給人帶來麻煩」,所以她下意識成為「緘默的人」。
而這種緘默,不只是家人之間溝通的「隔閡」,下意識迴避,形成下一本家家難唸的經。還有對友人只習於露出正向良好的一面;或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也鮮少求援,害怕犯錯。
那最後那樣多個範例般的同學A,在那樣多的人面前,都不敢表露真正的自己也需要幫助、需要出口,她最後會形成什麼樣的人呢?
「孤獨的人」,與極易「自我懷疑」的人。
不是有句話這樣說道麼:「就算身處在喧鬧的人群裡,那種孤獨感依舊振聾發聵。」
因為她的潛意識裡很難再與他人建立連接,因為許多人下意識認為真正的自己是麻煩的、會給他人帶來困擾的。
而這一切的源頭,或許就是從過往的某個小事件開始一連串的因果鏈。

這時應該會有家長舉手問道:「那這樣只是因為一件小事,感覺就像直接給我的孩子一生帶來什麼可怕影響,是不是太嚴重了? 連一句重話都不能唸,這樣我還能不能教好我的孩子了。」
自然不是的。孩子一定也有得去理解父母難處的必要。理解父母除了身為「家長」在家庭裡的角色,在其他地方也有著不能迴避掉的「要職」。
但在這之前,身為孩子最初的領航者的父母們,作為已經有獨立思考,與較能自控情緒的成人們。當孩子可能因為粗心、或大腦的某些情緒控管較不完備的時候,或犯錯之後,能不能作為一張網,去接住可能會一次次落下的孩子?
一次落下就是一次經驗,甚至有時可能還會重複犯錯,但這就是孩童們在碰撞世界的過程。有賴父母的引導與背後的支持。
就比如在繪本《白手套》,萊拉帶著髒兮兮的手套擔心的回家,媽媽看見後並沒有生氣,爸爸還笑著說:『沒那麼嚴重啦! 我說過:媽媽是仙女呀,很厲害的仙女。她有塊魔法肥皂,等著看吧,妳的手套會跟原來一樣的白。』
爸爸洗好了白手套,將它晾在花園裡。
在故事裡的萊拉被她的爸爸媽媽很好地承接住了。而他們也沒有生氣,反而轉念地打趣到媽媽有一塊魔法肥皂,能再將手套變白,而最後是爸爸去洗了這雙手套。
有時當父母遏止不住各種負面情緒的時候,「轉念」與「幽默」是很好的解套辦法,先從看待事情的角度開始轉變,其實大部分事情便真的不會有想像裡的那般糟糕與嚴重,甚至還能找到趣味。最後是與另一半透過良好的分工與彼此支持,一起解決。
萊拉既是被承接住了,也理解到她可能犯的錯(又或只是她去觸碰這世界時必定染上的色彩),但她也在潛移默化裡學會了父母的包容心,與見識了父母感情的融洽。
而在後來當她漸漸成長,媽媽興許仍舊會如同一開始的料到手套會弄髒,一如父親母親總是會說道的「我早就告訴過你了」。但仍舊會讓萊拉自己前往草原與森林採野莓與接觸動物,使她能見識大地之美、在天地飛翔;一如我們在社會的翻打滾爬,最後髒兮兮的回家,父母依舊是樂觀與幽默風趣。
萊拉帶著髒兮兮的手套回家後,擁抱住了正在忙碌的媽媽。

成人在進入社會後,肯定會遇上許多身不由己與絕對不能缺席的事宜,便可能會導致身為「家長」的角色,將在孩子的某部分人生裡缺席。這是極正常的事情。沒先有麵包,人怎麼活。
所以這時家長應該好好地同自己的孩子也說解到自己為何缺席,與有何不得已,筆者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能夠理解的。這是家庭關係中極重要的「溝通」部分。前文的「轉念」雖是遇到挫折的一種解套方式,但不間斷的「溝通」,互相理解--不得已、疲憊、感受、疑惑、解答,才是一個家庭能長久和樂的方法。
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便不說,或是認為這不是該孩子知道的事,就保持沉默。甚至是直接發洩情緒... 那這樣當有一日,當我們想找孩子 久違地「好好談」的時候,或許便有一道牆,將永遠地橫亙在父母與孩童之間了。
期許我們都能用溫柔的理智,與不斷線的溝通來與孩子相處。
「以真摯的愛為名」包裹每顆漸漸茁壯的心。
--暢談導讀編輯 撰寫
期許以真摯的愛為名,將每個茁壯中的孩子包裹。

繪本《白手套》

◎文/席維安‧納哈斯(Sylvaine Nahas)
出生於法國里昂。她是童書作家,也是獸醫。《白手套》是她的處女作。目前定居在法國的安布瓦兹(Amboise) 。
◎圖/絲薇亞‧吉歐妮(Silvia Ghioni)
出生於義大利米蘭。在學習藝術多年後,投入室内裝潢、古董娃娃修復和廣告業等工作。除了繪本插畫,也嘗試寫作。著有《Una papera nello zaino》。
◎中譯/曾美禎
義大利羅馬美術學院繪畫碩士,輔仁大學義大利語文學系兼任教師。
◎英譯/丹妮拉‧若妮莉(Daniela Ranieri)
出生於南非。2007年畢業於義大利羅馬美術學院。近來在羅馬從事舞臺設計工作,並擔任I1 Tempo Ritrovato藝廊總監,同時在梵蒂岡擔任巡迴演出製作人。
●《白手套》屬於暢談文化「小種子,UP!」繪本系列套書其中一本。
「小種子,UP!」繪本系列套書目錄:
Facebook粉絲專頁 :暢談文化
「暢談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37內容數
藉由繪本裡生動的語句與圖畫,輔以細緻賞析,時事延伸,與大小讀者共遊於燦爛翩韆的故事殿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暢談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帶著書的女士》描繪了沉默的書本於戰後的復原力量,也引起省思,究竟有”什麼方法”才能根絕與避免下一場戰爭呢? 暢談文化為您獻上「世界閱讀日」的特別選書《帶著書的女士》導讀-- 美好的圖書不只寓教於樂,它更使我們在簡練童稚的文字裡,透過反覆推敲、提問、聯想,使我們成為內養更豐富深邃的人。
《帶著書的女士》描繪了沉默的書本於戰後的復原力量,也引起省思,究竟有”什麼方法”才能根絕與避免下一場戰爭呢? 暢談文化為您獻上「世界閱讀日」的特別選書《帶著書的女士》導讀-- 美好的圖書不只寓教於樂,它更使我們在簡練童稚的文字裡,透過反覆推敲、提問、聯想,使我們成為內養更豐富深邃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而在那天,她就知道她錯了。 錯不在於自己的定義,而是在於自己為什麼那時要不聽爸媽的話。 那時的她們什麼都不懂,也還不會反抗,甚至不知道她們的爸媽是怎樣的樣貌。而也因為這件事,她們知道了那些不會出現在童話故事裡,血淋淋的黑暗現實。
Thumbnail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Thumbnail
當他人的言行引起嘲弄,我們該如何面對?該如何保護自己和身邊重要的人所愛之人?這是一篇分享了《零內耗溝通術》書籍中的內容,提供了處理嘲弄者的六種選擇,以及如何保護所愛之人的方法。藉助溝通技巧來降低情緒能量耗的方法。如果您也想了解更多,歡迎瞭解《零內耗溝通術》。
Thumbnail
「妳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媽媽!」混雜著不同感受的我,似笑非笑地這樣對女朋友說。 某日,小一的小女兒的聯絡簿上赫然出現「我發現您的孩子有說謊的狀況,需要您到校瞭解。」的紅字;然而,超出我的想像的,反而是女朋友的反應。她沒有帶著怒氣地跑去質問小女兒,而是按兵不動、一派輕鬆地等待隔天與導師對話的時間來到。
Thumbnail
很多父母都說:「我是從當了父母才開始學做父母。」其實也是當了父母才發現自己有那麼多壞習慣會被抓包!
她把自己裹進被子裡,假裝自己在卡通《金銀島》的船上,外面正有狂風暴雨侵襲。「快睡著吧!快睡著吧!」她對自己說。以至於當她多年以後,看同事在午休時間玩《還願》遊戲時,看到小杜美心因父母爭吵,而精神緊繃、拿著彈珠互敲時,她十分有帶入感。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而在那天,她就知道她錯了。 錯不在於自己的定義,而是在於自己為什麼那時要不聽爸媽的話。 那時的她們什麼都不懂,也還不會反抗,甚至不知道她們的爸媽是怎樣的樣貌。而也因為這件事,她們知道了那些不會出現在童話故事裡,血淋淋的黑暗現實。
Thumbnail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Thumbnail
當他人的言行引起嘲弄,我們該如何面對?該如何保護自己和身邊重要的人所愛之人?這是一篇分享了《零內耗溝通術》書籍中的內容,提供了處理嘲弄者的六種選擇,以及如何保護所愛之人的方法。藉助溝通技巧來降低情緒能量耗的方法。如果您也想了解更多,歡迎瞭解《零內耗溝通術》。
Thumbnail
「妳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媽媽!」混雜著不同感受的我,似笑非笑地這樣對女朋友說。 某日,小一的小女兒的聯絡簿上赫然出現「我發現您的孩子有說謊的狀況,需要您到校瞭解。」的紅字;然而,超出我的想像的,反而是女朋友的反應。她沒有帶著怒氣地跑去質問小女兒,而是按兵不動、一派輕鬆地等待隔天與導師對話的時間來到。
Thumbnail
很多父母都說:「我是從當了父母才開始學做父母。」其實也是當了父母才發現自己有那麼多壞習慣會被抓包!
她把自己裹進被子裡,假裝自己在卡通《金銀島》的船上,外面正有狂風暴雨侵襲。「快睡著吧!快睡著吧!」她對自己說。以至於當她多年以後,看同事在午休時間玩《還願》遊戲時,看到小杜美心因父母爭吵,而精神緊繃、拿著彈珠互敲時,她十分有帶入感。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