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作品〕何謂社會學的想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延續「社會學(系)無用之亂」的討論,為什麼經常會有社會系畢業生出來批評社會學(系)無用?為什麼會週期性地發生社會學(系)無用之亂?社會系畢業生到底在煩惱什麼?
這是我們討論社會學(系)有用無用時,未曾關心的事。
同時我感到無奈的是,始終沒有人為此實踐社會學的想像,來為焦慮不已的社會系畢業生將他們的煩惱連結到更廣大的社會結構。
C. Wright Mills提出的「社會學的想像」就連大一新生都知道,但實際上是怎麼一回事,卻沒有人繼續深究,結果變成一種類似「心法」的東西,要人放下一切煩惱,歸咎於社會。這不是社會學的想像,只能說是天真、不負責任的社會學的猜想。
在這一節,我要說明何謂社會學的想像,C. Wright Mills所提出的,絕不僅僅是一句社會學式的心靈雞湯,而是一種可以操作的研究方法。

何謂社會學的想像?

在《社會學的想像》一書中,Mills認為,我們這個時代,是個充滿了不安與漠然的時代。
何謂不安與漠然呢?不安,指的是不知道自己重視什麼,但覺得自己受到威脅。漠然,則是個人不知道自己重視什麼,因此也不覺得自己受到威脅。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接受了一連串社會化的洗禮,但是踏入社會之後,發現社會的運作,並非如同過去我們在學校與家庭裡學習到的一切,那些施加在我們身上的傳統價值,被當前的社會否定了,因此我們陷入不安,我們急迫地要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同時也尚未釐清我們珍視的價值觀是什麼。有人還在掙扎,而有人躺平,變得漠然,任由社會的齒輪轉動。
因此Mills認為,社會學家,就是要釐清漠然與不安的成因。為什麼社會普遍瀰漫著不安與漠然的氛圍,這本身就是個社會學的議題。
為此,Mills提出了「社會學的想像」,這種能力可以將不安化為明確的煩惱,將冷漠轉化為對公共議題的參與。社會學的想像區分成兩個層面,分別是「個人煩惱」與「社會結構中的公共議題」。Mills認為當代人面臨的困境,是無法將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煩惱,連結到更廣大的社會結構。因為我們受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其實多多少少知道有個更巨大的社會結構決定了自己的命運,可是自己卻無力參與到這個影響自身命運的結構之中。Mills所描述的,是個人彷彿是自己人生的局外人,這樣的疏離感。
當然,如果人重視的價值觀,沒有受到威脅,也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他就會感到幸福(那麼你也就不必具備社會學的想像)。可是如果重視的價值觀受到威脅,就會產生危機感。所以到底什麼是「煩惱」呢?煩惱指的是「個人感覺自己珍視的價值觀受到威脅」,所以思考清楚自己到底重視什麼,是將不安化為明確的煩惱的第一步。
議題則是超出個人的範疇,議題所涉及的,是一整個歷史社會的各種制度,由許多個人交織而成。因此議題屬於公共事務的範疇:大眾覺得自己珍視的價值觀受到威脅。

回到社會學(系)無用之亂

提出社會學(系)無用的人,他到底遭遇了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首先必須釐清有哪些自己重視的價值觀受到挑戰、威脅,這是個人的功課。
所以要實踐社會學的想像,首要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同於華人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偽善,先坦承自己的軟弱與需求,才有辦法釐清自身的煩惱。因此首先要回到自己的生命史。
接下來,我們要知道,我們畢竟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社會造就了我們,我們只要持續活著,也參與到社會的塑造之中,所以要試著找出自身在時代裡的定位,才能理解自己的經驗和評估自己的命運。
通過社會學的想像,重新討論社會學(系)無用之亂,或許能夠找到新的切入點。
avatar-img
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野比大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2009_時報出版
每過一段時間,網路上就會有一波社會學無用的爭議⋯⋯
社會學的定義,不定期更新
01 《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作者:劉紹華 2013_群學  02 《貧困世代:低收入、長工時、無殼蝸牛、無法結婚生子……大人無法理解年輕人的窮忙並非不努力,而是社會制度所逼!》 作者:藤田孝典 譯者:賴芯葳 2016_高寶 03 《安息日的真諦》(The Sabbath: Its
01 《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作者: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V. Banerjee)、艾絲特・杜芙若(Esther Duflo) 譯者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2009_時報出版
每過一段時間,網路上就會有一波社會學無用的爭議⋯⋯
社會學的定義,不定期更新
01 《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作者:劉紹華 2013_群學  02 《貧困世代:低收入、長工時、無殼蝸牛、無法結婚生子……大人無法理解年輕人的窮忙並非不努力,而是社會制度所逼!》 作者:藤田孝典 譯者:賴芯葳 2016_高寶 03 《安息日的真諦》(The Sabbath: Its
01 《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作者: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V. Banerjee)、艾絲特・杜芙若(Esther Duflo) 譯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個體面對外界的壓力與內心的孤獨感。透過隱喻與比喻,描繪了人們在喧鬧與寂靜之間的掙扎,以及生活中不可預知的變數和衝突。最終,這些考量引導人們走向未知的深淵,省思自身的存在與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普遍存在的無意義感,是當代異化和疏離的症狀之一。許多病人前來尋求心理治療,並不是因為有任何確切的疾病,而是感覺生活失去意義。體貼的心理治療師通常的印象是:這些病人正在經驗的困擾,並不僅僅是導因於不愉快的童年經歷,也來自於文化的重大變遷所帶來的動盪。
感覺我會社恐是一件很沒道理的事情。 雖然我是個內向的人,沒什麼朋友,但也不到完全沒朋友的程度,過去在各學生階段也是有交到朋友。 不是沒有主動和人交朋友,也有過主動出擊的時候,可我為什麼還是會社恐? 那社恐的程度已經是到一個很嚴重的程度了。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每個年代的悲哀,我認為現代知識焦慮是一個象徵性的悲哀圖騰,也是許多人面臨的困境。 我最早聽到知識焦慮一詞,是在網路上曾經很火熱在討論羅振宇「販賣焦慮」的話題。當時提及販賣焦慮,並沒有特定指某一段內容,更像是在指責,把透過讓現代人焦慮,來宣傳知識付費的各種行銷手段,都稱為販賣焦慮。
Thumbnail
基本上,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社會學在講:個人在社會結構之下,有沒有可能擺脫結構的制約。答案,就要看個人怎麼理解了。問過一下,讀社會學的人,答案多是「不可能」或「很難」。理由是,社會結構深深制約著行動者。 . 故事中住在首爾邊緣(蛋殼區)的農村兄弟姐妹,因為家裡的制約,讓他們想要擺脫這樣的制約,
Thumbnail
因為逛書店開啟的線上讀書會,本來想在假期進行,殊不知一個放假太開心加上平常太忙疏於提醒,就眼睜睜的延2週來準備讀書會的討論這樣,或許這本書討論的許多切入點,也能用來理解這個單一事件,將社會學作為理解的視角。 高度工業化、全球化的時代,即便這本書是左岸的作者,仍舊點出了許多跨過國界的問題,有些現象比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個體面對外界的壓力與內心的孤獨感。透過隱喻與比喻,描繪了人們在喧鬧與寂靜之間的掙扎,以及生活中不可預知的變數和衝突。最終,這些考量引導人們走向未知的深淵,省思自身的存在與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普遍存在的無意義感,是當代異化和疏離的症狀之一。許多病人前來尋求心理治療,並不是因為有任何確切的疾病,而是感覺生活失去意義。體貼的心理治療師通常的印象是:這些病人正在經驗的困擾,並不僅僅是導因於不愉快的童年經歷,也來自於文化的重大變遷所帶來的動盪。
感覺我會社恐是一件很沒道理的事情。 雖然我是個內向的人,沒什麼朋友,但也不到完全沒朋友的程度,過去在各學生階段也是有交到朋友。 不是沒有主動和人交朋友,也有過主動出擊的時候,可我為什麼還是會社恐? 那社恐的程度已經是到一個很嚴重的程度了。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每個年代的悲哀,我認為現代知識焦慮是一個象徵性的悲哀圖騰,也是許多人面臨的困境。 我最早聽到知識焦慮一詞,是在網路上曾經很火熱在討論羅振宇「販賣焦慮」的話題。當時提及販賣焦慮,並沒有特定指某一段內容,更像是在指責,把透過讓現代人焦慮,來宣傳知識付費的各種行銷手段,都稱為販賣焦慮。
Thumbnail
基本上,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社會學在講:個人在社會結構之下,有沒有可能擺脫結構的制約。答案,就要看個人怎麼理解了。問過一下,讀社會學的人,答案多是「不可能」或「很難」。理由是,社會結構深深制約著行動者。 . 故事中住在首爾邊緣(蛋殼區)的農村兄弟姐妹,因為家裡的制約,讓他們想要擺脫這樣的制約,
Thumbnail
因為逛書店開啟的線上讀書會,本來想在假期進行,殊不知一個放假太開心加上平常太忙疏於提醒,就眼睜睜的延2週來準備讀書會的討論這樣,或許這本書討論的許多切入點,也能用來理解這個單一事件,將社會學作為理解的視角。 高度工業化、全球化的時代,即便這本書是左岸的作者,仍舊點出了許多跨過國界的問題,有些現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