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期待,更能看見愛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一位朋友的爸媽離婚多年,仍住在一起,媽媽多年來還是悉心照顧著腿腳不便的爸爸,不離不棄。甚至只要聽到先生在家摔跤,也會連忙從公司請假趕回家。這麼奉獻,卻仍是離異關係。
但恰恰是離婚後仍不離不棄,照見了愛的本來面目。或許本來不需要特別「離婚」,但反而因「離了婚」才讓光線,照進了某一方內心深處的陰暗-「恐懼」。

【契約能保障愛嗎?】

原本,婚姻是一紙保障的契約,家事法定義了夫婦有同居、相互扶養的義務;久之,傷殘、年老、色衰...,因「恐懼」帶來內心的不安,產生了這樣的話語:
「你對我好,一定是圖我什麼!」(積極侵略)
「我早點怎樣,這些都是你的!」(消極無奈)
「我才不要(對你好),免得以後是幫別人養老婆/老公。」(積極逃避)
「我現在對你好一點,以後我老了沒辦法,再換你對我好!」(等價兌換)
同樣的語境模式,不只在夫婦中,還在情侶、父母對子女,等「施與受」的關係互動中。以愛出發的施與受,本是健康、心甘情願、歡喜交換的,一但沾染「恐懼」,就會在內心衍生想要多一點掌握、可控的鎖鏈:勒索的鏈條:言語勒索、情感勒索... 其實都是源於內心深處的陰暗-「恐懼」,害怕失去、害怕孤單、害怕被拋棄...。

【破執】

恐懼 > 推開/抗拒 > 保護自己
夾帶恐懼的意圖,會在行為上藉著推開、抗拒、甚至言語或行為傷害對方,來達到保護自己、獲得安全感的目的。
每個人內在的恐懼,只有自己才能消除,可以通過觀察自己表達的語意,察覺到自己內心深處夾帶著什麼情緒。而對待他人的恐懼,可以多些共情,給予空間讓其消化、調適,走出陰暗。觀察他人的經歷,往往能鏡照出我們自身的盲區,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換位思考)。

【付出的純粹性】

付出,是為了成就最好的自己。
施與受的付出,原本是美好純粹的。沒有索取、沒有對價、沒有比較。因為「付出」本質上,並不是為了他人,而是為了想要 成就/成為,更好/最好 的自己。所以當我抱持著「與他人無關」的付出信念,反而更能收穫真實的關係。
現在我進階了,有了健康邊界、健康拒絕的能力,還有身邊人全然的愛。我開始學著從「過度保護自己(付出與精力)」中,慢慢走出來,主動承擔更多責任,用文字將一些認知清晰寫出來當指引;也學習修復身邊至親好友的恐懼代碼,在工作之餘,將時間投放在可能 可以為世界帶來一點點價值的事,即使非常耗時、眼下又不會有收益。但最終我還是受益者。
因為站在經濟學原理,當我們無需去過度保護自己,就能獲得尊重、安全與自由時;無需額外耗費時間去證明自己、定義自己,宣稱自己的產權、保護所有權時,那麼所有的輸出,就將導向前進,啟動鼓勵創造的生能量。
放下期待,將能照見愛。
___
我是小六,我的高敏感天賦,讓我能聽見話語背後的語意、語境,直達對方內心深處,可能連自己都未探訪過的意圖;夾帶著時而乾淨、時而黏稠的能量。
我曾經對這份「通靈般」的高能感知視為「干擾」或「髒東西」,但現在我知道那其實是一面鏡子,能照見我與他人內心想隱藏的陰暗,引導走出陰暗的正確的方式是:引入光 照亮它。
❝ 再忙,也要抽空喝杯茶 .ᐟ.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追求和諧,或許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
關鍵詞有:#愛恨、#忽視、#意願 ​ 擴展到:#善惡、#覺察、#真實自己​ ​ 愛與恨就像極性的兩端,各自獨立存在。​ 橫貫在「愛與恨」和「忽視」之間,那看不見的是「意願」。​ 有喔,因為互動不僅僅存於物質外在,更存在於我們內「心」,即是「掛心」,所以真要是能恨一個人到進棺材,等同頂級的愛了!​
我跟老陳會吵架嗎?兩個硬脾氣的相處一起,卻出奇的少爭吵,譬如今天這件事... 新家不到一個月,流理台的櫃子門上,就被鑽出一個洞!
我們得意識到,「自己」有多重要!終其一生,歸總都是【「自己」與 __ 互動的過程】。空格裡可以是:父母、孩子、配偶、職場、社會、宇宙...勾勒出我們的完整人生,想要對這世界不再逆來順受,認知自己會是開頭第一件事。前篇是說明為什麼認識真實的自己是如此困難,這篇是關於認識自己的過程。
由於每個人(自己)的心理狀態,並不存在一個「客觀事實」,心理現實更是處於一種流動的意識狀態,會受許多因素影響波動。因此連我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真實的自己,到底在座標圖中的哪個具體位置。最簡單的疑問是:對自己而言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又是自己的使命?
藉財經雜誌報導:「大宗商品已進入漲價「超級週期」?」我想趁機分享我自己在這幾個月的「石油ETF」觀察。但絕非投資建議。​ ​ 我是中文系畢業,沒有財經專業背景,思考也漏洞百出,投資上絕對不要相信我!不過,這次想分享筆記的價值在於:通過參考一個 #外行人的筆記,呈現我在投資上的思考邏輯,用以分享交流
​追求和諧,或許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
關鍵詞有:#愛恨、#忽視、#意願 ​ 擴展到:#善惡、#覺察、#真實自己​ ​ 愛與恨就像極性的兩端,各自獨立存在。​ 橫貫在「愛與恨」和「忽視」之間,那看不見的是「意願」。​ 有喔,因為互動不僅僅存於物質外在,更存在於我們內「心」,即是「掛心」,所以真要是能恨一個人到進棺材,等同頂級的愛了!​
我跟老陳會吵架嗎?兩個硬脾氣的相處一起,卻出奇的少爭吵,譬如今天這件事... 新家不到一個月,流理台的櫃子門上,就被鑽出一個洞!
我們得意識到,「自己」有多重要!終其一生,歸總都是【「自己」與 __ 互動的過程】。空格裡可以是:父母、孩子、配偶、職場、社會、宇宙...勾勒出我們的完整人生,想要對這世界不再逆來順受,認知自己會是開頭第一件事。前篇是說明為什麼認識真實的自己是如此困難,這篇是關於認識自己的過程。
由於每個人(自己)的心理狀態,並不存在一個「客觀事實」,心理現實更是處於一種流動的意識狀態,會受許多因素影響波動。因此連我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真實的自己,到底在座標圖中的哪個具體位置。最簡單的疑問是:對自己而言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又是自己的使命?
藉財經雜誌報導:「大宗商品已進入漲價「超級週期」?」我想趁機分享我自己在這幾個月的「石油ETF」觀察。但絕非投資建議。​ ​ 我是中文系畢業,沒有財經專業背景,思考也漏洞百出,投資上絕對不要相信我!不過,這次想分享筆記的價值在於:通過參考一個 #外行人的筆記,呈現我在投資上的思考邏輯,用以分享交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就算愛情變成感情,變得淡薄甚至消失了,這仍然有可以學習和成長的意義,是了解自己和肯定自己的契機。作者鼓勵大家就算與伴侶的關係已經不及以前,也要為自己曾經能夠深愛過而肯定自己,更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用學習新課題的態度去面對今日不理想的關係和逆境,讓自己活得更有深度和體悟。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位女性面對原生家庭背景所帶來的焦慮和婚姻生活的挑戰,透過充分溝通和準備,以及建立婚姻獨立制,最終創造了幸福穩定的人生。文章強調了學習善用焦慮、提早準備和充分溝通的重要性。同時也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婚姻經營之道,通過彼此尊重和理解,實現了家庭和諧與財務獨立。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雖然未來總是未知,但只要你肯努力,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看電視上的通告節目,最近有一個生態是~我們離婚,但我們還住在一起。 很多事情在現在這個社會,有著別於我過去的一些限制,關係,還有定義。 所謂~不期待,就不會有傷害。因為有期待,傷害才會一直存在。 有段時間,單親家庭一夕之間變多,很多人的父母,因為雙方無法生活下去,所以選擇離婚。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儘管每個人都想要愛,很多人卻無法體驗到愛。那些來自過去、充滿罪惡感的恐懼,阻礙了我們在當下給予並接受愛。我們不可能同時感受到恐懼與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就算愛情變成感情,變得淡薄甚至消失了,這仍然有可以學習和成長的意義,是了解自己和肯定自己的契機。作者鼓勵大家就算與伴侶的關係已經不及以前,也要為自己曾經能夠深愛過而肯定自己,更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用學習新課題的態度去面對今日不理想的關係和逆境,讓自己活得更有深度和體悟。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位女性面對原生家庭背景所帶來的焦慮和婚姻生活的挑戰,透過充分溝通和準備,以及建立婚姻獨立制,最終創造了幸福穩定的人生。文章強調了學習善用焦慮、提早準備和充分溝通的重要性。同時也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婚姻經營之道,通過彼此尊重和理解,實現了家庭和諧與財務獨立。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雖然未來總是未知,但只要你肯努力,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看電視上的通告節目,最近有一個生態是~我們離婚,但我們還住在一起。 很多事情在現在這個社會,有著別於我過去的一些限制,關係,還有定義。 所謂~不期待,就不會有傷害。因為有期待,傷害才會一直存在。 有段時間,單親家庭一夕之間變多,很多人的父母,因為雙方無法生活下去,所以選擇離婚。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儘管每個人都想要愛,很多人卻無法體驗到愛。那些來自過去、充滿罪惡感的恐懼,阻礙了我們在當下給予並接受愛。我們不可能同時感受到恐懼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