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2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8.你值得更優生活!升息時代告別窮人思維3部曲

信仰小叮嚀:生活上的自由,會影響靈性上的自由
社科小常識:自由有其社會和經濟層面
應用小撇步:盤點日常,我們怎樣出賣自由,來換取其他東西
低薪通膨大作戰
在低薪通膨的情況下,我和大部分上班族一樣都在努力掙扎,勉強混得一口飯吃,每筆開支都花心思計算。其中一個方式就是善用信用卡的現金回饋優惠,即刷某一家銀行的卡消費,銀行就會把消費金額乘以一定比例回饋現金給客戶(我有刷的那一家有2%)。對於發卡銀行來講,表面上是送錢來鼓勵客戶消費,實際的目的是把不善理財、大膽借錢做槓桿操作的客戶「推坑」,成為銀行的欠債人,銀行就賺超高的放貸利息。我刷卡繳保險費(金額比較高)所獲得的回饋金固然特別多,卻招來銀行放貸營業員多次來電,關心我是否需要分期繳費(讓他們賺利息)。
告別窮人思維
胡亂花費的誘惑、來電的干擾對我而言都不是問題,我最不習慣的是,為求得到回饋金,我得去「綁定」的店家購物(到別的店家回饋金比較少、甚至沒有),用指定的信用卡付費。這樣,我可以選擇光顧的店家變少,付費方式的自由度就降低了。過去買菜、零食、日用品等都會刻意光顧不同小店家,希望可以支持在地商人,避免連鎖企業壟斷。無奈生活逼人,文青的浪漫只好留給行有餘力的人,我就乖乖地成為某連鎖大賣場的會員,為了獲得那一丁點回饋金。至於付費方法,我一直都喜歡花現金,因為感覺比較清醒,可以親眼看見自己勞碌換來的錢,轉到他人口袋裡,這樣就提醒自己不要亂花錢;另一方面是個人資料安全的考量,在線上或實體店面刷卡畢竟也有可能洩露個人資料。因此,我過去除了在線上購物或者要花大錢之外,幾乎不會刷卡,信用卡一般也不會放錢包裡。自從辦卡之後,賺取回饋金的代價,除了是放棄使用現金的自由之外,也包括個資洩漏危險。
1.《俗女養成記》的教訓
賺取回饋金的代價是選擇光顧哪一家商店、選擇哪一種付費方式的自由降低了。相反,想要支持在地商店、選擇用現金付費的代價,享有這種自由的代價則是放棄回饋金、放棄貪小便宜的快感。自由的代價有時候更大,可能是放棄一張長期飯票、繼續在職場委屈求存、承受中年還未嫁出去的「汙名」。幾年前台劇《俗女養成記》第一季就是有關自由的故事。主人翁陳嘉玲人到中年雲英未嫁(只與男友同居),遭親友冷嘲熱諷,感到羞愧難當。她在公司算是最盡忠、最夠義氣的員工,卻被老闆剝削最深,伸冤無門。終於,她的男友接受「她的求婚」。她滿心期待未來婆婆媽媽不再對她的未婚狀態指指點點,不用再受老闆的氣,迎接只須購物打扮的全職貴婦生活。
2.我不想努力(自由)了!
可是,她很快就發現這一切的代價是放棄自己的自由。原來優質男友是個媽寶(好多被女藝人甩掉的渣男也是),婚後入住的豪華公寓是未來婆婆的,名師設計裝潢也屬於她的意思。未來婆婆更期待媳婦婚後與她住在一起,不可以工作,要侍候在她身邊,陪她購物、做瑜珈。最後讓陳嘉玲情緒崩潰,憤然決定跟男友分手的導火線是,她竟然連選擇婚禮白紗的權利都沒有,男友最後還是買了媽媽喜歡、那件很土的白紗給她。最後,她選擇了自由,回復單身,回台南老家喘息一下,開啟一趟回憶之旅,探索台灣女性隨著社會演變,在性別的狹縫中如何冒出頭來,得以擁抱自由的一片天空。《俗女養成記》的主人翁用行動來表明一個道理,自由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你要有設計裝潢家居的自由,就不可白白住在不是由自己賺來的錢所購買的房子;你要有捍衛自己日常生活習慣的自由,就不可仰賴媽寶作你的長期飯票;你要有選擇自己人生的自由,就不可奢求別人都對你拍拍手或者拍拍頭。
3.自由的另一面
自由的代價這個觀點正好呼應過去兩系列的文章的主題,就是自由的條件和限制。為了自由,我們需要付上代價來締造自由的條件,也需要付上代價來克服那些對自由的限制。下回我會分享,之前兩系列的構思,如何分不同層次,從社會、政治,以至日常選擇,一步一步堆疊自由的面貌;並且預告我在這一系列,如何帶大家來到心智、靈性的層面,探討作為基督徒至關重要的一種自由。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