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都很吝嗇、貪婪」
「全世界的錢在美國,而美國的錢在猶太人的口袋」
「猶太人都{自行填入}」
你有聽過上述這些話嗎,其實他們都只是大眾對猶太人的刻板印象。本書的作者丘引,將自己實際與猶太社群的相處經驗寫成這本書,介紹猶太人的生活、價值觀、歷史,讓讀者能更認識這個民族。
生活
在飲食上,某些猶太人會遵守可食(Kosher),可食是一種飲食規定,包含了只能吃分蹄又反芻的動物、兇猛的禽類不能吃、只能吃有魚鰭和魚鱗的海鮮等。因為規定很多,所以遵守可食的猶太人通常不會到其他文化的人家中作客,也不方便收其他人送的食物。
另一個飲食相關的文化則是在聖誕節上中國餐廳,由於猶太人不會慶祝聖誕節,在充滿聖誕氣氛的餐廳吃飯也很尷尬。而中國餐廳大多的菜都遵守可食,又不會慶祝聖誕節,所以美國猶太人在聖誕節通常會在中國餐廳吃飯。
在娛樂方面,麻將在美國猶太社群非常流行,甚至成立了美國麻將聯盟,販賣周邊商品、回答問題,並將所得捐款給慈善機構。至於打麻將的歷史則可能和猶太人在二戰時逃到上海有關,麻將在那時傳入猶太社區。
價值觀
猶太人和許多人的刻板印象不同,其實是樂於行善的民族,在
猶太慈善家的維基百科頁面,人數多到需要用字母順序排列,並且佔了幾百頁。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猶太教的精神:
西喀達(Tzedakah)。
西喀達可以翻譯成正直、公平等字,代表猶太人行善的義務。西喀達為猶太人樹立了行為準則,要求他們救濟有需要的人,更有猶太人成立了免利息的貸款組織幫助窮人。
根據一九七八年的統計,美國的專業喜劇演員有八十%是猶太人。猶太人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喜劇演員,可能是因為幽默存在於猶太文化之中,他們強調在快樂中學習知識,也會自嘲和諷刺自己的文化。
猶太人在歷史上遭遇許多迫害,但是他們用幽默面對傷痛,開自己宗教、歷史的玩笑。二零零六年的伊朗報紙舉辦了反猶太的漫畫比賽,以色列插畫家阿米太.桑迪便舉辦了類似的比賽,只針對猶太人開放,並宣稱「只有猶太人才可以畫出最能仇恨以色列人的漫畫,而且沒有伊朗人能匹敵。」。
禁忌
書中提到,猶太人最禁忌的話題就是「猶太人殺了耶穌」,在猶大背叛耶穌之後,猶太人便被冠上這個罪名。因為這個莫須有的罪,很多代的猶太人都被迫害、遭到大屠殺。這件事是猶太歷史上沉重的一頁。
猶太人對於被認為很有錢這件事感到非常反感。首先,因為這不是事實,猶太人口在美國約只有2%,人數非常少,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很有錢。其次,猶太人在歷史上多次因為這個偏見而被迫害、驅逐,所以自然不會喜歡這樣的說法。
此外,猶太人很小氣也是一種偏見,這是當時納粹黨的宣傳用語,當時為了抹黑並攻擊猶太人,所以有了這種說法,並流傳至今。
德國納粹也是猶太人歷史上的悲劇,在當時有超過六百萬的猶太人被屠殺,造成許多人的陰影。所以,除了對這段歷史有基本的認識,也要抱持尊重的態度。
最後,因為宗教的因素,猶太人並不會慶祝聖誕節和復活節,所以要寄給猶太人的卡片應該要寫「節日快樂」,而非「聖誕快樂」。
感想
我認為這本書能讓讀者透過第一手的經驗,看到不一樣的觀點。能夠從不同角度了解一個文化,可以避免刻板印象,不過,我依然不會完全接受書中全部的觀點,認為所有猶太人都如作者所描述。
因為評斷一整個民族的特性,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哪個民族,都有各式各樣的人,並不會都不會每個人都照著一樣的方式生活。所以用「__都是這樣」這種說法是非常危險的。
我認為:
可以對於某個民族、信仰、文化有某種特定的想像,但是要記得,一個人並不會因為屬於某個團體,而變成特定的模樣。
我覺得,打破偏見、真正認識一個文化的方法在於親自去認識那個文化的人,並且了解到幾個人的行為並不能代表一整個團體。而作者寫下與猶太社群相處的經驗,讓讀者近距離接觸這個文化,並了解到:猶太人並不是一群精明的商人、天才諾貝爾獎得主,而是和你我一樣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