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定安置」,家有特殊兒,你不可不知道小學入學前的關鍵字!(中)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媽媽,請問您為什麼要讓他讀A國小? 聽其他家長說A國小的資源十分有限,學校輔導處在鑑定安置個案評估過程也不會花太多時間真的了解孩子,但是B國小的資源就多很多,它們光是資源班就有四班,但是A國小只有一班,妳要不要參考一下?」
「可是我們領有身心障礙手冊還有醫院評估報告書,還有必要重新舉證才能申請鑑定安置嗎?」
「鑑定安置這個流程,只要是大專以下的特殊生在每個學齡重新入學的階段都是要再一次走過的喔! 這是政府和教育局的規定。」
********************************************
我的孩子Jensen 本身沒有領身心障礙手冊,他只有拿到醫院評估遲緩報告書,但是Jensen 的大班同學Charles 在四歲的時候就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而且Jensen 和Charles 都還持續在醫院復健早療中,幼稚園老師在我們兩家孩子要準備升國小時都提出了尋找特教資源較豐富的小學這樣的建議。
首先,澄清一個觀念,即使你拿到了醫院早療單位評估的發展遲緩報告,甚至是身心障礙手冊,都不代表你可以不用為孩子申請或是一定會通過鑑定安置。
醫院評估遲緩報告只適用於申請早療車馬費以及可將報告交予幼稚園協助申請特教巡輔老師資源,而身心障礙手冊則代表孩子可以使用身心障礙等相關社會福利,它的資源申請對應單位是社會局,而「鑑定安置」的申請標準與遊戲規則來自教育局。
所以它們完全就是兩回事,這也是我自己,或許大部分的家長初次接觸特殊教育會很混淆的地方,因為特教資源如果沒有申請,它不會自動發生。
而所謂的特教資源,基本上分兩種班別,一個是【集中式特教班】,一個是【分散式資源班】。
【集中式特教班】即是學生在學校的全部時間都在特殊教育班接受教育。而【分散式資源班】則是大部分時間在普通班上課,但依其能力或需要性在主要學科抽離至特殊教育班或是另外小班上課,有些學校也有針對早自習以及課後時間給予特殊生加強輔導,其實會進入什麼班別完全取決於學生個別的能力與特殊需求的不同。
資源班比較多的學校就是教育局給的特教資源比較多嗎?
這其實也是個迷失,但是在入學前一年家長至少可以先去調查一下您想讓孩子入學的小學有沒有所謂的特教資源設置,這樣的資訊可以在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查到,您可以了解到即將就讀的學校有多少特教班或資源班以及合格老師數,而也是有偏鄉或人數不足小學是沒有設置特教資源的,資源的多寡取決於該學校設班以及總學生人數多寡等比產生,其實和前面幼稚園老師所建議的B國小有四班所以資源比較多的說法概念並不完全相符。而且A國小只有兩班但是卻是【集中式特教班】和【分散式資源班】各有一班,但B國小只設置了四個【分散資源班】卻沒有【集中式特教班】,這表示B國小可能也不完全適合中度身心障礙以上的孩子就讀。
這樣的事先調查只是先給家長一個心理準備,為了尋求特教資源也是有可能要跨原戶籍區域就讀的,但是資源多寡取決於學校大小,和學生人數才是正相關。
特教班或資源班和以前所謂的啟智班有什麼不同?
會有這樣的疑問其實就是要打破尋求特殊教育的孩子等同與智商低的孩子這樣的老舊觀念,這是錯誤的。雖然有些孩子在先天上可能有腦性麻痺或其他疾病的身心障礙而不得不就讀【特教學校】或是【集中式特教班】,但有更多的孩子只是在某種範圍的能力不同或是因神經整合、身體發展問題較同齡學習落後,其實經由特殊教育的支援,將其抽離出來在最少限制的環境內做更精細與個別化的指導,這對孩子是一大成長和學習的助益。而如果家長會存有自己孩子念特教班或是資源班就是不正常或是丟臉的想法,那其實真正扼殺孩子未來的不是這個教育體系,而是父母自己。
我自己在陪伴Jensen 尋找特殊教育資源的成長道路上,其實也碰到許多親友的關心,像是告訴我: 「別擔心,大隻雞慢啼。」或是: 「我告訴妳,我養過三個小孩,妳也才一個,妳為什麼帶他去看醫生? 和照腦波? 他很正常啦,妳以後就知道妳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還有許多各樣不同的見解與話語。
其實對於大家的關心做母親的也只能全部謝謝與收下,但我認為,父母應該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依孩子每個學齡時期不同特殊學習的需求,貼近觀察與積極的尋求幫助並不是一種太過擔心或無知的行為,而這個世界上也只有父母可以這樣強力做孩子的後盾,別人並不是真正養育自己孩子的人,他們提供的也只是觀點與看法而已,不妨放輕鬆看待。
總結,「鑑定安置」並不可怕,如果您覺察到孩子有需要,就積極的去爭取吧! 在孩子的學習歷程中是否還需要被特殊教育安置其實在每學期都可以重新和老師與學校做滾動式的討論與處理。被貼標籤不可怕,更可怕的是父母的鄉愿或不敢正視孩子有特教需求而耽誤了孩子學習的關鍵期。
下一篇,我會再分享「鑑定安置」的流程與申請注意事項,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41內容數
凱西是一位從小總考前三名,但從國中起腦袋就不喜歡待在教室裡的孩子。高中時歷經補考、留級、轉學、重考、再重考...到懷疑人生,在大家都以為 "完蛋了"的時候,她的人生居然在異地重新找到出口。 凱西後來成為母親,細細回想,當年或許不是學校、老師、父母或自己不好,因為每個人都想 "為我好"。 但是"我" 到底是誰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凱西看世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媽媽,您確定不替Jensen報名鑑定安置嗎? 因為國小鑑輔會在追蹤幼小銜接名單,發現沒有收到Jensen的報名資料,Jensen的教育局特教巡輔老師今天特別打電話來關心他的狀況,加上我們幼稚園也沒有收到小學打來詢問Jensen個案的電話喔。」 什麼是鑑定安置? 您真的需要為孩子申請鑑定安置嗎?
「媽媽,您確定不替Jensen報名鑑定安置嗎? 因為國小鑑輔會在追蹤幼小銜接名單,發現沒有收到Jensen的報名資料,Jensen的教育局特教巡輔老師今天特別打電話來關心他的狀況,加上我們幼稚園也沒有收到小學打來詢問Jensen個案的電話喔。」 什麼是鑑定安置? 您真的需要為孩子申請鑑定安置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南投縣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完整的特殊需求學生課後照顧系統,包括專業的特教老師和醫療人員,提供個性化的課後照顧和輔導。此外,建立友善的校園和社會環境,提供家長教養功能的訓練,增強社會對特殊需求兒童的關注和支持。
Thumbnail
教育部應該提前準備特殊需求學生的課後照顧計畫,結合社會福利資源,重視少年觀護所中的特殊需求學生,增加公費特殊教育師資,建立特殊需求學生的資源中心,以及推動特殊需求學生教育法規的修訂和完善,以提高特殊需求學生的教育和生活質量。
因為先前做了一個小型研究,研究的時候發現中重度障礙的兒童要找到適合學習美術的環境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以受訪家長的經驗來說,合適的畫室有空位能再收新生,除非有良好的機緣,否則等個半年、一年才排到,更顯現了特殊兒童在藝術教育資源的匱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的過動症經驗,呼籲社會應更理解特殊族群並尊重他們的需求。同時,提出過動症的孩子需要資源班的協助,並訴說因過動症給他帶來的獨特體驗與成長。這篇文章重點關鍵字包含過動症、資源班、社會歧視、特殊族群。故在關鍵字中可使用適當的中文詞彙。
承上篇,特殊教育法和鑑定辦法的不明確,令人質疑特教的基礎研究不足以支撐融合教育的理論,也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對於特殊學生的鑑定,醫界有誤判的可能。 而融合教育重點將特教生安置在一般生的班級,因為特殊,作業可以減量或調整,可以不守班規校規。 或許融合教育的潛在課程就是:乖學生要守規矩,但有些人不必。
現在國中小的融合教育,主旨是讓彼此熟悉日後如何在社會上相處互動,班上有特殊生的比例非常高。 但所謂特殊生,有這麼多都是並沒有完整的基礎研究支持,連成因都含糊,一切交由醫師鑑定,但未必有共識。 數十年來,醫界和特教雙巨頭的學術研究基礎,如此薄弱? 這會影響國中小所有師生吧? 整個教育這樣也行??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學習障礙孩子從小到大缺乏完整的服務協助,不僅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業照顧方面都有困難。本文提出建立完整一條龍的特殊需求孩子服務觀念,需早療、特教、社會福利系統的介入服務,以及完善的課後照顧系統,以幫助這些特殊需求孩子脫離貧窮、犯罪,找到自己應有的人生。支持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服務。
Thumbnail
在談論本次主題前,我們先來聊聊特教預算。目前的台灣的特殊教育法,規定每年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對此教育部每年幾乎都是編於4.53%經費在特教預算上。而當前為了符合法規的微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實質上對於改變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以及達到融合教育的目的
Thumbnail
還記得從醫院接小孩返家照顧一陣子後,他的狀況逐漸穩定,當時的我有很大的焦慮是: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資源,能幫助這樣腦傷的孩子恢復,但我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要如何取得?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錯過早療的黃金期? 面對上述問題,醫院社工是我們第一個尋求協助的管道,「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早療資源即是由社工引介。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南投縣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完整的特殊需求學生課後照顧系統,包括專業的特教老師和醫療人員,提供個性化的課後照顧和輔導。此外,建立友善的校園和社會環境,提供家長教養功能的訓練,增強社會對特殊需求兒童的關注和支持。
Thumbnail
教育部應該提前準備特殊需求學生的課後照顧計畫,結合社會福利資源,重視少年觀護所中的特殊需求學生,增加公費特殊教育師資,建立特殊需求學生的資源中心,以及推動特殊需求學生教育法規的修訂和完善,以提高特殊需求學生的教育和生活質量。
因為先前做了一個小型研究,研究的時候發現中重度障礙的兒童要找到適合學習美術的環境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以受訪家長的經驗來說,合適的畫室有空位能再收新生,除非有良好的機緣,否則等個半年、一年才排到,更顯現了特殊兒童在藝術教育資源的匱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的過動症經驗,呼籲社會應更理解特殊族群並尊重他們的需求。同時,提出過動症的孩子需要資源班的協助,並訴說因過動症給他帶來的獨特體驗與成長。這篇文章重點關鍵字包含過動症、資源班、社會歧視、特殊族群。故在關鍵字中可使用適當的中文詞彙。
承上篇,特殊教育法和鑑定辦法的不明確,令人質疑特教的基礎研究不足以支撐融合教育的理論,也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對於特殊學生的鑑定,醫界有誤判的可能。 而融合教育重點將特教生安置在一般生的班級,因為特殊,作業可以減量或調整,可以不守班規校規。 或許融合教育的潛在課程就是:乖學生要守規矩,但有些人不必。
現在國中小的融合教育,主旨是讓彼此熟悉日後如何在社會上相處互動,班上有特殊生的比例非常高。 但所謂特殊生,有這麼多都是並沒有完整的基礎研究支持,連成因都含糊,一切交由醫師鑑定,但未必有共識。 數十年來,醫界和特教雙巨頭的學術研究基礎,如此薄弱? 這會影響國中小所有師生吧? 整個教育這樣也行??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學習障礙孩子從小到大缺乏完整的服務協助,不僅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業照顧方面都有困難。本文提出建立完整一條龍的特殊需求孩子服務觀念,需早療、特教、社會福利系統的介入服務,以及完善的課後照顧系統,以幫助這些特殊需求孩子脫離貧窮、犯罪,找到自己應有的人生。支持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服務。
Thumbnail
在談論本次主題前,我們先來聊聊特教預算。目前的台灣的特殊教育法,規定每年特殊教育預算,不得少於總教育經費的4.5%,對此教育部每年幾乎都是編於4.53%經費在特教預算上。而當前為了符合法規的微薄經費,有一大部分,是直接透過獎學金的方式發放出去,實質上對於改變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以及達到融合教育的目的
Thumbnail
還記得從醫院接小孩返家照顧一陣子後,他的狀況逐漸穩定,當時的我有很大的焦慮是: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資源,能幫助這樣腦傷的孩子恢復,但我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要如何取得?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錯過早療的黃金期? 面對上述問題,醫院社工是我們第一個尋求協助的管道,「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早療資源即是由社工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