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因法語》09 語默動靜體安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古德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所謂的禪(般若)的證得,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的觀照。
不光是捧著書本、背一些法語,之乎者也的。
往往在修行感到辛苦的時候,會記得古德的開示:
「修行苦,不修行更苦。」
雖然,有時勉強自己在疲憊時仍做定課,
或者面對順境的誘惑、逆境的干擾仍要不失佛法,會感到辛苦;
但是,想想生命的無常,還有輪迴之苦....相比對之下,
這一切,就是小事一樁了。
努力將想玩的心收起,專心對治習氣,才有解脫之份。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總希望能夠輕輕鬆鬆地修行,就能成佛, 但是實際上這是不符合佛法原理的。 唯有真金不怕火煉,怕入火練的不是真金。 《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故,得生彼國。」 唯有透過火煉的紅蓮,才能放下對娑婆的執著, 生起往生的菩提心,臨終也更有往生的把握。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自己的意識,實際上是被業力、習氣所牽引的。 我們面對它的攪擾,往往是棄權投降。 但是,知道自己是棄權投降的,畢竟是少數; 大多數的人,沉溺於其間,而以為自在,畢竟不知所終。 不管有什麼理由,我們的命運,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願與大家共勉 !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其實咒語是諸佛清淨心所流露出來的音聲,透過持咒,便能如 《楞嚴經》所說:「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多分少分薰習佛的功德。 但是,薰習佛的功德其目地, 就是要淨化我們的心靈,不為別的,更不為放光現瑞等感應。 知道這個目地,我們持咒才有真正的意義,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無忍而忍,是最高境界。 何以能如此?只因心中有「法」。 因為有「法」,因此如麗日中天,群邪自消。 但是,怎樣將所學的般若,轉為自己的法寶呢? 只有透過實修、實踐,也就是將般若無我的空義, 拿來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乃至照見五蘊皆空。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希望大家「律己宜帶秋氣,處事宜帶春風。」 面對自己的習氣,宜帶煞氣。 同修相處,以和為貴。 我們對治自己的習氣,要不留情面。 面對別人的習氣時,多想想自己還有很多習氣沒有解決的, 這樣,對眾生的包容性就增加了。 「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願共勉之!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前者著有故,以空破之。後者著空故,以有破之。 所以,執著,說有說空皆錯。不執著,怎麼說都對。 希望大家都能真修實證,先要知道執著在那裡,接著以般若,對治執著。 當損之又損,乃至於無。煩惱層層的剝落,自性就層層的開顯了。 停止一切戲論的爭執吧,只會增長習氣, 《佛遺經》: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總希望能夠輕輕鬆鬆地修行,就能成佛, 但是實際上這是不符合佛法原理的。 唯有真金不怕火煉,怕入火練的不是真金。 《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故,得生彼國。」 唯有透過火煉的紅蓮,才能放下對娑婆的執著, 生起往生的菩提心,臨終也更有往生的把握。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自己的意識,實際上是被業力、習氣所牽引的。 我們面對它的攪擾,往往是棄權投降。 但是,知道自己是棄權投降的,畢竟是少數; 大多數的人,沉溺於其間,而以為自在,畢竟不知所終。 不管有什麼理由,我們的命運,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願與大家共勉 !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其實咒語是諸佛清淨心所流露出來的音聲,透過持咒,便能如 《楞嚴經》所說:「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多分少分薰習佛的功德。 但是,薰習佛的功德其目地, 就是要淨化我們的心靈,不為別的,更不為放光現瑞等感應。 知道這個目地,我們持咒才有真正的意義,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無忍而忍,是最高境界。 何以能如此?只因心中有「法」。 因為有「法」,因此如麗日中天,群邪自消。 但是,怎樣將所學的般若,轉為自己的法寶呢? 只有透過實修、實踐,也就是將般若無我的空義, 拿來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乃至照見五蘊皆空。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希望大家「律己宜帶秋氣,處事宜帶春風。」 面對自己的習氣,宜帶煞氣。 同修相處,以和為貴。 我們對治自己的習氣,要不留情面。 面對別人的習氣時,多想想自己還有很多習氣沒有解決的, 這樣,對眾生的包容性就增加了。 「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願共勉之!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前者著有故,以空破之。後者著空故,以有破之。 所以,執著,說有說空皆錯。不執著,怎麼說都對。 希望大家都能真修實證,先要知道執著在那裡,接著以般若,對治執著。 當損之又損,乃至於無。煩惱層層的剝落,自性就層層的開顯了。 停止一切戲論的爭執吧,只會增長習氣, 《佛遺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你如果整天聽經——有人說整天聽經我也很高興,也很歡喜。但是那種歡喜跟真正靜坐之後得到的法喜是完全不同的層次,完全不同。我們聽經之後的歡喜其實還是比較動,而靜坐念佛、拜佛之後得到的法喜,它是往內攝,寂靜,不必往外求。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注意你有沒有專注之外,同時還要注意放鬆。 我講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裡面要注意的事情。因為平常的狀態,都是靜坐的時候的一個很重要的前行,它會有一個慣性。
所以這平常就要訓練。訓練不只是說我平常行門用功而已,或者是說我靜坐用功而已,而是說你要掌握這種止觀的方法,把它用在一切動一切靜的狀態當中,時時刻刻都能夠保持正念正知。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你如果整天聽經——有人說整天聽經我也很高興,也很歡喜。但是那種歡喜跟真正靜坐之後得到的法喜是完全不同的層次,完全不同。我們聽經之後的歡喜其實還是比較動,而靜坐念佛、拜佛之後得到的法喜,它是往內攝,寂靜,不必往外求。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注意你有沒有專注之外,同時還要注意放鬆。 我講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裡面要注意的事情。因為平常的狀態,都是靜坐的時候的一個很重要的前行,它會有一個慣性。
所以這平常就要訓練。訓練不只是說我平常行門用功而已,或者是說我靜坐用功而已,而是說你要掌握這種止觀的方法,把它用在一切動一切靜的狀態當中,時時刻刻都能夠保持正念正知。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