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面對自己:我曾經喜歡你,現在討厭你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喜歡和討厭可以同時間出現,可以既喜歡一個人也可以討厭一個人,再細分來說還可以是一個人的特質、行為、價值觀,而行為又可以分為對待你的方式、對你做出的選擇,等等。

比起說單純的喜歡與討厭,我更偏好,將這些抽象的感覺一步一步細分,這樣好過讓感覺纏繞在自己心上,無法跳脫。

前陣子看到瓦基分享《恆久卓越的修練》作者Francis Fitgerald說:「要考驗你是否有聰明才智,端看你是否可以保有兩種完全相反的想法,同時間讓腦袋保持運作」

這段話讓我很有感,其實這個概念就像是去除絕對二元論、灰階思考、太極的概念。

許多二元對立的概念,若讓他們同時間彼此對話或是感受,我們則可以更開拓感受和思維。

要這樣操作的方式就是利用「後設思考」或是「第三方的視角」來抽離來讓兩者存在。

矛盾或是對立不代表不能共存,甚至共存的意義就在於消除我們的盲點。
對於感受而言,喜歡會出現,討厭也會出現,但我們都可以試著用不同角度看自己的心,既然出現的感覺,那就試著練習誠實的看待自己。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也歡迎來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永遠接納自己。昆陽 Peace 2022.7.28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很喜歡這句話:「你吃什麼就成為什麼」 不論是我們吸收的資訊還是攝取的飲食,每個抉擇都組成了自己,最後,我想重申減肥不易,需要的不該只有意志力,還有對食物的理解、情緒壓力的控制,要改變的是我們對我們的飲食有新的認識,以及發自內心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該追求的不是短期的效果,而是長期的健康。
高敏感族源自於美國心理學家依蓮艾倫博士(Dr. Elaine Aron)在1990年對一群對於情緒以及外在刺激特別敏感的人進行一系列的研究,並為這群人命名為高敏感族。 有些不理解的人可能會對於高敏感一詞感到困惑,這難道是為了個人的脆弱脫罪嗎? 本篇帶你完整了解高敏感人的特徵與自我照顧。
書寫對我來說是一種很平凡的興趣嗜好,就像說話一樣是同樣的必要,書寫也是我在生命中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救贖。
走在自我探索的我,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想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怎麼了。 為什麼既想幫助他人,又想要詛咒讓我受傷的人,在還沒看清楚黑暗之前,我是個矛盾的人,我更是一個自我厭惡的人。 克服自卑這件事情,我花了好長好長的時間,心理有好大好大的洞,我不知道怎麼辦,有一段時間我好憤怒,我不斷攻擊著好多議題,然而
我們始終無法成為完美,因為我們生來破碎,被社會又分成陰與陽,被道德、規範無數的規則,讓我們在夾縫中,把自己的靈魂切割成各種破碎的樣子,然後擺出來,告訴大家,我是完美的,圖個認同,卻發自靈魂的感到空虛。 而越是向外追求認同,越是無法尋求真正的平靜與安穩,則更加容易讓自己失控,任由拳頭的暴力與情感控制
以前的我都是個好好人,什麼都好:人前和氣,人後爆氣。 看起來像是雙面人,其實是不懂的在當下表達,也或是在事後才釐清自己的心情。現在則是當下可以同理對方,但事後再同理自己。才有這種前後不一致的現象。 生氣討厭是個很正常的情緒反應,就算我再怎麼調適,不合就是不合,討厭就是討厭。
我很喜歡這句話:「你吃什麼就成為什麼」 不論是我們吸收的資訊還是攝取的飲食,每個抉擇都組成了自己,最後,我想重申減肥不易,需要的不該只有意志力,還有對食物的理解、情緒壓力的控制,要改變的是我們對我們的飲食有新的認識,以及發自內心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該追求的不是短期的效果,而是長期的健康。
高敏感族源自於美國心理學家依蓮艾倫博士(Dr. Elaine Aron)在1990年對一群對於情緒以及外在刺激特別敏感的人進行一系列的研究,並為這群人命名為高敏感族。 有些不理解的人可能會對於高敏感一詞感到困惑,這難道是為了個人的脆弱脫罪嗎? 本篇帶你完整了解高敏感人的特徵與自我照顧。
書寫對我來說是一種很平凡的興趣嗜好,就像說話一樣是同樣的必要,書寫也是我在生命中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救贖。
走在自我探索的我,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想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怎麼了。 為什麼既想幫助他人,又想要詛咒讓我受傷的人,在還沒看清楚黑暗之前,我是個矛盾的人,我更是一個自我厭惡的人。 克服自卑這件事情,我花了好長好長的時間,心理有好大好大的洞,我不知道怎麼辦,有一段時間我好憤怒,我不斷攻擊著好多議題,然而
我們始終無法成為完美,因為我們生來破碎,被社會又分成陰與陽,被道德、規範無數的規則,讓我們在夾縫中,把自己的靈魂切割成各種破碎的樣子,然後擺出來,告訴大家,我是完美的,圖個認同,卻發自靈魂的感到空虛。 而越是向外追求認同,越是無法尋求真正的平靜與安穩,則更加容易讓自己失控,任由拳頭的暴力與情感控制
以前的我都是個好好人,什麼都好:人前和氣,人後爆氣。 看起來像是雙面人,其實是不懂的在當下表達,也或是在事後才釐清自己的心情。現在則是當下可以同理對方,但事後再同理自己。才有這種前後不一致的現象。 生氣討厭是個很正常的情緒反應,就算我再怎麼調適,不合就是不合,討厭就是討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每件事,一定只能用「對」或「錯」的方式來看待嗎?如果跳脫二元對立的視角,是不是會生出不同的見解呢?本篇分享如何以高層次意識來看待事物,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喜歡和不喜歡你的人總是並存,而人們的注意力往往會偏向於那些不喜歡自己的人。 為什麼呢?
Thumbnail
 善待不喜歡的人,並不代表虛偽,只是代表你的內心,已經成熟到可以容納這些不喜歡。──《繼承人生》 From 誠品人 eslite member Facebook 感謝! 「善待不喜歡的人」確實是自我成長的好方法。 一開始只是好奇,為什麼有人願意這樣活著,肯定接納後,才知道,原來所有人都是公正的存在
Thumbnail
愛一個人,是喜歡他最原始的樣子,喜歡他的本質。但如果對方身上的一點讓你不能接受,你該怎麼辦呢?這篇文章探討了喜歡卻不適合的感覺,以及愛一個人應該包容的程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伴侶之間對話的重要性,強調自我價值的肯定比付出更重要。作者認為,被喜歡的應該是自己本身而不是為對方做了什麼。文章提供了多個例子來支持這個觀點,並呼籲讀者思考自己被喜歡的原因。
我們在討厭一個人的某種特質的時候 其實反而是在羨慕對方 能這麼不顧他人感受 自我的活著? 偶爾換個想法 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喜歡與愛是有所不同的,喜歡可以是多元的,也可以是無需太多心思維護的。愛是需要長期維護的,但在相處上仍要做自己,不討好不委屈自己的關係才能長久。學習包容的同時也需要理解,能讓愛更加充實,家更加溫暖。
在特別喜歡一個人的時候 反而會開始討厭他 討厭那個 輕易就能影響自己的他 可能我真正討厭的 是那個無能的自己
自愛是愛自己, 但有同理心, 也能夠愛別人. 自愛是尊重自己, 也尊重他人. 自愛是基本的人格品質. 自戀是愛自己, 但缺乏了同理心, 對其他人無法感同身受. 自戀是尊重自己, 但不會尊重他人, 而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優越. 自戀不會承認自己犯錯, 永遠是別人的錯.
Thumbnail
每件事,一定只能用「對」或「錯」的方式來看待嗎?如果跳脫二元對立的視角,是不是會生出不同的見解呢?本篇分享如何以高層次意識來看待事物,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喜歡和不喜歡你的人總是並存,而人們的注意力往往會偏向於那些不喜歡自己的人。 為什麼呢?
Thumbnail
 善待不喜歡的人,並不代表虛偽,只是代表你的內心,已經成熟到可以容納這些不喜歡。──《繼承人生》 From 誠品人 eslite member Facebook 感謝! 「善待不喜歡的人」確實是自我成長的好方法。 一開始只是好奇,為什麼有人願意這樣活著,肯定接納後,才知道,原來所有人都是公正的存在
Thumbnail
愛一個人,是喜歡他最原始的樣子,喜歡他的本質。但如果對方身上的一點讓你不能接受,你該怎麼辦呢?這篇文章探討了喜歡卻不適合的感覺,以及愛一個人應該包容的程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伴侶之間對話的重要性,強調自我價值的肯定比付出更重要。作者認為,被喜歡的應該是自己本身而不是為對方做了什麼。文章提供了多個例子來支持這個觀點,並呼籲讀者思考自己被喜歡的原因。
我們在討厭一個人的某種特質的時候 其實反而是在羨慕對方 能這麼不顧他人感受 自我的活著? 偶爾換個想法 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喜歡與愛是有所不同的,喜歡可以是多元的,也可以是無需太多心思維護的。愛是需要長期維護的,但在相處上仍要做自己,不討好不委屈自己的關係才能長久。學習包容的同時也需要理解,能讓愛更加充實,家更加溫暖。
在特別喜歡一個人的時候 反而會開始討厭他 討厭那個 輕易就能影響自己的他 可能我真正討厭的 是那個無能的自己
自愛是愛自己, 但有同理心, 也能夠愛別人. 自愛是尊重自己, 也尊重他人. 自愛是基本的人格品質. 自戀是愛自己, 但缺乏了同理心, 對其他人無法感同身受. 自戀是尊重自己, 但不會尊重他人, 而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優越. 自戀不會承認自己犯錯, 永遠是別人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