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你也確診「物品狂熱症」了嗎?

寫歪了。
寫歪了。
記得在去年的某段時間,「網購」是我最大的快樂之一。 嗯,聽起來非常不健康,但確實如此。 我習慣在網路上購買「想要」或是「感覺很有趣」的東西,即便這個東西沒辦法為我的生活帶來太大的價值或幫助,但潛意識似乎總是在告訴著我 :「買了你會更快樂。」 我很享受刷卡後送出訂單的當下,糟糕的是,我還沉迷於「拆封」這個行為。 每一次的到貨通知,每一次的開箱,都代表著全新的驚喜,我經常形容自己像是個正在拆著聖誕禮物的小孩。購物對我來說,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體驗開箱的過程。 但我仍舊期待著這些又新又酷的東西能為我的生活帶來嶄新的體驗,進而能改變現況,讓我成為真正想成為的人,甚至還能用來填補某種難以言喻的空虛。 不過就結果來看,似乎是幫了個倒忙,我的房間只會變得更雜亂而已。 然而,最近無意間在Netflix上看到這部名為「極簡主義 : 簡單就是潮」的紀錄片,講述了如何透過極簡主義 (Minimalism) 改變生活,成為一個「極簡主義者」。 片中提到,行銷人很擅長控制人的思想,他們擅長創造需求,或讓人覺得有需求,似乎是擁有隔著螢幕看穿人性的超能力;並且透過不斷發送廣告,讓我們的潛意識覺得若不擁有這些產品,就是不入流的人 (身為半個行銷人,頗能理解這種說法)。 「我不夠好」這種思維,漸漸開始侵蝕著我們的大腦,但遺憾的是,過多的物品並不會讓你變好。 我很喜歡片中的一句話 :
「今天的頂標,反倒成了新目標的低標。」 假設買了一台新iPhone,當下確實會有種「美夢成真」的感覺,但過了今天,「買iPhone」這件事情,卻變得像是生活中的基本款,導致我們會去追求更高遠的物質享受,因為大腦已經將一切正常化了。 這樣的惡性循環,只會讓我們浪費更多的錢和時間,消耗更多的專注力,雖然獲得了短暫的物質享受,卻無法提升自己的價值。這樣的輪迴有多可怕,你能相信美國家庭的家中平均擁有30萬件物品嗎? 人生短短幾個秋,在有限的時光,面對無盡的慾望,總不可能全然滿足吧? 所幸紀錄片後段提供了幾個戒斷方式,避免雪球越滾越大。 「判斷自己是否擁有太多物品的最好方法,不是透過是否還有空間擺放,而是捫心自問物品是否已經沒用途了。」 換句話說,即是你只有一件物品,但它已經沒有用途了,那依舊算是擁有太多。透過這樣自我檢視的方法,是成為極簡主義者的第一步。 接下來更具體的方法,是在30天之內,每天丟掉身邊的一件物品,如果想提高難度,可以第一天丟掉一件,第二天丟掉兩件……以此類推。 最後一個方法叫做「打包派對」。將所有物品打包成箱,並且在未來的三周,每天只取出真正所需要的東西,還裝在箱子裡未取出的便可以拿去回收、轉賣。 對於我這個物慾頗為強烈的人來說,確實蠻值得一試的。或許擁有的更少,妥善運用僅有的資源,會更能夠專注在我所真正在乎的人事物上吧。 不過畢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極簡主義也只是一種選擇,真正重要的在於理解自己的需求,並明確區分「想要」「需要」,才能更有效去追尋自己嚮往的生活。 好啦,即使不執行極簡主義,也該是時候整頓我那亂得不像話的房間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