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商人是一本揭櫫媒體、廣告如何透過吸引群眾關注來獲利的歷史書籍。注意力商人是如何因應媒體的變革來跟著改變其獲利模式,增加廣告、達到效益,並拿捏廣告的臨界點避免引來群眾的反彈,作者以宏觀的角度來看每一個時代「注意力商人」的樣態,以歷史的角度來找出簡易的定律,是一本廣告媒體界都該看看、很有洞見的歷史書籍。
何謂注意力商人?
每個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透過爭取到眾人的注意力,並進一步的將這些注意力收割獲利,便是所謂的注意力商人。注意力商人的存在由來已久,遠從報紙開始,一路到海報、廣播、電視、網路乃至於現在的行動電話,哪裡有注意力就會有生意,注意力商人便會透過廣告的力量來影響每一個人的決策及各種行為模式,並從中獲得利益。
注意力收割及發展的簡易模式
在十九世紀時,報紙多是記載正經八百的文章,並且是高單價的產品,為少部分人享有的特權,一直不是普及的產物且資金來源多為透過政商名流的訂閱來維持營收,而某家報社開始以逆勢方式操作,將報紙變為廉價且大量製造各種五花八門的新聞,讓越來越多的群眾擁有報紙,當擁有更多人的注意力及話題,才進一步有了廣告刊登,透過這樣廣告刊登的商業模式出現是注意力商人這種概念開始崛起;隨著越來越多人跟進,大家為了搶群眾的目光,開始報導許多腥羶色、風俗八卦、誇大不實的新聞,每個人都企圖在上面分一杯羹,最終導致人們的排斥,這種排斥也稱之為「除魅效應」,開始這些具備話題性的內容都引不起人們興趣,大家會漸漸轉向更高品質的創作,或是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至他處。
除了報紙,廣播、電視等也都面臨了類似的情境,從剛開始稀有的出現攫取了大部分人的目光,當時推出相對應的不論是理念、產品都能有十足的話題性及變現性,衝擊了當初舊有的產業結構,也進一步的讓各家業者跟進,以目眩神迷的各式主題來吸引群眾,當不管是頻道內容、節目製作中廣告商的介入到達一定的臨界點,社會就會出現反彈的聲音,進一步去追求更高品質的產出,不論是更有深度內容的節目,或是付費來杜絕廣告侵入的服務出現。
那在這邊不贅述每一個媒介帶來如何的衝擊,注意力商人又是怎麼樣的轉型,以下舉幾個有趣的例子供大家參考。當電視出來前,其實並沒有這麼多的頻道,當時收視率高(這也是因應要評量注意力的影響程度所新訂定的指標),注意力商人則發明出在節目中插入廣告的模式來獲利,也有許多人讓贊助商冠名播出,或是置入性行銷等…注意力商人因應電視節目推出許多不同的形態,來企圖將這股掌握到的注意力變成可行的商業模式;而人民的反彈也讓注意力商人進一步去修正廣告該有的長度或是推出讓人捨不得轉台的有趣廣告,乃至後續遙控器的發明都是,讓人們稍微拿回一點點的注意力自主權;乃至後期嬉皮時代的各種反大眾傳媒的力道猛烈,也有部分是因為過多的廣告所造成反感的結果,但同時品牌也會因應嬉皮所追求的價值,來打出相對應符合潮流的廣告來再一次消費這些族群,例如百事可樂就在這時逆勢操作,隱射可口可樂與商業普世價值無法一分為二,讓百事可樂在這方面獲得了聲量,這也真的是注意力商人特別厲害的地方。
需求是創造出來的,廣告能夠煉金、能夠使人狂熱
在廣告還沒有那麼被約束的時候,坊間有許多成藥廣告特別的洗腦,即便沒有實質的效益,也能透過漂亮的話術及莫須有的名人見證來達到名利雙收;或是為了進軍女性香菸市場,謊稱抽特定品牌的菸能夠舒緩喉嚨痛、減肥奏效,再加上將抽菸跟女權畫上等號,的確增長了許多女性抽菸的比例;廣告在戰爭上的動員也十分的有成效,透過激勵人心的戰爭影片、置入性的愛國情操,炒熱群眾的不滿並加以渲染,讓人們如同信仰新宗教般狂熱,這正是希特勒厲害的地方,控制了全國的廣播權,加上他個人強大的演說魅力,不斷的洗腦德國的人民也發起了二戰;同樣的,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來說也是用了類似的手法,讓原本中立的美國也跟著被鼓動,全國被動員,才讓美國大兵加入了一戰。
沒有控管的廣告或是單一傳播媒體的搜刮注意力,真的會是很可敬的力量,這也不難發現近幾年各國都積極在打資訊戰,擁有了資訊、擁有了人們的注意力,除了可以了解要推播什麼廣告給消費者之外,很多其實是在無意中被帶了風向、被跟著影響了判斷力,在這個時代,閱聽人真得更應該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同一個議題多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才不會受到框架的限制而影響了對事實全面的了解。
新世代的注意力收割
十幾年前是真人實境秀、個人talk show及各種綜藝節目,近幾年手機、網路、電玩的崛起,吸引人們注意力的媒介越來越多,讓人們的注意力被撕裂得四分五裂。人們從過去的追求明星到現在自戀當道,人人都渴望有個發聲的平台及發光的機會,但也的確許多人都因此擁有了一批支持者,這也是注意力商人的新變種型態,開始與知名直播主合作能夠更快接觸到更符合品牌形象的受眾;網路及手機也讓人們的社交行為跟以往有了很不一樣的改變,以前可能注意力商人的觸角就是伸到每個人家中的收音機、電視,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也讓廣告等於可以抓住人們所有清醒的時間的眼球。
從原本講求乾淨頁面的Apple及Google,最終也開始與注意力商人合作,在對使用者達到最小傷害的情況下放入各種廣告,當人們受到各種廣告的侵略或是各種譁眾取寵的新聞標題騙之後,又會去找更具有深度的平台,並願意付錢支持;為了與Youtube的廣告做區隔,Netflix也大手筆的製作高成本影集,給消費者選擇花費剔除被廣告騷擾的娛樂體驗;但作者也在書中提到,許多人們覺得免費的事物,看似好康,其實真正被消費的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一個個商品被賣給了注意力商人。
反思
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有趣,等於是把注意力商人的發展,從十八、十九世紀開始一路講到近代,其中可以看到注意力商人是怎麼樣的變形又怎樣的抓住一波又一波的市場趨勢,也能促使我們去深思應該把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放在什麼事物上,才不會不知不覺中就這樣時間都白白浪費掉了,也沒有得到任何的成長,推薦給許多在做不管是市場研究、行銷或是數據分析的朋友們,是本很有趣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