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9/25 遇到看似困難的境界或難以改變的情境時,試著 ...

  最近在心理學以外的地方聽到一個有點熟悉的觀點:「遇到看似困難的境界或難以改變的情境時,請試著把自己放進去,找到那個自己可以下手的地方著手。」
  例如:今天分組報告或是需要團隊合作時,組員很雷,沒有把負責得部分弄好或是教了還是不會的那種,大部分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先抱怨然後說:「你怎麼連這個都做不好 !??」、「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會!!」但如果我們是:「我可以怎麼教會你? 」「我可以怎麼說服你要對我們的報告負責一點?」,「我」的力量就出現了。
  看到這裡,可能都會有種抗拒感:「這又不是我的事,憑甚麼『我』又要多花時間和心力出面解決?」。
  我們都知道改變他人很難,當他人不會改,你又不改變的時候,結果怎麼可能會變?如果連自己都不想試著改變的話,某種程度上表示我們對結果會如何也沒那麼在意。那假設我們是真的很希望改變原有可能的後果時,但因為自己需要在多付出一點時間和心力而感到委屈、不平、心累、甚至懷疑有沒有效(屁)用時,或許可以想想:「ok,可能就算我再怎麼說服或教導對方還是一樣雷,但是那是因為注重結果的成效;那如果就過程而言,就可以知道這種說服方式有沒有效用,或是因為這個改變而突破自己跟組員嘗試理論、溝通等等。」因為把自己的力量放進去這個看似不能改變的情境裡,所以自己不可能沒收穫、成長到東西。
  類似的說法肯定也有不少,遺憾的是,人往往很難打從心底接受。或許是因為演化機制在加上社會文化的影響下,人特別容易注意到負向刺激和負向訊息。看得到結果如何不盡人意、運氣不好、自己缺乏東西的時候,卻忽略了運氣好、自己所擁有的、珍貴的那些點。記得之前聽過有個代表性的心理學實驗就能稍微解釋:將參與者隨機分派到各組,其中實驗組有兩組(忘記有沒有控制組了),訪問參與者對某種新上市藥物的看法。一組實驗組是說這種藥有40%的機率可以有效醫治某個會致死(且過去沒有相對好的解藥)的疾病,另一組是提到這種藥有60%的機率會致死。最後都是問參與者是否願意投資或購買這款藥。
  大家都知道,這兩個敘述的意思其實本質上或理論上沒有不同。但心裡的答案已經浮現。沒錯,對聽到有40% 可以醫治的組呢,參與者有較高的意願投資和購買這款藥;而60%的機率會致死的那組呢,參與者的意願明顯降低很多。雖然這個實驗結果只能看比例的差異,但之後也有其他各種實驗支持人的注意力較傾向於負向事物的觀點。
  知道了這個遺憾的事實又如何呢?可以怎麼減緩負向注意力帶給我們的困擾?正向心理學裡面也提到很多培養我們注意、發現生活中美的方法。譬如:感恩、親近自然、藝術創作、建立優質的連結等等,另外像正念練習、培養心流狀態也是可以幫助的。自己最常練習的方式就是認知轉換,有點像是理性的轉念,讓自己的思考可以多元、彈性,不過於放大或忽略某個點,減少負面的自我歸因。而歸因又是另一個心理學的大主題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