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位躁鬱症患者,對最近兩起墜樓事件的省思與看法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去,它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很多子粒來。(約翰福音 12:24)
前不久有艾成的墜樓事件,最近又有黃義交先生的墜樓事件….
每次我一聽到這種事件,我,這個曾被救回的人,總是的心痛、嘆息…這些事是有機會可以避免的…
(因為王瞳在10月10日哈利路亞家教會的福音餐會說道,艾成沒有憂鬱症。所以我覺得要尊重亡者及其親屬,我們不要去給艾成貼標籤。)
我對於艾成很陌生,只知道他是個歌手和王瞳結婚,曾看過他和其他歌手的節目”耶!一同進城”。當我在艾成的告別式的直播節目,聽見他的創作歌曲”超乎想像”,我心想怎麼會有這麼好聽的聲音…於是,我在網路熱搜有關於他的創作、見證、訪談…我不禁感嘆地問上帝:「這麼一個愛祢的弟兄,何竟英年早逝? 我知道祢掌管生命,也知道聖經說,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傳道書3:1-2) 主啊! 但我無法猜透祢的旨意,看不透祢的作為…?」
上帝讓我想到二十五歲就因病去逝的博德恩(或譯為威廉波頓) ,那時他的宣教生命才正開始。他死後,人們發現他曾經在自己的聖經空白處寫下三句話:「不保留 (No Reserves),不退縮 (No Retreats),不後悔 (No Regrets)。」博德恩的「三不」 感動了許多人,他的影響力無遠弗屆。上帝提醒我,不要用人的有限去衡量祂的無限,此生相對於永生/永恆只是一個小丁點。
上帝的作為顯出
後來,我看到網路上越來越多人談論身心症這一塊,視頻上有許多身心科/精神科醫生出來的講述和呼籲… 我覺得讓社會大眾多了解與重視這一塊,對於身心症患者是一件好事…
雖然艾成走了,但我看見京城兄妹的張芸京接棒,繼續把艾成的音樂傳揚出去…
我在哈利路亞家教會的福音餐會中聽到牧師爺爺說,中國熱搜艾成的網路流量高達2億人次… 我覺得這真是上帝奇妙地的作為,使更多人因著熱搜艾成直接/間接地接觸到福音… 這讓我了解到死亡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開始,就像聖經所說: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去,它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很多子粒來。(約翰福音 12:24)
艾成的影響力還繼續發酵~
在我的身心共讀小組有一位姊妹,艾成去逝讓她很難過,但是這件事卻激勵她想用音樂去安慰人。於是,她把自己所編詩歌鋼琴曲一首又一首地上傳youtube。這對一個會躺床、長期有憂鬱情緒的人來說,有持續的動力去做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
除此,這個事件也成了一個催化劑,激勵我成立”與身心症共舞”的部落格和紛絲專頁,期盼自己能幫助需要的人,能夠多救一個人就多救一個人…
提醒:
死者已矣,身邊的親友不要自責沒有多做一些事阻止憾事發生;輿論也不要對他們苛責,要存恩慈的心。
我有一位至親選擇自我了斷結束生命,當時我非常的自責。因為我是一個身心患者,應該要比別人更敏銳才對,我竟然沒有發現他的異樣…我聽過蔡茂堂牧師的一場演講,他曾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分享道,他的學長是他的病患,已經住進醫院了,在幾分鐘內的空檔仍成功自殺身亡。他對此非常的自責,他後來了解到若是死者執意結束自己的生命,他是無能為力去阻止的… 他的分享帶給我很大的安慰…
你有能力幫助罹患身心症的親友
一些聽過我演講或見證的姊妹會想到把他們罹患身心症的親友轉介給我,希望我能幫助親友,因為他們覺得不知道如何給予幫助。其實,我覺得最能幫助這些親友的是這些人,因為他們與親友之間已經有情感的基礎。身心患者對人群有恐懼感,所以面對一個新的關係是有困難度的。我覺得只要有一顆愛他們的心,其他是比較次要的。
我有位姊妹分享在她憂鬱症期間,她的哥哥每天回來都會問她”今天還好嗎?有什麼需要可以跟他說。”她覺得哥哥這一句問候,對他而言代表的是關心,而不是壓力。”沒有過度的期待”對當時的她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句簡單的問候,卻是帶有力量的。
六月份我的身心共讀小組來了一位有憂鬱症的姊妹,我們小組的時間在早上,所以公司臨時要開會時,她就沒辦法參與;又有時候她上線共讀一下子就因為有事必須下線…當他為此跟我道歉時,我總是跟他說,沒有關係,你又不是故意的…因為他出席時間很少,所以我一直覺得我能幫助她很有限,我所能做最多的就是為她禱告…
前不久她給我訊息:
你一點都不像生病的人,而且給我很多幫助跟包容,還有理解。我現在即使很不舒服,也不會絕望。
我看到她寫著“我現在即使很不舒服 也不會絕望”。我覺得這就夠了! 即便她有時候無法參與共讀,那並不重要。
幾天後,她又給我訊息:
去年我正困難,覺得全世界都背棄不理解我,連神也丟棄我。萬念俱灰。
因為你的出現,你身上的愛與堅定。讓我知道神沒有丟棄我。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火把,祂不吹滅。
我感受的主的恩典與憐憫,從妳身上。我常常表現不好,尤其生病後。
我來到小組,共讀做的二二六六(零零散散) 連起床都有困難,或是工作纏身。
你沒有指責,接納我時好時壞 (常常是壞的)
你總是持續的愛、關懷、分享,溫柔堅定的引領我。又不會給我壓力。
真的很謝謝妳
這對我極其重要。遇到不好的事,不順心的。我知道神不會丟棄我。
她的訊息讓我很感動,也感到欣慰與開心。同時,神也透過她的訊息來回應我這些日子為她的禱告。
從以上兩個例子,大家大概可以看出幫助身心患者的一些元素,並沒有想像中的難。至於其他建議,我會在”與身心症共舞”的助人篇有詳細敘述,在這裡我就不贅述。
提醒大家:
一句話、一通電話可能救一個人的性命
在衝動來臨時,你的關懷,一句話、一通電話,可能阻斷一個人想輕生的行動,救起他的性命。我們都不知道患者哪時候有這樣的念頭,所以就是要常連絡。至少讓對方感受還有人關心他、愛他,他還有存在的意義。
對身心症病友的提醒:
當你有輕生念頭時要記得求助
在這次艾成墜樓意外,我囑咐身心共讀小組的姊妹,若他們心情沮喪到極點,有輕生的念頭時。 還有,聽到類似自殺的新聞時,聯想到自己的情況....或許你曾經有過輕生的念頭…內心的感受一擁而上…最糟糕的是甚至會覺得輕生是一種選擇時…這些時候,一定要求助,要找個人或我談談,不要獨自承受,最起碼要在群組留言,好讓姊妹們為你代禱。接受朋友的安慰、鼓勵…只要有傾訴的對象,就有機會讓心情止跌回升,放棄輕生的念頭。
鼓勵親愛的身心症朋友們,請帶著盼望前行! 你現在景況只是一個逗號,不是句號;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個時節,不會一直都會這樣直到終了。當我們飛越過這段身心受苦的日子,回頭一望,會很慶幸自己還活著。
一起加油!
歡迎至我的FB紛絲專業瀏覽:
avatar-img
14會員
38內容數
我與躁鬱症共舞25年,病發五次,曾經入住精神科急性病房兩次。因為前15年的病程,讓我越來越了解此症,知道如何避開誘使復發的因素及如何保養身心靈,到目前為止已逾10年沒再復發! 期待透過自身的生命故事與經驗分享,可以幫助身心症的病友,以及扶持他們的親友知道如何幫助生病中的親友,讓病友們可以走出他們生命的幽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我無能為力時,我透過讚美神讓眼光的焦點從困境中轉移到我讚美的對象 – 上帝身上。當我知道幫助我的上帝多麼的偉大、有能力、良善、慈愛、憐憫、信實…等,我就越有信心相信祂能幫助我跨越困境,或許困難依然還在,但是我的心已被祂更新了,我經歷了讚美神的奇妙大能…
我最擔憂的事是我的躁鬱症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在幼稚園大班時經歷了我的復發病程,憂鬱期的愁容、無力癱軟和躁期的癲狂,他甚至目睹家人們阻止我跳樓的景況......信主之後,我知道我無法主宰躁鬱症的復發,於是我把躁鬱症對孩子的影響藉由禱告交託給神。
對我來說讀經和靈修是我與上帝相會的時光,是我遇見上帝的時候,是我與上帝建立互動關係的時間,更是上帝更新我的時刻。每天完成讀經靈修後,會讓我心中有很扎實的滿足感,也讓我的情緒更加的穩定,這已成為我生命獲取養分的首要...
最近寫了一篇有關睡眠的文章,赫然發現自從上一次躁鬱症復發到現在為止已經超過十年了,這對我是深具意義的。在過去我的躁鬱症大概隔兩三年就會復發一次。十年是一段不算短的日子,我心中充滿的喜悅與感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做了些甚麼讓病情可以如此穩定?
我花了許多年在聖經和屬靈的書籍中找尋苦難的答案。我知道聖經說,受苦與我益。但我體會不出躁鬱症,對我自己有甚麼益處? 一位在真情部落格的受訪者對觀眾說,人生的苦難是一個化妝的祝福,會帶給自己、家人或朋友祝福。我聽了我很感動。但是,我心中有個問號,過去我視為咒詛的躁鬱症真能帶給自己、家人或朋友祝福嗎?
我以為成為基督徒以後就會一帆風順,躁鬱症也會從此bye-bye,就像童話故事裡的公主一直幸福下去,但是卻跟我想的不一樣。 在情緒的幽谷中,我曾質疑神: 祢愛我嗎? 祢為何沒有醫治好我的躁鬱症? 祢在嗎? 為什麼我感受不到祢的存在? 祢在乎嗎? 祢怎麼忍心我這麼痛苦?
在我無能為力時,我透過讚美神讓眼光的焦點從困境中轉移到我讚美的對象 – 上帝身上。當我知道幫助我的上帝多麼的偉大、有能力、良善、慈愛、憐憫、信實…等,我就越有信心相信祂能幫助我跨越困境,或許困難依然還在,但是我的心已被祂更新了,我經歷了讚美神的奇妙大能…
我最擔憂的事是我的躁鬱症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在幼稚園大班時經歷了我的復發病程,憂鬱期的愁容、無力癱軟和躁期的癲狂,他甚至目睹家人們阻止我跳樓的景況......信主之後,我知道我無法主宰躁鬱症的復發,於是我把躁鬱症對孩子的影響藉由禱告交託給神。
對我來說讀經和靈修是我與上帝相會的時光,是我遇見上帝的時候,是我與上帝建立互動關係的時間,更是上帝更新我的時刻。每天完成讀經靈修後,會讓我心中有很扎實的滿足感,也讓我的情緒更加的穩定,這已成為我生命獲取養分的首要...
最近寫了一篇有關睡眠的文章,赫然發現自從上一次躁鬱症復發到現在為止已經超過十年了,這對我是深具意義的。在過去我的躁鬱症大概隔兩三年就會復發一次。十年是一段不算短的日子,我心中充滿的喜悅與感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做了些甚麼讓病情可以如此穩定?
我花了許多年在聖經和屬靈的書籍中找尋苦難的答案。我知道聖經說,受苦與我益。但我體會不出躁鬱症,對我自己有甚麼益處? 一位在真情部落格的受訪者對觀眾說,人生的苦難是一個化妝的祝福,會帶給自己、家人或朋友祝福。我聽了我很感動。但是,我心中有個問號,過去我視為咒詛的躁鬱症真能帶給自己、家人或朋友祝福嗎?
我以為成為基督徒以後就會一帆風順,躁鬱症也會從此bye-bye,就像童話故事裡的公主一直幸福下去,但是卻跟我想的不一樣。 在情緒的幽谷中,我曾質疑神: 祢愛我嗎? 祢為何沒有醫治好我的躁鬱症? 祢在嗎? 為什麼我感受不到祢的存在? 祢在乎嗎? 祢怎麼忍心我這麼痛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抑鬱症、憂鬱症的這麼多,憂鬱症的人如果心思一直放在自己得失利害:你怎麼看待我?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你是不是喜歡他,不喜歡我?你是不是孤立我?你是不是冷落我?如果一直看到這些,憂鬱症很難好,而且會強化自己自私的個性。如果一直去做善事,像我們「觀音山 搶救海鱺媽媽」救這些生靈,勸人家多戒殺護生
Thumbnail
「不要解鎖付費喔」感恩🫶貼心叮嚀~ 來協助療癒的揚升大師:愛瑟瑞爾 在療癒過程感覺到空氣.身體上漸漸的寒冷 感受心中有些牽掛 請天使也打開多維度時空轉世之門 撿回雙方分開後與遺憾掉落的靈魂碎片 詢問對方是否有些話要帶給還在陽世的愛人呢? 「不要傷心、不要難過」 「無法繼續陪伴妳
林漠安隨著王瑜欣的自殺後,也追其而去。 男配無法接受她的離去,成為精神病患者 最終章,完結!
Thumbnail
自殺防治不好談,但從電影我們能學到更多。2024 年度心動系電影《我在這裡等你》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香港作家天宇在臺北與一名街頭混混阿翔相遇,展開尋找通往天堂的鯨逝灣的旅程。本文涵蓋了自殺防治等心理議題。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因別人一句話而生煩惱心,或是別人一句不好聽的無心話造成我們的心受傷。老智者說,我們可以原諒一個因為無心之言而傷害人的人,卻不能原諒一個自願被別人傷害的人。這中間的差別是我們這顆心的自主性,心不堪承載他人的三言兩語,又怎堪承受更大的人生重擊。 有一位先生,教官退休,年輕時就對坐禪讀
Thumbnail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兩億人患有嚴重憂鬱症,至少有六億人一生中會經歷憂鬱。如果再考慮輕度憂鬱,這數字更加驚人。難道這麼多人都生病了嗎?瑞典國民醫生安德斯・韓森告訴我們,憂鬱可能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學會接受它,才能用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它。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一下近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突然多愁善感,患得患失就是來的非常突然。 在昨日半夜的我不知為何來了這股潮流阿阿~ 到現在在打這篇文章的我還是一樣,默默就會回細想最近發生的種種 真的發生很多事情... 如:最好A患憂鬱症,自身選手身分轉換為教練,家人突患癌症,種種。 1.A人很好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因為不想被人刺傷,所以慢慢學會隱藏;總是情不自禁的憂傷,所以漸漸學會偽裝。 在高三那年,學業如同巨大的海嘯呼嘯而過,將我吞沒殆盡。在被診斷罹患憂鬱症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上帝為何那麼不公平,究竟我做錯了什麼?這樣的疾病會找上我?媽媽曾說過:寧願得到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因為憂鬱症會受人歧視,今天如
Thumbnail
現在抑鬱症、憂鬱症的這麼多,憂鬱症的人如果心思一直放在自己得失利害:你怎麼看待我?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你是不是喜歡他,不喜歡我?你是不是孤立我?你是不是冷落我?如果一直看到這些,憂鬱症很難好,而且會強化自己自私的個性。如果一直去做善事,像我們「觀音山 搶救海鱺媽媽」救這些生靈,勸人家多戒殺護生
Thumbnail
「不要解鎖付費喔」感恩🫶貼心叮嚀~ 來協助療癒的揚升大師:愛瑟瑞爾 在療癒過程感覺到空氣.身體上漸漸的寒冷 感受心中有些牽掛 請天使也打開多維度時空轉世之門 撿回雙方分開後與遺憾掉落的靈魂碎片 詢問對方是否有些話要帶給還在陽世的愛人呢? 「不要傷心、不要難過」 「無法繼續陪伴妳
林漠安隨著王瑜欣的自殺後,也追其而去。 男配無法接受她的離去,成為精神病患者 最終章,完結!
Thumbnail
自殺防治不好談,但從電影我們能學到更多。2024 年度心動系電影《我在這裡等你》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香港作家天宇在臺北與一名街頭混混阿翔相遇,展開尋找通往天堂的鯨逝灣的旅程。本文涵蓋了自殺防治等心理議題。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因別人一句話而生煩惱心,或是別人一句不好聽的無心話造成我們的心受傷。老智者說,我們可以原諒一個因為無心之言而傷害人的人,卻不能原諒一個自願被別人傷害的人。這中間的差別是我們這顆心的自主性,心不堪承載他人的三言兩語,又怎堪承受更大的人生重擊。 有一位先生,教官退休,年輕時就對坐禪讀
Thumbnail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兩億人患有嚴重憂鬱症,至少有六億人一生中會經歷憂鬱。如果再考慮輕度憂鬱,這數字更加驚人。難道這麼多人都生病了嗎?瑞典國民醫生安德斯・韓森告訴我們,憂鬱可能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學會接受它,才能用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它。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一下近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突然多愁善感,患得患失就是來的非常突然。 在昨日半夜的我不知為何來了這股潮流阿阿~ 到現在在打這篇文章的我還是一樣,默默就會回細想最近發生的種種 真的發生很多事情... 如:最好A患憂鬱症,自身選手身分轉換為教練,家人突患癌症,種種。 1.A人很好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因為不想被人刺傷,所以慢慢學會隱藏;總是情不自禁的憂傷,所以漸漸學會偽裝。 在高三那年,學業如同巨大的海嘯呼嘯而過,將我吞沒殆盡。在被診斷罹患憂鬱症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上帝為何那麼不公平,究竟我做錯了什麼?這樣的疾病會找上我?媽媽曾說過:寧願得到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因為憂鬱症會受人歧視,今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