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4|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諸宗融合,萬善同歸?

    諸宗融合,萬善同歸?(象山慶2022.10.24)
    大智度論》卷1 : 所謂通者,離一切過失,不可變易,不可勝。何以故?除第一義悉檀,諸餘論議,諸餘悉檀,皆可破故。如《眾義經》中所說偈:「各各自依見,戲論起諍競;若能知彼非,是為知正見。不肯受他法,是名愚癡人,作是論議者,真是愚癡人。若依自是見,而生諸戲論,若此是淨智,無非淨智者。」卷18:佛說〈義品〉偈:「各各謂究竟,而各自愛著,各自是非彼,是皆非究竟!是人入論眾,辯明義理時,各各相是非,勝負懷憂喜。勝者墮憍坑,負者墮憂獄;是故有智者,不隨此二法。」
    太虛〈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中國大乘八宗,所依的「境」,和所證的「果」,都是平等的,所不同的,在於各宗各有其所施設的「行」。八宗所依、所證的境果既是平等,所以不能說誰優誰劣。而八宗各有其特殊之行,不能偏廢。
    又〈佛法救世主義〉:佛之教義,猶如大海,故應博覽。…….不應執一經、一論、一宗、一派之言論,以攻擊他宗為不合佛法;應有平等普遍之研究與平等普遍之觀察,又不宜參以一己之感情作用,與研究他種學說之凡俗見解,以為研究標準。
    印順〈悼法舫法師〉:過去是文化封鎖的時代,所以才有各地不同的佛法。今後的世界,是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各宗、各派、各時、各地的佛法,都是應該學習的。
    隨佛禪師善意的聲明:現代文明及多元的社會,佛教學人須遠離封建心態,要有容納不同意見的涵養,承認彼此的不同。雖可各自抉擇修學的方法,也可宣揚自身認定的教說,但要容許、尊重別人的修學。不同宗派應有存異求同的心胸,在相異之中求和諧,互相團結的為佛教、為眾生做努力。
    慶案:諸佛互讚彼此(為度眾生而)施設的法門,雖有觀機逗教的差異,卻無判教立宗的門戶,唯有一佛乘,而無八大宗,只此整體佛法(完整佛教),如《竹窗三筆》云:「譬之一身然,身為主,而有耳目口鼻、臟腑、百骸,皆身也。是身者,耳目等之身;耳目等者,身之耳目等也。……不惟不當爭,而亦無可爭也。」「存此廢彼,則不可。」雖有各隨見解之受用,及各度有緣之方便,然因智性所偏,各得佛法之一體;更何況分宗分派之後,又揚己貶他,互相攻訐;或各執己見,分河飲水,此雖有教理之集中簡化,修行之一門深入的方便性與適應性,及其末流(宗派競爭),卻也不免於割裂化、片面化的過失。如太虛大師批評印順法師不可因為「獨尊龍樹」,而往前埋沒了馬鳴、向後擯斥了無著,而令整體佛法割裂為支離破碎之局。
    宣化上人云:宗派主義是狹小的見解,它不能代表佛教全體;……分成宗派,佛教就支離破碎。
    惠空法師云:從理上說,佛法大海一味,無有高下。從機上講,對機者妙,故佛陀讚嘆每部經典均殊勝第一。古人有瞎子摸象之喻,固然所摸都是象,但若只執耳朵或鼻子是象,便失之以偏概全。尤其現代科技發展,網路通訊發達,得以讀更多經典、有更多機會交流,可以接觸更多思想。若無法兼融貫通,恐隨交流愈多,反內心蘊含的差異愈強烈,如此則會割裂佛法,分散教團力量,對佛教不是好事。所以需將各宗派做一分類整理,各安其事,各居其位,各司其職。
    有人說宗派、山頭」是割裂「整體佛教、一體三寶」的首要禍害。
    西藏「利美」運動(不分教派)就是反對宗派分化[1]。
    永明(延壽)禪師《萬善同歸集》全書,雖以宣揚「禪宗」為主,而「華嚴、天台、淨土」等諸宗思想之融合,隨處可見:「萬善同歸,別開十義:一名理事無閡,二名權實雙行,三名二諦並陳,四名性相融即,五名體用自在,六名空有相成,七名正助兼修,八名同異一際,九名修性不二,十名因果無差。」千經萬論,總歸一心而圓融無礙:「《般若》唯言無二,《法華》但說一乘,《思益》平等如如,《華嚴》純真法界,《圓覺》建立一切,《楞嚴》含裹十方,《大集》染淨融通,《寶積》根塵泯合,《涅槃》咸安秘藏,《淨名》無非道場,純攝包含,事無不盡,籠羅該括,理無不歸,是以一法千名,應緣立號。」
    周貴華我的佛教觀
    佛陀出世為普度眾生所說的大乘、小乘、人天乘教構成一乘整體,而稱「完整佛教」。……乃佛陀依於普度一切眾生的完整本懷而說,是能普攝、普化、普度一切眾生的完整度化指南,即既有向上普度的成佛之路,也有向下普攝、普化的接引之路,二者構成一個相互依存、皆不可或缺的度化整體。在其中,人天乘、小乘和大乘分別方便度化人天乘善根成熟者、小乘善根成熟者和大乘善根成熟者,而最終歸攝為一乘性,即引導一切眾生究竟成就佛果。……先是體現佛陀在《法華經》《勝鬘經》等中開顯的一乘意趣,其次,是隨順佛陀及中印歷代祖師「判教」的整體觀照,……(太虛大師)將佛陀聖教稱為“整全之佛教”“完型佛教”等。
    2013年《完整佛教思想導論》以對治古今佛教中的「虛化、偏化、矮化、俗化、異化」的弊端;開顯「佛陀聖教乃完整佛教」的本來面目,回到佛陀的完整本懷。
    宋代以後,不只佛教內諸宗融合,乃至佛儒、三教,亦趨於同源(歸)、合一,而有「合之雙美,分之兩傷」的洞見。
    印光大師與佛學報館書「因果、心性,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故夢東云: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復安徽萬安校長書:「儒佛二教.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李炳南先生儒佛融會》
    亦有從宗派、寺院之辦理「皈依」,而論及「三寶」與「個人」的差異,也說明了宗教師各擁徒眾以擴大勢力,而可能傷及佛教僧團的「完整和合」:
    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語:能歸依三寶,真實修持,才得了脫生死,往生西方。……所謂歸依者,乃歸依一切佛法僧三寶,非歸依個人。例如今日各位來歸依,我不過代表三寶,授證三歸,並非歸依我一人。每見僧俗有誤解歸依意義者,在家人則曰「我歸依某法師」,出家人則曰「某是我歸依弟子」。遺大取小,廢公為私,可悲可嘆。
    聖嚴法師《皈依三寶的意義》皈依師是代表三寶為人授皈依,故應「請聖」,……三皈分三品:發心自度度人者為上品,只顧自脫生死者為中品,只求不墮三塗而仍生在人天者為下品,上品皈依者,三寶諸戒,自然具足。
    淨空法師皈依的是自性三寶,不是皈依某個法師佛教之衰,甚至於毀滅,最大的過失在哪裡?在皈依、傳戒不如法,製造和合僧團的分裂,這個罪過非常之重。……給人受持三皈要講清楚,「你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我」,我是三寶的一員,來傳授三皈,來給你做證明,是證明的阿闍梨,不可以說皈依本師。……「他皈依那個法師,是那一家的師父」,僧團就要鬧分裂,就要搞小派系了[2]。佛法是和睦的、是和合的。……不是皈依oo法師,是皈依三寶。oo法師在此地是代表僧團給你作見證。
    21,量身訂做[4](客製化/個人專屬)、精密分工(專業化/特定智能)的時代;又是地球村全球化,命運連結,(同理)、資訊分享(參與)的社會,佛教宗派也不能閉門故步自封、畫地自限,只在門內(同溫層) 自閉、自嗨,而須走出來,與他宗他教,乃至各行各業「平等、開放」的對話,既別異、又融通,於和諧共識中存異求同,兩全雙贏。《楞嚴經》:「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藕益大師《梵室偶談》:「參禪、念佛、止觀、皆方便也。既謂之門,安得同?若知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則三皆一致,安得異?……法無優劣,應病則是藥皆靈;機有淺深,執方則因藥成病。」一切法門、各大宗派,源於佛法一味,趨向成佛一乘,理無分別、事可權變,也就是真如隨緣而變現多門,多門同理而攝歸真如。各祖師之所以開宗立派,乃為了共修與度眾的方便,不可執為唯一正法而貶抑其他法門,引起不必要的爭論(教內鬩牆、教外鬥法)。
    太虛大師及印順導師重申「不作一宗一派之徒裔」,將佛教整體發展的利益,置於個別教團之上,認為專承單一宗派,易於形成門戶之見,乃至高推自宗而忽略他宗優點,對於整體的佛教可能有取一漏萬之慮。此外,佛陀當初創建佛教,包括僧團制度,其原始立意相當崇高,包含了對私有制的勘破;因此出家的目的,在於捨離個己之私,而著眼於十方、著眼於整個教團。然而後期佛教的發展,有著從「公天下」走到「家天下」的傾向,佛教的道場漸漸子孫化、私有化,喪失僧產為公及佛制十方道場的精神。由於後期中國佛教個別的宗門意識過於強烈,山頭主義盛行,彼此間各擁其主少有往來,造成壁壘分明。……佛教與眾生的考量,須優位於宗派之上、之先,如此宗派才能真正發揮其為佛教、為眾生的功能。可知宗派之創立,有其方便權巧之施設(有助於身份的認定,信仰的依歸),而不讓宗派意識凌駕於佛教信仰之上,否則開宗立派的同時即有所窄化,甚至帶有排他性、侵略性。……基於「團結力量大」,也由於度眾之「方便」,開宗立派似不可避免;但在此同時除了強調自宗的發展外,也應著眼於整體佛教的思考和觀照;亦即,雖有宗門傾向,但同時又避免門戶之爭,不落於一宗一派之偏私或偏執。
    亦如黃齊元國家主義影響世界新格局云:「我們熟知的世界已瓦解,新秩序正在成形。【金融時報】社論表示:未來不是左右之爭,而是全球主義者與愛國主義者之爭。」愛國主義是對某個特定國家的熱愛、依戀、崇拜、尊敬、嚮往而生的強烈自豪感,且易與同樣愛國的人共鳴。然而,狹隘、極端的愛國主義者,感情過度膨脹,合理化種種獨裁侵略行為,宣傳「我的國家才是最正確的」,排外、仇外,且不容「異己」的看法。 這種心態與情況亦可供佛教的「宗派」主義者參考、借鑑。
    [1]然,亦有人云「宗」是一代佛說在教義上的系統化、組織化,不僅滿足了佛弟子修學的需要,也適應了時代的需求。…..今天的人們最缺少的就是宗的整體觀、系統觀,卻被人誤解為割裂佛法。【南懷瑾學術研究會】云:佛學汪洋浩瀚,無可涯岸,後世分河飲水,但取瓢飲而鼓腹者,只各適其所志,潤其知見,而無妨於雨露之廣,河海之量,猗歟盛哉!
    [2] 有人說:若將某人爲特定的皈依對象,標榜「上品皈依」,並認定某人所傳是「唯一正法」,學員對某人俯首聽命,以為「佛在世界的唯一代言人」。比密宗的「四皈依」更排他,更霸道、更權威。他不是皈依三寶,是皈依某一個人,黨派,小團體。
    [3]「滿足所有人的喜好」不再是黃金準則,「分眾」行銷的策略,經營小眾(小而美)市場,是新契機。依性別、年齡、喜好等區分受眾,精準行銷;將商品再細分,適合特定族群,是「微利」時代的轉機。「長尾理論」專注於其他 80% 的商品,積少成多,帶來龐大收益。行銷策略與社群媒體密不可分,透過 FB、Line 為顧客分群,推出專屬的行銷或產品。
    [4]穿合身的枷鎖,誰保證能解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