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為什麼會為想閱讀此書

最近發現自己心情開始起伏不定,但是又覺得還不到去心理諮商的情況,突然想起朋友介紹的這本書,或許能從書中有些發現。

先定位自己在哪裡,才能知道如何到達目的地

這本書以憂鬱的蛤蟆先生每週去找蒼鷺心理師的對話過程,幫助讀者自我察覺情緒變化與,也發覺自己平常的情緒模式是如何運作的。

哪些人適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

我認為這本書適合心裡有冒出想找心理諮商,卻又猶豫不決的人,這本書總共有16小節,不像之前閱讀過的心理書籍例如情緒勒索等書籍般沈重,搭配擬人化角色與可愛插圖,讓人更想看蛤蟆先生接下來的故事。
從出生到四、五歲,發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都會對你的人格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包括你如何看待自己跟別人。 p.210
許多心理流派指出,我們現在對事物的想法都源自於家庭與童年,也因此在這本書裡我喜歡的是「成長的寓言」跟「探索童年」篇章,從一開始的諮商過程,蛤蟆發現蒼鷺心理師在諮商中,是全心全意地關注在自己身上,而他自己是否也是如此關注聽別人說話,他不確定。

童年經驗影響現在處理事件的行為模式

這讓我回想一次蠻深刻的經驗,幾年前我曾經報名OO文化的溝通課程,課程中會有幾次跟老師電話溝通的機會,我記得當時我並沒有很專心在彼此的對話中,一兩次後,當又有一次跟老師通話的機會,老師對我說話十分嚴厲,非常權威的對話方式。
他希望我可以完全專注在彼此的交流時間,因為能一對一通話的時間並不多,但我為何如此分心?我對於老師嚴肅的態度感到害怕(可能這種男性威權的態度會勾起我心中陰影),因此我想藉由其他事物分散我的害怕,也因為通話那陣子我生活有發生一些事件,情緒影響我無法集中注意力。
後來在老師的循序漸進引導後,我才學會提早說出自己的困難處,都比勉強自己接受好,不要一味委屈自己來迎合滿足他人。
繼續閱讀幾個篇章後,才發現原來是我的童年經驗,讓我很想去滿足他人,不敢拒絕或說自己的難處。

兒童自我狀態的情境想像

探索童年篇中蒼鷺提供了一個值得思考的故事想像,在一個小星球只有三個人,你和另外兩個人,另外兩個人高你一倍以上,提供給你食物還有情感的需求,他們床對你很不錯你也用愛來回應,但有時候他們還是會生你的氣,讓你感到害怕不快樂,所以你感到很無助,而你無法逃離這個情況,你只能忍受或是學習以好的方式因應,因此兒童會開始成長出因應的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
自然型兒童:我們每個人都有基本的情緒。
適應型兒童:但我們必須因應環境調整這些自然行為,除了讓自己可以生存下去之外,也不犧牲個人特質。
以我自己來說,我記得在國小的時候會有一種強烈想要討父母開心跟注意到自己的行為產生,我的適應型兒童產生,會覺得要好好念書、賺大錢這種社會既定觀念才會讓父母高興,到現在其實都還是對我有一些影響,不太容易移除,但我現在可以意識到某個行為跟某個想法究竟是我自己想做,還是是一種討好,期待被注意,也對應到為何我對於權威型說話方式的人無法拒絕跟表達自身的想法。
兒童自我狀態分為兩種,分別為自然型與適應型

小孩如何釋放憤怒

書中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下列圖片的情緒量表,坦白說我對較親近的人是很容易鬧彆扭跟任性,這個圖的關鍵在於我們會產生以下憤怒行為實際上都是從童年發展出來的防衛機制,幫助我們避開危險,通常成人如果出現下列行為會被認為是不適當是個輸家。
小孩如何釋放憤怒量表

難道成人不可以表達憤怒嗎?

我們或許會想,難不成長大的我就無法表示任何憤怒嗎?不是的,任何情緒都應該被好好接住,在人格狀態下要有「父母狀態」、「成人狀態」、「兒童狀態」三種狀態對於人格成長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成人狀態」才能對自己有新的了解,評估自己的行為能傾聽別人對你的看法而不會立刻駁斥,因此成人狀態是能理性不帶偏見的看待自我並且調整。

我一輩子都只能被過去的童年影響嗎?

所謂活得真實,就是誠懇地回應當下的需求,如此便能打破從童年延續的因果循環,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的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p.208
在最後幾個篇章,蒼鷺心理師告訴蛤蟆有關心理地位的事情,「心理地位」攸關我們一生看待事情的態度,例如我最常發生的心理地位是「我不好,你好」,因此會經常自動地貶低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角色,像是我的能力只配讓我找到很鳥的公司,為什麼我就是只能處在這種淒慘的狀態跟角色,習慣性選擇記憶那些悲傷跟不愉快的事情,長期處在玩「受害者」遊戲的我,的確也如書中所說容易覺得沮喪,覺得自己的人生被負面力量影響,讓我感到自己不夠好也感到焦慮。
心理定位象限圖

如何改變心理地位到「我好,你也好」的狀態

這個狀態是一種獨立、高EQ、相信自己,了解自己的狀態,每一個人能達到此狀態的時間和方式不一樣,畢竟我們的生活都不一樣,並沒有一個SOP能去遵守照樣執行就能達成,我認為說起來最簡單但也要真的達到卻是最困難的就是
接受自己全部的能力和與眾不同的特質
補充,最近在看路人超能100動畫,也是在談接受自己能力的故事。
avatar-img
22會員
21內容數
從閱讀和職場慢慢理解自己,學習感受當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習行旅 的其他內容
什麼是AARRR? 「AARRR」是以「漏斗」的形式,把消費者從開始接觸到成功轉化的行為路徑,包含了Acquisition用戶獲取、Activation啟用、Retention回購、Referral推薦,最後的Revenune 為變現,行銷人員透過行銷活動,讓用戶付更多的費用,提升顧客終身價值。
想閱讀這本書的原因,不免俗的是想成為創作者,除了能夠為自己的學習做紀錄與訓練輸出之外,也希望能有額外的收入機會,雖然有很多人在做,但自己還是很想嘗試跟紀錄,尤其是想像多篇內容的累積就很有成就感,不過「持續創作且不忘本心」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為什麼想了解量化行銷的概念? 說來慚愧,進入品牌端行銷領域近4年,但其實我對於量化行銷的概念卻是近半年才開始理解其意義,也難怪之前不太理解營運長希望我提案的行銷策略。 「量化行銷就是透過數據和技術,複製頂尖銷售員的行為」 數據的種類繁多,但量化行銷著重於:行為數據與用戶數據。 之前在實體連鎖通路任職
想閱讀這本書的原因是,前陣子被資遣的心情一直調適不過來,沒有心情去找下一份工作,沒有心情是因為我自認我上一家公司很用心,沒有對不起自己跟公司,雖然資遣的原因是公司營運問題,但是結果還是這樣,覺得很受傷。 剛好有網友知道我被資遣後,在群組建議我可以讀這本心靈雞湯書,因此我便從圖書館借來閱讀。 書中以山
什麼是AARRR? 「AARRR」是以「漏斗」的形式,把消費者從開始接觸到成功轉化的行為路徑,包含了Acquisition用戶獲取、Activation啟用、Retention回購、Referral推薦,最後的Revenune 為變現,行銷人員透過行銷活動,讓用戶付更多的費用,提升顧客終身價值。
想閱讀這本書的原因,不免俗的是想成為創作者,除了能夠為自己的學習做紀錄與訓練輸出之外,也希望能有額外的收入機會,雖然有很多人在做,但自己還是很想嘗試跟紀錄,尤其是想像多篇內容的累積就很有成就感,不過「持續創作且不忘本心」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為什麼想了解量化行銷的概念? 說來慚愧,進入品牌端行銷領域近4年,但其實我對於量化行銷的概念卻是近半年才開始理解其意義,也難怪之前不太理解營運長希望我提案的行銷策略。 「量化行銷就是透過數據和技術,複製頂尖銷售員的行為」 數據的種類繁多,但量化行銷著重於:行為數據與用戶數據。 之前在實體連鎖通路任職
想閱讀這本書的原因是,前陣子被資遣的心情一直調適不過來,沒有心情去找下一份工作,沒有心情是因為我自認我上一家公司很用心,沒有對不起自己跟公司,雖然資遣的原因是公司營運問題,但是結果還是這樣,覺得很受傷。 剛好有網友知道我被資遣後,在群組建議我可以讀這本心靈雞湯書,因此我便從圖書館借來閱讀。 書中以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揭示自我情緒管理的三大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父母自我與成人自我。透過蛤蟆先生與心理師的對話,瞭解如何從自身情緒中解脫,學會選擇對自己情緒負責,培養健康的情感表達方式。文章旨在鼓勵讀者獲得更深的自我認識與情緒掌控能力,進一步感受心靈療癒的力量。
Thumbnail
歷經三個周末終於把這本書看完拉🎉🎉🎉因為看一看就忍不住痛哭,所以花了一段時間平復心情,再繼續慢慢看完。 以下有雷💣 書中藉由抑鬱的蛤蟆先生與心理師蒼鷺的對談,一步一步講述到兒童心理狀態,在我們嬰幼兒時期無法理性地或有意識地思考父母的反應,而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一舉一動都會引發父母
Thumbnail
蛤蟆心理諮商的故事,透過心理專業的角度解析兒童、父母、成人三種心理狀態,讓真實的自己擺脫過去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這本小說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描述了蛤蟆先生在心理低谷中尋求心理諮商師蒼鷲幫助的故事。書中以故事形式解釋了許多心理學名詞,適合對心理諮商好奇、想學習心理學的人以及想療癒自己的人。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講述了蛤蟆先生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尋求心理諮商師蒼鷺的幫助,最終在經歷了10次諮商後走出憂鬱、獲得成長的故事。這本書以生動的故事形式,向讀者介紹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心理諮商的過程,探討了人性的複雜性和心理健康的奧秘。 心理健康:每個人都應重視的議題 書中首先強調了心
期許我們都活在當下,擺脫過去負面束縛跟框架,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瞭解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探索與檢視自己,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愛自己多一點,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裡師》是一本深刻且啟發人心的心理成長書籍,透過故事和情節,讀者能夠提升對自我認知、情感處理及人際關係的瞭解。書中通過描述主角蛤蟆先生的成長旅程,帶領我們深入探索心理成長的要素。
Thumbnail
在書中陪伴蛤蟆先生去心理諮商,自己也好像經歷了一次心理諮商,過程中會試著思考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很多事情忽然變得清晰,從而得到力量去改變自己,希望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Thumbnail
了解人的言行和心理有很多方法。 我想,認識了人有兒童、父母、成人三種狀態,這個概念可成為工具,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 在理解自己之後,我們便能作出選擇,並有所成長,像蛤蟆先生。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就這樣橫空出世,以童話的方式——蛤蟆得了憂鬱症,朋友河鼠、鼴鼠和老獾很擔心,要蛤蟆去見心理諮商師蒼鷺。除了第一次見面,蛤蟆和蒼鷺進行了十次心理諮商,向讀者好好地演示了心理諮商怎樣幫助一個抑鬱的人(或一隻抑鬱的蛤蟆),還簡潔易明地向讀者介紹了多個心理學概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揭示自我情緒管理的三大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父母自我與成人自我。透過蛤蟆先生與心理師的對話,瞭解如何從自身情緒中解脫,學會選擇對自己情緒負責,培養健康的情感表達方式。文章旨在鼓勵讀者獲得更深的自我認識與情緒掌控能力,進一步感受心靈療癒的力量。
Thumbnail
歷經三個周末終於把這本書看完拉🎉🎉🎉因為看一看就忍不住痛哭,所以花了一段時間平復心情,再繼續慢慢看完。 以下有雷💣 書中藉由抑鬱的蛤蟆先生與心理師蒼鷺的對談,一步一步講述到兒童心理狀態,在我們嬰幼兒時期無法理性地或有意識地思考父母的反應,而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一舉一動都會引發父母
Thumbnail
蛤蟆心理諮商的故事,透過心理專業的角度解析兒童、父母、成人三種心理狀態,讓真實的自己擺脫過去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這本小說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描述了蛤蟆先生在心理低谷中尋求心理諮商師蒼鷲幫助的故事。書中以故事形式解釋了許多心理學名詞,適合對心理諮商好奇、想學習心理學的人以及想療癒自己的人。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講述了蛤蟆先生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尋求心理諮商師蒼鷺的幫助,最終在經歷了10次諮商後走出憂鬱、獲得成長的故事。這本書以生動的故事形式,向讀者介紹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心理諮商的過程,探討了人性的複雜性和心理健康的奧秘。 心理健康:每個人都應重視的議題 書中首先強調了心
期許我們都活在當下,擺脫過去負面束縛跟框架,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瞭解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探索與檢視自己,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愛自己多一點,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裡師》是一本深刻且啟發人心的心理成長書籍,透過故事和情節,讀者能夠提升對自我認知、情感處理及人際關係的瞭解。書中通過描述主角蛤蟆先生的成長旅程,帶領我們深入探索心理成長的要素。
Thumbnail
在書中陪伴蛤蟆先生去心理諮商,自己也好像經歷了一次心理諮商,過程中會試著思考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很多事情忽然變得清晰,從而得到力量去改變自己,希望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Thumbnail
了解人的言行和心理有很多方法。 我想,認識了人有兒童、父母、成人三種狀態,這個概念可成為工具,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 在理解自己之後,我們便能作出選擇,並有所成長,像蛤蟆先生。
Thumbnail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就這樣橫空出世,以童話的方式——蛤蟆得了憂鬱症,朋友河鼠、鼴鼠和老獾很擔心,要蛤蟆去見心理諮商師蒼鷺。除了第一次見面,蛤蟆和蒼鷺進行了十次心理諮商,向讀者好好地演示了心理諮商怎樣幫助一個抑鬱的人(或一隻抑鬱的蛤蟆),還簡潔易明地向讀者介紹了多個心理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