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當停放太久,會無法再接續處理

    隔了好久沒書寫抒發,總感覺心頭壓抑沉悶。 每日如常的作息,出門上班、下班返家、家日宅在家,兩點一線,沒有起伏的日復一日。
    卻在這日常的一切裡,陷入了失去驅動的動力。 好比車子引擎無法發動,沒有了前進的動力。 一開始,還想著書寫紀錄,過了三天卻仍擱置沒有動作。逐漸地,趨向一個做什麼無法靜下心做、不做什麼卻深感焦慮的無解迴圈象限。不停打轉,像童話故事巫婆熬煮的青綠色湯藥,隨著朽木的湯杓,無盡的畫圈,沉入青綠色的世界,揮灑出一幅仿孟克吶喊的無聲訴說。
    練習著不再自我批判,縱然時間過得很長,三個禮拜週期,我不停告訴自己,靜待它恢復,如同被手指按壓凹陷的氣球,隨著手指的離開,會膨脹回原來的樣子。只是這回,卻意外按壓得有點久,不知道是否能如之前一個禮拜、兩個禮拜的週期那般,回彈至原來的形狀。也許會變形也說不定,但我也說不準。
    我察覺了我開始出現無法接納自己的狀態。
    時而出現,時而隱沒,如同街角霓虹燈的閃爍,發散令人無法忽視的刺眼光輝。
    我明白當抗拒接受自己,便是內在自我天秤失衡的板塊碰撞,隨時地震的搖晃,造成好不容易築起的信任自己基石崩塌。
    內在天使與惡魔的競技場,交手無數,勝負難分。
    是主場者,也是旁觀者。
    我想,也許勝負是否不是定局,而是隨時因環境、當下狀態有了不同的數值,或正或負的擺盪,形成振福的上下波長。
    無意識狀態焦慮下,會下意識的衝動購買、無察覺的不斷囤積物品,隨著越買越多的書、越來越雜亂的房間,它正充斥著我的空間,包圍著我越來越難以入眠的睡眠、越來越多沒有焦距的無望。
    在狀態不大好的情況下,與他人的交流容易牽引出負向感。 原來正常狀態時,不會放在心上的行為舉止,易時而處,卻帶出許多感到不適、失望的負向感。 解讀不同,結論一切不同。
    內在令自己感受到凌亂,無法端正照顧自己,也無暇顧及他人。
    似乎劃出淡漠的鴻溝。
    這樣想的同時,讓自己更心累。
    隱藏著的自我批判利刃,像是要劃破而出。
    細細的割線,如同被A4紙割傷手指的鮮紅細線。
    道道鮮紅,翻起稻浪般的紅色稻穗搖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再跌入低谷的2022年,嘗試用自黑方式療癒自己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