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者必有好報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文講到做人要「據於德」,要時刻警醒自己「德之不修,是吾憂」。這兩句話所講的「德」,都是指德行。然則,有德行的人生是否就會一帆風順?是否就有現眼的德報?
在現實情況,當然是不一定的,這不是因果的必然關係,而只是一廂情願,理應如此的應然關係。
就以孔子為例,在他老人家的飄泊生涯當中,經常都處於顛沛流離的境況,而其中的一次,可以說是大命不死,差點死於非命。
事緣孔子師徒離開衛國後,連行數日,終於來到宋國的城郊。忽然看到大堆人馬,當中有幾十個人舉步維艱,正在抬著一口巨大的石槨。據聞那口石槨花費浩大,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雕製而成。經過打聽,才知道那口石槨是宋國把持大權的司馬桓魋特令為自己預製的。
孔子得知內情後,憤然不屑 。為什麼?試想想:一個大夫竟然勞民傷財,為自己預製石槨,如此為所欲為,專橫攬權,視百姓如草芥,又怎會得民心?再者,身為大夫,卻花費巨資,預製石槨,其派頭之浩大、場面之壯觀,遠遠超越了君侯,這就是所謂違禮僭越,那是對君上大不敬。這樣的斂財攬權,根本就是百姓的公敵。
由於孔子的不屑,自然會觸怒權貴。於是,司馬桓魋下令包圍孔子,不准入城。孔子即時帶領學生演練禮儀,向君上行禮,於是亦引來民眾觀看。司馬桓魋見狀,火冒三丈,下令砍伐在孔子習禮傍邊的那棵樟樹,甚至把樹上的喜鵲窩摔散,摔死那些小喜鵲。當時惹來群情洶湧,民眾紛紛自動參與習禮,把司馬桓魋弄得氣急敗壞地收兵。
顏回戰戰兢兢地說:「老師,這等無恥之徒,蠻不講理,咱們還是趕快離開這裡吧。」
孔子卻面不改色,理直氣壯地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22】
孔子說:「不用怕!老天爺既然把德性生命賦予了我,桓魋豈能奈我何?」
也就是說,既然上天把德性生命給予了我孔丘,交託我做個頂天立地的人,把人的德性彰顯出來,把人格尊嚴挺立起來;既然身受天命,像桓魋那樣的權霸橫暴,又能把我怎麼辦?
各位,要行道,就要預咗殉道!
(寫於2022年11月29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什麼是理想的人生? 豐厚的財富?不是。財富容易使人財大氣粗,紙醉金迷,要做到富而不驕,難啊!況且,財富許多時候都會轉眼成空的呀! 顛峰的權力?不是。權力容易使人腐化敗壞,不可一世,要做到高而謙遜,難啊!況且,權力瞬息之間就會突發政變的呀! 財富和權力,都是外物,抓不住,與自家的德性生命無關,與自家的
人,無論處於逆境,抑或陷於低谷,總會有路可行的。問題在:是行於正路、行在大路?抑或自鑽牛角尖,自尋短路?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6】 孔子說:「要一心嚮往人生的正道,確實據守道德的原則,完全憑著仁心的指令,經常涵泳文化的教養。」 這就是孔子人生理想的大方向。 道,即是道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4】 這則《論語》,過去講過的人相當多,有字面解釋的,有學術疏釋的,深邃通俗,不一而足。筆者嘗試以另一個角度,配合孔子的身世,盡量析述其心路歷程。 孔子可以說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他三歲的時候,父
用「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來咒罵老人,是相當缺德的;如果用來咒罵年老親人的話,簡直無人性。如果用這句話來辱罵官老爺的話,可想而知對官老爺有多惡之深、恨之切! 但,這句話就偏偏出自孔子的口,是不是匪夷所思?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憲問46】 原壤
在大陸的網絡文章,對孔子這句「硜硜然,小人哉!」全是負面的看法,而大部分都把這句話解說為「淺薄固執的小人」;更有甚者,批評孔子前語讚賞「言必信,行必果」,而後語則辱罵這些言行不變通的人(必信必果),通通都是固執己見,不問是非的小人。這樣的解說孔子,真是匪夷所思呀! 要疏理這句「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
有一次,宰我在課堂上與孔子論辯,彼此一來一往;而宰我唇槍舌劍,論點清晰有據,直把孔子氣壞。最後,宰我竟然自行離開講壇,沒繼續上課。爭論什麼?大家都知道,就是宰我認為三年之喪太長久了,一年便足夠。 宰我的理據有二: ①是社會功利的理由 若守喪三年,就沒有人去講求禮樂,那禮樂就會敗壞不傳了。對社會經
什麼是理想的人生? 豐厚的財富?不是。財富容易使人財大氣粗,紙醉金迷,要做到富而不驕,難啊!況且,財富許多時候都會轉眼成空的呀! 顛峰的權力?不是。權力容易使人腐化敗壞,不可一世,要做到高而謙遜,難啊!況且,權力瞬息之間就會突發政變的呀! 財富和權力,都是外物,抓不住,與自家的德性生命無關,與自家的
人,無論處於逆境,抑或陷於低谷,總會有路可行的。問題在:是行於正路、行在大路?抑或自鑽牛角尖,自尋短路?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6】 孔子說:「要一心嚮往人生的正道,確實據守道德的原則,完全憑著仁心的指令,經常涵泳文化的教養。」 這就是孔子人生理想的大方向。 道,即是道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4】 這則《論語》,過去講過的人相當多,有字面解釋的,有學術疏釋的,深邃通俗,不一而足。筆者嘗試以另一個角度,配合孔子的身世,盡量析述其心路歷程。 孔子可以說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他三歲的時候,父
用「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來咒罵老人,是相當缺德的;如果用來咒罵年老親人的話,簡直無人性。如果用這句話來辱罵官老爺的話,可想而知對官老爺有多惡之深、恨之切! 但,這句話就偏偏出自孔子的口,是不是匪夷所思?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憲問46】 原壤
在大陸的網絡文章,對孔子這句「硜硜然,小人哉!」全是負面的看法,而大部分都把這句話解說為「淺薄固執的小人」;更有甚者,批評孔子前語讚賞「言必信,行必果」,而後語則辱罵這些言行不變通的人(必信必果),通通都是固執己見,不問是非的小人。這樣的解說孔子,真是匪夷所思呀! 要疏理這句「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
有一次,宰我在課堂上與孔子論辯,彼此一來一往;而宰我唇槍舌劍,論點清晰有據,直把孔子氣壞。最後,宰我竟然自行離開講壇,沒繼續上課。爭論什麼?大家都知道,就是宰我認為三年之喪太長久了,一年便足夠。 宰我的理據有二: ①是社會功利的理由 若守喪三年,就沒有人去講求禮樂,那禮樂就會敗壞不傳了。對社會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智慧超群的賢者,名叫王子元。他身為一國之君,深得人民愛戴,因其崇尚德行而被尊稱為「德王」。利他利人利己。
Thumbnail
孔子有一天拜見齊景公要貢獻良策,但是齊景公沒有接受,反而要送給孔子一塊地,孔子便說,「君子無功不受祿。」推辭而去。我沒有功勞所以不能平白接受你的好處,就好像汗水與薪水要等比例,流多汗就拿多少薪水,實實在在,沒有虛報。 有些財運爆棚的人因為一次的福至心靈買了一張彩券碰運氣,沒想到竟然中了頭獎,一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大多數時候,孔子非常積極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也有灰心喪氣和消極等待的時候。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第五)。  桴(fú),小木筏。材,通裁,削減  孔子說:『我的仁道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智慧超群的賢者,名叫王子元。他身為一國之君,深得人民愛戴,因其崇尚德行而被尊稱為「德王」。利他利人利己。
Thumbnail
孔子有一天拜見齊景公要貢獻良策,但是齊景公沒有接受,反而要送給孔子一塊地,孔子便說,「君子無功不受祿。」推辭而去。我沒有功勞所以不能平白接受你的好處,就好像汗水與薪水要等比例,流多汗就拿多少薪水,實實在在,沒有虛報。 有些財運爆棚的人因為一次的福至心靈買了一張彩券碰運氣,沒想到竟然中了頭獎,一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大多數時候,孔子非常積極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也有灰心喪氣和消極等待的時候。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第五)。  桴(fú),小木筏。材,通裁,削減  孔子說:『我的仁道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