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覺得工作忙得不可開交,沒有時間休息、做自己喜歡的事及陪伴家人嗎?
你曾經想擁有一個充實的假期,但當假期來到時,卻總是浪費虛度,遲遲沒有做好規劃跟實踐嗎?
你曾經想要走到戶外,去爬山、騎車、看展覽、吃美食,結果卻窩在沙發上,滑一整天手機,直到晚上睡前,才覺得一事無成而後悔不已嗎?
你曾經認真思考生活,期盼好好善用時間,擁有更快樂、更成功、更美好的人生,卻不得其門而入嗎?
如果你有以上的念頭,推薦你可以來看「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
你的一天是怎麼過的?
從書中,可以得到一個清楚又具體可行的方法:「STORIES清單」,一共有7個善用時間的要點,分別是故事(Story)、蛻變(Transformation)、離線出門去(Outside & Offline)、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強烈(Intensity)、超凡(Extraordinary)、地位與重要性(Status & Significance)。
以下就摘要介紹個環節,以及分享我比較有共鳴的地方
「STORIES清單」,7個善用時間的要點:
故事(Story)
體驗生命,擁有故事,是美好人生開展的起點及關鍵,故事並不稀奇,擁有故事也不困難,凡所見、所聞、遇過的人、經歷的事,不論平凡或稀奇,不論是喜是悲,只要經歷過而且記得的都是故事。
而其中的核心關鍵,就在於「體驗」,就是怎麼去看待故事、詮釋故事及述說、分享故事,藉此與社會開始有所連結,就如書中說的:
你有了故事,會像推倒骨牌一般,一張一張通往正向與快樂:體驗帶來故事,故事帶來交談,交談帶來連結,連結帶來關係,關係帶來快樂,比起訴說別人的故事,訴說自己的生命故事的人更容易帶來快樂。
各種敘述故事的方法中,最能讓自己快樂,最能跟吸引觀眾,獲得共鳴的就是「洞中人和英雄的旅程」,過程中有冒險、有考驗、有猶豫、有迷失、有成功、有低谷,最終有所收穫,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所以,美好人生的第一步:增加不同的體驗,豐富自己的生命故事。
蛻變(Transformation)
「蛻變」是指從不同的體驗中,讓自己獲得改變與成長,無論改變的大小、成長的多寡,都能夠帶來快樂,盡可能去成為你想要的自己吧!
書中說,蛻變的具體做法可以分成三種程度:
「無所事事」:讓自己徹底放鬆,掃除平日籠罩的愁雲慘霧,享受無所事事的休閒。
「尋找發現」:帶著探險的眼光去旅行,增加更多的體驗機會,例如參加祭典、展覽、探索大自然的風光等,增廣見聞,擴大視野,每一個不同的體驗。
「搖身一變」:這點則有關於個人成長,例如學習新的技能、樂器、繪畫、冥想等,讓自己有深層的改變,改變思維的內容與方式。
這三者都對自己有所助益,可以分別進行,也可以合而為一,就看你怎麼安排或感受。
總之,持續學習、成長與改變,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實現自我,這對快樂很重要。
離線出門去(Outside & Offline)
這個就不用說了,顧名思義,一個是走出戶外,一個是離線。
對於走出戶外,書中是這麼說的:
人在大自然裡更快樂,原因是人類物種先前99%的時間待在大自然,我們生來對大自然的景象、聲音與氣味感到愉悅放鬆,稱為「親生命」。我們在戶外更有運動的機會,而運動能提振精神,帶來快樂。
其次,對於離線的看法,書中則是這麼建議:
手機會制約我們,讓我們上癮。
現在的人們深怕錯過每一個訊息,結果整天緊盯著手機,隨時查看社群媒體上的新訊息,其他什麼事都沒有做,如果手機不在身邊,就會感到不安,被手機及網路牢牢綁架。
事實上,看完這些訊息你會記得多少?而錯過這些訊息又曾為你帶來什麼麻煩?兩者的答案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沒有」。
所以,大膽放下手機吧!走出戶外去體驗更多更美好的事物。
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書中說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過多的寂寞、社會隔絕、獨居都會增加死亡的風險,所以,與他人的互動既是必要的體驗,也能從中獲得快樂及歸屬感。
主動與別人攀談?應該會被拒絕吧!
但根據實驗證明,一般人就算是對於陌生人的招呼或攀談,都比我們想像中的更為友善,也更願意交談與閒聊。
跟每個陌生人相遇都是一個機會,有機會學習新東西、獲得前所未有的經驗、聽到從未聽過的故事。
但或許國情不同,自己真的不太敢嘗試跟陌生人聊天。書中提了一個解套的方式,就是持續增加自己的體驗與故事,當自己從持續投入某一樣事物,一方面累績這個領域的體驗,就更有可能去認識同樣在這個領域的人,進而增加互動的機會,分享彼此的故事與體驗,讓我們跟別人更靠近。
例如騎腳踏車的時候,跟旁邊車友互道早安,相對就比在路上隨便跟人說早安容易,也比較自然可以開啟對話相互交談,閒聊騎車的心得。
強烈(Intensity)
簡單來說,心流就是將全副心力投注在一件事情的時候,極度專注到深深沉浸其中,腦中只有此時此刻,忘卻時間的流逝,並在結束後獲得喜悅與平靜。
但書中有提到,要留意是「真心流」還是「假心流」,兩者都有專注其中之後,難以自拔的狀態,但有二個差別:
第一個差別,「真心流」是在進行一項具有挑戰性的考驗,需要掙扎奮戰,去克服難關,假心流則沒有。
第二個差別,則是經歷「真心流」之後,會感受到成就感與喜悅並有所成長,對自己更有信心,而經歷「假心流」之後只會覺得枯竭與空虛。
而心流所帶來的體驗與快樂,是強烈且無可比擬的。
超凡(Extraordinary) 這一點我比較不清楚,大略是在介紹「
新峰終定律」,摘錄書中的說法:
一個體驗會有開頭、結尾及極值時刻,我們要能妥善規劃重要的開頭與結尾,把體驗設計得更好,開頭的時候重在探索,結尾的時候重在品嘗。並在過程當中加進新鮮與特殊元素,造成驚嘆,促進心流,營造更多峰頂時刻,讓體驗變得超凡。
地位與重要性(Status & Significance)
現今社會上,地位的來源主要來自「物質」,諸如住豪宅、開名車、穿名牌衣、吃高級餐廳等,都是地位的象徵,而背後代表的主要就是財富。
而作者強調,如果地位來自於重要性或體驗,而不是物質,那麼不僅個人,整個社會都會大有不同,人們會活得更健康、更富足、更快樂。並有機會解決當代的三大難題:環保、鬱悶、不均。
環保方面,如果人們不在重視物質的擁有享受,資源的耗費就會減少,而投入更多的體驗,就會減少對於環境的消耗;鬱悶方面,據研究,體驗比物質更使人快樂,而且體驗傾向於利社會行為,為他人著想與付出,增進社群關係。
最有趣的是在不平等的面向上,書中說,如果地位改用體驗來界定,會因為體驗難以比較,地位的高低就會變得模糊,並且能以多元的角度看待地位,也能以更健康的角度看待不均,這個論點可以再做一些延伸討論。
全書最具價值的見解:不平等的終結 一般討論
階級劃分的方式,多半以「生產工具」、「專業」、「權威」三面向來界定,擁有生產工具、壟斷專業技能、具掌控權威的人,屬於上層階級,其餘就按擁有的多寡,依序下降。
但書中提出不同的見解,打破既有的區分方式,不再以擁有資源的多寡來判定,而是以不同的「體驗」來定義。資源有限,體驗卻是依個人感受無邊無際,如此一來,人們都可以在自己的體驗中獲得成就與地位。
所有人都可以藉體力、見聞、手藝、溝通、口才、創意等等各種專精的體驗,多元提升自己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造成階級間不可避免的矛盾「剝削」也將不復存在,因為「你想要擁有更多的東西,不必從我這邊奪取」。階級就會趨於水平,階級之間只有差異,而沒有高下。
長此以往,不平等就會被淡化,因為比較已經沒有意義,反正,彼此之間總是高有低,你比不贏我,我也不見得比得過你!
我覺得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見解,就算沒有前6點,光學到這一點也不枉讀到這本書,只是,這真的能夠實現嗎?就得從擁有這個觀念的人先做起才行。
實踐的小秘訣
作者在最後,提供了一個實踐的小祕訣,就是把想做的行為縮得愈小愈好,讓這件事能夠容易且重複做到,這樣才能持續做下去。
具體來說,就是增加一個「微習慣」。三不五時就問自己:「在我想做什麼體驗(可自行代換)之後,我會想這符不符合STORIES清單」,然後,慢慢地改變自己的行為。
例如:「在我想去看電視之後,我會想這符不符合STORIES清單」、「在我想去騎腳踏車之後,我會想這符不符合STORIES清單」。
用書中最後一句話當作結論,
這樣做不僅能改變自己的人生,還能為我們的文化做出貢獻,促成正向的改頭換面。
書籍介紹
書名: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哈佛、康乃爾教授都在用的STORIES時間整理術,7個方法過更好的生活
作者:詹姆斯.沃曼
譯者:林力敏
出版社: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6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