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比較心態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常常聽到比較是跟自己比,不是跟別人比
那為什麼長輩跟我說他功課比我好,要來促使我達成與他一樣好的結果?
為什麼主管要說他業績好,就要拿他的成績來盯我?
一直反思之中,得到一個論點→比較是用來平衡自我懷疑及自信的實際用途。
例如說: 向上比較,是要給自己一個自我懷疑的省思,來促使自己進步與向上
而向下比較,則是給自己一個自信的來源跟提醒。
大家所謂的不要和別人比較是指,不要在"不同的基準與條件下要達到像他人那樣的狀態",或是"不要讓別人認為你需要比較的對象或型態來檢視並苛刻自己",我們自己比誰都要清楚 我們應該像誰看齊,那些“向上比較”是我們能預期達到的目標,哪些向“下比較”是給我們信心點的。
無不時的比較,是正確也時時正發生著,不過你能清楚自己的方向嗎?他人所說的誰誰誰功課比你好,又誰誰誰業績比你好,這些比較,我們可以接受,但我要比較的對象,是我清楚,不是你用看的比我清楚,我不需要迷失在你認為的比較裡。
avatar-img
3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希望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想著人生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我看著蘇東坡的故事,他人生最後給自己的註解“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他一生大作-赤壁賦,念奴嬌等等,都是他在被貶官的時候作成的。以前考試後,就是當官,進入政治的大染缸,但說就這樣仕途順遂了嗎?倒也不,他們要經歷的官商勾結與職場之事跟我
一直想著人生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我看著蘇東坡的故事,他人生最後給自己的註解“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他一生大作-赤壁賦,念奴嬌等等,都是他在被貶官的時候作成的。以前考試後,就是當官,進入政治的大染缸,但說就這樣仕途順遂了嗎?倒也不,他們要經歷的官商勾結與職場之事跟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活在《比較》裡,跟兄弟姐妹們比誰優秀、誰受寵、誰有機會分到最多的遺產; 跟同學比誰優秀、誰受歡迎、誰家裡最有錢; 跟朋友比、比誰的另一半優秀、比誰混得好、比誰有機會提早財富自由; 跟同事比誰優秀、誰薪資比較高、誰有機會往上升職加薪; 跟同業比誰賺得多、誰的市場占比高……
Thumbnail
為什麼會有比較心:我對、你錯 缺點:產生煩惱、阻礙學習 克服方法: ​ ​ ​ ◇ 共贏取代競爭 ​ ​ ​ ◇ 去除我執與分別心 ​ ​ ​ ◇ 轉成白紙或初學者 ​ ​ ​ ◇ 不是競爭,而是學習榜樣 ​ ​ ​ ◇ 同理心,站在一起才能真正的理解 ​ ​ ​ ◇ 練習冥想與覺察,不讓情緒牽著走
Thumbnail
「比較」是為了做出分析與方便管理,但人其實不喜歡被比較。問題不是比較本身,而是比較後帶給人貶低指責的感受。比較或許在「事的層次」方便管理,但在「人的層次」卻是負面傷害。 明明我們自己從小也不喜歡被父母、師長、親友拿來跟兄弟姊妹、親戚、同學、同事比較,長大後卻沒有覺察自己養成了「比較」的習性,開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無止境的比較之中。從個人成就到社會地位,我們不斷地用他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個人成就:自我評價的陷阱 我們常問自己:我是否有特殊的才能?我是否做得比別人好?這些問題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質疑。
Thumbnail
我覺得羨慕別人,就是否定自己過去所付出過的努力。 要感謝過去曾努力過的自己,因為過去的累積,才能成就今天的自己。 俗話說:學會投資不如懂得投胎,出了社會,你會慢慢的發現,很多事情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但唯一公平的是,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
比較的意義是什麼?這世界有人,就存在比較這件事。為了社會的遊戲規則而比較,或為了尋找自己的定位而比較,人們各司其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專長與性格適合不同的位置,而這所謂的「不同」就是比較出來的。比較沒有不好,世人看待比較的心態負面了才會產生不好的行為和影響。
Thumbnail
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與他人相比。無論是在職場上、學校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被某種無形的壓力所驅使,去追求更高的成就、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是更多的讚賞和認可。這種比較有時會帶來動力,但更多時候,卻會讓我們感到自卑和不安。 學會接受自己
Thumbnail
要小心,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与人比较的人,你可能会看到别人的优点,以为那就是他们的日常,但实际上,这是远离真相的故事。例如,你可能会看到某人是个大老板,而自己只是小员工。事实是,你只是看到了他们的外在表现,而未看到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 为什么要小心呢?比较成了不去做的借口。 太多时候,“我怎么能够进步
Thumbnail
在孩子教養過程中,非常容易陷入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的陷阱。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常常會陷入的「順口比較語」如何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並提出解決辦法。內容主要著重在對孩子的肯定、引導和激勵,並強調父母應該擁有健康的比較態度。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活在《比較》裡,跟兄弟姐妹們比誰優秀、誰受寵、誰有機會分到最多的遺產; 跟同學比誰優秀、誰受歡迎、誰家裡最有錢; 跟朋友比、比誰的另一半優秀、比誰混得好、比誰有機會提早財富自由; 跟同事比誰優秀、誰薪資比較高、誰有機會往上升職加薪; 跟同業比誰賺得多、誰的市場占比高……
Thumbnail
為什麼會有比較心:我對、你錯 缺點:產生煩惱、阻礙學習 克服方法: ​ ​ ​ ◇ 共贏取代競爭 ​ ​ ​ ◇ 去除我執與分別心 ​ ​ ​ ◇ 轉成白紙或初學者 ​ ​ ​ ◇ 不是競爭,而是學習榜樣 ​ ​ ​ ◇ 同理心,站在一起才能真正的理解 ​ ​ ​ ◇ 練習冥想與覺察,不讓情緒牽著走
Thumbnail
「比較」是為了做出分析與方便管理,但人其實不喜歡被比較。問題不是比較本身,而是比較後帶給人貶低指責的感受。比較或許在「事的層次」方便管理,但在「人的層次」卻是負面傷害。 明明我們自己從小也不喜歡被父母、師長、親友拿來跟兄弟姊妹、親戚、同學、同事比較,長大後卻沒有覺察自己養成了「比較」的習性,開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無止境的比較之中。從個人成就到社會地位,我們不斷地用他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個人成就:自我評價的陷阱 我們常問自己:我是否有特殊的才能?我是否做得比別人好?這些問題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質疑。
Thumbnail
我覺得羨慕別人,就是否定自己過去所付出過的努力。 要感謝過去曾努力過的自己,因為過去的累積,才能成就今天的自己。 俗話說:學會投資不如懂得投胎,出了社會,你會慢慢的發現,很多事情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但唯一公平的是,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
比較的意義是什麼?這世界有人,就存在比較這件事。為了社會的遊戲規則而比較,或為了尋找自己的定位而比較,人們各司其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專長與性格適合不同的位置,而這所謂的「不同」就是比較出來的。比較沒有不好,世人看待比較的心態負面了才會產生不好的行為和影響。
Thumbnail
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與他人相比。無論是在職場上、學校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被某種無形的壓力所驅使,去追求更高的成就、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是更多的讚賞和認可。這種比較有時會帶來動力,但更多時候,卻會讓我們感到自卑和不安。 學會接受自己
Thumbnail
要小心,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与人比较的人,你可能会看到别人的优点,以为那就是他们的日常,但实际上,这是远离真相的故事。例如,你可能会看到某人是个大老板,而自己只是小员工。事实是,你只是看到了他们的外在表现,而未看到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 为什么要小心呢?比较成了不去做的借口。 太多时候,“我怎么能够进步
Thumbnail
在孩子教養過程中,非常容易陷入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的陷阱。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常常會陷入的「順口比較語」如何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並提出解決辦法。內容主要著重在對孩子的肯定、引導和激勵,並強調父母應該擁有健康的比較態度。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