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走都回到起點的階梯:我們看到的,真的是我們「看到」的嗎?|怪獸看科技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有一個樓梯是永無止盡的無限循環階梯,由四條樓梯、四角相連組成,但每條樓梯都是向上連結,沒有所謂找到最高或最低點,你信嗎?如果你不信能辦到,就先看看下面的影片吧。

看完影片,你信了嗎?這其實是潘洛斯階梯(Penrose stairs)。如果你覺得他是假的,請問漏洞在哪?這部影片的原理是什麼?坦白說這樣子問自己我是沒有答案的。但難道無法證明他是假的,所以他是真的嗎?這就讓我思考,「眼見」真為憑?那些我們看到的,真的是我們「看到」的嗎?

觀點,和視點是一樣的嗎?

過去我對於 viewing point、point of view 這兩個詞,就英文課學習到的說法會覺得是同義詞:觀點——我們的「看法」。然而,若細究其中差異會發現視點(viewing point)、觀點(point of view)根本不能劃上等號,原因正是從不同視點看,會造就不同的觀點。
像這樣子落入盲人摸象的困境之中,就不免讓我感嘆「最危險的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這句話——一般人越熟悉的所在,往往越不會起疑;我們常常自以為自己掌握一切(尤其看很多影劇時,觀眾會自以為有全知觀點),但實際上還是難以突破盲點
「確認偏誤」、「人不客觀」這些我們都知道,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抑或是自以為清),實際上如果真的處在這種環境下,誰又真能活用這些我們覺得自己早已理解透徹的道理?科技的進步,deepfake(深偽技術)的以假亂真、又或是如今當紅的 AI 網站 GPT 能夠一本正經講幹話,在在應證「真實是何等的虛幻」這簡單卻難懂的真諦。套一句矽谷人常講的話:「在矽谷沒什麼『新點子』——因為幾乎沒有什麼點子是沒人想過的。」在新創圈雖是如此,但反諷的是,在這樣快速變動的社會,又或是說從古自今歷史帶給我們的各種教訓與反思中,又有幾個人真能看清現實,亦即了解到真相可能只是局部的?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嗎?

不同個性的人看事情的角度各有差異,不同成長背景與經驗亦然,有些人會先留意數據、有些人在意文字、有些人重視感受,但共通點在於我們都是基於認知基模在思考,而這本身受到極多因素影響我們的觀點,尤其以影視、新聞,乃至於廣告等整個傳播業而言,在這個一般人注意力稀缺的「短影音」年代,深度、有價值但冗長的內容已經無法抓住大眾眼球了,要如何即時、正確而吸引人地傳遞資訊更是一大課題。但撇開耐煩度不談,作為傳播者,我們知道不能偏頗才能趨近真實,然而傳遞資訊與思想背後思辨能力、獨立思考力的基礎,那些視點、觀點又要怎麼建立起來?
常聽人說要客觀、傳遞事實與現象,不應帶有過多的主觀色彩,也因此在新聞寫作,尤其是具爭議性的報導,我們的記者倫理便是盡量綜合正方立場、反方立場與第三者的角度,然而所謂的正、反,以及第三者,難道不會帶有其立場嗎?而這真的是客觀的嗎?抑或這僅是我們心目中「趨近客觀」的想像?我們看這個世界的角度,選擇的視點、抱持的觀點又是什麼?

專家真的是「專家」嗎?

教育學當中的框架理論係一個人習得知識的初步架構,我們相信專家正是因為相信其框架,信任他們教學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正確」學習。那專家的可信度就會幫助我們找到真實嗎?
談到真實就讓我想到,大一時印象深刻的一本書《真確(FACTFULNESS)》(Hans Rosling,2018)當中受到的震撼教育,因為就算是行家,其實有時對於這個世界的正確認知連猩猩(或是用猜的)都還不如,依舊有其局限性。
這還讓我延伸思考到,現在的社會講求樣樣都能通,要斜槓、跨領域,然而我們「跨」了這麼多,我們留下的足跡夠「大」,但夠「深」嗎?既然我們無法讓自己成為每個領域的專家、既然我們不能判斷正確與否,不就是必須學習知識來破解我們的迷思嗎?應該追求深度還是廣度?這樣來看畏懼權威,不如說是相信權威,原因是這個世界之大,我們無從掌握一切,這社會運作的規則很大是來自分工,身為傳播者我們能做的,就是了解鏡頭、文字等內容就是權力,並運用後設認知,透過對自己認知的認知,知道自己真的正在思考。
換言之,權威者發表內容站的角度為何,我們基於這樣的立場和價值觀看了哪些內容又想了什麼,這類思考是我們都要一輩子去檢視的人生課題。其實我們很常落入眼見不為憑、「看了」但沒「看見」的窠臼,更甚至是因為畏懼權威而不敢提出異議;但我們要記得,所謂的客觀不過是另類的「立場」,立場奠基於作者看待事物的角度,視點建立觀點,不要變成有眼睛的瞎子。
★喜歡給愛心,有共鳴請留言,也不要忘了追蹤拉!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9K會員
394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eta 裁員潮除了是鷹派聯準會的升息策略奏效,試圖透過提高當前「過低」失業率的部分體現,而 layoff 事件其實還讓我們再次思考,虛實整合究竟能否變成未來?未來的工作場域究竟應該長怎樣?但其實這些種種,都是現在進行式。
如果文明世界是一台電腦,那驅動它的 0 與 1 就是人文與科技。在未來,硬體可能不再是扮演帶動數位經濟成長最吃重的角色,軟體+硬體+服務三合一的商機才是大趨勢。
Meta 裁員潮除了是鷹派聯準會的升息策略奏效,試圖透過提高當前「過低」失業率的部分體現,而 layoff 事件其實還讓我們再次思考,虛實整合究竟能否變成未來?未來的工作場域究竟應該長怎樣?但其實這些種種,都是現在進行式。
如果文明世界是一台電腦,那驅動它的 0 與 1 就是人文與科技。在未來,硬體可能不再是扮演帶動數位經濟成長最吃重的角色,軟體+硬體+服務三合一的商機才是大趨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己觀、深觀、近觀、遠觀、望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各景不同,依然動容。 樹作為一棵樹, 乘載天、隙縫地, 屹立扶搖, 撐起一個空間,廣載一片地。 成為樹,來看世界, 是己觀。 看見一粒白米, 可以看到一根金黃稻穗、 再深入凝視些, 有一片稻田、
Thumbnail
過往的每個點,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會一一串起來,你經歷的一切磨難與歡快,無奈與高潮,都造就了現在的這個局面,而你父親的死(?)只是當前的一個楔子。如果拿電梯當作譬喻的話,現在頂多只是在一樓,按了往上的按鈕還在等待的階段,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是連電梯都還沒有到達腳邊的程度。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堅信自己所做的決定和表達的情緒是最正確的。這種自信有時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信任,也有可能是對現狀的無知。然而,真正的清醒來自於認識到我們的視界有限,並願意擴大視野,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 一、視界的局限性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背景、經歷和價值觀,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我們的視界。視界就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tJj0_3LL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0xqLq7A_M 從滿山滿谷的照片和影片去搜尋重要的片段,實在太難。 因為每一段都好重要、都好珍貴。 而記錄承載著過去、現在與未來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事實、觀點、立場及信仰-思考的底層邏輯,並強調事實的客觀性以及觀點、立場、信仰等的主觀性,透過這些概念來反思自身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透過有限資源與Vision無限的矛盾,配合高速運轉的大腦建立出墊腳石,再善用保護好心地自然形成階梯。 理想就該這麼用。
  小志,那你呢?你……相信有平行世界的存在嗎?       平行世界……      倘若平行世界果真存在,那麼人的夢境真的是可以通過平行世界的入口嗎?       人類通過夢境打開了自己的深層意識,然後放任思緒離開此處,穿越到了另一個雖然極其遙遠,但一切皆與此地相似的
Thumbnail
《己觀、深觀、近觀、遠觀、望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各景不同,依然動容。 樹作為一棵樹, 乘載天、隙縫地, 屹立扶搖, 撐起一個空間,廣載一片地。 成為樹,來看世界, 是己觀。 看見一粒白米, 可以看到一根金黃稻穗、 再深入凝視些, 有一片稻田、
Thumbnail
過往的每個點,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會一一串起來,你經歷的一切磨難與歡快,無奈與高潮,都造就了現在的這個局面,而你父親的死(?)只是當前的一個楔子。如果拿電梯當作譬喻的話,現在頂多只是在一樓,按了往上的按鈕還在等待的階段,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是連電梯都還沒有到達腳邊的程度。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堅信自己所做的決定和表達的情緒是最正確的。這種自信有時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信任,也有可能是對現狀的無知。然而,真正的清醒來自於認識到我們的視界有限,並願意擴大視野,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 一、視界的局限性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背景、經歷和價值觀,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我們的視界。視界就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tJj0_3LL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0xqLq7A_M 從滿山滿谷的照片和影片去搜尋重要的片段,實在太難。 因為每一段都好重要、都好珍貴。 而記錄承載著過去、現在與未來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事實、觀點、立場及信仰-思考的底層邏輯,並強調事實的客觀性以及觀點、立場、信仰等的主觀性,透過這些概念來反思自身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透過有限資源與Vision無限的矛盾,配合高速運轉的大腦建立出墊腳石,再善用保護好心地自然形成階梯。 理想就該這麼用。
  小志,那你呢?你……相信有平行世界的存在嗎?       平行世界……      倘若平行世界果真存在,那麼人的夢境真的是可以通過平行世界的入口嗎?       人類通過夢境打開了自己的深層意識,然後放任思緒離開此處,穿越到了另一個雖然極其遙遠,但一切皆與此地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