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個樓梯是永無止盡的無限循環階梯,由四條樓梯、四角相連組成,但每條樓梯都是向上連結,沒有所謂找到最高或最低點,你信嗎?如果你不信能辦到,就先看看下面的影片吧。
看完影片,你信了嗎?這其實是潘洛斯階梯(Penrose stairs)。如果你覺得他是假的,請問漏洞在哪?這部影片的原理是什麼?坦白說這樣子問自己我是沒有答案的。但難道無法證明他是假的,所以他是真的嗎?這就讓我思考,「眼見」真為憑?那些我們看到的,真的是我們「看到」的嗎?
觀點,和視點是一樣的嗎?
過去我對於 viewing point、point of view 這兩個詞,就英文課學習到的說法會覺得是同義詞:觀點——我們的「看法」。然而,若細究其中差異會發現視點(viewing point)、觀點(point of view)根本不能劃上等號,原因正是從不同視點看,會造就不同的觀點。
像這樣子落入盲人摸象的困境之中,就不免讓我感嘆「最危險的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這句話——一般人越熟悉的所在,往往越不會起疑;我們常常自以為自己掌握一切(尤其看很多影劇時,觀眾會自以為有全知觀點),但實際上還是難以突破盲點。
「確認偏誤」、「人不客觀」這些我們都知道,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抑或是自以為清),實際上如果真的處在這種環境下,誰又真能活用這些我們覺得自己早已理解透徹的道理?科技的進步,deepfake(深偽技術)的以假亂真、又或是如今當紅的 AI 網站 GPT 能夠一本正經講幹話,在在應證「真實是何等的虛幻」這簡單卻難懂的真諦。套一句矽谷人常講的話:「在矽谷沒什麼『新點子』——因為幾乎沒有什麼點子是沒人想過的。」在新創圈雖是如此,但反諷的是,在這樣快速變動的社會,又或是說從古自今歷史帶給我們的各種教訓與反思中,又有幾個人真能看清現實,亦即了解到真相可能只是局部的?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嗎?
不同個性的人看事情的角度各有差異,不同成長背景與經驗亦然,有些人會先留意數據、有些人在意文字、有些人重視感受,但共通點在於我們都是基於認知基模在思考,而這本身受到極多因素影響我們的觀點,尤其以影視、新聞,乃至於廣告等整個傳播業而言,在這個一般人注意力稀缺的「短影音」年代,深度、有價值但冗長的內容已經無法抓住大眾眼球了,要如何即時、正確而吸引人地傳遞資訊更是一大課題。但撇開耐煩度不談,作為傳播者,我們知道不能偏頗才能趨近真實,然而傳遞資訊與思想背後思辨能力、獨立思考力的基礎,那些視點、觀點又要怎麼建立起來?
常聽人說要客觀、傳遞事實與現象,不應帶有過多的主觀色彩,也因此在新聞寫作,尤其是具爭議性的報導,我們的記者倫理便是盡量綜合正方立場、反方立場與第三者的角度,然而所謂的正、反,以及第三者,難道不會帶有其立場嗎?而這真的是客觀的嗎?抑或這僅是我們心目中「趨近客觀」的想像?我們看這個世界的角度,選擇的視點、抱持的觀點又是什麼?
專家真的是「專家」嗎?
教育學當中的框架理論係一個人習得知識的初步架構,我們相信專家正是因為相信其框架,信任他們教學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正確」學習。那專家的可信度就會幫助我們找到真實嗎?
談到真實就讓我想到,大一時印象深刻的一本書《
真確(FACTFULNESS)》(Hans Rosling,2018)當中受到的震撼教育,因為就算是行家,其實有時對於這個世界的正確認知連猩猩(或是用猜的)都還不如,依舊有其局限性。
這還讓我延伸思考到,現在的社會講求樣樣都能通,要斜槓、跨領域,然而我們「跨」了這麼多,我們留下的足跡夠「大」,但夠「深」嗎?既然我們無法讓自己成為每個領域的專家、既然我們不能判斷正確與否,不就是必須學習知識來破解我們的迷思嗎?應該追求深度還是廣度?這樣來看畏懼權威,不如說是相信權威,原因是這個世界之大,我們無從掌握一切,這社會運作的規則很大是來自分工,身為傳播者我們能做的,就是了解鏡頭、文字等內容就是權力,並運用後設認知,透過對自己認知的認知,知道自己真的正在思考。
換言之,權威者發表內容站的角度為何,我們基於這樣的立場和價值觀看了哪些內容又想了什麼,這類思考是我們都要一輩子去檢視的人生課題。其實我們很常落入眼見不為憑、「看了」但沒「看見」的窠臼,更甚至是因為畏懼權威而不敢提出異議;但我們要記得,所謂的客觀不過是另類的「立場」,立場奠基於作者看待事物的角度,視點建立觀點,不要變成有眼睛的瞎子。
★喜歡給愛心,有共鳴請留言,也不要忘了追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