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當然可以不生氣》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可以選擇,絕大多數的人都想當個脾氣好的人吧?可是當我們受到刺激,情緒總是本能地一瞬間就上來,有時候都還來不及思考該如何反應比較恰當,就先面露凶光,甚至口出惡言。但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生氣,事後回想起來,都是百害而無一利,後悔卻也來不及。

然而,「不生氣」是可以練習的。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檢視生氣背後的原因,並不斷地試著看開與釋懷,這樣的反射就會逐漸刻印在我們的潛意識,以後再受到刺激,就可以用一眨眼的時間認知到:「這實在沒什麼好生氣的。」怒氣尚未累積就會煙消雲散。
而這本書就提供了很多實用的練習技巧與心法,值得想改變自己的人好好參考,今天就先節錄幾項精華來跟大家分享。

認清一個人言行背後的事實

人會態度不佳、口出惡言,背後通常有原因。大家都聽過「起床氣」吧!光是被迫起床這麼無關緊要的事,都可能讓一些人莫名生氣。當我們對一個人的態度不佳感到不解時,要觀察或思考,他會不會是今天偏頭痛、腸胃炎還是其他身體不適?他會不會是家庭出了一點磨擦,導致把情緒帶到外頭?他會不會是剛被客戶或老闆刁難,情緒尚未宣洩完畢?光了解到「他的情緒不是針對我」,其實就很能釋懷,甚至開始同情他們的不幸,不會想跟著對他們生氣了。

別讓奢侈品成為必需品

人對已經習慣擁有的東西突然消失,會有很明顯的相對剝奪感。觀察孩子就知道,若平常每天都給他們晚上看兩小時電視,有一天突然規定只能看半小時,大多孩子都會發脾氣,而不會想到兩小時的電視時間是真的太多了,也忘記過去還不被允許看電視時日子一樣可以好好過。當我們平常習慣享用高檔食材與精緻美食,有時候遇到料理表現略為不佳時,就會感到不悅:「今天這道菜怎麼這樣?」,而不是感恩自己享用的其實仍是滿不錯的料理。我們都知道只把100分當成功的完美主義者是多麼不快樂,想要幸福,就別讓奢華成為日常。

這個人是在教我什麼?

交代別人的工作,對方卻要做不做,不斷拖延,可以想成:「他是在教我耐心與包容,以及凡事靠自己。」有的人陽奉陰違,說一套做一套,可以想成:「他是在教我要看清事情真相,做人要有誠信。」當我們不斷地見不賢而內自省,就比較不容易對這些有缺陷的人生氣,反而能抱著一點感謝,提醒了自己可以更好。當學生準備好了,老師便無所不在。

接受他就是那樣

有時候對人生氣,是因為想要對方改變,卻又束手無策,尤其是對自己親近的人更是如此。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能流傳這麼久固有他的道理,改變他人要費的功夫太大,要不慍不火,順其本性才是上策。同事總是緊張兮兮,過度謹慎讓人受不了嗎?那就把他想操煩的事全盤交給他,該解決的事自然會被他們處理妥當。另一半總是忘東忘西,又改不了這個老毛病嗎?那就幫他把需要的東西都準備好,讓事情都能順利進行,也奠定自己可靠的形象,也挺不錯的吧!有人常說關係需要”磨合”,若”合”可以達成,就別太認真”磨”了吧。

凡事都是一體兩面

對於總是早出晚歸辛勤工作的父親,有的媽媽跟小孩抱怨:「爸爸都只知道工作,對家和照顧你們一點責任感都沒有」;有的媽媽則跟孩子說:「你們有個最顧家的父親,為了讓我們過得好,每天都在外從早忙到晚。」
一樣的事實,解讀不一樣,帶來的情緒就很不一樣,若我們不小心先看到的不好的那一面,請試著翻面看看,通常也有好的地方。

與其想要不如只要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對孩子要求甚高的家長不勝枚舉,即使孩子已經品學兼優,還是會因為他們偶爾的表現失常而大發脾氣,有時候適得其反,導致孩子開始翹家逃課,家長就會開始感嘆:「拜託他只要願意回學校上課就好了」,有的孩子被逼到憂鬱,傷害自己送醫院,家長又覺得:「家裡蹲也沒關係,能克服憂鬱症就好了」
人總是要失去才知道珍惜,一開始就別把標準訂得那麼難以達成,就不會有那麼重的得失心,那麼容易生氣,也比較不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
這是一本易讀好懂的書,一起練習不生氣,擁有人人羨慕的好脾氣。
avatar-img
44會員
120內容數
每個月精選至少六本各種領域的書籍,完整讀完後的心得分享與作品介紹,內容也同時發布於Facebook粉專《這書,有讀》,以及instagram ID: ialreadyreadthisboo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少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的最後一刻,能舒適的躺臥在自家床上,向床邊親愛的家人摯友緩緩交代遺言,再安詳辭世。」 這是很常在電影劇集上演的臨終戲碼,應該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理想辭世情境之一,但現實卻常常事與願違。
阿古智子,是一位日本大學教授,專長是教育與社會學,研究的是現代中國,20多年前曾有留學香港的經歷。而這本書,聚焦的是香港這幾年來劇烈的政治與社會改變,並以身為一個與香港有些淵源的外國人士的視角來做解析。
些人從小就對生長的土地抱有許多感情,有些人則是長大成人、經歷一些事情後,才發現原來過去不太當一回事的家鄉,原來那麼可愛、那麼有魅力。 本書作者應該屬於後者。
本有川真由美是一位日本作家,她的就業經歷相當豐富,有化妝品公司、補習班老師、科學館導覽員、Uniqlo店長、和服穿著講師、婚禮企劃、報社編輯等等,視野比一般人廣闊許多,寫起職場心法特別有說服力,這本《讓對方覺得超溫暖的相處練習》就是其中一本很適合實戰的手冊。
歷史上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人的結局大致上有兩種,一種光明正大的名留青史,另一種則是刻意被遺忘,張超英先生應屬於後者。
「這本書以不說教的方式探討倫理議題,在焦慮暗湧推動下,直到故事高潮。就讀吧!你會看到一些釋懷之處,但也會好一陣子不旅遊了!」 眾多推薦序中的其中一篇這麼寫著。
「人生的最後一刻,能舒適的躺臥在自家床上,向床邊親愛的家人摯友緩緩交代遺言,再安詳辭世。」 這是很常在電影劇集上演的臨終戲碼,應該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理想辭世情境之一,但現實卻常常事與願違。
阿古智子,是一位日本大學教授,專長是教育與社會學,研究的是現代中國,20多年前曾有留學香港的經歷。而這本書,聚焦的是香港這幾年來劇烈的政治與社會改變,並以身為一個與香港有些淵源的外國人士的視角來做解析。
些人從小就對生長的土地抱有許多感情,有些人則是長大成人、經歷一些事情後,才發現原來過去不太當一回事的家鄉,原來那麼可愛、那麼有魅力。 本書作者應該屬於後者。
本有川真由美是一位日本作家,她的就業經歷相當豐富,有化妝品公司、補習班老師、科學館導覽員、Uniqlo店長、和服穿著講師、婚禮企劃、報社編輯等等,視野比一般人廣闊許多,寫起職場心法特別有說服力,這本《讓對方覺得超溫暖的相處練習》就是其中一本很適合實戰的手冊。
歷史上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人的結局大致上有兩種,一種光明正大的名留青史,另一種則是刻意被遺忘,張超英先生應屬於後者。
「這本書以不說教的方式探討倫理議題,在焦慮暗湧推動下,直到故事高潮。就讀吧!你會看到一些釋懷之處,但也會好一陣子不旅遊了!」 眾多推薦序中的其中一篇這麼寫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為什麼要學會「好好生氣」? 「生氣」是一種強烈且自然的情緒,但卻經常被誤解或壓抑。當孩子摔玩具、尖叫時,家長和老師或許會急著制止;而當大人壓抑情緒,最後不小心爆發時,後果更可能令人遺憾。其實,生氣並非壞事,它提醒我們界線被觸碰,需求未被滿足。如果能夠「好好生氣」,不僅有助於解決問題,更能促進健康的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我向來都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什麼我總是感到自己頻頻被激怒呢?經歷了長期的觀察,經過長期的觀察,我漸漸明白,也許問題的根源並非在於對方的惡意,而是在於對方的無知。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生氣的時候,雖然生氣了卻不要生氣,高興的時候,雖然高興了卻不要高興。雖然有外物的變化讓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但是可以在本質上不要有變化。 生氣了 雖然發生了讓自己生氣的事情,東西被弄壞了,吃到讓自己拉肚子,或是車班延誤了,錯過了某件事情,還是遊戲被重生了,應該是氣炸了,狂揍一頓才對,至少也要生了好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
Thumbnail
為什麼要學會「好好生氣」? 「生氣」是一種強烈且自然的情緒,但卻經常被誤解或壓抑。當孩子摔玩具、尖叫時,家長和老師或許會急著制止;而當大人壓抑情緒,最後不小心爆發時,後果更可能令人遺憾。其實,生氣並非壞事,它提醒我們界線被觸碰,需求未被滿足。如果能夠「好好生氣」,不僅有助於解決問題,更能促進健康的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我向來都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什麼我總是感到自己頻頻被激怒呢?經歷了長期的觀察,經過長期的觀察,我漸漸明白,也許問題的根源並非在於對方的惡意,而是在於對方的無知。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有時把一些事情當成玩笑話,放過自己,換個想法或許更好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生氣的時候,雖然生氣了卻不要生氣,高興的時候,雖然高興了卻不要高興。雖然有外物的變化讓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但是可以在本質上不要有變化。 生氣了 雖然發生了讓自己生氣的事情,東西被弄壞了,吃到讓自己拉肚子,或是車班延誤了,錯過了某件事情,還是遊戲被重生了,應該是氣炸了,狂揍一頓才對,至少也要生了好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