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企業能否維持競爭力的指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投資股票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可以找獲利成長的企業,但相對的本益比較高,看起來股價較貴,或是找本益比較低、淨值比較低等看起來比較便宜的股票,只是成長空間可能也不大,或是從技術面或市場波動特性來看,追強勢股、或找跌深、落後補漲的,每一種想法都有獲利的機會,但相對應的也有一定程度的風險,例如成長股一旦成長幅度降低,股價的修正會很驚人,而低本益比或低淨值比不必然代表便宜,強勢股可能讓投資人追價而套牢在高點,落後股不一定會補漲,跌深不一定會反彈,釐清各種觀點適合的時機、背景環境也很重要。
正常狀況下,企業營運成長持續成長可以帶來股價上漲,但是在景氣與資金都走向衰退的循環時,因為資金撤出股市,整體本益比下修,營運成長的企業股價不一定能有好的表現,即使企業暫時維持成長,投資人也會擔心受景氣影響而使成長下滑,保守的心態讓股價不易表現,也就是說在景氣成長階段才比較適合去找成長型的股票,當然如果是長期持股,確定企業可以一直維持競爭力,當景氣復原時,股價還是會回到高點,只是需要忍受一段股價低迷不振的時間,不過一般投資人多半會被各種利空嚇走,也不一定有能力判斷企業是否值得長期投資,因此避免在景氣與資金都走向衰退時投資是比較好的選擇。
去年升息的幅度不小,整體本益比下修較明顯,今年年中如果可以停止升息,資金流出股市的狀況獲得改善,市場有機會重新以企業獲利水準來評估股價,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2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0會員
1.5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俊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是每次股價上漲都起因於營運的正面展望,即使沒有理由,只要有交易,股價就會波動,若總是要找個理由來解釋,反而會造成誤解,形成錯誤的投資判斷。
年初常是心態較樂觀的時期,可能是因為去年度的壞消息都已經過去,有新年新希望的期待,同時還沒有新的財報數據,前景可以憑空想像,只要有一點資金刺激股市表現,市場氣氛就會相對樂觀,是有利於無基之彈的時機。
概略的統計看似可以投資,細節的波動卻仍有不小的風險,應還得仔細思考統計資料合理的運用時機,有時候未經仔細思考如何運用的統計資料,正是傷害投資績效的罪魁禍首。
以指數成交量表現來當作決策參考的陷阱是,擴增的成交量,新進場的資金可能局限於外資著墨較深的個股,而原本相對強勢,主力大戶拉抬的個股卻可能逐漸量縮,個股的成交量增減步調並不一致
通常年底的股市成交量會相對比較萎縮,較明顯的波動要等元旦之後,不過由於明年的農曆春節較早,元旦後到春節長假前的時間不長,推測主力大戶會是以中短期交易為主,並且進行長假前的資金調整
單一個庫存金額的數字不具有判斷營運好壞的意義,還必須搭配營收、週轉或售貨日數才能判斷,電子下游廠商都是營收金額很高的企業,本來庫存金額就會比較高,庫存不是問題,庫存賣不掉才是問題。
不是每次股價上漲都起因於營運的正面展望,即使沒有理由,只要有交易,股價就會波動,若總是要找個理由來解釋,反而會造成誤解,形成錯誤的投資判斷。
年初常是心態較樂觀的時期,可能是因為去年度的壞消息都已經過去,有新年新希望的期待,同時還沒有新的財報數據,前景可以憑空想像,只要有一點資金刺激股市表現,市場氣氛就會相對樂觀,是有利於無基之彈的時機。
概略的統計看似可以投資,細節的波動卻仍有不小的風險,應還得仔細思考統計資料合理的運用時機,有時候未經仔細思考如何運用的統計資料,正是傷害投資績效的罪魁禍首。
以指數成交量表現來當作決策參考的陷阱是,擴增的成交量,新進場的資金可能局限於外資著墨較深的個股,而原本相對強勢,主力大戶拉抬的個股卻可能逐漸量縮,個股的成交量增減步調並不一致
通常年底的股市成交量會相對比較萎縮,較明顯的波動要等元旦之後,不過由於明年的農曆春節較早,元旦後到春節長假前的時間不長,推測主力大戶會是以中短期交易為主,並且進行長假前的資金調整
單一個庫存金額的數字不具有判斷營運好壞的意義,還必須搭配營收、週轉或售貨日數才能判斷,電子下游廠商都是營收金額很高的企業,本來庫存金額就會比較高,庫存不是問題,庫存賣不掉才是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MicroStrategy引領企業層級比特幣採用浪潮,其策略成為市場焦點。企業需求是否能穩定比特幣市場,並為公司帶來長期收益?其他企業是否會效仿?全球經濟和政策的不確定性下,美股投資者如何評估這一趨勢的機遇與挑戰?深入解析未來市場的動態與可能性。
Thumbnail
談到價值,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管理者和人力資源部門真正關心的人才問題是什麼。著名管理學家楊國安教授提出的“楊三角模型”很好地解答了這個問題。企業的成功 = 戰略 * 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是團隊整體發揮的戰鬥力,是一家公司為客戶創造價值、超越競爭對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能力
Thumbnail
不執行ESG對企業來說,不僅會影響其短期利益,還可能對長期的永續發展構成重大威脅。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將ESG視為核心戰略的一部分,確保他們在未來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
上集:我跟你分享,我在某一場「企業永續藍圖x設計思考工作坊」擔任講師,這篇的內容是 ・工作坊前置作業:我需要做甚麼 ・設計思考在企業永續藍圖的角色是什麼 ・工作坊的流程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設計思考「有效」 這篇文想跟你分享,我對於這場工作坊的「反思」。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在經濟波動與市場挑戰中,企業面臨虧損是常見情況。然而,雇主是否能以虧損為由單方面終止勞工的契約?本文透過案例分析,探討雇主在面對虧損時的法律選擇與責任。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Thumbnail
這幾天全球股市重挫,特別是今年以來飆漲的台股和日股,成為重災區。股市大跌之後,許多分析師都在找原因,包括:日圓套利交易結束,信用交易及槓桿過高,本益比太高的修正,美國經濟前景出現疑慮,以及輝達新一代的晶片出貨延遲等(好像所有壞消息都同時出現)。當然,這些可能都是原因之一,但最基本的問題,其實是股市及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本篇的主題有2點: 1. 是探討好公司的股價理應如同通貨膨脹般的持續上漲。 2. 通脹上漲對於股價的影響程度遠遜於經濟成長。
Thumbnail
如果投資者是以百年AI大行情為目標來購買鴻海股票,那麼只要成功,就能賺到很多的差價。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MicroStrategy引領企業層級比特幣採用浪潮,其策略成為市場焦點。企業需求是否能穩定比特幣市場,並為公司帶來長期收益?其他企業是否會效仿?全球經濟和政策的不確定性下,美股投資者如何評估這一趨勢的機遇與挑戰?深入解析未來市場的動態與可能性。
Thumbnail
談到價值,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管理者和人力資源部門真正關心的人才問題是什麼。著名管理學家楊國安教授提出的“楊三角模型”很好地解答了這個問題。企業的成功 = 戰略 * 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是團隊整體發揮的戰鬥力,是一家公司為客戶創造價值、超越競爭對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能力
Thumbnail
不執行ESG對企業來說,不僅會影響其短期利益,還可能對長期的永續發展構成重大威脅。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將ESG視為核心戰略的一部分,確保他們在未來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
上集:我跟你分享,我在某一場「企業永續藍圖x設計思考工作坊」擔任講師,這篇的內容是 ・工作坊前置作業:我需要做甚麼 ・設計思考在企業永續藍圖的角色是什麼 ・工作坊的流程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設計思考「有效」 這篇文想跟你分享,我對於這場工作坊的「反思」。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在經濟波動與市場挑戰中,企業面臨虧損是常見情況。然而,雇主是否能以虧損為由單方面終止勞工的契約?本文透過案例分析,探討雇主在面對虧損時的法律選擇與責任。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Thumbnail
這幾天全球股市重挫,特別是今年以來飆漲的台股和日股,成為重災區。股市大跌之後,許多分析師都在找原因,包括:日圓套利交易結束,信用交易及槓桿過高,本益比太高的修正,美國經濟前景出現疑慮,以及輝達新一代的晶片出貨延遲等(好像所有壞消息都同時出現)。當然,這些可能都是原因之一,但最基本的問題,其實是股市及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本篇的主題有2點: 1. 是探討好公司的股價理應如同通貨膨脹般的持續上漲。 2. 通脹上漲對於股價的影響程度遠遜於經濟成長。
Thumbnail
如果投資者是以百年AI大行情為目標來購買鴻海股票,那麼只要成功,就能賺到很多的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