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了一本書,名為《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查理‧范多倫,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基本上,任何翻開這本書的人,對於「閱讀」多少有一些能力,因此會懷著那種「甚麼?讀書還要你教?」,或是「好吧,所以讀書還有甚麼秘密絕技?」的心情。而這也剛好驗證了作者最重要的論點:
閱讀是一項主動的活動。
主動閱讀
我們習以為常的閱讀,會有個壞習慣,那就是把閱讀當作「確認自己所知」的活動,只是把文本的內容與自己的大腦核實,卻沒有真心想要從書本獲取新知。
一本好書,其知識量應該是超越讀者的。讀書的過程應該要獲得自己本來不知道的事情,反過來說,讀者得試著抱持疑問,或解決問題的企圖來閱讀,並且面臨被新知識衝擊的過程。如果能享受那就好,如果感到不適便得克服。而主動探索書本內容,解決問題的態度,可以讓閱讀從單純的吸收文字,昇華為「沒有講師的課堂活動」。
儘管作者非常強調閱讀的主動性,卻也承認有一種體裁在閱讀時,必須抱著被動的心態,那就是想像文學。因為小說或詩之類的文本,並非有邏輯、有理論的,主要的目的,已是提供讀者沉浸式的體驗,也因此在閱讀想像文學時,請勿尋找共識或主旨,不要用傳遞知識或真理的標準來批評小說。
簡言之,就是認真就輸了,好好享受故事就對了。這也是為什麼,想像文學才會是娛樂性的閱讀。所以作者強調,雖說面對實用性、理論性的書籍需要主動閱讀,針對想像文學的被動式閱讀也是很重要的體驗。
尋找作者的意圖
本書對我的另一點啟發在於,閱讀必須找尋作者的意圖。
一本書的完成,通常帶有特定的意圖,不管是傳達知識也好,還是改變讀者的思想行為。而探尋作者的目的,有助於理解本書的意義,更能協助自己檢證書的內容,做出好的批判或心得。
舉例而言,我最近也看了另一本書,叫做《懶人圖解經濟學 : 一張圖秒懂世界經濟脈絡》,是日本人寫的。之所以讀這本書,純粹是我想快速複習一下丟失已久的經濟學常識。而這本無論是書名,還是淺顯易懂的內容(雖說圖沒那麼多,但講的都是白話),都像是再尋常不過的科普書。
然而該書看到最後,卻意外讀出了作者的特殊意圖。原來作者高橋洋一,不但是經濟學者,更是大藏省(財政部)資深官僚,日本財政、經濟政策影響相當深遠。而他之所以寫了這本書,正是為了替安倍經濟學辯護。因為有了這層理解,我也對書本內支持貨幣寬鬆政策的主張留了心眼。並不是說作者如此主張就是對或錯,而是據此謹慎評價該書,並且提醒自己:或許貨幣學派以外的經濟學並非如此。
閱讀的架構
作為教導「如何閱讀」的一本書,而且是有著嚴謹架構的實用書,當然也提出了關於閱讀的知識架構,以及閱讀的方法步驟。
包括說,本書將閱讀分為四大層次,依序為:「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基礎閱讀就是看懂文字,包括不同母語的文字,以及專有名詞等,所以不是理所當然地簡單。檢視閱讀可以理解為粗讀、略讀、快速瀏覽,同時提醒大家先看目錄的重要性。分析閱讀則是詳細的看過書的內容,並且理出作者的意圖,並在心中形成心得。最後一項主題閱讀,也可以被稱為「比較閱讀」,是以主題為中心,閱讀比較不同書籍,進而解答自己的疑問。
每升高一個層次,都必須具備前一個層次的技巧。而主題閱讀則須具備所有技巧。在此也可以讀出著作本書的企圖,那就是推廣「主題閱讀」這門技術。在我看來,主題閱讀就是按部就班,合併閱讀多本同一主題書籍的閱讀方式。以主題為中心,讀者並不需要看完每本書的每一行字,才能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書並不需要「一本接著一本」才能看完。
閱讀完成後的行動
關於如何閱讀,本書最後一個重點,是「閱讀完成後的行動」。
讀完一本書後,讀者如果同意書本的內容,就該有所行動。如果不行動,意味著你不認同書本,或你對於書的理解不構。
當然,並不是書怎麼說,人就該怎麼做。而是行動本身可以反映出一本書對於讀者的影響。如果讀完一本書仍然心如止水、無動於衷,那我或許得反問自己,我是真的讀懂了,還是我不同意?
與其說,《如何閱讀一本書》在教人如何閱讀一本書,不如說他在教人如何閱讀更多的書,並藉此完成特定主題的研究。本書還有更多細節性的技巧,諸如讀科學書籍可以跳過甚麼、看報章雜誌要留意甚麼,但那些還蠻常識,有大學畢業的都應該知道,就容我割愛了。
我在看完後有種「好家在至少在技術面我還算是懂閱讀的」感覺,另一方面也終於說服自己相信,「讀教科書真的不算讀書」。如同作者所描述,當今社會所認識的閱讀,都僅僅停留在基礎閱讀,甚至連基礎都做不到。在書本有朝一日只會電子化卻不會消失的未來,讀書的本事應該還是身為人最好具備技能。如此看來,「如何閱讀」的確值得寫成一本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