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一開始本來是要買蘋果橘子經濟學的,結果這書名太像就讓我買錯了,因為書上寫著比爾‧蓋茲的推薦言,我就想應該要看一看。

作者

史蒂文‧李維特:芝加哥經濟學系教授,這本書我一開始沒有看作者是誰,後來寫心得的時候才看到,書裡也有提到李維特對人性所做的實驗經過,只是我那時候不知道李維特就是本書作者之一
史蒂芬,杜伯納:前紐約時報作家與編輯
這本書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是以經濟方法來分析社會上發生的一些事情,用大量客觀數據,而不是傳統人性直覺的角度來看事情;因為沒有明確的主題,我一開始抓不到這本書的方向,在讀了兩個篇章後,我把大標題當成主線故事,裡面許多小標題當作支線故事,許多小事交互影響之後造成最後的結果,接下來就寫一些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

人說出來的話跟行為不一定相同

這是作者對於訪談資料正確性所提出的,人們口中訴說他們展現的行為與他們實際上的行爲往往會有相當大的差距,當撒謊不用付出代價的時候,人們偏向撒謊,大部分受訪者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是說出訪查員想聽的話可能與事實有需許差異,所以必須要有其他相關資料來比對訪談內容,後面也會有一段實驗根據這個想法推翻了既有的實驗結果。

從娼妓來看供需法則

作者提到在勞動市場上女性平均報酬都比男性低,就算是哈佛畢業報酬也是輸給同樣是哈佛畢業的男性;而大多數的男性對於性的需求遠大於他們能取得的免費性交,所以只要價格適當,女性很願意提供性交易,在芝加哥的賣淫問題委會就表示:當一個女孩一週工作只賺六美元,得知有人對她的身體有需求,可以讓她一週賺二十五美元時,你還會納悶她為何出賣肉體嗎?
在1910年,芝加哥南邊的紅燈區有著最高級的妓院,裡面的娼妓一週可以賺四百美元,為什麼價格那麼高呢?作者提出的看法是供需法則,在當時政府立法處罰娼妓,卻不罰嫖客,娼妓入獄之後市場上供給者就變少了,需求者則是不變,所以剩下的供給者價格就被需求炒高。
相較那個時代,在現代嫖妓的價格沒有以前那麼昂貴,因為現在隨著性觀念開放,網路普及,男性比以前容易找到免費的性交,所以娼妓的需求就沒那麼大了,作者也有訪問街頭娼妓跟高級娼妓,其中那名高級娼妓非常有生意頭腦,她懂得提高自己價值,等時機差不多就提高價格篩選客人,最後她價格漲了67%,客人減少,但她總收入也沒有減少,而最後她賺夠了錢重返校園去讀經濟學了。
這章作者寫了很多關於女性在職場上的弱勢,或許是職場上受到的不平等報酬,在得知性交易的報酬是正常工作的好幾倍,強化了誘因導致很多女性從事這份工作,當中也有提到一些女性的經過變性手術之後,在職場受到的認同比身為女性時多,不過實驗的樣本數量很少,僅供參考。

生不逢時?

我們出生、度過童年、健康的成長到現在可以說是拜科學進步所賜,或者可以說是運氣很好,這邊作者以許多資料告訴我們出生地、出生的時代、出生的時間都會多少影響到我們的一生,我們出生時,如果是在伊斯蘭教的家庭,懷孕期間如果在齋戒月的話,母親白天禁食,只在晚上吃東西,孩子在出生之後會有成長遲緩的情況發生,一九一八年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死了五十萬美國人,而受感染過存活下來的孕婦,她們肚子裡的孩子也存在著風險,學生時期的運動社團,也因為出生的月份不同而存在著差異,一月出生的孩子與十月出生的孩子同樣是十六歲,但一月出生多了九個月的成長及訓練,稍微有一點優勢,可能表現會比較好,所以在學時得到比較多上場機會可以培養經驗,以後成為職業運動員的機會比較高一點,作者以美國大聯盟作比喻,大聯盟年齡限制月份是在七月,八月出生的人比七月出生的人高出50%機會成會大聯盟球員,不過確保孩子是男性比孩子在八月出生有用多了,另外有一個讓孩子成為大聯盟球員最高機率的方法,就是孩子有一個大聯盟球員的父親,最後說出一個階級複製的結論讓我傻眼。
母親以前生孩子是在賭性命,整理1841-1846年間醫院的產房孕婦死亡率是9.9%,而助產士幫忙的死亡率是3.9%,比現在手遊抽卡SSR機率還要高,為什麼設備環境良好的大醫院死亡率會比自家接生的死亡率還高呢?後來一位醫生找出原因,當時各大醫院都熱衷於解剖學,而手部清潔不夠落實,在解剖完屍體之後就直接進產房接生了,屍屑被帶進產房,導致孕婦受感染,解決方法是用解剖完後以氯化消毒液洗手再進產房,之後他所在的醫院產房產婦死亡率下降變成不到1%,因為當時好像沒有細菌的概念,所以後來整個醫界開始注重消毒好像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人是利他動物?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一開始作者舉了許多社會現象,像是災難發生的時候受災戶收到大量的捐款、還有許多器官捐贈者、熱心助人的新聞報導,都顯示人性慷慨的一面,實驗室的實驗也支持這個看法,實驗室做了賽局實驗,最後通牒、獨裁者
最後通牒:
AB兩人參加,有一筆20元美金的獎金,A決定要分給B多少,B可 以選擇接受然後兩人各自拿錢回家,也可以拒絕但兩邊都拿不到錢, 實驗結果是B通常會拒絕3元以下的分配,但是A通常都會給出6元以 上的金額。
獨裁者:
AB兩人參加,B沒有決定權,A有三個選項
1:自己全拿
2:一人一半
3:給B2美元
實驗結果是每四個人就有三個人選擇一人一半,從上面兩個實驗來看, 我們偏向慷慨分享。
上述的實驗結果來看,我們願意把錢分給不認識的陌生人,這樣看起來人性似乎有利他行為的存在。
這邊就是另一位作者李維特登場的時候了,他在一個買賣棒球卡的市集上尋求攤販跟民眾協助他做實驗,民眾提出隨機金額給攤販,然後攤販自己決定要給顧客什麼棒球卡,大部分的攤販給顧客的棒球卡大多符合金額,這很誠實,之後李維特又調整了一次實驗,這次只有告知民眾實驗內容沒告知攤販(包含第一次拒絕實驗的攤販),然後去攤販提出隨機金額請攤販自己挑一張棒球卡給顧客,這時候大部分的攤販都欺騙顧客,人性誠實的一面消失了,李維特之後又以獨裁者實驗為基礎,加入了一些選項變化,發現各種不同的結果,結論是願意參加實驗者本來就比較願意配合研究人員,他們可能善良、為了學分,所以在實驗時可能會傾向配合研究人員的內容去執行,而那些一開始就不願意實參與實驗的人,本來就比較不會配合研究人員(前面拒絕實驗的攤販大部分都在第二次實驗欺騙顧客),以及實驗者也會因當下的選項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選擇,最後結論是人無善惡,人只為誘因行動,受環境因素影響。

結論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有一個很大的收穫,就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原因不一定就是原因,往往是以我們自己接受到的訊息及視點去認定,有時候訊息有所遺漏、視點看不清整體,這時候下的結論就與事實不符合,自己的視點一定會有盲點,接收到的訊息沒經過多方確認也不一定正確,我們很難憑自己一個人看清事情的全貌。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6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晨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買書都是聽到人推薦就先稍微留個印象,如果很常聽見就會把書擺進下次購買清單裡面,這本書已經擺在購買清單裡面很久了,但買了之後我每次只讀第一段就把書放下了,過了很久才繼續把書
    作者系列第二本書,在上一本作者教我們從模仿開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接下來也成為藉由分享讓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巨人,流行音樂家布萊恩.伊諾有一個稱為眾才的想法,在創作者中都是互相支持、互相觀摩、互相抄襲,讓更多創意出現,實際生活中我們也看得到那些科技大企業,也有很多東西原本都不是自己的,但他們把別人的想
    這本書可以說是放在我書單裡面很久的一本書,買回家放置了一陣子之後才開始讀,讀了沒幾頁只是查了一個陌生名詞又被導去看其他書,最近整理書籍發現還夾著書籤才想起來我還沒看完,又重新看了一次,接下來寫的內容是我的讀後感,不是那種介紹書的讀書筆記。 作者有兩位:湯姆‧柯利、麥可‧雅德尼 先行動再說 還沒開始進
    每次看書看到裡面的建議,一開始都會試著去做做看,但長期下來能真正做到的事少之又少,我發現像這樣想要在自己己經形成的就有習慣當中加入新的習慣是有一點困難的,我們的大腦為了節約能量,平常就會以低消耗的選擇為優先,而平常的習慣已經由大腦建立自動化,就像上班開車,路線已經跑了好幾年,我們在開車的時候不用特別
    這本書是聽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裡面介紹過的書,作者這個系列一共出了三本書,我買了其中兩本。 作者是奧斯汀.克隆,有作家跟畫家兩種身分 這本書字很少,內容精簡,有很多圖、照片之類的表現方式,我感覺比較像是以書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創作品」,大概是作者結合了畫家的靈感在書裡面吧,我找不到更好的形
    這本書是聽PODCAST妖孽說書裡面有提過的書,就買來看看 作者是兩名經濟學者,分別是阿比吉特‧班納吉、艾絲特‧杜若芙,他們兩人2003年組成了研究室,致力研究如何消解貧窮這個問題,書裡是紀錄了他們許多實驗的過程。 書裡對窮人的食物、健康、階級、家庭、創業、政策、貸款、儲蓄做了許多隨機實驗,並分享在
    我買書都是聽到人推薦就先稍微留個印象,如果很常聽見就會把書擺進下次購買清單裡面,這本書已經擺在購買清單裡面很久了,但買了之後我每次只讀第一段就把書放下了,過了很久才繼續把書
    作者系列第二本書,在上一本作者教我們從模仿開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接下來也成為藉由分享讓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巨人,流行音樂家布萊恩.伊諾有一個稱為眾才的想法,在創作者中都是互相支持、互相觀摩、互相抄襲,讓更多創意出現,實際生活中我們也看得到那些科技大企業,也有很多東西原本都不是自己的,但他們把別人的想
    這本書可以說是放在我書單裡面很久的一本書,買回家放置了一陣子之後才開始讀,讀了沒幾頁只是查了一個陌生名詞又被導去看其他書,最近整理書籍發現還夾著書籤才想起來我還沒看完,又重新看了一次,接下來寫的內容是我的讀後感,不是那種介紹書的讀書筆記。 作者有兩位:湯姆‧柯利、麥可‧雅德尼 先行動再說 還沒開始進
    每次看書看到裡面的建議,一開始都會試著去做做看,但長期下來能真正做到的事少之又少,我發現像這樣想要在自己己經形成的就有習慣當中加入新的習慣是有一點困難的,我們的大腦為了節約能量,平常就會以低消耗的選擇為優先,而平常的習慣已經由大腦建立自動化,就像上班開車,路線已經跑了好幾年,我們在開車的時候不用特別
    這本書是聽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裡面介紹過的書,作者這個系列一共出了三本書,我買了其中兩本。 作者是奧斯汀.克隆,有作家跟畫家兩種身分 這本書字很少,內容精簡,有很多圖、照片之類的表現方式,我感覺比較像是以書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創作品」,大概是作者結合了畫家的靈感在書裡面吧,我找不到更好的形
    這本書是聽PODCAST妖孽說書裡面有提過的書,就買來看看 作者是兩名經濟學者,分別是阿比吉特‧班納吉、艾絲特‧杜若芙,他們兩人2003年組成了研究室,致力研究如何消解貧窮這個問題,書裡是紀錄了他們許多實驗的過程。 書裡對窮人的食物、健康、階級、家庭、創業、政策、貸款、儲蓄做了許多隨機實驗,並分享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經濟學是一門人和社會互動的學問,許多經濟學上的預測,都因為人性而失了準。身為一個挺上流階級出身的經濟學家,關心的卻是福祉經濟學,這本回憶錄說明了人確實是經驗的動物,而在經驗中,開出人性的花朵。 跟著讀書會,分二次把這本其實有點厚度的書讀完,大致算是通順好讀的。從他的成長背景開始說起,非常流暢的說明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探討了一項驚人的實驗發現 :原來性別居然能在決定價格談判結果中扮演重要角色!一般人或許會覺得,理性的金錢決策應該與性別無關,但事實卻真相並非如此。 在2003年秋天,經濟學家Sendhil Mu
    Thumbnail
    在現代職場中,性別對於薪資對薪資存在影響眾所皆知,許多研究顯示,同樣的工作表現下,男性通常可以獲得比較高的薪資。如果把薪資也看出是一種「價格」,這個價格是否真的存在性別差異呢?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書中,作者William Pou
    Thumbnail
    〈T04談錢好俗氣?〉說了一個資本市場力量與零售大亨沃爾頓的小故事,今天我們要來介紹「自由婚姻」的背後機制! 咦,這與我們的經濟主題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都知道「門當戶對」、「媒妁之言」與「指腹為婚」是遠古傳統(誇飾法XD)。民國初年,「自由戀愛」的概念剛從西方引入,詩人徐志摩為了追求林徽音,還給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探索人類心理在價格判斷中的錯覺與偏誤,並揭示了其中複雜的機制和操縱手段。他說明了我們如何在價格決策上受到無意識的影響,並以多個心理學實驗案例呈現出我們經常掉入的思維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慾望與性」的荒謬,起因於人類仍是動物,受制於本能的「慾望」,追求安逸與快樂。而「性」在某種程度來說,是最低成本的快樂來源,得到快樂不需要額外付出成本(孩子的事以後才算)。性快感的體驗又非常純粹,不像吃美食、做運動,理論上沒有體驗門檻
    Thumbnail
    先搞懂作者的思維背景 很著名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其作者湯瑪斯‧皮凱提(Thomas Piketty)是法國人,在討論財富隨著世代繼承而集中的論點,部分資料偏向於法國人的思維,這樣子的想法是否可以直接套用在我國呢? 我覺得要調整一下,因為法國的總生育率大約是2,你可以這樣子想像,一對父母生了兩
    Thumbnail
    典妻與典妻婚、還有妻妓,多是被丈夫脅迫的女子,這些女子發生這些事,不僅拿不到半毛錢,還賠了一生。 若是能從中介入,讓夫妻兩人可以合離放妻、或是休妻,興許都是較好的結果。 更不用說孕女,那些孕女,許多都還不到及笄年齡就被四處轉賣生育了,比起妓子還更加辛苦可憐。或許也就是知道不停生育的辛苦,後頭這些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經濟學是一門人和社會互動的學問,許多經濟學上的預測,都因為人性而失了準。身為一個挺上流階級出身的經濟學家,關心的卻是福祉經濟學,這本回憶錄說明了人確實是經驗的動物,而在經驗中,開出人性的花朵。 跟著讀書會,分二次把這本其實有點厚度的書讀完,大致算是通順好讀的。從他的成長背景開始說起,非常流暢的說明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探討了一項驚人的實驗發現 :原來性別居然能在決定價格談判結果中扮演重要角色!一般人或許會覺得,理性的金錢決策應該與性別無關,但事實卻真相並非如此。 在2003年秋天,經濟學家Sendhil Mu
    Thumbnail
    在現代職場中,性別對於薪資對薪資存在影響眾所皆知,許多研究顯示,同樣的工作表現下,男性通常可以獲得比較高的薪資。如果把薪資也看出是一種「價格」,這個價格是否真的存在性別差異呢?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書中,作者William Pou
    Thumbnail
    〈T04談錢好俗氣?〉說了一個資本市場力量與零售大亨沃爾頓的小故事,今天我們要來介紹「自由婚姻」的背後機制! 咦,這與我們的經濟主題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都知道「門當戶對」、「媒妁之言」與「指腹為婚」是遠古傳統(誇飾法XD)。民國初年,「自由戀愛」的概念剛從西方引入,詩人徐志摩為了追求林徽音,還給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探索人類心理在價格判斷中的錯覺與偏誤,並揭示了其中複雜的機制和操縱手段。他說明了我們如何在價格決策上受到無意識的影響,並以多個心理學實驗案例呈現出我們經常掉入的思維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慾望與性」的荒謬,起因於人類仍是動物,受制於本能的「慾望」,追求安逸與快樂。而「性」在某種程度來說,是最低成本的快樂來源,得到快樂不需要額外付出成本(孩子的事以後才算)。性快感的體驗又非常純粹,不像吃美食、做運動,理論上沒有體驗門檻
    Thumbnail
    先搞懂作者的思維背景 很著名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其作者湯瑪斯‧皮凱提(Thomas Piketty)是法國人,在討論財富隨著世代繼承而集中的論點,部分資料偏向於法國人的思維,這樣子的想法是否可以直接套用在我國呢? 我覺得要調整一下,因為法國的總生育率大約是2,你可以這樣子想像,一對父母生了兩
    Thumbnail
    典妻與典妻婚、還有妻妓,多是被丈夫脅迫的女子,這些女子發生這些事,不僅拿不到半毛錢,還賠了一生。 若是能從中介入,讓夫妻兩人可以合離放妻、或是休妻,興許都是較好的結果。 更不用說孕女,那些孕女,許多都還不到及笄年齡就被四處轉賣生育了,比起妓子還更加辛苦可憐。或許也就是知道不停生育的辛苦,後頭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