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接觸到薩提爾模式,強調覺察自我,連結渴望,貼近對方內在。身為一個媽媽覺得也許能從中學習用新的模式與孩子相處,中斷傳統高壓教養模式的慣性。
作者以一些生活上的例子(親子衝突,手足紛爭),闡述她如何運用薩提爾模式貼近孩子內在,幫助他們覺察,自己找到自己信服的方式解決問題。
心得:
薩提爾模式強調在對話前,首先要先檢視自己的內在是否安穩,確認好對話的首要目標是「貼近孩子」,而不是「解決問題」。
以下是書中提到的我覺得很有幫助的部分:對話脈絡與對話工具。
A.對話路徑(脈絡):停頓、破口、發言權、核對、規範
1.停頓:讓問題跑一會兒
停頓,先讓問題跑一會兒。父母可以利用SAGE感受自己的情緒,穩定自己的內在,避免因為不耐煩而脫口說出不適宜的話。
同時,也可以觀察孩子的情緒或問題的情況有無變化,有時候,就像作者說的:「問題」自己會找到解決的方法。
2.破口:尋找對話契機
要尋找進入一個好的對話契機,要注意大人內在是否平穩以及小孩情緒是否平穩。如果小孩情緒激動,便先「停頓」,陪伴在孩子身邊,等待孩子情緒平復。
以上2個部分成立後,確立好對話的首要目標:貼近孩子內在,而非解決問題,再來便能開啟對話,
3.發言權:有效對話
孩子信任父母,願意好好傾聽父母說的話,便讓父母獲得珍貴的發言權,所以要注意不要再陷入慣性責罵模式,這樣又會將小孩推開。
對話時記住「三不一要」,形成有效對話:
•不要老是想解決問題
•不要用自己的觀點評價孩子
•不要給孩子答案
•要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答案」。
看了書裡的例句之後,覺得以上的三個「不」蠻常犯的,而且自己也常用「你覺得呢?」的無效問句。現在想想大概是被小孩煩的不行吧!而且小孩聽到這樣的問句是不是也滿頭問號呢?
4.核對:讓孩子覺察
對話時,記住對話的首要目的:貼近孩子內在。利用提問聚焦於想探討的問題,啟動孩子的覺察,讓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回答,自己找到解決方法。而說出來的回答,便是他們願意遵守的一致性承諾。
5.規範:家庭規範
家庭規範是父母運轉家庭的一個必要手段。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這個意思。
在對話時,我們以「貼近孩子」為目標,同時,父母也能傳達家庭規範,清楚告知父母可以接受與不能接受的界線在哪裡。再利用核對與聚焦提問,引導孩子啟動覺察,這樣能使他們主動地學習成長,而不是只被動屈服於父母的命令。
B.對話工具:聽核心(傾聽、核對、用心欣賞)
雖然說眼見為憑,但實際上人們只看見了事件與行為,無法了解冰山之下當事人的感受與想法。但我們可以透過好奇提問來了解實際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聽核心」就一個能幫助父母好好了解孩子的工具。
1.傾聽:利用眼神與身體各姿態向孩子表達出「我正在傾聽你」,讓孩子有被重視、被接納的感覺。
以前父母的教養就是叫孩子聽話就好,忽略了孩子的想法與感受,以至於與孩子漸行漸遠。而透過「傾聽」,就能搭建起溝通橋樑,讓孩子願意向我們走來。
2.核對:包含複誦(重複所聽到的話)與換句話說(將孩子說的話以大人的理解、觀點表達出來)。
利用複誦與換句話說,深層核對孩子的感受與想法,在此時也要多點覺察,不要被過去的慣性牽著鼻子走。
最好能先讓問題跑一會兒,大人先平穩自己的內在並且先釐清故事。多一次核對,多一層理解,只要反覆核對冰山各層,就能讓孩子感到被陪伴、被支持,而親子衝突或手足紛爭的問題變得不重要了。
3.用心欣賞:欣賞孩子「努力的過程」,而不只是關注「結果」。
“每個人身上都有他自己的資源。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看到他人的缺點,卻忽略看見他人的資源。”
欣賞,誇獎,讚賞,都表達「認同」的意義,在渴望的層次中「被認同」也是其中一個元素。在每次對話結束時,以欣賞的話語做結,孩子會有被認同的感覺,也能為孩子帶來力量。
結語:
“每個負向行為背後,都有正向資源。”
“「問題」從來不是問題,大人怎麼「應對」,才是真正的問題。”
[內在成就]也提到:壞事的背後都隱藏著一件好事,不能只看到不好的部分,也要找出它背後的那一件好事。
就像是不要只注意到白紙上面的那個黑點,也要多看看白紙的純白;或是不要只看到99分差1分滿分,也要看看已經拿到手的99分,已經很棒了。
都是讓自己轉念的道理,端看自己從什麼角度來面對問題。而當我們內在夠安穩,頭腦也就清明了,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看事情也能看到它的本質,就能了解下一步該怎麼做。
我自己會想讀這本書如前面所提到的是因為傳統高壓喝斥,只要小孩聽話的方式讓我感覺筋疲力盡,效果也不好。所以我覺得如果父母想轉換與孩子的相處模式的話,推薦可以試試讀這本書,一定會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