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和音感相關的工作。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其實,自閉症者有過強音感的能力,看起來,在職場是沒有用的。
而和音感相關的工作,也只有作曲了。
因為,以我目前為止的音感來說,是相對音感。
而相對音感,反而比絕對音感,還要具有優勢。

我重拾作曲,是在這個月開始。
因為,就想說,能殺殺時間也好。
加上我是主兒女,目前的作曲,是以聖歌為主。
而相互矛盾的是,我的取材來源,是屬世的歌曲。
據說,不要因為屬世的歌曲,就認為是沒有必要的。
而是,因為就算是屬世的歌曲,也有價值,要尊重。
這和主兒女要尊重其他宗教信仰的原理一樣,只是,不吃拜假神的物品。
因此,屬世的歌曲,也要以愛世人的心,去愛去接納。
主是愛世人的主,無論好壞,都愛。
就連同性戀,也愛。

因此,我在作曲時,都有重新彈寫過的小節。
仔細想想,聽得出歌曲的首調,也很不容易。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4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自閉症者的出路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78會員
1.4K內容數
這是關於自閉症者的安置和就業的兩條路問題,在這之前,大多為了有個人的生活費,通常以進入職場為主。問題是,在台灣的大部分職場環境,是對自閉症者不利的,因此,自閉症者容易有職場霸凌的危機。所以,在選擇安排自閉症者的安置機構,往往無法進去。因此,這是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星星兒的出路 的其他內容
在職場的勾心鬥角,也有因為小圈圈的惡員工,不斷在提議時,用多數決,傷害自閉症員工。 這時候,就要找時間去學想學的職業,並找到合宜時機,換工作場所。 甚至,可以先用電子谷歌地圖,使外出的覺得滿足。 因此我覺得,多數決,只是惡員工傷害自閉症員工的手段。 總之,最好的方式,就是自閉症者去想去的地點。 例如
如果說,在提升自閉症者的提升彈性認知能力,我認為,有必要用到地圖。 因為,沒有實際親眼看到,在自閉症者而言,都有因為看不到而感到焦慮不安。 當然,我指自閉症者對路線的部分。 而路線,是其中之一。 要說拓展路線的準備,就是要用自創地圖,並創造具有換路線的任務,讓自閉症者去一一完成。 而讓自閉症者見到在
對自閉症者而言,和這種普通人聊天,累到死! 因此,要是該普通人回說—這是我說話的習慣!我從小就是這樣說話!這無法改過來,有必要為難我嗎? 這種普通人,不只是在惡意傷害自閉症者,而且,為了保護自己,就要務必絕交。 如果問我原因,是因為,自閉症者在職場,大多是需要社交的職場性質。 而且,比普通人更不好找
事實上,有自閉症者家長說不動自閉症者的部分,就是明明到用餐時間,還玩玩具。 而且,講不聽。 這情況,有聽覺敏銳的自閉症者,可活用。 就是用鬧鐘定時,在自閉症者因為聽覺敏銳,就能順利建立時間到用餐。 當然,需要安撫。 而沒有在聽的問題,就要先用圖於建立女,時間到務必用餐的認知。
通常,自閉症者的行程表安排,是要經過和家人討論,並張貼一張一天行程表,才能見得到。 而自閉症者的自我培養適應不確定性,就要有前提。 就是,有建立在一定的量,少一部分也不怎麼樣的認知。 這就需要自閉症者的時間去建立,例如,在愛肯樂活工場的所有自閉症員工,所分配到對外工作的次數不同。 通常是以自閉症者的
出生在美國的台灣人,因為在16個月的李柏毅確診為自閉症,而其母簡靜惠執意希望李柏毅能出個聲,而主藉由在校的美術老師讓簡靜惠見到,李柏毅的繪畫能力,也是溝通的媒介。 因此,在李柏毅11歲時,就順利得到繪畫天才的認可。因為李柏毅的畫作,有送去鑑定。 相信有主兒女的網友見到,李柏毅一家是信基督教。 因此,
在職場的勾心鬥角,也有因為小圈圈的惡員工,不斷在提議時,用多數決,傷害自閉症員工。 這時候,就要找時間去學想學的職業,並找到合宜時機,換工作場所。 甚至,可以先用電子谷歌地圖,使外出的覺得滿足。 因此我覺得,多數決,只是惡員工傷害自閉症員工的手段。 總之,最好的方式,就是自閉症者去想去的地點。 例如
如果說,在提升自閉症者的提升彈性認知能力,我認為,有必要用到地圖。 因為,沒有實際親眼看到,在自閉症者而言,都有因為看不到而感到焦慮不安。 當然,我指自閉症者對路線的部分。 而路線,是其中之一。 要說拓展路線的準備,就是要用自創地圖,並創造具有換路線的任務,讓自閉症者去一一完成。 而讓自閉症者見到在
對自閉症者而言,和這種普通人聊天,累到死! 因此,要是該普通人回說—這是我說話的習慣!我從小就是這樣說話!這無法改過來,有必要為難我嗎? 這種普通人,不只是在惡意傷害自閉症者,而且,為了保護自己,就要務必絕交。 如果問我原因,是因為,自閉症者在職場,大多是需要社交的職場性質。 而且,比普通人更不好找
事實上,有自閉症者家長說不動自閉症者的部分,就是明明到用餐時間,還玩玩具。 而且,講不聽。 這情況,有聽覺敏銳的自閉症者,可活用。 就是用鬧鐘定時,在自閉症者因為聽覺敏銳,就能順利建立時間到用餐。 當然,需要安撫。 而沒有在聽的問題,就要先用圖於建立女,時間到務必用餐的認知。
通常,自閉症者的行程表安排,是要經過和家人討論,並張貼一張一天行程表,才能見得到。 而自閉症者的自我培養適應不確定性,就要有前提。 就是,有建立在一定的量,少一部分也不怎麼樣的認知。 這就需要自閉症者的時間去建立,例如,在愛肯樂活工場的所有自閉症員工,所分配到對外工作的次數不同。 通常是以自閉症者的
出生在美國的台灣人,因為在16個月的李柏毅確診為自閉症,而其母簡靜惠執意希望李柏毅能出個聲,而主藉由在校的美術老師讓簡靜惠見到,李柏毅的繪畫能力,也是溝通的媒介。 因此,在李柏毅11歲時,就順利得到繪畫天才的認可。因為李柏毅的畫作,有送去鑑定。 相信有主兒女的網友見到,李柏毅一家是信基督教。 因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Thumbnail
  「當真能譜曲,但都是些簡易的小曲,多半是輕快的調子,旨在使人明白音律的好處。」歸終回答歌塵的疑問。   歌塵看上去依舊不甚高興,她說:「妳說,聽我撫琴時能感受其中意境,共感於心,那是因為譜寫曲子時,我費心將自身情感灌注其中,曲子代表的是作曲人所欲傾訴之事,是情感和故事的體現。」
Thumbnail
我1994年開始進入編曲的領域。而在這當中除了大腦懂不懂編曲是最基本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學習使用適合我的編曲器材,即能操作那些音源及取樣機。所謂音源顧名思義就是音色的來源,取樣機就是把真實音色取樣下來的機器。而這些器材基本上都不會有聲音,也不會有點字,更不會有無障礙的設計...
……當見到現在人人也說要實踐自己的夢想,那管具天份不具天份、要努力或不用努力、適合自己或不適合、是否需要附上很多代價、或會否影響身邊人……,總之都鼓勵人們一定要追夢的時候,我想追夢開始變得太濫了。有時我們過份追捧追夢這行為卻又完全沒理會現實是一個大問題,當然若只顧現實而不敢去追夢也是可惜……
Thumbnail
本文人際關係和自我認知之間的矛盾。對於自己唱歌能力的恐懼、對於指揮的渴望、以及對自己能力和身份的困惑。對於自我認同的掙扎和尋找自我的過程。
從小喜歡唱歌。讀小學時被納入合唱團,參加多次歌詠比賽,老師說我的聲線好聽。 後來上山下鄉修補地球,生活苦悶無聊,有次在同學家玩,看見同學弟弟玩結他自彈自唱,勾起濃厚興趣。回家後買了一把紅棉結他,決心自學。 同學弟弟給了我一張和弦指法圖,還簡單講了右手撥弦的幾種方式,從此「修行在個人」了。 接下
Thumbnail
當初踏上聲音療癒學習之旅的原因,主要只是因為我很喜歡發出奇怪的聲音,還有唱歌。 打從我會說話開始,我就喜歡發出聲音和哼調子,小時候常被同學老師嫌大嗓門很吵,大笑起來連隔了一面牆的鄰居都很像坐在我旁邊聽我笑,興致來了就隨著心情大聲唱歌,那時候覺得發出聲音、說話、唱歌就是給予我動力和能量的源頭。
Thumbnail
每當聽好消息的節目,用手機的APP,我最喜歡唱我寧願有耶穌和有福的確據,我總是唱得零零散散,但寫起小說,有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寫起小說總不可能走文藝或市場方向,小妹直率說:“這次姊姊不會斷頭文吧?” 平心而論,盡力去寫,是我的原則,如果我能唱,我要歌頌我的神,像詩篇很多由大衛寫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Thumbnail
  「當真能譜曲,但都是些簡易的小曲,多半是輕快的調子,旨在使人明白音律的好處。」歸終回答歌塵的疑問。   歌塵看上去依舊不甚高興,她說:「妳說,聽我撫琴時能感受其中意境,共感於心,那是因為譜寫曲子時,我費心將自身情感灌注其中,曲子代表的是作曲人所欲傾訴之事,是情感和故事的體現。」
Thumbnail
我1994年開始進入編曲的領域。而在這當中除了大腦懂不懂編曲是最基本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學習使用適合我的編曲器材,即能操作那些音源及取樣機。所謂音源顧名思義就是音色的來源,取樣機就是把真實音色取樣下來的機器。而這些器材基本上都不會有聲音,也不會有點字,更不會有無障礙的設計...
……當見到現在人人也說要實踐自己的夢想,那管具天份不具天份、要努力或不用努力、適合自己或不適合、是否需要附上很多代價、或會否影響身邊人……,總之都鼓勵人們一定要追夢的時候,我想追夢開始變得太濫了。有時我們過份追捧追夢這行為卻又完全沒理會現實是一個大問題,當然若只顧現實而不敢去追夢也是可惜……
Thumbnail
本文人際關係和自我認知之間的矛盾。對於自己唱歌能力的恐懼、對於指揮的渴望、以及對自己能力和身份的困惑。對於自我認同的掙扎和尋找自我的過程。
從小喜歡唱歌。讀小學時被納入合唱團,參加多次歌詠比賽,老師說我的聲線好聽。 後來上山下鄉修補地球,生活苦悶無聊,有次在同學家玩,看見同學弟弟玩結他自彈自唱,勾起濃厚興趣。回家後買了一把紅棉結他,決心自學。 同學弟弟給了我一張和弦指法圖,還簡單講了右手撥弦的幾種方式,從此「修行在個人」了。 接下
Thumbnail
當初踏上聲音療癒學習之旅的原因,主要只是因為我很喜歡發出奇怪的聲音,還有唱歌。 打從我會說話開始,我就喜歡發出聲音和哼調子,小時候常被同學老師嫌大嗓門很吵,大笑起來連隔了一面牆的鄰居都很像坐在我旁邊聽我笑,興致來了就隨著心情大聲唱歌,那時候覺得發出聲音、說話、唱歌就是給予我動力和能量的源頭。
Thumbnail
每當聽好消息的節目,用手機的APP,我最喜歡唱我寧願有耶穌和有福的確據,我總是唱得零零散散,但寫起小說,有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寫起小說總不可能走文藝或市場方向,小妹直率說:“這次姊姊不會斷頭文吧?” 平心而論,盡力去寫,是我的原則,如果我能唱,我要歌頌我的神,像詩篇很多由大衛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