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之能力培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都已經進入名為職場的戰場了,才發現名為能力的武器不夠用、不夠強,怎麼辦?
說個不客氣一點的,就算是要用選票去懲罰沒搞好經濟與教育的執政黨,那也得等4年。
先不指望政治層級的改善,而是回歸自身的話,認清現實顯然是第一步。
老闆的部分,如果認為員工的能力就是屬於員工的責任,缺了什麼能力就應該員工自己去補起來,道理是說得通,但是要應付現實是不夠的。畢竟老闆認為需要具備的能力,對員工來講可能只是想要或不想要的存在。
老闆當然可以為了捍衛自己的立場,要求員工利用下班時間去培訓、上班時間的培訓不算薪資、自費培訓等等作法。然而,如果員工們不買單、不領情、不堪負荷,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而員工的部分,如果認為職場要求什麼能力,就該由職場安排培訓,也確實不無道理,但是坐等是不切實際的。畢竟老闆認為需要具備的能力,員工不配合的話是先逼死自己。
員工當然可以為了捍衛自己的立場,拒絕用下班時間去培訓、上班時間的培訓該算薪資、公費補助培訓等等作法。然而,如果老闆不接受,真的也只是剛好而已。
所以認清現實非常重要,不論是老闆或員工。具體而言,至少有兩點需要注意:
其一,老闆與員工需要凝聚共識,確認哪些能力屬於需要、哪些能力屬於想要。需要與想要的界線,在於有這個能力才能夠賺錢、沒這個能力就必定賠錢。區分清楚之後,才能夠判斷哪些能力是當務之急,而不會為了同一時間培養每個能力,搞到老闆跟員工都疲於奔命。
其二,老闆與員工需要凝聚共識,確認哪些能力屬於這家組織才能培育的,哪些能力屬於到哪都可以用的。區分清楚之後,建議屬於這家組織才能培育的能力,當仁不讓,安排在上班時間,薪資照算;不是專屬於這家組織的能力,就要求員工利用休假赴外參加培訓,並且自費(當然,可以搭配獎懲制度,讓策略更活化)。
avatar-img
9會員
72內容數
對於現狀的不滿,除了宣洩情緒,還能轉換為有邏輯的思考。針對軍事的部分,我們也不必完全遷就於現實,夢想一番又何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洗丹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說,獲得與付出形成了經濟活動,那麼驅使經濟活動的,是想要與需要。然而獲得與付出,會因為立場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認知,想要與需要也是如此。 最能夠盡量達成共識的方向,其實與教育有很緊密的關係。
俗話說「錢多事少離家近」,這句話大概只有「離家近」是老闆跟員工的共識,「錢」跟「事」根本是完全相反的。 只能說,營運風格要看是否能符合老闆與員工的共識。
從獲得與付出的關係來看,經濟活動可以寫成一個簡單的公式: 獲得-付出=真正純然的獲得 (或者是寫成:營收-成本=毛利) 然而,考慮到商家與顧客的立場不同,其寫成的公式自然不同: 商家售價-商家成本=商家利潤 顧客所得-商家售價=顧客利潤
顧客跟商家是對等關係,老闆跟員工是對等關係,可見得交易也好、組織也罷,對等關係都是很重要的課題。 顧客要獲得服務,所以付出金錢;商家要獲得金錢,所以付出服務。員工要獲得金錢,所以付出時間與心力與體力;老闆要獲得更多的時間與心力與體力,所以付出金錢。
經濟的本質可說是獲得與付出,或者說取與捨這看似對立,實則密不可分的完整體。 因為,為了活下來,人們需要獲得維生的資源,包含飲食、能安適睡眠的環境、能抵抗環境不利因素的用品,以及協助人們獲得上述資源的工具。 而為了獲得上述的資源、工具,人們就需要付出代價。
如果說,獲得與付出形成了經濟活動,那麼驅使經濟活動的,是想要與需要。然而獲得與付出,會因為立場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認知,想要與需要也是如此。 最能夠盡量達成共識的方向,其實與教育有很緊密的關係。
俗話說「錢多事少離家近」,這句話大概只有「離家近」是老闆跟員工的共識,「錢」跟「事」根本是完全相反的。 只能說,營運風格要看是否能符合老闆與員工的共識。
從獲得與付出的關係來看,經濟活動可以寫成一個簡單的公式: 獲得-付出=真正純然的獲得 (或者是寫成:營收-成本=毛利) 然而,考慮到商家與顧客的立場不同,其寫成的公式自然不同: 商家售價-商家成本=商家利潤 顧客所得-商家售價=顧客利潤
顧客跟商家是對等關係,老闆跟員工是對等關係,可見得交易也好、組織也罷,對等關係都是很重要的課題。 顧客要獲得服務,所以付出金錢;商家要獲得金錢,所以付出服務。員工要獲得金錢,所以付出時間與心力與體力;老闆要獲得更多的時間與心力與體力,所以付出金錢。
經濟的本質可說是獲得與付出,或者說取與捨這看似對立,實則密不可分的完整體。 因為,為了活下來,人們需要獲得維生的資源,包含飲食、能安適睡眠的環境、能抵抗環境不利因素的用品,以及協助人們獲得上述資源的工具。 而為了獲得上述的資源、工具,人們就需要付出代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引用 Puro.earth 之報告 Achieving a Net-Negative Economy 內容,探討如何透過碳移除技術達成淨零排放甚至負排放,以應對氣候變遷。文中闡述了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性、不同碳移除方法的優缺點及耐久性,並強調建立信任和透明的碳權市場機制以促進碳移除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培養技能的重要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職業生涯中,技能的培養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無論是剛踏入職場的新人,還是已經在某個領域打拼多年的資深人士,擁有專業技能都是成功的基礎。專業技能的存在,既能讓你在某個行業站穩腳跟,也能讓你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不可或缺的資源。 專業技能的價值 培養技能並
Thumbnail
關稅戰、貿易戰、科技戰違背歷史潮流和經濟規律,不會有贏家。
Thumbnail
書到用時方恨少,職場上工作的,是否總是對自己的能力感到不安?如何有效率的學習?在學校外,如何掌握 探討學校不會教卻在現實生活中至關重要的三項能力:資源整合、人際關係處理及投資智慧。這些能力不僅能幫助我們在快速變動的社會中生存,更能在職場中取得成功。
剛開始遇到白鯨記,看到多達六百多頁的它實在沒有很討喜,還有裡頭那對異教徒的歧視也著實讓人想避開那些句子。不過,白鯨記在描寫海洋的奧妙以及鯨魚的壓迫讓我十分著迷,還有字句間透露出的點點的深沉陰鬱,老亞哈病態的癲狂,都替這本書增添了謎樣的色彩。 白鯨記主要在描述主角以實瑪利登上的捕鯨船–皮廓號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如何不被老闆淘汰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產業的轉型,傳統的技能已不再足以應付現代職場的挑戰。想要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掌握以下技能至關重要: 一、專業技能: ◆核心專業知識:扎實的專業知識是立足職場的根本。無論你是從事哪個領域,都應持續學習,精進專業技能
Thumbnail
6月28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粗看了一遍,大概理解了為何要制定這樣一部法律。大而言之,就是要在保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下更高效地利用農村土地資源。  以經濟學常識而言,集體所有制產權不明晰,責任不明確,激勵效應差,因而經濟績效差。計劃經濟
Thumbnail
蘇佳民佳言佳茗: A公司從近年做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發現,主管們在面對專業領域上挑戰或問題處理的「決策能力」表現都不錯;但,在面對員工問題或反應的管理作為上,員工的調查結果的回饋看來就非如此(如主管是否能有效地溝通?是否充分了解員工的想法?是否願意接納員工不一樣的意見,鼓勵公開討論,以做為決策參考等?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誰能擁有好的人才、好的團隊,誰就能先佔得優勢,而如何擁有好人才、好團隊呢? 關鍵就在公司內部的企業培訓課程。 許多大企業為了培育自家人才,通常會定期安排教育訓練,但那些訓練內容往往只針對專業技能的部分,在「軟實力」(例如:溝通表達、問題解決、團隊共識等...)則很少提及
Thumbnail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行為經濟學之父 Daniel Kahneman 為什麼認為人沒有想像中理性?太相信直覺,會帶來哪些思考上的陷阱?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兩週前,和前 LINE TAIWAN 總經理陶韻智 Sting
Thumbnail
本文引用 Puro.earth 之報告 Achieving a Net-Negative Economy 內容,探討如何透過碳移除技術達成淨零排放甚至負排放,以應對氣候變遷。文中闡述了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性、不同碳移除方法的優缺點及耐久性,並強調建立信任和透明的碳權市場機制以促進碳移除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培養技能的重要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職業生涯中,技能的培養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無論是剛踏入職場的新人,還是已經在某個領域打拼多年的資深人士,擁有專業技能都是成功的基礎。專業技能的存在,既能讓你在某個行業站穩腳跟,也能讓你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不可或缺的資源。 專業技能的價值 培養技能並
Thumbnail
關稅戰、貿易戰、科技戰違背歷史潮流和經濟規律,不會有贏家。
Thumbnail
書到用時方恨少,職場上工作的,是否總是對自己的能力感到不安?如何有效率的學習?在學校外,如何掌握 探討學校不會教卻在現實生活中至關重要的三項能力:資源整合、人際關係處理及投資智慧。這些能力不僅能幫助我們在快速變動的社會中生存,更能在職場中取得成功。
剛開始遇到白鯨記,看到多達六百多頁的它實在沒有很討喜,還有裡頭那對異教徒的歧視也著實讓人想避開那些句子。不過,白鯨記在描寫海洋的奧妙以及鯨魚的壓迫讓我十分著迷,還有字句間透露出的點點的深沉陰鬱,老亞哈病態的癲狂,都替這本書增添了謎樣的色彩。 白鯨記主要在描述主角以實瑪利登上的捕鯨船–皮廓號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如何不被老闆淘汰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產業的轉型,傳統的技能已不再足以應付現代職場的挑戰。想要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掌握以下技能至關重要: 一、專業技能: ◆核心專業知識:扎實的專業知識是立足職場的根本。無論你是從事哪個領域,都應持續學習,精進專業技能
Thumbnail
6月28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粗看了一遍,大概理解了為何要制定這樣一部法律。大而言之,就是要在保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下更高效地利用農村土地資源。  以經濟學常識而言,集體所有制產權不明晰,責任不明確,激勵效應差,因而經濟績效差。計劃經濟
Thumbnail
蘇佳民佳言佳茗: A公司從近年做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發現,主管們在面對專業領域上挑戰或問題處理的「決策能力」表現都不錯;但,在面對員工問題或反應的管理作為上,員工的調查結果的回饋看來就非如此(如主管是否能有效地溝通?是否充分了解員工的想法?是否願意接納員工不一樣的意見,鼓勵公開討論,以做為決策參考等?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誰能擁有好的人才、好的團隊,誰就能先佔得優勢,而如何擁有好人才、好團隊呢? 關鍵就在公司內部的企業培訓課程。 許多大企業為了培育自家人才,通常會定期安排教育訓練,但那些訓練內容往往只針對專業技能的部分,在「軟實力」(例如:溝通表達、問題解決、團隊共識等...)則很少提及
Thumbnail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行為經濟學之父 Daniel Kahneman 為什麼認為人沒有想像中理性?太相信直覺,會帶來哪些思考上的陷阱?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兩週前,和前 LINE TAIWAN 總經理陶韻智 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