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追求的,是內心真正想要的,還是被焦慮驅使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Image by npx from Pixabay
是否總是對於現況不滿意?
如果選擇另外一間公司,會不會更好?

這句話 ,如果 △△△ 會不會 XXX?
要是太常出現在生活中,說明你其實對於自己的選擇感到懷疑。

我曾經也有過類似的狀況😂
現在回頭想想,當時太急於證明自己,所做的選擇其實並不是內心真正想要的。
做選擇時是不是被焦慮驅使
焦慮包含了擔心、緊張、恐懼、尷尬等情緒 。

以曾經的我為例子 - 當時太急於證明自己
這裡的焦慮包含害怕與擔心的情緒
選擇offer → 想到薪資

薪資漲幅較少的offer
↳ 低於目標薪資成長標準 → 害怕薪資成長太慢跟朋友落差越來越大。
↳ 親戚長輩問起時的底氣 → 擔心讓父母失望、擔心無法證明自己。
基於焦慮驅使選擇薪資漲幅較多的offer,證明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認識了優秀的同事但總是會想,如果選擇另外一份offer,會不會更好?會不會不那麼空虛?會不會比較開心?

總是想著 “如果”就只會陷入在自己的迴圈裡,就像陀螺一樣一直在原地轉是不會向前的,俗稱鑽牛角尖。

不想被焦慮驅使下做出選擇,一定要記得每次做決定前,靜下心來做好理性的分析,傾聽內心的想法,不要讓情緒做決定,才能跳脫 “如果 △△△ 會不會 XXX”的魔咒!
Photo by Unseen Studio on Unsplash
因為焦慮驅使所做的決定怎麼辦
沒怎麼辦,既然做了決定就要勇於接受,重要的是不要一直想著“如果”,相對的應該要感到高興,因為你意識到自己所做的選擇是基於焦慮驅使並不是內心真正想要的。
有人會問說:你會後悔你的選擇嗎?
我總是回答:我從不後悔我所做的決定,那一定是我當下覺得最好的選擇。
又有人會問:如果重來一次你的選擇會不一樣嗎?
我笑笑的說:如果重來一次,我相信我的選擇還是會一樣,因為當時的我就是會這樣選擇。
我相信不管是生涯還是職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選擇,不同的選擇造就了現在的我們,而這些選擇沒有對錯、好壞。
焦慮驅使下所做的選擇,最終並不會讓我們感到真正的開心,相反的,你追求的是你內心真正想要的,再辛苦你也能從中得到快樂,但別忘了,面對人生選擇題,甘甜永遠有苦澀相伴!
追蹤我的IG 更多限時動態、生活趣事、活動分享 - marchoooig
https://portaly.cc/marchooo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首先,不管是職涯或是生涯,要清楚的明白,這句話裡的「看起來」是自己定義的還是別人定義的? 這讓我想起我的一個朋友S
首先,不管是職涯或是生涯,要清楚的明白,這句話裡的「看起來」是自己定義的還是別人定義的? 這讓我想起我的一個朋友S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 圖說天下編委會 出版社:西北國際 出版日期:2011/10月初版
Thumbnail
你所看見的世界是什麼模樣呢? 眼前的一切,都是由你創造出來的作品,世界是什麼模樣,反應出你對待自己的模樣;對自己溫柔、善待自己,這個世界也會變得更溫柔~ 最美好的時光一直都在路上,學會好好照顧自己,也不需要過度的期待,只要接受就好,接受可控的覺察與成長,接受不可控的任何結果~ 安住
Thumbnail
前陣子,在臉書FB看到有某位認識的教授說,他近日幫某碩士生口試,該名碩士生主要是研究馬爾地夫,寫到研究限制,說沒辦法前往馬爾地夫做研究。那位教授很搞笑的說,去旅行也好啊。因為我本身也跟那位教授都是國際關係領域的,所以這件事讓我很有感,我說的是,關於很多碩博士在寫論文時,很常搞錯研究限制到底是啥。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我們所選擇的伴侶往往會反映出我們當下最深層的需求和渴望。本篇文章透過個人故事分享,描繪出長久愛情的模樣,並詳述如何找到與自己需求契合的伴侶,讓相處如熱戀般甜蜜。
Thumbnail
在諮詢過程中,經常發現許多個案的焦慮來自無法滿足「社會期待」和「年齡焦慮」。在這個充斥著各種資訊的時代,我們不斷地接收來自各方的資訊,我們多半看到的都是事物的光鮮亮麗一面,這也使我們感到更加焦慮。 達到期待以及目標後,真的就不會焦慮又快樂了嗎?
Thumbnail
生涯抉擇困難嗎?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探討人們在做決定時背後的五大需求:生存、愛與歸屬、權力/內在控制、自由獨立、快樂安寧,並說明如何透過覺察自身需求,找到適合的解方,不再被生涯選擇的焦慮所困擾。
Thumbnail
如果這世界是一塊大拼圖,我們是拼圖裡的一片,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想找到把自己拼進大拼圖裡的某個位置的方法,如果只是到處跟別人說「給我位置吧!給我位置吧!」(如同抱怨薪資不夠,渴望加薪、有更多的錢),可能不會有多大的效果,或許是需要自問「我能夠給予什麼」...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 圖說天下編委會 出版社:西北國際 出版日期:2011/10月初版
Thumbnail
你所看見的世界是什麼模樣呢? 眼前的一切,都是由你創造出來的作品,世界是什麼模樣,反應出你對待自己的模樣;對自己溫柔、善待自己,這個世界也會變得更溫柔~ 最美好的時光一直都在路上,學會好好照顧自己,也不需要過度的期待,只要接受就好,接受可控的覺察與成長,接受不可控的任何結果~ 安住
Thumbnail
前陣子,在臉書FB看到有某位認識的教授說,他近日幫某碩士生口試,該名碩士生主要是研究馬爾地夫,寫到研究限制,說沒辦法前往馬爾地夫做研究。那位教授很搞笑的說,去旅行也好啊。因為我本身也跟那位教授都是國際關係領域的,所以這件事讓我很有感,我說的是,關於很多碩博士在寫論文時,很常搞錯研究限制到底是啥。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我們所選擇的伴侶往往會反映出我們當下最深層的需求和渴望。本篇文章透過個人故事分享,描繪出長久愛情的模樣,並詳述如何找到與自己需求契合的伴侶,讓相處如熱戀般甜蜜。
Thumbnail
在諮詢過程中,經常發現許多個案的焦慮來自無法滿足「社會期待」和「年齡焦慮」。在這個充斥著各種資訊的時代,我們不斷地接收來自各方的資訊,我們多半看到的都是事物的光鮮亮麗一面,這也使我們感到更加焦慮。 達到期待以及目標後,真的就不會焦慮又快樂了嗎?
Thumbnail
生涯抉擇困難嗎?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探討人們在做決定時背後的五大需求:生存、愛與歸屬、權力/內在控制、自由獨立、快樂安寧,並說明如何透過覺察自身需求,找到適合的解方,不再被生涯選擇的焦慮所困擾。
Thumbnail
如果這世界是一塊大拼圖,我們是拼圖裡的一片,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想找到把自己拼進大拼圖裡的某個位置的方法,如果只是到處跟別人說「給我位置吧!給我位置吧!」(如同抱怨薪資不夠,渴望加薪、有更多的錢),可能不會有多大的效果,或許是需要自問「我能夠給予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