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2/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翰墨渲染的半生況味

「人不識字就像瞎子一樣,很痛苦。」
筆者阿嬤不時對著筆者這樣說,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筆者相當疑惑,目能視物,何來瞎子之說?
幼時的筆者完全無法理解這句話的含意,在學阿公翻書,拿原子筆在書上胡亂塗鴉的日常中,識字量不多的筆者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看到阿公名字裡有認識的字,便跑去跟大阿姨炫耀自己已經會念阿公的名字,然而信誓旦旦地念出阿公名字後,換來的卻是包括大阿姨在內的家人笑到前彎後仰的尷尬場景(筆者將阿公名字「炎周」看和讀成「火同」),而把「薑母鴨」念成「同母鴨」的往事更成為敘舊笑料之一。
上小學後,識字量逐步增加,從科普新知、繪本、漫畫到小說等書籍,都令筆者著迷不已,家人對於筆者喜愛閱讀一事倒喜聞樂見,有哪個家長不愛小孩閱讀呢?高年級近視以降,配戴眼鏡的形象在旁人心中更坐實筆者就是書蟲的第一印象。
沉浸在書中世界的筆者認為,識字就像呼吸一樣理所當然,義務教育強制入學,溝通閱讀理解紀錄都離不開文字,哪可能不識字?而在某天,阿嬤道出自己只念到小學畢業,中年時看文件驚覺竟無法看懂內容,從書報、路上招牌、電視認字的切身之痛,也告訴筆者古早年代許多人無法受教育及進一步升學的種種辛酸(筆者阿公因沒錢註冊無法就讀大學),年齡稍長,理解到教育資源短缺、閱讀障礙、先天後天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無法識字,也令筆者對從前無知的自己感到汗顏羞愧。
許是從小到大累積的閱讀量,加上阿公有意無意灌輸的國學常識,讓筆者得以應付令許多人苦惱的國文科,也會將從書上學來的詞句改寫並融入作文,正向回饋令筆者加喜愛閱讀,閱讀時,緊繃的思緒得以從課業解放,心神隨書中文字時而遨遊、時而駐足,各種思想新知板塊擠壓出座座巒嶂丘壑,進一步解讀文字涵意、猜出作者隱喻的功力也隨之提升。國中畢業暑假,筆者父親說閱讀時要開始慢慢理解書中作品裡關於情愛慾望、人性糾葛等較為成人的橋段,跟別人討論時才不會貽笑大方,對父親的話一知半解的筆者曾拉著朋友到圖書館借閱張愛玲的《色,戒》,翻看是否有出現在電影的激情情段,但大致瀏覽整篇小說,通篇未有與激情戲碼相關的字眼,略為失望的筆者也將父親的話拋到九霄雲外。
升上大學,3C產品突破性的發展正迅速改變以往生活,越來越多人選擇購買、借閱可在平板、手機、閱讀器隨時閱讀的電子書,就連酷愛紙本書的筆者也有數本電子書,在雲端書庫借閱電子書也是家常便飯,減輕肩上重量不說,只要動動手指,就可滿足瞬息萬變的閱讀口味,各個影劇串流平台百家爭鳴外,許多創作者也轉戰到Youtube、podcast等創作平台,瞬間滿足視覺、聽覺刺激的短影片如雨後春筍般入侵社群軟體,撇除用心製作的短影片,許多創作者的心血被粗製濫造為數分鐘的糟粕,讓觀眾在最短的時間將影視作品或書籍內容囫圇吞棗,逐漸剝奪其細品、思考、反芻作品的機會,筆者對於這些濫竽充數的奶嘴樂相當不以為然,在充斥奶嘴樂的糟粕槽內,認真用心的創作者往往更需要被發掘,只要這類短影片出現在社群媒體,筆者一律略過不看,轉而直接找出原作咀嚼,或搜尋其他優質的作者的解說影片、podcast、書籍資料等。
文字,是呈現抽象思想的具體表現手法之一,不僅文字,諸如色彩、音符、調味料、食材、影音等,亦為創作者靈感具象化的多種媒介,透過語言、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與不同靈魂隔空交流、徜游在思想的浩瀚宇宙中,毀滅帶來新生,固有思維灰飛煙滅,動盪後產生的新思想與一部分固有思維凝聚揉合,靜待下一次碰撞,抑或昇華,量變產生質變,現在閱讀文字、觀賞影劇等作品,比起單純欣賞劇情,反而更多方面涉獵分析作者創作的背景、心境、角色性格、人性傾軋,甚至到漫畫的分鏡構圖,影劇拍攝時的運鏡手法、配樂,都是筆者關注的焦點。
閱讀已然成為筆者的終身愛好,在社會打滾些許時日,仍會抽出時間閱讀,某天就寢前,將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的《笑傲江湖》作為睡前讀物,江湖之間的真情、猜疑、算計、欺瞞、背叛等情節不斷在腦海上演,快意恩仇之時,大腦也不自覺開始分析角色行為背後動機、心理狀態,半睡半醒間,父親在筆者國中畢業暑假時的話語言猶在耳,透過閱讀增長的生命寬度,使筆者稍能體會父親話語背後含意,剩下的,就留待歲月徐緩淘洗,或是今後閱讀時的腦力激盪吧。
文字早已成為筆者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若問是否喜歡文字,我願用一生來回答這個大哉問。
想看更多筆者關於閱讀、文字及書籍的相關經歷,可點選以下文章:
感謝你點進來閱讀我的文章,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或訂閱贊助支持,你的回饋是我寫作的動力之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