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歷史看臺菜文化,了解臺菜文化對我們的影響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因為快過年了,所以想說可以做個台菜系列文,我們在選店的時候,我突然脫口而出ㄟ~那上海菜等菜系算是台菜嗎?這才讓我們發現,我們好像無法定義,什麼是台菜ㄟ,才發現原來我們並不了解台菜,這才有了想深入了解台菜的念頭,因此在這個年假前,我前往圖書館,翻找跟台菜相關書籍,希望可以更加了解台菜文化。

(以下內容皆是我讀完相關書籍,所統整的內容)

要說到台菜,就避不了歷史了!台灣是個多元社會,在歷史上曾經被日本及中國統治過,所以被這2個國家影響非常深遠,而中國也有相當多人移民來台灣,因此將許多中國各種菜系帶入台灣。所以,台灣的菜系,可說是中國各個菜系及日本料理,融合本土原住⺠的菜色而成的。
台灣料理就是地菜,地菜顧名思義,就是當地、當季食材製成。那臺菜是完全不添加調味料,完全是由食材本身的鮮甜及烹飪技法去調味。而台菜文化保留最多最完整的,就是台南及台北,那麼,就先從台南的部分說起吧!

台南的台菜主要分為:阿舍菜、酒家菜、家常菜。

阿舍菜

「阿舍」在早期是指有錢人,所謂的阿舍菜也就是,有錢人家煮出的菜。 早期大戶人家都會請「技藝高超」、「身懷絕技」的廚師在家掌廚,但因他們很注重隱私,鮮少宴客,所以很少人能夠有機會品嚐。而後會廣為流傳,多半是廚師退休後,將這些菜色傳出,或是由女兒帶入夫家。 而每家的阿舍菜也略為不同,這個概念就如同現在的私廚一樣。但因為以前大戶人家多為廚師掌廚,廚師走後便沒有人會做了,加上時代的變遷,導致現在也越來越少人會做這些大菜了。
阿舍菜很注重食材的搭配,料理的調味多來自食材本身的風味,用食材比例去調配鮮甜程度,很像現在大家也正推崇的烹調方式。 除了口感要好以外,視覺上的享受也是要有的,味要鮮,食材就要選對,擺盤及手工也要巧,才能做出一道道精緻的料理。

酒家菜

台南酒家重視的反而是湯,那一碗熱呼呼的解酒湯喝下去,總是能讓人感到滿足。 對台南人來說,大家都會在「飲食店」吃完飯再去酒家,去那只會喝酒或是吃點下酒菜。 酒家菜,主要是用罐頭入菜,而當時罐頭是舶來品,使用罐頭入菜也有奢華的意思。

家常菜

以前人⺠多以種植作物或捕魚為生,鄰里間就會互相交換作物及漁獲,以增加菜色變化,和節省費用。 因為食材保存不易,大家會將食材做成醃製物,或是曬成乾,來增加保存期限,才衍生出醃製物的一系列家常菜。 而以前人口眾多,為求方便,菜色多以簡單、準備工序不多的為主。節慶時,也會用特別製作、難得出現的料理,去做變化,當作加菜。

南部說完後,也來聊聊臺北的部分吧!

酒家菜

說到台北,不知道你是否聽過這樣一句話,「登江山樓,吃台灣菜,藝妲陪酒」這句話描述了當時有錢人的頂級享受。
在台北除了江山樓以外,另外還有「東薈芳」、「春風得意樓」、「蓬萊閣」,這四家是當時最著名的酒家。
江山樓雖晚於其他三家開業,但因為於大稻埕及江山樓,樓高四層,在當時是非常氣派的,而內部設備,更涵蓋了7間精緻的宴會廳,還有特別接待室1間,洋式澡堂10間、理髮室、屋頂庭園.......等,別說是當時,就算是現在,也很難有餐廳裡面能涵蓋這麼多設備吧。
江山樓最有名的就是那一套13道料理的純漢全席,宴席分為上半席與下半席,上半席在六道主菜後結束後,第七道一定上鹹點燒賣、餃子或炸春餅,稱為「即席料理」,標示上半席的結束,此時服務生會拿熱水清洗湯匙,客人離席吸菸或尋藝妓作樂,短暫休息後,再上第八道大菜,代表下半席的開始。
在很多詩社或是作家所留下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江山樓的影子,酒家的功能,除了吃飯喝酒之外,也是談生意及文人雅士聚會的地方,文豪們在酒酣耳熱之際,便會對詩對詞,或是抒發心中的念想。而酒樓的菜都很費工,是客人懂得欣賞,也因此帶出了臺灣料理精緻文化。
所以,以歷史的角度看酒樓,酒樓還有文化傳承及創新的意味在,除了在酒樓社交、娛樂之外,而江山樓的總經理就曾以此為據點,創辦文學雜誌,這裡更曾是日本皇室來訪的指定餐廳。不管在外交上或是文化脈絡上,江山樓都是即為重要的,值得讓人深入研究。
而曾經在蓬萊閣學習廚藝,現在在多間臺菜餐廳擔任主廚的黃德興師傅,為了要讓這些手工菜能夠延續生命,除出書外,並指導餐廳實際製作。
山海樓的「扁魚春捲」便是他傳授的老菜之一:「反覆炒過扁魚、銀芽與蝦仁,再包入春捲皮油炸。此為酒席中場休息前會上的鹹點,提醒客人可以稍做休息,再回來吃下半段的酒席,非常富有飲食文化傳承的意義。」山海樓官網如此介紹着這道菜。

結論

人人都需要飲食,在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有它所代表的意義,也有著屬於它的故事。從飲食,你可以看到歷史的變遷、尋找文化的脈絡,還能觀察到當時的生活樣貌。而台菜,便就是我們回首過去,曾在這片土地上種種輝煌的最佳證明。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七日誌.三立新聞.GQ.工商時報,上報.商業週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時候每次聽到要去吃辦桌,總是特別的開心,因為這就代表可以吃到很多我們平時吃不到的經典料理。到了現在,我還是會對此感到超級興奮,心想「可以吃到我思思念念的手路菜啦!」 環境介紹 台灣不大,開著車,幾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上山下海,網羅山珍海味,這小小的島嶼中,有著最豐富的物產。山海樓用台灣在地的食材做
早有耳聞富錦樹即將在大直開設新的分店,就開始期待這間店的誕生,而富錦樹多年蟬聯米其林一星,更是讓我心癢難耐,而這次終於有機會來到這裡品嚐他們的料理。 富錦樹介紹 富錦樹集團是從選品及國際服飾代理起家,隨後進入了餐飲、媒體、策展等領域,他們希望可以將更多美好的事物帶進台灣,並且落實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刻,
小時候每次聽到要去吃辦桌,總是特別的開心,因為這就代表可以吃到很多我們平時吃不到的經典料理。到了現在,我還是會對此感到超級興奮,心想「可以吃到我思思念念的手路菜啦!」 環境介紹 台灣不大,開著車,幾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上山下海,網羅山珍海味,這小小的島嶼中,有著最豐富的物產。山海樓用台灣在地的食材做
早有耳聞富錦樹即將在大直開設新的分店,就開始期待這間店的誕生,而富錦樹多年蟬聯米其林一星,更是讓我心癢難耐,而這次終於有機會來到這裡品嚐他們的料理。 富錦樹介紹 富錦樹集團是從選品及國際服飾代理起家,隨後進入了餐飲、媒體、策展等領域,他們希望可以將更多美好的事物帶進台灣,並且落實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黑白大廚》的熱播,韓食受到全球關注,文章反思為何臺灣美食多與庶民小吃聯繫在一起,且這樣的現象與臺灣的殖民歷史、階級文化以及政治背景有著深遠的關係。透過分析阿舍菜、酒樓菜與酒家菜的發展,我們看到了臺菜在融合與調整中形成的獨特性和包容性,這使其能迎合不同口味,成為更廣泛人群的選擇。
Thumbnail
這幾天爸媽和姐妹在新北玩,他們傳了菜單到家裡群組,問我姐跟我妹要吃什麼。看到菜單時,我的口水都快滴下來了。熟悉的臺灣小吃、熟悉的味道,還有便宜好多的價格。 倒也不是不能自己做那些小吃,而是台灣味就是台灣味。台灣味代表的是快速、輕鬆、方便和家,這是在德國無法比的。 我已經想好回台灣要吃什麼喝什麼了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什麼是土雞城模式呢 ? 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說,就是以山里的野味為主所展開的經營模式,在二OOO年前,台灣郊區的山里因為有許多飼養土雞的農戶,為求生存而產生了一批以土雞料理為主的簡易熱炒店,由於位在深山採購不易,因此店裡所用的食材、如蔥薑蒜野菜瓜果溪蝦等大部分都跟附近居民購買,廚房的設備也只有簡單的爐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除了之前的港口茶, 接下來可以選擇搭配台灣各個高山的風味, 把山林間的鮮甜茶高湯淋上去, 鹹香甘甜,絕妙滋味,只有薈福茶屋這裡才吃得到 加上兩道,我們自家的手路配菜, 我愛台味,台味愛我~ 店址位於台北流行中心附近, 美食配好茶,可IG私訊詢問預約。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臺灣的開拓,自明鄭以來,雖只三、四百年,小吃卻已在華人社會建立絕佳口碑,其中又以府城小吃
Thumbnail
從市場消費結構的涵蓋度來看,中餐在高雄比西餐更受歡迎,多年來「中式定食」一直是許多商家前仆後繼努力的經營型態,卻要到近十年,才陸續看到一些能收獲網路聲量與市場能見度的餐廳。這其實與高雄米其林評鑑、疫情後的消費通縮、文化品味不均等等有關,尤其是對每餐人均消費在NT200~300左右的主流消費而言,「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黑白大廚》的熱播,韓食受到全球關注,文章反思為何臺灣美食多與庶民小吃聯繫在一起,且這樣的現象與臺灣的殖民歷史、階級文化以及政治背景有著深遠的關係。透過分析阿舍菜、酒樓菜與酒家菜的發展,我們看到了臺菜在融合與調整中形成的獨特性和包容性,這使其能迎合不同口味,成為更廣泛人群的選擇。
Thumbnail
這幾天爸媽和姐妹在新北玩,他們傳了菜單到家裡群組,問我姐跟我妹要吃什麼。看到菜單時,我的口水都快滴下來了。熟悉的臺灣小吃、熟悉的味道,還有便宜好多的價格。 倒也不是不能自己做那些小吃,而是台灣味就是台灣味。台灣味代表的是快速、輕鬆、方便和家,這是在德國無法比的。 我已經想好回台灣要吃什麼喝什麼了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什麼是土雞城模式呢 ? 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說,就是以山里的野味為主所展開的經營模式,在二OOO年前,台灣郊區的山里因為有許多飼養土雞的農戶,為求生存而產生了一批以土雞料理為主的簡易熱炒店,由於位在深山採購不易,因此店裡所用的食材、如蔥薑蒜野菜瓜果溪蝦等大部分都跟附近居民購買,廚房的設備也只有簡單的爐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除了之前的港口茶, 接下來可以選擇搭配台灣各個高山的風味, 把山林間的鮮甜茶高湯淋上去, 鹹香甘甜,絕妙滋味,只有薈福茶屋這裡才吃得到 加上兩道,我們自家的手路配菜, 我愛台味,台味愛我~ 店址位於台北流行中心附近, 美食配好茶,可IG私訊詢問預約。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臺灣的開拓,自明鄭以來,雖只三、四百年,小吃卻已在華人社會建立絕佳口碑,其中又以府城小吃
Thumbnail
從市場消費結構的涵蓋度來看,中餐在高雄比西餐更受歡迎,多年來「中式定食」一直是許多商家前仆後繼努力的經營型態,卻要到近十年,才陸續看到一些能收獲網路聲量與市場能見度的餐廳。這其實與高雄米其林評鑑、疫情後的消費通縮、文化品味不均等等有關,尤其是對每餐人均消費在NT200~300左右的主流消費而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