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的學習,第一時間不要妄加論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同理心的學習,第一時間不要妄加論斷
週五晚上的通識課,老師問了一個問題,是有關森林小學的疑問,我內心直覺認為老師在評估,或許這會是他的小孩日後入學的選擇之一。
我以我在教育現場的真實例子稍作分享,當初宜蘭有名的森林小學,那時只有成立國小階段學制,國中必須回體制內就讀,有個醫生的小孩,就是就讀這所森林小學,國中回一般的學校就讀,結果這個孩子真的適應不良,國一只讀了幾個月就選擇在家自學,只有段考時才返校參加考試,當然他的成績名列前茅這件事不必懷疑(天生資質佳)。
體制內學校師長認為這就是體制內外的差異,選擇讀什麼?這個沒有絕對好壞,我也不會去作任何的批評,畢竟這個牽涉太多,家長的背景及想法、小孩自身的特質、整個教育制度的發展,我只能說我沒有什麼條件去讓小孩就讀森林小學,當然如果我的小孩可以在森林小學快樂學習,我當然也是樂見其成啊!只是我就缺乏太多的資源及能力,就乾脆不多想。
我當時只是說可能會跟社會脫節,結果有一個同學竟然反駁我,同學啊!誤會大了,我完全沒有要批評體制外的教學,我熱愛自由的個性,其實是羨慕森林小學的孩子們,我只是以我工作上的經驗來分享,但她一直轉頭,我其實懂她,她應該帶過一些學生,而且她實在太激動了,如果她平心靜氣的說,我還願意敞開心懷理性的對談⋯我就是稍作解釋,然後安靜⋯結果是老師很緊張,老師說大家討論很好,但是並沒有要引發紛爭。
我知道要跟這個同學如何度過一學期,雖然一個星期只有一堂課,但以她這個強勢的態度,我決定坐在角落安靜聽課就好。
班上同學太安靜,我也認為是該跟老師有點互動,但以這情況看來,我不必發表意見跟看法,除非老師直接點名我回答。
早上吃早餐時跟老公提到這件事,老公直接說,妳怎麼去到哪裏都會有問題,這句話真的就是論斷,老公也是居於愛護我,希望我不要跟別人有什麼紛爭,但我希望他先同理我,讓我的防衛心放下,我才能聽得進他後面的關心(或者是擔心),男人真的都這樣粗心嗎?
上課要安靜可能真的很難,除非都不要聽課,那就不會有任何想法跟意見,但遇到不理性的人,該如何做呢?只是來拿學分,沒有要較勁或爭輸贏,同學啊!放輕鬆~
現在體制外的學制愈來愈成熟,而且整個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都成立得很健全,家長可以有很多充分的資訊跟時間做選擇,甚至聽說連大學階段也已經在討論,所以或許這會是很好的機會,如果我年輕一點,如果我的小孩慢一點出生,那可能一切都會是不同的發展,小孩的人生跟視野也會更加開闊。
希望我可以練習充分的表達意見,這其實也是人際互動的一環⋯⋯但希望大家都可以先有同理心,不要在第一時間對任何事妄加評論,我脆弱的玻璃心要堅強一點。
avatar-img
4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宜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第一桶金、第二桶金,談財富的累積 我人生第一桶金來自房地產,第二桶金也是靠不動產。這不是有意投資,這真的只是因緣際會,也讓我體會到很多靠房地產致富的人,身邊確實有這樣的人存在,關於理財,我算是起步很晚的人,但若擁有了清楚的「財務管理」觀念,任何時候開始都不嫌晚。 在公務機關跟學校服務了26年多,
上週一走路前往位在藝文特區的桃園圖書館新總館,結果試營運期間的每個週一都休館,轉而至附近的埔子分館借書,當我漫無目的的逛書架上的書,總會有一些驚奇,也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想看的書,原來心中有大量平時積累的疑問,一開始先被書名吸引,翻開內頁到決定借的當下,總是因為這本書可以解答我的疑問,這算是淺
30年前剛成為公務員的我,一心想著50歲年資滿25年可以退休,當時還是75制,50+25=75,但上班沒幾年後改成85制,心裡盤算著那就是55歲,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年金改革後就成了95制,我的年紀年資有在過渡期內,所以原本的計畫是60歲退休,當然是採取月退俸的方式,雖然年改後退休俸減少很多,但足以應
上週六是補班日,中午時分我坐在中醫診所候診區等領藥,劉醫師說我脈象有點氣虛,告知醫生我前陣子盲腸炎手術及感染,醫生說是整個過程從發病、手術、感染的壓力,讓自律神經不穩,我也直接跟醫生說我的情緒有點過度緊張📷。 看完診等領藥,坐在我身邊有一組病患三人,她們詢問我一些就醫問題,譬如何時開始來看診,醫術
大家都說盲腸炎是小手術,應該連醫生都這樣認為吧!但這樣看似平常的小手術,卻因為一時大意疏忽,我的傷口就感染了,拖了將近一個月還沒痊癒,整個過程實在值得紀錄下來。 去年的耶誕節,說得好像很遙遠,其實就是23天前的事,那個大家歡樂齊聚一堂的夜裡,我卻是在寒風中拼命跑廁所,一個晚上嘔吐多次,右下腹疼痛,伴
退休即將滿三年,退休症候群漸漸的離我遠去,偶而還會有一些尚未剪斷的、來擾亂我心思的雜念出現,猶記得那時的自己,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去淡水看了好幾次的海,呆坐一個上午,看著湧上來的海水,多麼希望湧上來的是答案。 但答案還是自己要去摸索、身體力行才會出現的,只是很開心在即將滿三年的前夕,我掙脫那個束縛,家
人生第一桶金、第二桶金,談財富的累積 我人生第一桶金來自房地產,第二桶金也是靠不動產。這不是有意投資,這真的只是因緣際會,也讓我體會到很多靠房地產致富的人,身邊確實有這樣的人存在,關於理財,我算是起步很晚的人,但若擁有了清楚的「財務管理」觀念,任何時候開始都不嫌晚。 在公務機關跟學校服務了26年多,
上週一走路前往位在藝文特區的桃園圖書館新總館,結果試營運期間的每個週一都休館,轉而至附近的埔子分館借書,當我漫無目的的逛書架上的書,總會有一些驚奇,也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想看的書,原來心中有大量平時積累的疑問,一開始先被書名吸引,翻開內頁到決定借的當下,總是因為這本書可以解答我的疑問,這算是淺
30年前剛成為公務員的我,一心想著50歲年資滿25年可以退休,當時還是75制,50+25=75,但上班沒幾年後改成85制,心裡盤算著那就是55歲,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年金改革後就成了95制,我的年紀年資有在過渡期內,所以原本的計畫是60歲退休,當然是採取月退俸的方式,雖然年改後退休俸減少很多,但足以應
上週六是補班日,中午時分我坐在中醫診所候診區等領藥,劉醫師說我脈象有點氣虛,告知醫生我前陣子盲腸炎手術及感染,醫生說是整個過程從發病、手術、感染的壓力,讓自律神經不穩,我也直接跟醫生說我的情緒有點過度緊張📷。 看完診等領藥,坐在我身邊有一組病患三人,她們詢問我一些就醫問題,譬如何時開始來看診,醫術
大家都說盲腸炎是小手術,應該連醫生都這樣認為吧!但這樣看似平常的小手術,卻因為一時大意疏忽,我的傷口就感染了,拖了將近一個月還沒痊癒,整個過程實在值得紀錄下來。 去年的耶誕節,說得好像很遙遠,其實就是23天前的事,那個大家歡樂齊聚一堂的夜裡,我卻是在寒風中拼命跑廁所,一個晚上嘔吐多次,右下腹疼痛,伴
退休即將滿三年,退休症候群漸漸的離我遠去,偶而還會有一些尚未剪斷的、來擾亂我心思的雜念出現,猶記得那時的自己,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去淡水看了好幾次的海,呆坐一個上午,看著湧上來的海水,多麼希望湧上來的是答案。 但答案還是自己要去摸索、身體力行才會出現的,只是很開心在即將滿三年的前夕,我掙脫那個束縛,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該怎麼同理】 從上禮拜小銓的事件後,我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該怎麼同理不同的孩子?」,因為在跟小銓對話的過程中,我知道的資訊很少,所以有蠻多事情是需要我不斷追問的,其中就包括一些嚴重的衝突事件,我怕我在問的過程,觸及到小銓不想講的事情,讓心中的傷口越烈越大。   昨天跟亮師討論後,亮師提醒我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很多高一生好不容易脫離了聯考,進到了新天地,就開始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談起了戀愛。 我對班上學生談戀愛的看法很中立,因為禁止不了,所以總會一再提醒學生,要發乎情、止乎禮,只要不影響功課和班級事務參與,不准以私害公,其餘我不會干涉,不過這時的孩子心智還在發展,想法也比較自我,尤其是班隊常常在曝光沒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該怎麼同理】 從上禮拜小銓的事件後,我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該怎麼同理不同的孩子?」,因為在跟小銓對話的過程中,我知道的資訊很少,所以有蠻多事情是需要我不斷追問的,其中就包括一些嚴重的衝突事件,我怕我在問的過程,觸及到小銓不想講的事情,讓心中的傷口越烈越大。   昨天跟亮師討論後,亮師提醒我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很多高一生好不容易脫離了聯考,進到了新天地,就開始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談起了戀愛。 我對班上學生談戀愛的看法很中立,因為禁止不了,所以總會一再提醒學生,要發乎情、止乎禮,只要不影響功課和班級事務參與,不准以私害公,其餘我不會干涉,不過這時的孩子心智還在發展,想法也比較自我,尤其是班隊常常在曝光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