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讀文言文】關於我誤打誤撞看懂文言文那檔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曾經有個國小屁孩,看著課本裡一堆看不懂的文言文,抱怨怎麼背都背不完,考試不會寫。有天,他突發奇想:「欸,老師說文言文是以前的人寫的,現在的人都不寫了,那麼說,文言文的數量應該是固定的吧?如果我每天努力背,把文言文全部背起來,總有一天會看完所有文言文,以後我考試看到什麼文言文都不怕啦!」
當年這個天真的小孩,並沒有背完兩千年來累積的所有文言文(想也知道不可能),不過他卻誤打誤撞進了中文系,學會了讀懂文言文的「方法」,從某方面來說,好像也實現了「看懂文言文」的目標……(至於當年覺得文言文很煩的屁孩,為什麼會進中文系,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清朝時,乾隆帝下令選編歷代書籍成《四庫全書》,共3000多種書(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版本有1500冊)。後世又有學者們新編《續修四庫全書》共5000多種。(屁孩要讀完根本不可能)
文言文怎麼讀?中文系的人為什麼看得懂?他們到底怎麼看的?這系列文章將告訴你看文言文的方法!

想讀懂文章?先累積詞彙量!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或者說,正在看這段文字的你,是否能夠看懂引號內的這段文字呢?」相信絕大部分的讀者都看得懂,為什麼?
引號裡有「看」、「這」、「文章」等等的詞,你認得字,也知道每個詞的意思,很自然的讀懂整段話的意思。沒錯!要看懂一段文字,首先要先有一定的識字量、詞彙量,這個道理也適用於讀文言文的時候。(註1)
舉例來說,大部分人都讀過沈復的〈兒時記趣〉。其中有一段寫沈復看蚊子的情景: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國文老師說明「項為之強」的「為」,解釋作「因為」,這時你腦裡新建一個文言文的詞彙:文言文的「為」是「因為」的意思。接著,當讀到「為之怡然稱快」時,你自然可以從腦裡累積的詞彙推論出:「為」是「因為」的意思。
不過,事情並沒那麼簡單。你興高采烈,以為所有的「為」都是因為,卻在下一段再次遇到「為」時解讀錯誤:你誤把「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的「為」解釋成「因為」,但這裡的「為」卻應該解作「被」的意思。
中文常有「一詞多義」的現象,同樣的詞有好幾種意思。
「這不是像拆盲盒嗎!?我怎麼知道是哪一種意思?」別急,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累積閱讀量。
當你讀的文言文夠多了,就會在腦裡建立豐富的詞彙資料庫,包括每個詞的意義,以及同樣的詞在不同地方分別是什麼意思。你不需要死背每一篇新文章的每個詞是什麼意義,而是自然而然的想起這個詞的意義,並將它帶入新的文章裡。至於到底是這個詞的哪一種意義?只能說,當你文章讀多了,就能建立「語感」,憑著「上下文」來推論出正確的意義。(這些問題,請容我們日後在其他文章詳談)。
當你文言文讀多了,自然就會在腦中建立詞彙資料庫。圖為《論語》的文字雲。

看懂文字不代表看懂內容:語言符號與內容意義

不過,只有看懂文字與詞義還不夠,接著請看這段文字:
司馬遷著《史記》,以孔子《春秋》為典範,敘事傳人有得於「推見至隱」之《春秋》書法,以及《左傳》屬辭比事、詳略重輕、虛實互見諸書法義法,於是蔚為史傳文學之淵藪,敘事文學之星宿海。(註2)
如果你理解了,恭喜你!看來你在古典文學方面有頗深的造詣。如果看不懂,沒關係,除非你修過《史記》的課,不然大部分的人都看不懂。或許你每個字都認得,每個詞都了解,但卻對整段話一知半解。為什麼?
大部分識字的人都看得懂廣告DM,但只有律師(或受過法律訓練)的人看得懂法規條文。明明大部分的字詞都認得,但對一般人來說卻像天書一樣。(我讀法條時就像個文盲)因為表層的語言只要識字就能看懂,但要真正理解裡層的意義,卻需要對文章的詞彙(例如專有名詞)和觀念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註3)
閱讀文章的第一步驟就是「義旨探究」。所謂「義旨」,包括「文義」(表層文字在寫什麼)與「文旨」(內容在寫什麼?)(註4)除了看懂表層文字的每個字、每個詞,也要看懂這些文字所蘊藏的意義,才算真正理解一篇文章。至於怎麼樣才能看懂內容呢?同樣,多閱讀就對了!

多閱讀,不用死背也能舉一反三

總結我們上面的說法,要看懂一段文字,不只要先累積一定的識字量、詞彙量,也必須具備相關知識,才能真正讀懂一段文字。讀白話文如此,文言文當然也是如此。照著國文課本的順序學習,就能循序漸進累積詞彙量與相關知識。如果你還想額外自學,建議可先閱讀《論語》、唐詩三百首,如果你想挑戰更難的文章,可嘗試《孟子》、《史記》、《詩經》。(註5)
唯有多讀,才能累積足夠的「閱讀理解技能」。想讀懂文言文,一開始當然需要背(這裡的「背」,指的是「了解並記得詞的意義」),不過絕對不是叫你死背所有文言文,當你讀到一個階段,某天你會發現,讀了《論語》前半,後半好像比較好懂。讀完《論語》,再讀唐宋八大家也似乎沒那麼難了,這時,恭喜你已開始「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了!若能持之以恆,總有一天,讀文言文就像讀白話文一樣,大部分都難不倒你。
「多讀」是重點,但「怎麼讀」也有學問!之後,本系列將依照順序說明「讀懂文言文」的方法,包括讀懂字詞句子、分析寫作技巧、推論寫作目的等,那麼我們下期見囉!

註釋

註1:字和詞的區別,在語言學界有多種說法,我們採用王力先生的定義。「字」指的是書本裡的一個方塊字,或是口語裡的一個音段。「詞」指的是「語言中的最小意義單位」。中國古代沒有字和詞的分別,古代除了極少數的雙音詞(如蝴蝶)外,每一個字就代表一個詞。近代則傾向於複音詞,例如兩個字組成一個詞,就是雙音詞(如老婆)。整理自王力:《中國語法理論》(臺中:藍燈文化,1987年),頁13–18。
註2:引用自張高評:〈書法、史學、敘事、古文與比事屬辭──中國傳統敘事學之理論基礎〉,《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4期(2017年1月),頁2。
註3: 此段說法根據Kenneth S.Goodman提出的「意義與非意義」理論。意義與非意義,兩者差別在於讀者是否能真正理解內容。若能理解,則該段文字對於讀者就是有「意義」的;若不能理解,該段文字則「無意義」。詳見Kenneth S.Goodman著,洪月女譯:《談閱讀》(臺北:心理出版社,2001年),頁75。
註4:「文義是指文辭所直接表達的情意;文旨是文辭中所蘊藏的情意。」詳見陳品卿著:《國文教材教法》(臺北:中華書局,2017年,三版),頁194。本文關於「文言文閱讀理解過程」的理論主要來自此書,讀者有興趣可參考。
註5:這個閱讀順序與現在國文課本編選的文言文順序相似。依筆者的閱讀經驗,《論語》作為經典,可助於建立基本的文言文語感。《孟子》稍難,《史記》更難,這兩本在讀完《論語》後再讀,會比較容易。唐詩三百首收錄常見的唐詩,想閱讀韻文(有押韻的文體),可先熟悉唐詩三百首後,再選讀較難的《詩經》。

參考資料

王力:《中國語法理論》(臺中:藍燈文化,1987年)
〔美〕Kenneth S. Goodman著,洪月女譯:《談閱讀》(臺北:心理出版社,2001年)
陳品卿著:《國文教材教法》(臺北:中華書局,2017年,三版)
張高評:〈書法、史學、敘事、古文與比事屬辭──中國傳統敘事學之理論基礎〉,《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4期(2017年1月),頁1–3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月14日是西洋情人節,在這天,日本女生會送上親手做的本命巧克力給喜歡的人。但是除了巧克力,告白時最重要的當然是訴說心意啦!如果在儀式感之外,還能添上幾句《詩經》的句子,肯定會讓對方更加心動。    
先寫現在,中間寫過去,最後再回到現在⋯⋯這是朱自清〈背影〉的文章架構。如果你已經上過這一課,應該會聽過老師講解這種「篇章結構」。你可能背了這些結構,卻還是對所謂的「篇章結構」似懂非懂。究竟什麼是篇章結構?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三明治談起。
2月14日是西洋情人節,在這天,日本女生會送上親手做的本命巧克力給喜歡的人。但是除了巧克力,告白時最重要的當然是訴說心意啦!如果在儀式感之外,還能添上幾句《詩經》的句子,肯定會讓對方更加心動。    
先寫現在,中間寫過去,最後再回到現在⋯⋯這是朱自清〈背影〉的文章架構。如果你已經上過這一課,應該會聽過老師講解這種「篇章結構」。你可能背了這些結構,卻還是對所謂的「篇章結構」似懂非懂。究竟什麼是篇章結構?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三明治談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現代人看著「四書」、「五經」,光是要把這幾本背起來,是不是很像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講到「有甚麼用」,文言文肯定是第一位,跟數學並列冠軍。
Thumbnail
回想起來,我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有閱讀中國古典作品。果其不然,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退步了不少,幸好這個系列附設了詞語注釋和全文翻譯,所以我順利將這本積壓多年的《世説新語》讀完啦啦啦! 話說我自小就覺得古人的生活佚事非常有趣,他們的事蹟經常令我這位現代人大為震驚。
Thumbnail
在閱讀文言文時,很多同學會遇到困難,除了詞彙難懂外,文字順序也怪怪的,讓你無法順利翻成白話文,這是因為文言文「語序」與白話文有些不同,你知道是那些不同嗎?這次的文章要介紹文言文的倒裝現象,說明文言文與白話文語序不同的原因,這樣各位同學之後就能夠還原成白話文語序,有利解讀了!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現代人看著「四書」、「五經」,光是要把這幾本背起來,是不是很像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講到「有甚麼用」,文言文肯定是第一位,跟數學並列冠軍。
Thumbnail
回想起來,我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有閱讀中國古典作品。果其不然,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退步了不少,幸好這個系列附設了詞語注釋和全文翻譯,所以我順利將這本積壓多年的《世説新語》讀完啦啦啦! 話說我自小就覺得古人的生活佚事非常有趣,他們的事蹟經常令我這位現代人大為震驚。
Thumbnail
在閱讀文言文時,很多同學會遇到困難,除了詞彙難懂外,文字順序也怪怪的,讓你無法順利翻成白話文,這是因為文言文「語序」與白話文有些不同,你知道是那些不同嗎?這次的文章要介紹文言文的倒裝現象,說明文言文與白話文語序不同的原因,這樣各位同學之後就能夠還原成白話文語序,有利解讀了!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