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那些孩子的故事 (01)

今天想要分享一個關於情緒以及些許傷心的故事。
幾個月前一位對教育與我們抱持相同理念的家長來到了我們說明會,在說明會上其實我並沒有和這位家長交流到甚麼,作為說明會的講者我大部分的心思與精力都在簡報上消耗殆盡,但後來這位家長再次造訪我們學校時還是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堅定又堅強的母親

來到學校的這位媽媽的眼神是如此的堅定,話語中充滿了信念讓我感受到她對孩子未來教育的用心,在實驗教育圈子中每一個家庭對實驗教育的理解有所不同,這位媽媽所花在教育上的用心是遠遠超過我的對一般家庭的認知,隨著交流推展我也理解這個這位母親已經與丈夫離婚,獨自陪伴孩子成長的這條路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第二次這個家庭造訪時,已經是學校的入學面談,這次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前來,我們抱著相互瞭解的心態還是聊了這段離婚後的故事,中間媽媽也分享了孩子面對這樣巨大的變動後產生的影響,也許是因為我非常看重心理這一塊,對我來說瞭解一個人一定要從內心去挖掘,表面所展現的很容易既膚淺又是偽裝,但面對年幼的孩子往往他們還沒有學會偽裝,還沒學會把自己武裝起來,所以呈現出的都是一個最真實的人原本的樣貌。

強迫長大

和這位孩子對談後,我深刻地感受到家庭的變異對孩子的生活所造成的影響,舉凡在回答最不喜歡的人、最討厭的東西,所有的這類不好的回憶都會從孩子的口中聽到爸爸兩個字,我不知道過去他們經歷了甚麼樣的歷程最後導致分開,但是孩子確實就像我們常說的【孩子是無辜的。】一般,年幼的小孩必須接受這樣的現實,而且必須要找到一種和自己對話的方式來去緩解這樣的劇變。
在各種心理學的書中我們都常聽到,小孩每經過一次生活的巨變後就會成長很多,很多小孩從小就過早的社會化、過早的被迫成長,其實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面肯定留下了很多傷疤,而又有多少大人真的在乎、理解關心孩子的內心,能成為這些孩子的支柱慢慢去撫平這樣的傷痕呢?
毫無疑問的這位媽媽已經做到最好了,甚至我都不認為有辦法更好的,我寫下這樣的故事並不是想要責怪任何大人做了甚麼事情卻不在乎孩子的感受,也許我想留下的是我在與孩子的面談中,看見了一個巨大的創傷已經在孩子的心理留下痕跡,媽媽很努力地陪伴孩子一起走過,孩子也很努力地透過自己能夠使用的各種方式去走出生活所改變帶來的不適應。
一個幼小的孩子,他所能承受的東西是有極限的,我們承接了這個家庭接下來六年的小學時光,我很希望自己能陪伴這樣的孩子,讓他徹底的開心的迎接接下來生命美好的一切,讓他相信未來自己的人生也是可以找到幸福,找到屬於自己的另外一個靈魂伴侶。
在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到底是甚麼是最重要的呢?我還是覺得【心】,是最重要的,我們是否用【心】在跟另外一個【心】交流呢?實驗教育到底是甚麼,每一次對話都是一種生命的探索與尋找。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