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批判與再養育

「我真的需要妳幫忙…拜託啦…」同事略帶懊惱和無奈地告訴自己。
案子進展不順利、交辦事項完成的不夠及時,以及測試過程時間過於冗長又看不到進展…等等諸多因素,變成了讓工作氣氛生變的主要原因。
而這些事情會發生的前提就是,我不夠好。 縱使擁有學歷也讓自己像是個空有頭銜的冒牌貨。
不夠好、不夠好、不夠好。 還不夠努力,還有時間喘息,那麼就是沒有盡力。
於是我們的情緒越來越敏感,任何風吹草動,隨意出口的一句話,不論有意無意,帶有善意或是帶有惡意都過度解讀,我們把自己困在完美主義的高塔裡,苛求、逼迫、威脅自己。我們沒有退路,除了好只能更好,一旦有小失誤就即刻被放大,不停地指責自己,都是自己的錯,如果可以這樣,如果可以那樣,那麼今天就不會讓別人失望。
失望。
如果父母是我們的主養育者,形塑了我們對於自己的認知以及看法。那麼此時此刻,我們正在讓對自己失望這件事,變成我們的再養育者。
那,誰可能變成我們的再養育者? 是過去的師長?父母拿孩子跟別人比較的模樣?朝夕相處的伴侶還是那些不夠好所帶來的失望?
如果事實上我們已經「夠好了」呢?
—————————————————————————————————
在與原生家庭保持距離之後,認知到了只要是能夠引起情緒感知的事情,大概都有機會成為所謂的「再養育者」。老實說也曾經迷惘,那些迷惘的日子大概就像一個迴圈。
提出邀約、赴約糾纏、回家。 然後重複。
除了那些職場上的人與人之間,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伴侶大概就是影響最主要、最淺移默化的「再養育者」了。 時間是潮汐。 潮汐會將我們越推越遠嗎? 我們會不會隨著潮汐迷失在關係裡,忘記只是想要最單純的支持而已? 忙碌是潮汐,相處是潮汐,不經意脫口而出的話也是潮汐。 於是面對彼此,對於要說出口的話就得戰戰兢兢了嗎? 還是適時的表達意見,觀察對方的反應跟感受 即時的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才是上策?
真正重要的,仍然無法用眼睛察覺。 只有在忘記要好好相處,失去初衷的時候,才會一蹋糊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那些零碎的情緒、小情小愛、日常的呢喃都將被收錄在這裡。不要害怕接不住自己,只要慢慢地拾起情緒,我們就能夠慢慢的拾起自己,發現自己也如繁星,在自己的時區發光。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