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安全屋|教育手札01|20230404】教育概要家族與社會學資本


連假快結束了。但學習沒有結束的一天。

一、教育概要

(一)教育概要的大致涵納學科
  1. 教育概要有幾大科目:
  • 教育哲學肯定是老大。畢竟哲學是科學的科學嘛。
  • 教育是分在社會學科,社會學科探究「人」,而人能組成「社會」,所以教育社會學誕生。
  • 社會學偏重群體,那麼偏重個體的是......?答對了,教育心理學。
  • 社會學、心理學都談到人,但是教育的主要特性有「工作——成效導向」(代表教育不能紙上談兵,一定得有實務層面),一旦要施行,人能亂放、亂做事嗎?不行,必須「管理」,因此,以管理學、行政學為理論基礎的教育行政學誕生。
2. 同樣很重要的學科:
  • 教育的目的很多,目標是「認知、技能、技能(與情意)」,但講這麼多,要靠什麼才能達到?沒錯!正是「教學」,而教學要靠什麼達到?正是「課程」!所以「課程與教學」誕生了!
  • 而且無論是什麼學科,要有學科,先得研究,要能研究,先要有資料,那資料哪裡來?自然,教育測驗學、教育統計學也接連助陣。
總之,念教育的人實在是辛苦的,除了本源的課程與教學,還混合哲學、社會學、心理學、行政學、測驗統計學等,是一條相當漫長的路。

二、教育社會學

(一)社會學的基本預設
  1. 規範性 vs 驗證性(一場和諧與衝突的競爭!)
  2. 社會學就是假定社會的本質,而其本質,正是「階層的流動或複製」。
  3. 階層的有何組織?人有聲望,才能進政黨、升階級。
  4. 階級複製的根本原因在於文化差距——台灣大學有一半的學生皆出生自雙北,是有道理的。
  5. 階層流動的根據?不是個人能力,就是家庭贊助。誰才是真正的流動?

(二)社會學中的資本概念
  1. 經濟資本(金錢收入)
  • 抓到根本概念:「近貧線」。代表著家庭的必要支出,若必要支出也無法滿足,則近乎貧窮。
  • 食衣住行是家庭的必要支出,其最小值之地區總和,正是近貧線。
  • 食衣住行滿足,才能討論「育」樂:親代對子代的投資意願才會增高!
2. 文化資本(教育資源)
  • 物質性(高級電子設備、豐厚學習資源)
  • 內涵性(氣質,大多藉由閱讀而來)
  • 制度性(如皇家貴族的傳統)
所以,朋友們,大多數人並沒有豐厚的家庭資源,但只要有一台簡陋的手機或平板,與一點點個人的時間,先去註冊線上電子書平台、開放式課程等,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投資自己的文化資本(應該說,也只能是如此了,畢竟家庭也不能交換)。
換言之,朋友們有沒有發現一處巧思?當一人的經濟資本可滿足必須支出,代表其可動用支出足夠,但此人若將其皆轉換至「樂」而非「育」,則不論經濟資本多麼龐大,文化資本仍舊單薄!
3. 社會資本(人際資源)
  • 當我們有一定文化資本,或是直接進入學校就讀,就會開始累積社會資本。
但,我個人的見解是:內涵性文化資本還是比社會資本重要(儘管社會資本又更高一層),因為權責若要相符,「專業能力」是唯一考量——一位炫燿認識官商政要的建築師,和一位熟讀建築理論,並積極實踐所學的建築師,你更相信誰蓋的房屋一些呢?
4. 象徵資本(背景資本)
  • 以上三種資本相加,就成為一個人的「背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