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對?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學校、職場或是關係中,表達的事往往想讓對方認同。

若是氣味相同那還好,但若意見相左時常會爭個臉紅脖子粗。但對又如何?錯又如何?

讓我想到蔡璧名老師曾提過的一件事。他在公園的涼亭裡打太極拳,打了一會兒有一個人對著他大罵,說他不能在這裡打拳,如何又如何的,非常大聲,整個公園的人都側目過來。

當時老師一心想要好好打拳,於是他立刻下跪,當場道歉,就速速離開再去別的地方打拳,留下一臉錯愕罵人的人。為什麼他能這樣做呢?因為對錯在老師心中不是重點,他能好好打拳不被打擾才是重點。

如果能把自己放在重要的地方,而不是需要別人來認同和按讚,自己就能讓自己開心,按自己讚,是否對錯就不那麼重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77內容數
做做讀書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別人不完美,我也不完美,包容別人,其實是在善待自己。對方所做的事並不是為了惹你生氣。如果總是對別人不滿意,哪會有好心情呢?!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前言 今天打球時,有位球友找了位退休的中學國文老師當對手,兩人對話時,對手有個詞說得不很得體(把打球時心情要放鬆說成鬆懈),結果該球友等對手離開後,就開始大肆評論起對手的那個他認為不得體的詞來,幾乎對所有願意聽他講的人他都講了一遍,而且,有回應的,他講的更多更雜,什麼現代老師的素質不行;什麼可能誤
上周五,同學從操場回來後跟我說,堯跟昀被體育老師留下來訓話。 一般來說,科任老師當下有採取處理措施後,我不會再有進一步處置,不過我想想,他們倆這樣小玩小鬧在平時下課時就常發生了,現在不施教,怕拖著了最佳處理時間。 據我所知,是昀把巧拼對著堯丟,堯覺得被攻擊,心生不滿,便丟回去,剛好將巧拼甩到司令
Thumbnail
身為教師,你確實不該教導學生:他們外溢的情緒會有撞槍口的人來負責。
Thumbnail
執著是非對錯,並不能為你帶來內在的和平,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觀點, 既然是觀點,就是主觀的, 爭論是非,執著對錯,會讓你失焦,專注在問題與結果,而導致內在的失衡與衝突。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一直都是學習表達的很大一塊訴求,我們提出了理由、後果和風氣三方面的分析。通過此篇文章可以明確瞭解,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以及對於解決衝突的好處。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別人不完美,我也不完美,包容別人,其實是在善待自己。對方所做的事並不是為了惹你生氣。如果總是對別人不滿意,哪會有好心情呢?!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前言 今天打球時,有位球友找了位退休的中學國文老師當對手,兩人對話時,對手有個詞說得不很得體(把打球時心情要放鬆說成鬆懈),結果該球友等對手離開後,就開始大肆評論起對手的那個他認為不得體的詞來,幾乎對所有願意聽他講的人他都講了一遍,而且,有回應的,他講的更多更雜,什麼現代老師的素質不行;什麼可能誤
上周五,同學從操場回來後跟我說,堯跟昀被體育老師留下來訓話。 一般來說,科任老師當下有採取處理措施後,我不會再有進一步處置,不過我想想,他們倆這樣小玩小鬧在平時下課時就常發生了,現在不施教,怕拖著了最佳處理時間。 據我所知,是昀把巧拼對著堯丟,堯覺得被攻擊,心生不滿,便丟回去,剛好將巧拼甩到司令
Thumbnail
身為教師,你確實不該教導學生:他們外溢的情緒會有撞槍口的人來負責。
Thumbnail
執著是非對錯,並不能為你帶來內在的和平,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觀點, 既然是觀點,就是主觀的, 爭論是非,執著對錯,會讓你失焦,專注在問題與結果,而導致內在的失衡與衝突。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一直都是學習表達的很大一塊訴求,我們提出了理由、後果和風氣三方面的分析。通過此篇文章可以明確瞭解,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以及對於解決衝突的好處。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