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6|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設限三步驟:接住孩子情緒並且給予行為規範

「誒誒,這個髒髒,不要摸!」「唉唷,不是跟你說插頭有電很危險,怎麼還去玩?」
孩子長大與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彷彿有很多事情常常難以拿捏安全與危險的界線,恰當與不恰當的準則,以至於父母經常像是守門員一樣,為了擋住那越線的行為疲於奔命。
在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的技術中,有一個治療方法,很常被用於治療中孩子如果出現危及自己或是治療師人身安全的情境中,叫做設限三步驟。然而在與許多父母工作、以及我自己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設限三步驟不僅可以用於治療之中,在生活裡也是一個與孩子互動的參考準則。

設限三步驟的概念與執行原則
遊戲治療大師Landreth提出的設限三步驟,包含了
  1. A(Acknowledge ):指認,說出兒童內在的感受、盼望與想法
  2. C(Communication):溝通,表達必須要限制的行動、理由和原則
  3. T(Target):改善的目標,指出可用以替代的行為,或其他可行的途徑

關於指認情緒:

設限三步驟的執行原則,與孩子的發展有關。當孩子正處於情緒高張、想要做某些事情但卻不被允許時,直接告訴孩子「不可以」,是大人所慣用以認知溝通的方式。但孩子此刻可能停留在情緒經驗裡,無法思考。
面對衝突的情境時,情緒的傳導,比認知的理解,速度更快,也更直覺地反應。因此當大人想要孩子能冷靜下來想一想之前,得要先幫忙孩子調節,在慾望不被滿足的情況下,所反射出來的情緒,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接住孩子的情緒」。
舉例來說,孩子在公園裡,玩了一陣子之後,才發現有一項遊樂器材之前沒有玩過,正想過去的時候,媽媽告知要回家了。此時孩子想玩的渴望被制止,開始哭鬧表示不想回家。此時,媽媽可以如此說:「你真的很想玩那個器材齁,之前沒玩過,好想要試試看」。
一般父母不會這樣跟孩子對話,一方面是怕,講了會不會孩子更想去玩,另一方面則是覺得多此一舉,心裡就知道孩子想去玩,但就是不想允許孩子這麼做。

關於溝通說明:

然而,如果只停留在第一步驟,確實無法達到設限的目的,因此要接著告訴孩子,為什麼現在無法留下來體驗新器材,是因為得要回家吃晚餐了,現在若不回家準備,等到孩子餓了的時候,飯也不會馬上變出來放在餐桌上,可能也很難受。
通常父母執行設限時,也只會告訴孩子「不能做」的事情,但很少給予解釋。然而,若想要孩子能心甘情願地受到限制,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說明此刻的情境,可以幫助孩子消化這個不能達到慾望(在這個例子裡是不能去玩器材)的挫折,並且知道父母給予限制時,不僅有專制地要求,同時也在思考孩子的經驗,這種被父母放在心上想的過程,對孩子而言也會感受到被拒絕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父母重視自己的經驗。

關於思考替代方案:

當孩子理解,什麼事情不能做,以及設限的理由之後,該怎麼辦,則是下一步需要說明的。父母可以提供一些替代方案,例如說:明天來玩的時候,從這個新器材開始,或者是,回家等吃飯的時間,可以選一項自己平時喜歡的事情來做。讓孩子失落的情緒得以用其他方式得到回應與安撫。
有些時候,替代方案也不全然需要由父母提供意見,也可以鼓勵孩子參與討論,聽聽孩子的意見,如果不能做這些事情時,還會有什麼其他的想法。有時孩子可能會說:不能玩器材,那我可以回家玩娃娃屋嗎?或許透過娃娃假扮去公園玩的戲碼,孩子的內心也可能用另一種方式滿足自己。當然,這是舉例,每個孩子有安撫自己的方式,不一定相同。但當孩子想不出意見時,父母給予一些提示,也是另一種方式。

設限三步驟的應用
很多父母聽完設限三步驟的概念之後,感覺雀雀欲試,但最常發問的是:「我平常不是這樣說話的誒」,「沒有習慣去想孩子是什麼情緒」。
確實,一個陌生的概念進入腦海中時,往往會與慣性不相容,因此可以尋找自己習慣的用詞,來表達同樣的概念。像是,比較直接爽朗的父母,可以試著說:「不能玩真的煩死了(指認情緒),但是現在不回家就肚子餓了(說明溝通),不然等等回家路上講個笑話給你聽?(替代方案)」用一些比較口語的方式,來完成這三個步驟。
剛開始使用這個概念時,不一定要一次完成三步驟,平時可以多練習「指認情緒」這個步驟,有時候孩子可能哭鬧、煩躁,可以透過反映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此刻的狀態,慢慢成熟的孩子,有時不一定需要父母的設限,當情緒被理解和接住之後,可能也不一定堅持要當下去玩、或者買東西,才能被安撫。
有時候,堅持到底的行為,是為了讓父母理解自己一開始被限制時有多難受。因此透過大哭大鬧,要父母聽懂自己的心情,但父母經常看見的是哭鬧的行為,感覺被干擾,或者是孩子失控帶來的焦慮,而難以理解孩子最初其實是無法滿足原本想要而感覺挫敗

減少設限是執行設限的目標
在遊戲治療中,若非必要,不執行設限。而在生活常規裡,若父母要練習設限三步驟,或許無法做到完全不設限,但目標可以設定在,減少設限的頻率。
大家想想,作為父母的你,是否常常會說:「再不去寫功課,我就要沒收你的玩具了喔」,但實際上,真正去執行的次數有多少呢?幾乎趨近於零。更遑論以前的阿公阿嬤威脅法:「再不乖叫警察來把你抓走喔!」根本不可能這樣做。
孩子們很聰明,剛開始可能感覺恐懼,幾次之後知道設限的威脅從來不會發生,於是就產生了「父母怎麼說都沒有用」,而且對孩子而言,這些設限可能都只是某種「令人煩躁、碎碎念的背景音」。這就是源自於父母太頻繁設限,卻又沒有執行導致的後果。
因此,若非必要不設限的概念,得要與設限了就須執行的行動,相輔相成才會有效。以前面的例子來說,若父母跟孩子說,玩三次器材後要回家,此時孩子發現了新器材,想去試試。父母通融,又多給了一次嘗試的機會,但同時給了設限的條件,只能一次,若拖延,回家就不能再去玩具,要直接去洗澡了。結果,孩子還是哭鬧不休,想要延遲的時候,以玩一次器材,交換返家玩玩具的項目,父母到家就要確實執行這項約定,讓孩子知道,當自己做了一個選擇,就會有另一個相對應的結果產生,而自己是需要承擔這個後果的。
因此,減少空有威脅但沒有執行的設限,在孩子的行為確實需要被規範時,才以設限的方式進行約定與協商,可以幫助孩子感覺到較多的自由,也可提升父母設限的可信度和約束力,讓親子之間都能在平時更輕鬆,但重要片刻也更有規律的情況下互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