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期我所認識的李白,是一位才華洋溢的唐朝詩人,有著傲骨不風的英氣,信手拈來的才華,好像再平凡不過的景致,只要出自李白之手,就是品質保證。
而意外的翻開了由哈金創作的《通天之路:李白》,從李白多方面解讀與剖析他的個性、想法、時代背景與思維養成的面面觀,看完之後我對於李白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也對詩人創作背後的理由有更多的了解與認同。然而對於李白的人品我卻無法像以前一樣欣賞他,甚至可以說如果他活在現在這個世代,我一定會非常討厭他。
李白不適合擁有婚姻生活
書中講到李白一生一共有四段婚姻,這四段婚姻李白都沒有好好盡到一個丈夫(或是爸爸)的責任(他的婚姻前後並沒有重疊)。他一生當中ㄧ心一意想要從政改變現狀,為國服務,這樣的想法卻沒有因為他成家而有所改變,所以他拋家棄子四處周遊列國交朋友,希望能遇到「伯樂」舉薦他讓他進入朝廷。而他的四個妻子,不只需要忍受丈夫長期離家獨自育兒之苦外,還要接受丈夫的居無定所與不務正業。這樣的場景換作在現代,我想沒有幾個人能夠忍受得了。
李白太過自負,恃才傲物
李白一生當中的創作可圈可點並且流於千古,不論是「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還是「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其實背後都有李白為什麼創作的來龍去脈,才華洋溢的他,可能只要一個靈感就能文思泉湧滔滔不絕的展現他的魅力,創作出別人根本無法與其媲美的文字,同時他也很能依賴這份才華結交朋友,然而因為李白的過於自負,儘管再有才,文章裡總少不了批評或是暗喻現在時局的動盪不安,或是拐著彎罵人還是羞辱人(例如他叫皇帝旁的大紅人高力士幫他脫鞋),我想如果要在現實社會中與人相處,應該不要讓自己氣焰這麼高昂,甚至是「謙虛」或是「謙卑」,都是李白一輩子一定要學的課題,也因為他遲遲學不會,最後的仕途生涯從未達到他心之所向,成為他一輩子的遺憾。
表裡不一的詩仙本人
李白一輩子都想要好好的為國服務,因此當官這件事可以說是他的終極目標,但他心裡卻一直始終有個中心思想,就是無為而治的「道教觀」。兩者之間的出世與入世,對我來說也有太多的矛盾與抵觸,44歲時他在濟南的紫極宮裡接受了入道的儀式,由天師親自授他「道籙」,正式成為一位道家人,然而這卻是他用來避開朝廷間追殺的障眼法,一方面稱自己要修煉身心,另一方面又放不下世俗的功名,儘管成為道士,卻還是想要有著想要入朝的心思意念,也許也正是因為這樣,他一輩子的仕途都只能載浮載沉。
看完這本書,我除了感嘆詩人李白的懷才不遇,也對於他的人品有著大大的扣分。也許這個世界從以前到現在都是公平的,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李白的文學創作,也真的找不到第二個像他一樣能夠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足以影響整個華人文化。
#2023日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