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不錯,但還是常常粗心答錯,請問能怎麼辦?

【家長QA問答集——梁老師回應篇】
家長Q:很多文章提倡閱讀的重要,但很少人提到「粗心」這點,我們家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都不錯,基本上學校上完課,課文就背起來了,作業也都會自己完成,老師誇讚她上課反應很好,但有個很大問題是,這沒有反應在考試分數上,雖然沒太糟糕,但都會粗心個幾題,分數都剛好在平均分數而已,很多人都說她平常已經有大量閱讀,學習力很好不需要擔心,想請教老師這種情況是需要多刷題才能提升分數嗎?還是低年級不需要在意這幾分,持續大量閱讀就好?
梁老師A:
我想孩子容易粗心是多數家長會很關心的問題,特別感謝這位家長這麼用心的提問。我有兩個部分想請您思考:
第一,
從您的提問可看出,孩子目前應該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您也覺得他的基本學習態度不錯,但是他的「成績」表現卻不如您預期,讓您有些煩惱。因此我想請教您,請問您對孩子的成績「標準」是幾分?您期待他能考到幾分才會讓您滿意?
一般而言,如果內心沒有一定的標準,孩子不管考到怎樣的成績,我們都會著眼於孩子「錯誤」的題目,即使題數不是很多,我們還是會過不去。但是100分不該是我們對孩子每次要求的標準,這種太嚴格的標準將會嚴重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造成反效果。也相信您絕對不會要求孩子非得考到到100分才會讓您滿意,因此我想請問:您期待孩子能考到「幾分」?等您內心有一個標準之後,請您再去看看,孩子還要再少錯幾題,就能達到您內心期待的標準?
我以前當國中導師時,有一個對激勵班上同學很有效的方式:我會請每個人寫下他們希望這次段考各科的「期待標準分數」,如果考科是7科,那他們只要有4科(過半科目)達到標準,就可以請喝飲料。
看到這裡,相信家長們一定會想:那孩子只要分數填很低,他就可以很容易達到標準啦?但事實上是,孩子們「從來不會故意填低」。原因有二:一是此標準全班都可看到,如果你填太低會被同學嘲笑,這是面子問題(有團體壓力);二是孩子本身對自己會有期待,所以填的分數真的就是他們「期待」自己達到的成績。相信我,只要給孩子空間,他們就會認真填,而且為這個分數努力!
再來,你們也可以再思考一下,為何我會在7科之中只要求「過半達成」就好,而非「全部達成」?
很簡單,在我的經驗裡,訂下一個近乎難以達成的標準等於沒訂,最好的標準在於讓學生覺得很有機會達成,他們就會為此努力!這個制度在我當導師的過程裡時常實施,對增進孩子的學習動力很有幫助,在此分享給各位參考。當然,大家可以想想,這樣的方法對刺激孩子學習動力有幫助的原因何在?
其實我覺得重點不在「孩子錯了幾題」,而是「你允許孩子錯幾題」?我在協助孩子準備會考的過程裡,都只是要「降低錯題」,把錯題降到自己允許的範圍內就好,而不是要求他「全對」。
因此我想再度請這位提問家長思考一下:您期待孩子能考的成績是幾分?不妨也和孩子一起制定吧!讓孩子也對自己的成績有多一點期許,相信會增加他在考試時的專注程度,減少粗心的發生;另外,如果孩子的成績也還算有達到您的期待或你們共同制定的標準,那就放過那些錯誤吧!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也是犯下各種錯誤長大的,又怎能要求孩子都別犯錯?
第二,
比起犯錯,更重要的其實是「為何會犯錯」?
當我孩子考試成績不如預期時,我會陪他們一起看錯誤的題目,一題一題詢問他犯錯的原因。那個詢問不在指責,而是想讓他理解他可能在哪個部分容易出錯,自己要小心一點;或者協助找出他不懂的地方,再帶著他把那個概念訂正、弄懂或釐清,這其實才是更重要的事。
有時候我們也可以思考,那個錯誤究竟重不重要?
我女兒進小四後,因為學到多位數的乘法,數學常常在計算部分出錯,她通常是錯在這樣的題目。而我評估了一下,她每次錯的題數也不算很多,而在概念上也不是不懂,更重要的是,「計算」這種事在數學的學習裡是最枝微末節的,所以只要概念上都是理解的,我就不會在意這些錯誤的題目。如果她自己不滿意,我就會再買題庫讓她多練習一下,但那也不是我強迫的。
實際上,我不是那麼在意那少數一兩題的計算錯誤,這對她的整體學習沒有太大的妨礙,那這些小粗心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真的太多太多「粗心」的部分,那可能就是孩子的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至於注意力為何容易不集中?要如何加強孩子的專注力?這又是另一個大哉問,如果有人提問,我會在podcast裡找機會回答的!
最後,想跟這位家長說,您的孩子在小二已經有閱讀習慣了,恭喜您已經幫孩子奠定下良好的學習基底!然而我不會說孩子們考試時犯錯也沒關係,重點是請您按照上面那兩點去思考,那些錯誤是必須被好好注意的,還是不用太糾結?除了給孩子一些犯錯的空間外,也帶著孩子一起訂正、思考那些題目寫錯的原因,都會讓孩子之後考試時更細心喔!
💚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填表提問:https://forms.gle/mC8LT8gGu9JEVMHT7
💚 欲知更多閱讀、寫作、教育相關知識敬請留意喜閱樹podcast【閱寫越快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