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二 朱函
這一幕,在我們家是每天晚上必定上演的一幕:四個人圍著餐桌做成一圈,餐桌上放著精心製作的晚餐,一旁的電視正著中華職棒的例行賽,四個人輪流分享著今天整天的大小事,而還沒輪到的人就在一旁看著電視或盡快掃蕩桌上的美食,然後......爸爸就被打了,哦,有時不只被打,還會被捏、被踢、被啃被用指甲抓,兩個孩子坐在一旁笑得都快倒在地上了,卻硬撐著時不時再來個火上加油。你沒有看錯,就是這麼慘,無論是誰惹了媽媽,遭殃的,絕對是爸爸,甚至威脅時用的語句也是:「你敢再多說一句,我就去啃你爸的頭,你是很想讓你爸被我打是不是?」。
對外人來說,我們家的相處方式可能......非常詭異,因為我們很常「有話直說」,有時會直白到旁觀者會認為孩子們是不是進入「叛逆期」了,故意和父母對著幹。好笑的是,我和哥哥,都沒有所謂的「叛逆期」,同時也可以說我們的「叛逆期」從會講話時就開始了。
但這麼容易起爭執的相處方式,為何家人之間的關係卻是如此緊密呢?我想了想,應該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溝通」上吧!溝通時,除了表達自身想法,也必須了解對方的想法,而在這麼做時,自然而然的會加深對對方的認識和了解,關係就會更加緊密。而真正的「溝通」,是很難的,尤其是雙方年紀有一段差距時,更別說是父母對孩子了。
在這邊統整出幾點我們家「溝通」良好的原因:信任、尊重、身教、反思、討論、理解還有道歉和道謝。而整個過程,如下。
在開始前,必須信任孩子,相信事出必有因,他做的事不一定是錯的,請相信他不是存心的;也先反思是不是自己哪裡沒有做好,才導致事情會發生(如果是要討論孩子做了什麼事),比如是否沒做好身教、是否管教不當、用詞不當,如果是,先道歉。
開頭,父母會先點出主題並主動為某些行為道歉,表示想和我們討論這件事的解決辦法(這次的目的);在過程中,允許我們隨時離席冷靜,也允許在情緒激動時會出現的不當用詞(但不能對人);而只要點出他們的問題,在思考吸收後就會立刻道歉。而在討論時,會對我們的提案提出疑問,也讓我們對他們的提案提出疑問,是疑問並不是質問,問問題的目的,是讓他人理解背後的原因,進而提出更好的方案,不是為了反駁而想要將他問倒。對於討論不當行為的部分,不要指責(不只無用,還會讓對方產生反感和情緒),最主要是理解做出行為的前因,並了解對方的感受,只要讓對方了解原因,不只能防止同樣事件再次發生,還可能會有意外收穫。
而在最後,謝謝孩子付出這麼多,父母不會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溝通討論並不是義務,會願意花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來討論,只是希望問題得到解法而已。謝謝孩子在過程中都尊重自己、尊重別人,不隨便批評貶低自己和他人的想法與感受。
在不熟悉與孩子對話的情況下進行「溝通」,說好聽點,你試著讓孩子理解你的想法,並幫助他;說難聽點,只不過是你將對他的期望說的頭頭是道,最後強壓在孩子身上罷了。
想要和孩子好好溝通,又不知道怎麼開始?很簡單,先反思、先道歉,然後把嘴巴閉上,聽他說話,盡量過濾孩子因情緒而產生的垃圾用詞,重要的是那些藏在後面的需求;道歉不代表認輸,反而代表你承認你哪裡不足,這沒有什麼,不會犯錯的叫AI,同時也展現了你的態度,你是真的想要和孩子做一場「平等的交流」,而當你道歉後,相信你能很快的發現,孩子愣住了、情緒緩和了、開始反思了、願意坐下來好好談了。
只要一開口就會引爆戰火?等他告一段落,用平緩的語氣、語速放慢,問問他,「那......你希望怎麼做?」等他回答,在指出你看到的問題,一樣,用平緩的語氣、語速放慢,越溫和、越不指責,他越願意說,也越願意聽。
溝通的目的從來都不是要爭出誰輸誰贏、誰對誰錯,而是要解決問題。沒有人生來就該無條件聽從另一人的指令和意見,就像沒有人生來就低人一等一樣,就算是自己的孩子,在地位上,也和你是平等的。在這個提倡人人平等的時代,父母,做到了嗎?溝「通」,只有在雙方的需求都被理解時才能「通」出共識。
師評:朱函的開頭很生動,細膩地書寫相當引人注目,而後面統整出來的幾個親子溝通要點,的確很適合大人們參考、深思啊!希望也有很多人能看到你這篇文章,好好想想究竟該怎麼跟孩子「溝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