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之我見〉佳作三

喜閱樹-avatar-img
發佈於喜閱樹.孩想寫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作者:高二 朱函

相信校園霸凌是各位在學時期的共同回憶,而我,也不例外。不過現在各階層的學校,只要時間一到就在向學生們宣傳「反霸凌」,並且告訴各位學生有什麼管道可以進行求助,導師、教官、輔導室、家長、教職員都紛紛保證會幫助學生,為我們帶來友善且充滿希望的學習環境。

但事實上,這些人、這些機關,真的會給學生帶來希望嗎?

2023年2月,台中某位高中生在家自盡,事件發生後在網上快速發酵,最終被媒體報導出來,成功引起大眾關注;而大眾認為的元凶,是學校的教職人員們,那些承諾學生會保護他們的人。

我也遇過同樣的事情,也很剛好的是師對生,在雙方權力、地位不對等的情況下遭到霸凌;不同的是,我並沒有受到超出負荷的傷害。也是這一次,讓我見識到了現在的校園到底有多麼腐敗。

在這裡解釋一下申訴後的法定過程:學校在收到申請人提交申訴書後24小時內要向上通報,3天內要啟動調查並通知當事人,並在20天內通知是否受理(這就是"初審",初步判定是否有任何疑似霸凌行為),如果初審宣布本案成立,會再開一個調查委員會,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讓雙方有陳述意見的機會,會議結束後會有可以補證的機會,剩下就是等最終判決結果;整個過程應在2個月內應處理完成。

而這整個過程實在是有太多操作空間了;首先,初審是由「校內」的調查小組初步判斷是否構成霸凌,所以只要不是非常明顯,通常就會直接被駁回;再來,申訴書也是交給校內人士,所以有事先通風報信的機會,可以先找好藉口。

從提交申訴書的第一天,就以週五為由,被請求晚一天提交,而程序中應該盡快開起的調查委員會也一拖再拖,幾乎拖到法定期限的底線才進行。,最令人鄙夷的是,當我提出《校園霸凌防治準則》第三章受理、調查及救濟程序 第二十條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評量,並積極協助其課業、教學或工作,得不受請假、學生成績評量或其他相關規定之限制。二、尊重被霸凌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情節嚴重者,得施予抽離或個別教學、輔導。」要求使用這兩條來保障我自身受教權時,還被含糊其辭推三阻四的敷衍,記了幾節曠課,直到家長拿著法條強硬的要求,校方才同意我抽離讀書。

而最令人反感的還不只這樣,因為調查委員會是我獨自進去開的,而我的表達論述、臨場反應相較起同齡層較為成熟,所以得到不錯的評價,甚至有幾個委員說「妳真的很有條理也很清楚」、「這申訴書都是妳寫的?!真的很厲害」。這麼正面的評價,到判決書時便成了「......但就全案來看C生對導師的指控可直言是對於導師情緒的不滿只見師生在制度行使上的衝突。溝通無效、或見邱師的管教嚴謹或許無法讓C生或其他同學接受,卻無法證明邱師有逾越正常輔導管教作法,或對其單獨有故意之侵害動機。」、「與C生訪談中......言行並亟具批判能力,書寫調理及論述亦均優於同年齡的學生。惟全案......,若能多點著墨於背後是否有更多自己真正想要的意圖,或言行的缺漏,這樣更能增加自己對整件事件的洞察和內省。」

是的,他們讓我多反省自審,覺得我是在發洩情緒,把案子會過初審歸功在我書寫調理與論述能力優於一般學生,而且輪到導師時只需要一句「我並沒有這個意思」,將過錯全推到了被害者身上,只因為他們想要保住老師;甚至用判決書對被害者帶來二次傷害,抹滅學生對抗爭不公平待遇的最後希望。

說實話,看到報導時,我五味雜陳,我覺得被害者不是可憐,他是可悲:師長做出明顯違法的行為,卻沒有任何人試圖阻止;他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不懂得用正確的方式反抗,因為沒人教過他;與他相處最久、最懂他的家長他站在對立方,沒有在第一時間站出來支持他、保護他,反而要求他承受這一切。在這種三方都爛到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情況下,憾事就發生了。最後,當孩子失去生命後,他的家長站出來了,他們哭著指控學校的所作所為,要求給個交代,說他的孩子那幾個月是怎麼過的,有多麼痛苦,心裡承受了多大的壓力,然而他的孩子卻回不來了。

我很清楚,我當時沒有被壓垮、沒有出現心理疾病都是因為我的家長在背後支持、在面前拉我一把,提供我解決方案,想盡一切讓我放鬆,正是因為有這些支持,我才有勇氣與底氣去面對整個體制並未自己的權益進行抗爭,而父親的一句「敢這麼對我女兒,我絕對不會這麼算了」更是表明了他們的立場–他們相信我,因為我是他們的女兒,也因為他們是我的父母。

我真的很幸運,從小就被灌輸各種保護自己的方法,也有堅不可摧的避風港,而從中學習到的事物剛好可以幫助我面對霸凌。這次台中高中生輕生的事件,不過只是那極少數、很幸運的被大眾看見了。而會造成這件憾事的元凶,我認為,除了加害的教職員們,受害者的父母也有相當責任;如果他們發現孩子不對勁時付出多一點關懷,多信任孩子一點,多給一點支持,多一點陪伴,他可能都不至於自尋短見。

保護孩子,並教導孩子保護自己,是每個父母都該負的責任。除了告訴他們不需要害怕,也會要教他們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與手法保護自己。最重要的是,要讓他知道,你相信他、你支持他,你是他的後盾。


師評:謝謝朱函你用文字分享了這麼精彩的故事,老師沒什麼好點評的了。你真的很幸運,能用自己的閱讀和表達能力捍衛自己,又有支持自己的父母,也希望你未來能好好運自己這些力量,繼續盡己所能地去幫助更多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喜閱樹的沙龍
11會員
127內容數
在喜閱樹豐富的課程裡,也釀出許多小作家的好作品。這裡是喜閱樹小作家們的發表專區,我們將會在這個好文分享站中,集結各個課程中小作家們的不同作品,除了讓孩子們的精彩創作有發表空間,也給可作為不同類型題目、文章的佳作欣賞及範文,期待這些好文能激發更多孩子們的創作能量!
喜閱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8
首次感受到編曲的力量,是在聽一首13分鐘的歌,當時作為英文文盲,完全聽不懂歌詞,只覺得這好像是首非常矛盾的歌,既悲傷又快樂;明明前奏開頭的鋼琴與小提琴有些傷感冷清,中間的木吉他又轉為眷戀但釋然,最後的電吉他卻將氛圍變得雀躍不已,序幕隨之被揭開。
Thumbnail
2024/02/08
首次感受到編曲的力量,是在聽一首13分鐘的歌,當時作為英文文盲,完全聽不懂歌詞,只覺得這好像是首非常矛盾的歌,既悲傷又快樂;明明前奏開頭的鋼琴與小提琴有些傷感冷清,中間的木吉他又轉為眷戀但釋然,最後的電吉他卻將氛圍變得雀躍不已,序幕隨之被揭開。
Thumbnail
2024/02/08
生命是一段詩,是沿途的詩意不斷碓疊而成,是你不斷的好奇和思考講你的生命譜成一首令人詠嘆的詩,是那美好的瞬間的定格成就了你的詩。我用日落寫詩,寫出青春的氣息。
Thumbnail
2024/02/08
生命是一段詩,是沿途的詩意不斷碓疊而成,是你不斷的好奇和思考講你的生命譜成一首令人詠嘆的詩,是那美好的瞬間的定格成就了你的詩。我用日落寫詩,寫出青春的氣息。
Thumbnail
2024/02/08
今年五月,好萊塢演員及編劇因勞資糾紛而宣布罷工,歷經了四個多月的罷工後,也衍生了許多議題值得我們去探討。而其中有關重播費和AI的問題更是引起大家關注。
Thumbnail
2024/02/08
今年五月,好萊塢演員及編劇因勞資糾紛而宣布罷工,歷經了四個多月的罷工後,也衍生了許多議題值得我們去探討。而其中有關重播費和AI的問題更是引起大家關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早上看了一篇文章,裡面談到霸凌的社會性成因。 就我的理解是很多的霸凌者是為了主導地位的失去,為了重新奪回,開始進行所謂的霸凌,這件事我拿我國小轉學當例子。 我本來就讀於礁溪市區一個學校,成績都在十名以內,父母後來搬回山上老家,我也只好轉學到礁溪這處偏遠小學。 成績在原學校算不上什麼,可是到了這處偏遠
Thumbnail
早上看了一篇文章,裡面談到霸凌的社會性成因。 就我的理解是很多的霸凌者是為了主導地位的失去,為了重新奪回,開始進行所謂的霸凌,這件事我拿我國小轉學當例子。 我本來就讀於礁溪市區一個學校,成績都在十名以內,父母後來搬回山上老家,我也只好轉學到礁溪這處偏遠小學。 成績在原學校算不上什麼,可是到了這處偏遠
Thumbnail
「面對霸凌,如何自救?」-從小教育孩子被霸凌一定要馬上通報家長- 在這個大型社會上,只要是社交場所上,任何地方一定多少都會出現有關“霸凌的事件”!不論學校、職場、網路、甚至任何生活環境,只要有群體的地方都可能存在霸凌事件! 在以前的世代,社會比較保守&純樸,通常家長不太會告知孩子,在任何地方
Thumbnail
「面對霸凌,如何自救?」-從小教育孩子被霸凌一定要馬上通報家長- 在這個大型社會上,只要是社交場所上,任何地方一定多少都會出現有關“霸凌的事件”!不論學校、職場、網路、甚至任何生活環境,只要有群體的地方都可能存在霸凌事件! 在以前的世代,社會比較保守&純樸,通常家長不太會告知孩子,在任何地方
Thumbnail
全文轉自臉書粉專每天來點布農語啊 今天目前(5/2)最新消息是中一中校長道歉了。因為輿論和議員的施壓,到底能不能影響全國的高中校園,或至少影響中部的高中校園,我想很多第一線的老師朋友都會先給我一個苦笑。
Thumbnail
全文轉自臉書粉專每天來點布農語啊 今天目前(5/2)最新消息是中一中校長道歉了。因為輿論和議員的施壓,到底能不能影響全國的高中校園,或至少影響中部的高中校園,我想很多第一線的老師朋友都會先給我一個苦笑。
Thumbnail
相信校園霸凌是各位在學時期的共同回憶,而我,也不例外。不過現在各階層的學校,只要時間一到就在向學生們宣傳「反霸凌」,並且告訴各位學生有什麼管道可以進行求助,導師、教官、輔導室、家長、教職員都紛紛保證會幫助學生,為我們帶來友善且充滿希望的學習環境。但事實上,這些人、這些機關,真的會給學生帶來希望嗎?
Thumbnail
相信校園霸凌是各位在學時期的共同回憶,而我,也不例外。不過現在各階層的學校,只要時間一到就在向學生們宣傳「反霸凌」,並且告訴各位學生有什麼管道可以進行求助,導師、教官、輔導室、家長、教職員都紛紛保證會幫助學生,為我們帶來友善且充滿希望的學習環境。但事實上,這些人、這些機關,真的會給學生帶來希望嗎?
Thumbnail
霸凌者往往是為了展現自己的優越感而欺負他人,或因某方面不如人而想讓其難堪。而被霸凌者可能因為懼怕其勢力而不敢反抗或尋求外援,旁觀者也為了不捲入其中而選擇無視。如此惡性循環使被霸凌者受到更嚴重的霸凌,最終就可能發生不幸。
Thumbnail
霸凌者往往是為了展現自己的優越感而欺負他人,或因某方面不如人而想讓其難堪。而被霸凌者可能因為懼怕其勢力而不敢反抗或尋求外援,旁觀者也為了不捲入其中而選擇無視。如此惡性循環使被霸凌者受到更嚴重的霸凌,最終就可能發生不幸。
Thumbnail
我要講的是我的自由聯想 畢竟我並非當事人,雖然看了一些公開文件 但我也不是很好說什麼
Thumbnail
我要講的是我的自由聯想 畢竟我並非當事人,雖然看了一些公開文件 但我也不是很好說什麼
Thumbnail
我也曾經遭遇霸凌的情況,國小五年級時分班後班上有一位日本混血的同學,因為大家歷史課教過日治時期,再加上日本的某些產業,讓幾乎所有人對這位同學反感;而我對日本人的印象則是注重禮貌,因此我是少數願意和他做朋友的同學。然而,壞事還是發生了,有人開始故意針對他、排擠他,不讓他和其他人玩,而我也多少受到波及。
Thumbnail
我也曾經遭遇霸凌的情況,國小五年級時分班後班上有一位日本混血的同學,因為大家歷史課教過日治時期,再加上日本的某些產業,讓幾乎所有人對這位同學反感;而我對日本人的印象則是注重禮貌,因此我是少數願意和他做朋友的同學。然而,壞事還是發生了,有人開始故意針對他、排擠他,不讓他和其他人玩,而我也多少受到波及。
Thumbnail
但是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寶貝孩子,在學校承受著不公平的待遇,又該怎麼說服自己坐視不管?如果只是肉體上的痛苦,還能勉強安慰他「撐過去就好了」,身體上的傷,畢竟容易復原。困難的是,要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告訴他傷害別人是不對的──當那個傷害他的老師被所有人保護著的時候?
Thumbnail
但是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寶貝孩子,在學校承受著不公平的待遇,又該怎麼說服自己坐視不管?如果只是肉體上的痛苦,還能勉強安慰他「撐過去就好了」,身體上的傷,畢竟容易復原。困難的是,要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告訴他傷害別人是不對的──當那個傷害他的老師被所有人保護著的時候?
Thumbnail
高雄發生高職生遭霸凌事件,引起社會大眾關注,其中最先動手的男子則遭到友人約出後動以私刑,導致多處受傷,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認為不該私刑正義,究竟當校園霸凌層出不窮時,我們又該如何看待與面對? 根據教育部的定義 - 「霸凌」係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
Thumbnail
高雄發生高職生遭霸凌事件,引起社會大眾關注,其中最先動手的男子則遭到友人約出後動以私刑,導致多處受傷,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認為不該私刑正義,究竟當校園霸凌層出不窮時,我們又該如何看待與面對? 根據教育部的定義 - 「霸凌」係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
Thumbnail
現代社會有一個怪現象。當出現跟教育有關的悲劇,例如這宗同學墮樓的事件,社會大眾就總有人會歸咎於老師,多半會引伸到自己跟老師相處的不愉快經歷。然後又會有不服氣的教師同工,氣沖沖地回覆。
Thumbnail
現代社會有一個怪現象。當出現跟教育有關的悲劇,例如這宗同學墮樓的事件,社會大眾就總有人會歸咎於老師,多半會引伸到自己跟老師相處的不愉快經歷。然後又會有不服氣的教師同工,氣沖沖地回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