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創作?或許是因為沒有活在當下|從《愛的藝術》看藝術的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是否也滿懷著藝術的熱忱,但卻苦於沒有心力完成?
創作者需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媒介跟長短不一篇幅,媒介或許還不是大問題,但要求的篇幅一長,規模一大起來,便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學生時代,大多數的作品或作業都有規定題目、截止期限、老師指導,但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不論是不是還在求學階段,或多或少都因「想要自主創作,狀況卻不盡人意」而感到苦惱。每每有好的想法,有了起頭,始終無法將其結束,只能任憑它在檔案櫃裡生灰,直到某年某月整理時才想起來自己曾經做過這件事。

坦白講,你現在的創作只是休閒,不是志業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道:
一門藝術的實踐要求紀律。
或許你也有類似的經歷。
筆者自從看了黑澤明和義大利新寫實電影之後,下定決心要當電影創作者。狼吞虎嚥各式各樣的電影、導演訪談、電影書籍,無非就是想要學習前人成功的路徑。黑澤明在和大島渚的訪談中曾說:「想拍電影的話就先去寫劇本,劇本的話只要筆跟紙就可以寫了。」然而,事情沒這麼簡單,黑澤明下句就說到:「我都是這樣跟他們講的,可是他們還是不會去寫,好像是覺得太辛苦了。」
確實,創作是很辛苦的。
每次有新的點子,我都會把它寫下來,寫寫開頭,寫寫結尾,中間想到才寫。寫到沒勁,就把Word關掉,打開網頁開始滑。滑著滑著就到了睡覺時間「嗯~今天我有創作,還行還行。」隔天早上醒來就忘了昨天寫的東西,即使有想到,甚至也打開Word,但就是沒有把它寫完的熱情,於是又過起新的一天,彷彿那些故事不曾存在。
除非勁來了,否則我不會創作。

你是喜歡創作帶來的好處,還是真心喜歡創作本身?

如果一門藝術對學習者來說不是無比重要,
他就永遠不可能把它學好。
頂多只能成為一個有兩把刷子的玩票,
絕對不可能成為行家。
重新審視自身對於「以創作為志業」的決心,與實際生活型態作對比之後,發現「沒有創作動力」這件事根本是個假問題。如果真的想創作,難道真的會沒動力、沒靈感、沒資金嗎?真正想創作、有夢想的人,應該是每天被理想叫醒、大量閱讀思考找靈感、想方設法擠出資金吧?
拍出《天能》、《全面啟動》、《記憶拼圖》的知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在1998年時,沒有名聲、沒有資金、沒有器材,用薪水買16mm膠捲,找一群都有全職工作的朋友,每週末斷斷續續拍攝。因為預算有限,買不起燈具,只能用自然光拍攝、每一寸膠捲都是錢,所以拍攝之前一定都會花大量時間排練,常常一次只能拍兩顆鏡頭。但諾蘭就是拍完了,拍出了成本6000,票房24萬的第一部作品《跟蹤》,開啟他的電影之路。
如果諾蘭只是貪圖電影圈的名聲或票房收益,早在劇本階段就可能放棄了。要寫70分鐘的劇本已經不容易,何況要在經濟如此拮据、時間如此寶貴、人手如此有限的情況下把整部電影拍完。心裡可能只會想「反正拍了也不一定有人看,我幹嘛要拍完,還不如乖乖工作拿薪水就好。」然後就沒有然後,更不可能有《天能》、《全面啟動》、《記憶拼圖》。
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諾蘭真心喜歡電影,他不在乎票房不票房,名聲不名聲,他就是喜歡拍電影!拍電影可以讓他達到心流狀態,感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只管付出,不管獲得。他深信電影即是心之所向。正如佛洛姆所說:「有信仰的前提是有勇氣去冒險的能力,隨時準備好接受痛苦和失望。」我相信諾蘭肯定喜歡從事創作的那個當下,才能不去在意失去的休假時間和充滿不確定信的未來,在當下,那些事情都不重要。

創作之路:愛的實踐

紀律.專注.耐心
或許你聽過一萬小時定律,也聽過一萬小時定律不一定有效,還需要刻意練習。但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時間越少,成就越少。當你愛一個對象,不論對象生命有無、抽象現實,必定得對其有投入一定的時間,才能有足夠的了解。
舉例來說,今天你的朋友告訴你:「欸!我超愛他的,真的超想跟他在一起。」但是你從來沒有看過這個朋友去接近那個男生,又或者是做出什麼行動,就只是跟你說她很喜歡他,這時你是不是也會懷疑:「她到底是真心的,還是單純說說而已?」或許她只是喜歡愛某個人的感覺,而非真心愛某個人,因為喜歡某個人可以帶給她一些特殊感覺,但真心愛某個人就意味著:我們有可能失去。然而,愛的實踐需要勇氣,勇氣來自於戰勝恐懼。

仔細反省自己是不是真心喜歡創作之後,發現自己已經失去當初的感動,反而變相追求創作能夠帶來名聲和財富。
以前單純喜歡電影時,我真的找兩個朋友拍了一支超級陽春的短片,甚至還拿去投教育部的反毒微電影比賽。教育部後來提供當屆參賽者參加研習工作坊。工作坊裡除了我以外,其他全都是神采奕奕的得獎者。工作坊的名牌背後會附上評審給參賽者的影片建議,我的評語上面全都是負評:劇本太薄弱、攝影技術差勁……但我絲毫不在乎,只覺得能知道自己作品哪裡有問題,跟一群厲害的人上課真好。那時候的經驗彷彿就是沉浸在創作裡,沉浸在每個創作的當下。
現在電影看多了,人變現實了,就越來越懶得去拍一部勇敢的作品。同學們的成功讓我越來越自卑,漸漸不再相信自己有完成一部作品的能力。但其實我錯了,我不是沒有完成作品的能力,而是沒有勇氣去完成。寫完一部爛作品,難道就不是完成嗎?不是寫了才能知道自己哪裡學得還不夠,還需要加強嗎?如果只是故步自封,自怨自艾,那麼就永遠只能活在假問題和幻想的窠臼裡。我們從來不是沒有能力去愛,只是我們恐懼。

去創作吧!除非感受到自己真的不喜歡,否則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麼擅長。

Fight, till we Fre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會員
60內容數
嘗試重新翻譯心理學、社會學著作,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讓人從生活問題中走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玄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江老師是位頗有人氣的音樂YouTuber,演講現場來了眾多江老師的「迷妹們」,介紹來賓時的歡呼聲,簡直打破老師們平時對台藝學生悶騷安靜的形象。江老師在現場也沒跟各位客氣,拿出了她一以貫之的風格,逗弄全場哈哈大笑。然而,演講內在插科打諢之餘,看得出她身為音樂人及YouTuber的人生經歷和哲學。 追尋
相較於D.W.Griffith上一部關於南北戰爭、種族榮耀《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忍無可忍》(Intolerance, 1916)在藝術上有更高的突破。不僅受到Giovanni Pastrone拍攝的史詩神話片《神廟》(Cabiria, 1914)
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黑澤明 談到黑澤明,不得不說到他高度的電影作者性。幾乎所有電影的劇本、拍攝、剪輯都是由他親自監督。而他對於文學的涉略,更是直接在電影中呈現。除了黑澤明深愛俄羅斯文學,將杜斯妥也夫斯基《白癡》改編成同名電影《白癡》之外,更是將改編了莎士比亞的兩部著名悲劇《李爾王》與《馬克白》,改寫
原文網址 不論有沒有意識到,電影創作者永遠都在使用電影理論 其實在娛樂產業裡的作者、導演、攝影、剪輯或任何專業人員,如果不依靠電影理論,不可能成為一位稱職的創作者。但是為什麼這麼多電影創作者,對這個定理皺起眉頭,產生疑惑呢?或更慘的,對此羞於開口,避而不談。 全世界有很多電影學程與電影學校,幫助那些
現今大家都能拍電影,每個人都認為他們能拍電影,你知道。 對於不太懶的人來說,學怎麼剪片、怎麼用攝影機不會太難,但我可以給新人的建議是:不要把你的作品、電影跟自己的生活分開,不要去分別你的電影跟生活。因為導演就跟其他藝術家一樣,畫家、詩人、音樂家,要求貢獻自己。那麼看到電影導演把自己的工作賦予特殊地位
自20世紀50年代《電影手冊》雜誌將 「作者」一詞應用于電影導演以來,電影製作人和評論
江老師是位頗有人氣的音樂YouTuber,演講現場來了眾多江老師的「迷妹們」,介紹來賓時的歡呼聲,簡直打破老師們平時對台藝學生悶騷安靜的形象。江老師在現場也沒跟各位客氣,拿出了她一以貫之的風格,逗弄全場哈哈大笑。然而,演講內在插科打諢之餘,看得出她身為音樂人及YouTuber的人生經歷和哲學。 追尋
相較於D.W.Griffith上一部關於南北戰爭、種族榮耀《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忍無可忍》(Intolerance, 1916)在藝術上有更高的突破。不僅受到Giovanni Pastrone拍攝的史詩神話片《神廟》(Cabiria, 1914)
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黑澤明 談到黑澤明,不得不說到他高度的電影作者性。幾乎所有電影的劇本、拍攝、剪輯都是由他親自監督。而他對於文學的涉略,更是直接在電影中呈現。除了黑澤明深愛俄羅斯文學,將杜斯妥也夫斯基《白癡》改編成同名電影《白癡》之外,更是將改編了莎士比亞的兩部著名悲劇《李爾王》與《馬克白》,改寫
原文網址 不論有沒有意識到,電影創作者永遠都在使用電影理論 其實在娛樂產業裡的作者、導演、攝影、剪輯或任何專業人員,如果不依靠電影理論,不可能成為一位稱職的創作者。但是為什麼這麼多電影創作者,對這個定理皺起眉頭,產生疑惑呢?或更慘的,對此羞於開口,避而不談。 全世界有很多電影學程與電影學校,幫助那些
現今大家都能拍電影,每個人都認為他們能拍電影,你知道。 對於不太懶的人來說,學怎麼剪片、怎麼用攝影機不會太難,但我可以給新人的建議是:不要把你的作品、電影跟自己的生活分開,不要去分別你的電影跟生活。因為導演就跟其他藝術家一樣,畫家、詩人、音樂家,要求貢獻自己。那麼看到電影導演把自己的工作賦予特殊地位
自20世紀50年代《電影手冊》雜誌將 「作者」一詞應用于電影導演以來,電影製作人和評論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辛波絲卡在諾貝爾文學獎致詞中提到,靈感來自於人生中的「我不知道」。靈感並不專屬於詩人或藝術家,各行各業的工作者若愛著他們做的事,必然源源不絕出現很多挑戰與冒險。因為自己不知道,所以才會有追尋與爬梳,而為了回答這個「我不知道」,因此有了文學。江鵝說,人生該放在寫作前面,而不是寫作在人生之前。
Thumbnail
在創作時,創作者如何能夠得到靈感以及克服創作困難的過程。 作者分享自己如何從枯竭的情況中找到創意的來源,提醒讀者大膽嘗試各種創作靈感的方法。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想寫些什麼,但卻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又放不下對文字的執念,不管是手寫或是在鍵盤上敲敲打打,就是想在這個影像當道的年代,留下一些屬於自己的堅持。看了很多文字創作者的建議和寫作指南,還是沒有頭緒,於是一個轉念,決定先把這個躊躇不前的階段記錄下來,至於以後,或是有沒有以後,就再說了。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心理治療對藝術家創作的影響,以及創作者對心理治療的恐懼。作者通過談論創作衝動、創造力和源頭質地的不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文章提及溫尼考特的理論,並對心理治療和創作的關聯進行深入探討。
創作,就是用各種方式呈現、傳達我們所想的、想說的等,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內心,讓人窺視。 當然不一定完全都是要寫自己內心的,我是認為難免是會有,尤其是寫情感方面的。 創作如同製播一齣劇,從劇情腳本發想、描繪場景、選角(創造角色)、導演導戲,根本就是包山包海、自導自演。 偵探推理作家大多是不用
Thumbnail
沒有靈感很常見 創作者沒有靈感是很常見的。像今天這個情況,午睡剛起,腦袋一片空白,一點想法都沒有,只有覺得咖啡的苦澀,靈感也好像被堵塞一樣。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辦呢?就文化創意產業這個小眾的議題來說,要仔細地談論,持續地談論,其實是非常困難的。關心的人也很少,但其實是大多數人生活的一部分,只是
Thumbnail
創作跟生活一樣,相互相生加滿動能。我痛恨的其實是總要追求些甚麼的自己,痛恨在人生這個賽道上,從一開始便弄錯了努力的方向。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擅長做白日夢的人,我可以完全無視外界又全然不可控的在白日夢中任由故事發展,說他們是想像,更像是妄想,他們就像我全然投入現實世界時一樣的確實,卻比起真實世界更容易全然的投入,只有1或是0,而真實世界卻可以半缺不殘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辛波絲卡在諾貝爾文學獎致詞中提到,靈感來自於人生中的「我不知道」。靈感並不專屬於詩人或藝術家,各行各業的工作者若愛著他們做的事,必然源源不絕出現很多挑戰與冒險。因為自己不知道,所以才會有追尋與爬梳,而為了回答這個「我不知道」,因此有了文學。江鵝說,人生該放在寫作前面,而不是寫作在人生之前。
Thumbnail
在創作時,創作者如何能夠得到靈感以及克服創作困難的過程。 作者分享自己如何從枯竭的情況中找到創意的來源,提醒讀者大膽嘗試各種創作靈感的方法。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想寫些什麼,但卻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又放不下對文字的執念,不管是手寫或是在鍵盤上敲敲打打,就是想在這個影像當道的年代,留下一些屬於自己的堅持。看了很多文字創作者的建議和寫作指南,還是沒有頭緒,於是一個轉念,決定先把這個躊躇不前的階段記錄下來,至於以後,或是有沒有以後,就再說了。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心理治療對藝術家創作的影響,以及創作者對心理治療的恐懼。作者通過談論創作衝動、創造力和源頭質地的不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文章提及溫尼考特的理論,並對心理治療和創作的關聯進行深入探討。
創作,就是用各種方式呈現、傳達我們所想的、想說的等,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內心,讓人窺視。 當然不一定完全都是要寫自己內心的,我是認為難免是會有,尤其是寫情感方面的。 創作如同製播一齣劇,從劇情腳本發想、描繪場景、選角(創造角色)、導演導戲,根本就是包山包海、自導自演。 偵探推理作家大多是不用
Thumbnail
沒有靈感很常見 創作者沒有靈感是很常見的。像今天這個情況,午睡剛起,腦袋一片空白,一點想法都沒有,只有覺得咖啡的苦澀,靈感也好像被堵塞一樣。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辦呢?就文化創意產業這個小眾的議題來說,要仔細地談論,持續地談論,其實是非常困難的。關心的人也很少,但其實是大多數人生活的一部分,只是
Thumbnail
創作跟生活一樣,相互相生加滿動能。我痛恨的其實是總要追求些甚麼的自己,痛恨在人生這個賽道上,從一開始便弄錯了努力的方向。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擅長做白日夢的人,我可以完全無視外界又全然不可控的在白日夢中任由故事發展,說他們是想像,更像是妄想,他們就像我全然投入現實世界時一樣的確實,卻比起真實世界更容易全然的投入,只有1或是0,而真實世界卻可以半缺不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