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三日後,台灣會發生什麼事?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有一個活動是要讓台灣實行週休三日。關於這個週休三日的提案,已達到連署門檻。
這意味著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在6月26日作出回應。亞洲目前還沒有任何國家實施週休三日,放眼全世界,也極少。
勞動部表示這牽涉甚廣,已聯繫國家發展委員會。在5月18號答詢時,提到周休三日在「現行法令」下,就有空間能調班(達成)。甚至連電子製造業都能利用調班的方式,能夠減少整體工時。這個答覆的想像空間就很大了。
同時,這個話題也引起網友正反兩派的意見。
雖然筆者不認為這會實施。畢竟我們現在的週休二日,也不是真的週休二日,而是一例一休。
可能很多人忘了,筆者順便替大家重溫一下。一例假是指強制休假,一休假則是指「休息日」,可依公司需要,徵求員工同意而加班,保留彈性加班的空間。例假則是在必要時(通常指發生突發狀況,不能常態性加班)才可以要求員工加班,即使員工同意。且兩者的加班費在勞基法的規定也是不同的。例假的法定加班費更高。
在一例一休的設定,同時取消了7天的國定假日,才達到法定每週40小時的工時。因為每個產業不一樣,你休假的時候,很多店家也是要開門營業的。對於法律上還是要有個明確規定,所以是以每週工時來設定。未來週休三日,指的是每週工時縮短到35小時。
連現在的週休二日,都不是真二日了,周休三日,不是「痴人說夢」嗎?
不過快選舉了,一切都有可能。
選舉快到了,要現實一點(這可是民進黨立委跟官員說的話)。
先不論是不是會發生,會不會成為選舉空頭支票。我們也來發發夢,幻想一下,假設週休三日,台灣會發生什麼事。
圖取自該平台截圖
筆者想了想,就社會職場來說,會發生以下三件事:
一、中階主管的斷層更大。
筆者記得約十年前,許多商業的週刊、報紙都陸續提到了,台灣有『中階主管』斷層的問題。
當時的問題是,這大量「中階主管」被大陸跟周遭國家磁吸,不只歐美,中日韓星馬的更多。當時憂慮的是「人才斷層」。
雖然現在周遭國家的磁吸效果已經不如當年,但這個問題依然存在,因為台灣的產業結構,導致大多數人的薪資結構很扭曲。
主要是已開發國家很普遍的「年度調薪」制度(Annual Salary Adjustment),在台灣很少見。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沒有,甚至上市公司也很少見。反倒是在台灣的外商公司比較常見。
年度調薪制度有很多指標參數,大部分都有主客觀因素考量,比如「能力調薪」,怎麼合理評估?這些暫且不深談,不過其中常見的工齡調薪,你遇過嗎?也就是隨著服務時間越長,薪資就會微調。這就沒有其他主觀因素了,只看你服務年資。
筆者說的不是老闆或主管一時高興,不定時給老員工調薪,而是白紙黑字的寫在公司規定上。
為什麼政府有一堆薪資固定不會調漲的雇員職缺,許多人還拼命擠後門去搶,甚至有全家寄生市府或縣府的情況。明明即使你做20年,甚至30年,薪資也不會漲,甚至也沒有續聘保障,但依然趨之若騖。
原因是外面大部分的工作情況也是如此啊!甚至連加班費,合理請假都沒有保障。政府雇員起碼「準時」上下班,至少加班費也不會凹。「相較之下」幾乎萬年不調薪的「臨時雇員」還是更好。
台灣大部分企業的員工,通常只在三種情況下加薪。
1、晉升:通常加的不多,但你要負責的更多。什麼是責任制,你不知道嗎?所以可悲的是,你可能時薪更低。關於這一點,後面會有更深度的討論。
2、跳槽:更可悲的是,這幾乎才是最常見的中階主管薪水提昇的主要方式。公司寧可花錢去挖角或是聘請其他員工的人,卻不可給老員工更多薪水。筆者曾經在課程上分享過的「階梯薪資成長法」,其中一個環節就是藉由這個來實現,有機會再完整分享。
3、公司營運績效實在好得不行:最可悲的是,其實也不是因為公司賺太多錢,想要犒賞員工,而是因為不加薪,怕員工跳槽太多,人力空窗可能會讓滿檔的訂單出狀況。
雖然關於「年度調薪制度」是企業的自主行為,筆者也同意。不過因為台灣有很複雜的政商關係,導致產業結構扭曲。利潤高的產業,員工不多,反而員工多的產業,普遍公司利潤都不高。
執政黨不思從根本解決,卻以每年調漲基本工資,讓初階員工看似薪資成長,但其實反而更壓縮了中階主管的薪酬提升空間,畢竟公司的利潤並沒有因此增加。
筆者不是說基本工資不該漲,應該要去壓榨新人,而是身為執政黨,真正要思考的是產業結構問題啊!
出口導向的台灣過度仰賴特定產業;關稅保護的產業大部分都失敗,兩個主要代表:汽車產業跟醫療生技;還有一個,大家都常提的,房地產產業。因為房地產業者大部分是政治獻金的大金主,獲取大量利潤,但是稅收跟監管政策都很寬鬆。這就是制度的不合理。台灣房地產產業有很多值得聊的地方,有機會再單獨討論。筆者就用一個例子來做對比,你就知道其中的荒謬之處。你知道在台灣每年養一台車子的成本,比養一套房子更高嗎?
以上這些都是台灣該解決,而不解決的。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另外,根據目前最新的,去年底經濟部出版的《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資料顯示,2021年臺灣中小企業家數超過159萬家,占全體企業達98%以上,創歷年新高;中小企業就業人數為920萬人,占全國就業人數維持8成以上。
這比例放眼全世界,可能都找不到多少國家能夠相比。真正的世界第一,至少就筆者所知,就是東亞第一,真正的超韓趕中越日。
為什麼台灣人愛創業?為什麼台灣的中小企業這麼多?
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的人薪水萬年不漲啊!
筆者舉例,過去某食品大廠發生食安問題,其中一個服務多年的主管,「主任」的薪資3萬多,被新聞偶然報導後,一度成為ptt話題。如果你曾經參與討論,可能知道筆者說哪件事。
在台灣,中階主管常常是「時薪」最低的一群。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中階主管應該是消費力較高的中產階級才對。但在台灣這些人的時薪可能比工讀生還低,因此很多中階主管就大量出國工作,或是選擇創業。
加薪幅度不高,跟基層員工基本上沒啥薪水級距的差別。你去想想,假設你是一個服務5年以上,甚至8年、10年的經理或主任,你比一個剛入職的專員,薪水多個1萬,最多2萬,這很多嗎?
周休三日,意味著可能有更多假日兼差的時間,屆時兩份工作(一份專員本薪,加一份兼職),甚至兩份兼職的收入,都可能比中階主管的工作更高。未來,這種所謂斜槓的人將更多。
屆時,誰想當中階主管?
你知道工作沒做完,或是找不到人排班,特別是服務業。常常都是中階主管以幫忙的名義,「無薪」代班嗎?
服務業升上管理職,壓力跟工時可能都要增加。我不如假日去兼差。我可能每週排休2日,只休一天,一個月多上4天的兼職。每天賺800-1000元。即使只有賺500元,那我一個月也多2000-4000元。但你升管理職,有時候薪水未必調4000勒。
這還是週休二日的情況喔!
周休三日,可能當個7-11店員+假日打工,薪水比儲備店長還高。便利商店的儲備店長以筆者查詢人力銀行資料,月薪約35,246元,店長則看實際排班時數,有機會到年薪70萬。
請問你要撐過儲備店長不知道多久,然後等待機會當店長。還是先當個沒壓力的店員+假日打工。三年後再考量生涯規劃?
這個沒有標準答案,大家自己捫心自問。
中階主管要養成到擔任高階公司領導階層,可能短則七、八年,長則十幾年。少了這一個斷層,未來的高階主管,只能靠高薪挖角,或是在公司缺乏內部競爭下,拔擢一個能力不足的中階主管。對個人、對企業、對國家都不是好事。
二、需要長時間學習跟累積的「技藝」將逐漸消失。
周休三日將讓一些需要長時間學習的技藝跟手藝,或俗稱的「功夫」,未來無人接替。
上面講的是管理職,這裡講的是「專業」職,特別是餐飲業的這類專業職位的缺口更大。
但其實不只是餐飲業的廚師,也包含了手工藝業、傳統工藝等等。
影響所及,可能包含了你熟悉的老店的老味道,將越來越沒有特色;很多手工藝,未來越來越沒有特色,而是機器製作;傳統工藝品可能要去博物館看。
以前常聽說,師傅會藏招,原因是怕學徒學會之後,到對面開店跟他競爭。
如上提到的,台灣中小企業很多,同質店鋪即使你的學徒不開,別人也會開,甚至連鎖企業開,所以這個考量基本上已經不存在。
現在師傅藏招,是因為怕浪費時間。
學一種「功夫」,短則1-2年,長則甚至5年以上。現在流動率那麼高,工作滿一年的剩多少?教了也是白招。不如讓他打雜就好,「功夫活」都是自己來,等他先撐個一年,再考慮教導。而新人進入該產業,半年還在做同一件事,學不到功夫,覺得沒有前途而離開。因此不斷惡性循環。
這幾年因為疫情,很多餐飲老店都倒閉了。很多人以為是疫情讓顧客變少。事實上,筆者很多熟識的知名老店,收店原因就是其中幾個中階主管染疫,特別是煮菜的師傅,尤其是主廚。
過去其實就是靠主廚在撐,一直都找不到人能接,結果一染疫隔離。其他師傅根本水準不行,或是浪費食材、煮菜節奏跟不上等等,導致這些老店的老客戶抱怨連連。疫情已經讓調度焦頭爛額,不但冒著染疫風險,竟還要處理客訴。
最後乾脆關一關。反正那些老店也賺飽了。
這箇中道理,外行看熱鬧的,可能以為是沒客人。但老店根本不可能沒客人,真正諷刺的是,沒師傅。
師傅要怎麼培養?一個五星飯店的主廚,可能連進貨流程都要熟悉,你才知道生鮮來了,如何先作基本處理,出菜前才能夠減短時間(不是全部都直接送冷凍),尖峰時間如何分流等等。這都不是幾個月能教得來的。
這也就是「專業職」的中階主管缺口。
另外,你知道有很多「糕餅」老店,其實師傅早就退休,而是有外人去買了招牌跟店鋪,繼續營業的嗎?其實也不是什麼二代、三代繼承。
未來,老店會倒得更多,或是名存實亡的老店更多,你去的「知名餐廳」吃的味道,去的老店買的食品,會覺得越來越難吃,或是越來越像中央廚房的加工品,或是你在youtube影片看到的那樣,因為師傅可能也是這樣學的。
三、目前缺人的產業,更缺人。
現在很多勞務跟勤務吃重的產業,在一例一休的規定下,還能夠靠著遊走在法律邊緣,維持基本運作。如果真的週休三日,也就是每週工時35小時,這衝擊的可不是加班費,可能是更多、更大的人力缺口。
你可能想說,這些勞力密集產業反正也是傳產啦!他們應該轉型。
蛤?
我說的不是勞力密集產業,勞務跟勤務吃重的產業,不一定是傳統的輕重工業。那些傳統輕重工業很多都已經外移,或是利用機器人作業減少人力需求。
廣泛來說,那些目前難以被AI取代,被機器取代的產業,卻招不到人才是問題。
高科技產業,你先了解一下產業情況,你知道有很多是真正的24小時運作,全年無休的嗎?怎麼辦到的?當然是排班制跟加班的時數。
另外志願役軍士官兵怎麼招人?勤務繁重的警察怎麼配班?還有服務業怎麼辦?請更多工讀嗎?
可以預見的是,周休三日推出後,這些缺人的工作將越缺人。
雖然週休三日,短期內不可能,但就這個話題,跟大家來討論以上這些筆者看到的問題,以及政府沒有積極改善的現況。
==================
聯絡信箱:fireloam@hotmail.com
YouTube:
臉書粉絲團分享連結: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1會員
122內容數
楚焱堯(Neil),現為台灣夯創業電商育成顧問,擔任勞動部電商講師。熟悉領域為電商經營、產業分析及時事評論。 為國內少數具有實際操作的實戰派電商講師。曾帶領台灣女裝品牌從每年數百萬營收,激增成破億的公司。轉戰大陸電商市場,創下全大陸淘寶天貓店單日單店第27名佳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楚焱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阿北」柯文哲最近開始不只發言,連穿著都開始跟過去有所不同。 難道「柯文哲暱稱又開始反反覆覆,亂說話了嗎? 事實上,柯文哲是個精明的政治人物,從過去從政以來,一路上喊的口號,都幫助他吸引想拉攏的選民支持。如今已有自己地盤的他,顯然不想止步於此。 此文頗析他近來言行改變的背後動機。
很多人解讀徐巧芯連黨員投票都贏費鴻泰是因為世代交替,筆者倒認為是「民心思變」。人民已經厭倦了老面孔。 同時還代表了背後的三個意義。都在本文的說明之中。
你聽過90後的厭世代嗎,不過00後的年輕人可能更慘,是直接消失了。 筆者從最近遇到的幾件事、微軟跟Google的財報、台灣幾十年缺乏創新的產業結構、未來的國際趨勢背景,交叉敘述出台灣獨有的大背景,以及筆者對於年輕人的未來,悲觀和樂觀兼有的論述。
十天內三起槍案,在20號早上,未成年的少年連開51槍,成了全球矚目的焦點。 從去年台南88槍到現在,陸陸續續發生了多少槍擊案! 台灣槍枝氾濫的問題,到底政府哪時候要重視? 而且還有毒品買賣(進入校園),以及詐騙猖獗的問題。 結果民進黨的官員在備詢台上居然還能打瞌睡?
雙英(蔡英文跟馬英九)不約而同,幾乎同時外訪,同時回國。 相信沒有人認為這是巧合,究竟這是兩人在尋求外交突破,還是追求個人定位,大家各自解讀。 不可諱言,兩人各有得也有失,但也有其動機。本文帶你解讀雙英外訪的表面現象和背後用意。
如果你只知道馬英九訪中,其實4月初在中國還有其他3馬,分別代表了各自背後的統戰目標。 全球最大的媒體「彭博」竟然成立了台灣總統大選的專題。在中美對抗的態勢下,竟然催生了台灣的「軍工產業」元年。 關於統戰,你了解這個關鍵詞的意義嗎?本文帶你理解「統戰」及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統戰策略。
「阿北」柯文哲最近開始不只發言,連穿著都開始跟過去有所不同。 難道「柯文哲暱稱又開始反反覆覆,亂說話了嗎? 事實上,柯文哲是個精明的政治人物,從過去從政以來,一路上喊的口號,都幫助他吸引想拉攏的選民支持。如今已有自己地盤的他,顯然不想止步於此。 此文頗析他近來言行改變的背後動機。
很多人解讀徐巧芯連黨員投票都贏費鴻泰是因為世代交替,筆者倒認為是「民心思變」。人民已經厭倦了老面孔。 同時還代表了背後的三個意義。都在本文的說明之中。
你聽過90後的厭世代嗎,不過00後的年輕人可能更慘,是直接消失了。 筆者從最近遇到的幾件事、微軟跟Google的財報、台灣幾十年缺乏創新的產業結構、未來的國際趨勢背景,交叉敘述出台灣獨有的大背景,以及筆者對於年輕人的未來,悲觀和樂觀兼有的論述。
十天內三起槍案,在20號早上,未成年的少年連開51槍,成了全球矚目的焦點。 從去年台南88槍到現在,陸陸續續發生了多少槍擊案! 台灣槍枝氾濫的問題,到底政府哪時候要重視? 而且還有毒品買賣(進入校園),以及詐騙猖獗的問題。 結果民進黨的官員在備詢台上居然還能打瞌睡?
雙英(蔡英文跟馬英九)不約而同,幾乎同時外訪,同時回國。 相信沒有人認為這是巧合,究竟這是兩人在尋求外交突破,還是追求個人定位,大家各自解讀。 不可諱言,兩人各有得也有失,但也有其動機。本文帶你解讀雙英外訪的表面現象和背後用意。
如果你只知道馬英九訪中,其實4月初在中國還有其他3馬,分別代表了各自背後的統戰目標。 全球最大的媒體「彭博」竟然成立了台灣總統大選的專題。在中美對抗的態勢下,竟然催生了台灣的「軍工產業」元年。 關於統戰,你了解這個關鍵詞的意義嗎?本文帶你理解「統戰」及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統戰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公司人力不足所以無法請假?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驗,想請假跟家人、朋友或戀人出去玩卻擔心主管不准假,尤其在想請長假時。或者就算主管准假了,也會擔心同事的眼光呢? 眾所皆知,台灣人的休假天數是全世界前幾少的。根據勞基法,在台灣工作滿1年總共會有10天的特休假(圖上顯示台灣7天應是漏算工作滿半年還有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誰為特休假買單? -員工: 同事間相互代理 -老闆: 無成本 (除非特休換錢,如果有的話?) -政府: 有政績 (勞基法美名) 真正為特休買單的人: 還是員工自己,最多就是資深員工(特休假多)吃點資淺員工(特休假少)便宜。這是真實社會運作下的剝削謊言。===================
Thumbnail
去年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最低工資法》,長達七年之久的拖延終於迎來解決。這部法案對於勞方和資方都有重大影響,同時也反映了臺灣社會勞動環境的改革。然而,法案仍有改善空間,對於罰則、調整指標和工資項目等都存在爭議。對此,臺灣勞工陣線協會將舉辦一系列講座分享,詳細探討最低工資法的實施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
Thumbnail
特別休假,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建議採週年制: 1.曆年制很可能產生遲延給假的狀況 2.曆年制需要計算日數,不像週年制固定日數 3.曆年制會產生畸零時數,公司請假單位可能無法配合 4.HR工作者需要具備解釋制度的能力,且勞工需要願意接受HR的解釋 5.曆年制最終(勞工離職時),還是要回歸週年制度驗算
在現代職場中,勞工福利制度的完善與否,對於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與企業的形象都有直接影響。特休換錢、家庭照顧假與生理假這些勞動福利,不僅能提升員工的幸福感,還能增加企業的吸引力。本文將詳細介紹這三種重要的假期制度,以及如何有效運用它們來增進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Thumbnail
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實驗週休三日的政策,英國、冰島和日本的案例均表明,週休三日對於減少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創造力具有積極的影響。 文章提出了在臺灣逐步實施週休三日的觀點,並探討了企業的顧慮和成本。 最終呼籲讓臺灣的工作環境更進一步。
Thumbnail
我國勞工之離線權雖然尚未立法明文保障,但從臺北市政府勞工局之行政指導與司法實務來看,企業於立法「前」仍負有一定之法律風險,不可不慎。
Thumbnail
法定正常工作時間自105年1月1日起縮減為每週不得超過四十小時,為落實週休二日,例假日僅限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特殊原因始得出勤之嚴格規範,定明勞工每七日應有之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另一日為休息日。 實施二週及八週彈性工作時間之例假仍維持每七日至少一日,僅休息日可彈性調整,惟例假及休息日之
Thumbnail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的行事曆春節連假2/8--2/14(7天)不適用私人公司喔!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的行事曆,是依據「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擬訂。 依據處理要點第2條規定:「本要點適用於政府機關。但為民服務機關(構)、業務性質特殊機關(構)、學校及軍事單位,其上班日期之調整,得由主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公司人力不足所以無法請假?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驗,想請假跟家人、朋友或戀人出去玩卻擔心主管不准假,尤其在想請長假時。或者就算主管准假了,也會擔心同事的眼光呢? 眾所皆知,台灣人的休假天數是全世界前幾少的。根據勞基法,在台灣工作滿1年總共會有10天的特休假(圖上顯示台灣7天應是漏算工作滿半年還有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誰為特休假買單? -員工: 同事間相互代理 -老闆: 無成本 (除非特休換錢,如果有的話?) -政府: 有政績 (勞基法美名) 真正為特休買單的人: 還是員工自己,最多就是資深員工(特休假多)吃點資淺員工(特休假少)便宜。這是真實社會運作下的剝削謊言。===================
Thumbnail
去年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最低工資法》,長達七年之久的拖延終於迎來解決。這部法案對於勞方和資方都有重大影響,同時也反映了臺灣社會勞動環境的改革。然而,法案仍有改善空間,對於罰則、調整指標和工資項目等都存在爭議。對此,臺灣勞工陣線協會將舉辦一系列講座分享,詳細探討最低工資法的實施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
Thumbnail
特別休假,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建議採週年制: 1.曆年制很可能產生遲延給假的狀況 2.曆年制需要計算日數,不像週年制固定日數 3.曆年制會產生畸零時數,公司請假單位可能無法配合 4.HR工作者需要具備解釋制度的能力,且勞工需要願意接受HR的解釋 5.曆年制最終(勞工離職時),還是要回歸週年制度驗算
在現代職場中,勞工福利制度的完善與否,對於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與企業的形象都有直接影響。特休換錢、家庭照顧假與生理假這些勞動福利,不僅能提升員工的幸福感,還能增加企業的吸引力。本文將詳細介紹這三種重要的假期制度,以及如何有效運用它們來增進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Thumbnail
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實驗週休三日的政策,英國、冰島和日本的案例均表明,週休三日對於減少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創造力具有積極的影響。 文章提出了在臺灣逐步實施週休三日的觀點,並探討了企業的顧慮和成本。 最終呼籲讓臺灣的工作環境更進一步。
Thumbnail
我國勞工之離線權雖然尚未立法明文保障,但從臺北市政府勞工局之行政指導與司法實務來看,企業於立法「前」仍負有一定之法律風險,不可不慎。
Thumbnail
法定正常工作時間自105年1月1日起縮減為每週不得超過四十小時,為落實週休二日,例假日僅限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特殊原因始得出勤之嚴格規範,定明勞工每七日應有之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另一日為休息日。 實施二週及八週彈性工作時間之例假仍維持每七日至少一日,僅休息日可彈性調整,惟例假及休息日之
Thumbnail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的行事曆春節連假2/8--2/14(7天)不適用私人公司喔!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的行事曆,是依據「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擬訂。 依據處理要點第2條規定:「本要點適用於政府機關。但為民服務機關(構)、業務性質特殊機關(構)、學校及軍事單位,其上班日期之調整,得由主